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心脉医疗(688016):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创新产品持续获批

      心脉医疗(688016):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创新产品持续获批

    • 博瑞医药(688166):2024年中报点评:稳健增长,BGM0504有望迎来催化

      博瑞医药(688166):2024年中报点评:稳健增长,BGM0504有望迎来催化

    • 恒瑞医药(600276):2024年半年报点评:对外授权收入快速推动业绩,创新药业务出海未来可期

      恒瑞医药(600276):2024年半年报点评:对外授权收入快速推动业绩,创新药业务出海未来可期

    • 乐普医疗(300003):创新器械产品持续表现亮眼,政策扰动下业绩整体稳健

      乐普医疗(300003):创新器械产品持续表现亮眼,政策扰动下业绩整体稳健

    • 鱼跃医疗(002223):上半年业绩持续稳健,新品、渠道等助力优势提升

      鱼跃医疗(002223):上半年业绩持续稳健,新品、渠道等助力优势提升

    • 苑东生物(688513):麻醉领域布局丰富,有望驱动公司长期发展

      苑东生物(688513):麻醉领域布局丰富,有望驱动公司长期发展

    • 康臣药业(01681):利润端增速亮眼,高分红回报股东

      康臣药业(01681):利润端增速亮眼,高分红回报股东

    • 惠泰医疗点评报告:电生理手术量保持强劲增长,业绩持续向好

      惠泰医疗点评报告:电生理手术量保持强劲增长,业绩持续向好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事件: 8 月 23 日,公司发布 2024 半年度报告, 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0.01 亿元,同比增长 27.03%;归母净利润 3.43 亿元, 同比增长33.09%;扣非归母净利润 3.28 亿元, 同比增长 35.20%,主要系销售规模增长、降本控费带来的利润增长。   其中, 2024 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 5.46 亿元,同比增长 24.50%;归母净利润 2.02 亿元, 同比增长 30.84%; 扣非归母净利润 1.91 亿元, 同比增长 25.51%。   电生理手术量保持强劲增长, 血管介入市场覆盖率稳步提升   电生理业务: 2024 上半年, 电生理业务实现营收 2.23 亿元。 2024 年上半年, 公司在超过 800 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约 7,500 例,手术量较 2023 年同期增长超过 100%; 国内电生理产品新增医院植入 150 余家,覆盖医院超过 1,250 家。 在以福建省牵头, 27 省参与的电生理带量采购项目报量名列前茅的固定弯二极、可调弯四极、可调弯十极和环肺电极等品类,按期按量完成采购计划。   血管介入业务: 2024 上半年, 冠脉通路类业务实现营收 5.03 亿元,外周介入类实现营收 1.75 亿元。 2024 年上半年,公司血管介入类产品的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冠脉产品入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外周产品入院增长超 30%,整体覆盖医院数近 4,000 家。   国际业务持续增长,主要海外市场与产品线表现突出   2024 年上半年,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变化、全球经济波动及汇率变化等多重挑战,公司国际业务仍继续保持增长,海外整体实现营收 1.16 亿元,同比增长 19.73%,其中,独联体地区业绩表现突出,同比增长 124%;欧洲区同比增长 51%,亚太、拉美、中东非等地区同比增长显著。   从产品线来看,冠脉及外周自主品牌和电生理自主品牌继续作为公司国际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冠脉及外周自主品牌业务上半年同比增长43.77%, 电生理自主品牌同比增长 63.04%。   在研项目取得稳步进展,多款重磅产品进入注册审评阶段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在研项目取得持续性进展。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导丝、桡动脉止血器、造影导管、医用负压吸引器、一次性使用心脏电生理标测导管、冠脉血栓抽吸导管等获得注册证   截至 2024 年 6 月底, 冠脉与外周产品线在研项目腔静脉滤器、弹簧圈、弯形可视双向可调导引鞘管、外周高压球囊扩张导管、一次性使用介入手术套包、环柄注射器、压力延长管、连通板等产品进入注册发补阶段,颈动脉支架、 TIPS 覆膜支架、腹主动脉支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电生理产品线在研项目脉冲消融导管、脉冲消融仪、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射频仪、压力感应消融导管、磁电定位压力感知脉冲消融导管、磁定位压力感应射频消融导管、磁电定位环形标测导管、磁电定位可调弯标测电极导管等已进入注册审评阶段。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毛利率与净利率略有提升   2024 年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 1.01pct 至 72.75%。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7.70%、 4.62%、13.38%、 -0.64%,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43pct、 +0.12pct、 -0.45pct、+0.02pct。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 1.71pct 至 33.77%。   其中, 2024 年第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 73.36%、 16.37%、 4.04%、12.51%、 -0.72%、 36.69%,分别变动+0.77pct、 -2.23pct、 +0.02pct、 -0.34pct、+0.69pct、 +1.59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23 亿/ 30.08 亿/ 39.6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5%/35%/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97 亿/ 9.51 亿/ 12.72 亿元,分别增长 31%/36%/34%; EPS 分别为 7.16/9.77/13.07,按照 2024 年 8 月 23 日收盘价对应 2024 年 50 倍PE。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失败及注册风险, 科研及管理人才流失的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行业政策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销售渠道风险及经销商管理风险, 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 产品注册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8-27
    •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产品量价齐升&降本增效,业绩保持高增长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产品量价齐升&降本增效,业绩保持高增长

      个股研报
        川宁生物(301301)   事件:2024年8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5亿元,同比增长32.20%;实现归母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96.05%。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45.73%,环比增长9.78%;实现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增长92.04%,环比增长17.32%。   主要产品量价齐升,销售额稳步增长。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受下游需求催化,核心产品量价齐升,销售额实现同比稳定增长。就具体产品销售额来说,2024上半年公司硫氰酸红霉素实现营业收入9.31亿元,同比增长27.88%,占总收入比29.15%;头孢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42.59%,占比23.48%;青霉素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13.01亿元,同比增长33.30%,占比40.72%;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0.32亿元,占比1.01%。就价格方面来看,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7月,主要产品硫氰酸红霉素、6-APA、7-ADCA和7-ACA价格分别为550元/kg、350元/kg、520元/kg和490元/kg,同比增长分别为8%、-5%、4%和14%,环比价格均持平,预计下半年仍能保持价格高位。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利润率显著提升。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的原因之二,是公司工艺技术不断提升,产量增加,同时通过节能降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净利润同比上升。2024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35.31%,同比提升6.91pct;销售净利率为23.98%,同比提升7.81pct。单2024Q2来看,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6.13%,同比提升5.26pct,环比提升1.71pct;销售净利率为24.74%,同比提升5.97pct,环比提升1.59pct。费用率方面,公司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6%、2.58%、0.90%、0.87%;单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6%、2.13%、0.72%、0.90%,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69pct、环比下降1.04pct,其他费用率持续维持较低水平。   持续推进研发创新,多个产品进入试生产。截至2024.6.30,上海研究院通过自主研发已向川宁生物交付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肌醇、角鲨烷、依克多因等产品,目前各个产品的产业化进度如下:红没药醇已成功在“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进行试生产并已进入销售阶段;5-羟基色氨酸已进行试生产;麦角硫因已进入中试阶段;肌醇已进行试生产;角鲨烷已进入中试阶段,褪黑素正在小试验证;依克多因小试验证已完成。公司还与北京微构工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微宁生物”,利用公司现有产线进行PHA的生产,向全球客户提供PHA产能。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中试阶段,设备安装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投资建议:抗生素需求景气提升,合成生物学项目落地增量可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4亿元/16.91亿元/19.56亿元,同比增长50.36%/19.55%/15.66%,对应PE分别为17/14/1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合成生物学项目研发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环保风险;汇兑风险;国内外竞争对手降价带来的竞争格局恶化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7
    • 2024年半年报点评:中间体龙头格局再优化,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之势

      2024年半年报点评:中间体龙头格局再优化,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之势

      个股研报
        川宁生物(301301)   事件:2024年8月26日,川宁生物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4H1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同比增长32.2%;实现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96.1%;2024单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45.8%;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92.6%。受益于抗生素中间体行业的龙头格局再优化,公司中间体产品量价齐升延续业绩高增长态势。   细分抗生素产品同比高增,产品盈利水平更上层楼。公司2024H1医药中间体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33.8%,毛利率拔高至37.3%,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中间体业务分产品看,青霉素类中间体实现营收13.0亿元(同比+33.2%)、硫氰酸红霉素实现营收9.3亿元(同比+28.0%)、头孢类中间体实现营收7.5亿元(同比+42.7%)。头孢产品终端需求回暖,中间体价格逐步恢复,公司头孢业务收入已现反转趋势。   中间体竞争格局再优化,产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需求侧来看:在传统药物市场普及率提升及创新药物持续加码的背景下,抗生素产业终端制剂产品需求不断扩张。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4年Q1我国硫红、青霉素类中间体、头孢类中间体相关制剂产品样本医院销售量同比增长88.4%、26.4%和8.2%,终端需求增量可观;供给侧来看:当前6-APA、7-ACA等主要中间体生产设备均被划入限制类,硫红生产过程及环保处理技术要求高。现在三个细分市场均具备明显的寡头特征,龙头厂商之间已演变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合作竞争关系,未来出现价格竞争的可能性较低,我们预期未来抗生素中间体价格仍将稳中有升。   合成生物学领域新锐,自研自产打造合成生物学一体化优势。公司自2020年设立锐康研究院开展合成生物学产品研发,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在化妆品原料、保健品原料、农业饲料及生物基材料等细分领域开展了10余个合成生物学相关产品开发。截至2024H1,公司合成生物学新品红没药醇已成功在“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进行试生产并已进入销售阶段,5-羟基色氨酸已进行试生产;   麦角硫因已进入中试阶段;肌醇已进行试生产;角鲨烷已进入中试阶段,褪黑素正在小试验证;依克多因小试验证已完成。公司合成生物学选品、菌株设计至商业化的一体化能力已得到初步验证,丰富的产品储备有望锻造公司第二增长极。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4-2026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0.7、69.1和7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9%、13.8%和1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17.5和2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2%、20.0%、21.8%。对应2024-2026年PE倍数分别为17、14和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政策变化风险;环保处理不达标停产风险;专利技术泄露风险;核心研发人员流失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8-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