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科创板IVD首家上市企业,从POCT向化学发光迈进

      科创板IVD首家上市企业,从POCT向化学发光迈进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热景生物:POCT到化学发光的战略转型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热景生物这家科创板上市的体外诊断(IVD)企业,核心观点如下: 战略转型与市场定位: 热景生物正从以POCT为主导的业务模式,积极向化学发光领域拓展,构建POCT+中心实验室的完整免疫诊断平台,符合科创板的定位。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色: 公司独有的上转发光技术是其业绩支柱,而化学发光产品,尤其是肝癌三联检项目,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业绩增长潜力: 尽管短期内面临市场竞争和费用增加的压力,但考虑到公司在化学发光领域的布局和创新产品的潜力,预计未来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内容 科创板首家上市体外诊断企业 热景生物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构建了以上转发光技术、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糖捕获技术、基因重组与单克隆抗体技术为核心的研发技术平台。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林长青先生,直接和间接共控制公司发行前 39.43%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热景生物拥有研发人员共计 96人,占员工总数的18.82%。 POCT为主中心实验室为辅,产品布局三大应用领域 目前公司主要收入仍然来自 POCT 产品收入;与此同时,2017 年以来公司以化学发光平台相关产品为代表的中心实验室 IVD 产品收入已经实现长足增长,收入占比不断提升。 中国POCT产业蓬勃发展,公司乘势而上 POCT 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检测方法学平台,而是一种应用模式,强调检测产品的快速、轻便和易行。 POCT 产品在国内由于顺应临床需求和科室建设诉求,因而得到快速发展。 POCT 技术平台和方法学不断丰富,多平台、技术快速迭代是这一行业不同于其他体外诊断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显著特点。 公司产品覆盖三大疾病领域 按照疾病领域区分,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感染炎症、肝病等领域。 心脑血管疾病检测试剂系列主要包括“N 末端 B 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检测试剂”、“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 A2 检测试剂”和“心肌 肌钙蛋白 I(cTnI)检测试剂”。 感染炎症疾病检测试剂系列主要包括“降钙素原(PCT)检测试剂”、“白介素 6 检测试剂”和“全程 C-反应蛋白(CRP)检测试剂”。 肝脏疾病检测试剂系列主要包括“高尔基体蛋白 73 检测试剂”、“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试剂”和“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试剂”。 上转发光产品是公司业绩核心支柱,2018年单价下滑影响增长 公司率先在国内完成上转发光技术(UCP)的产品化和临床应用,上转发光技术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 POCT领域,实现了 POCT检测的精准定量,满足 POCT检测的多种需求,是 POCT检测中的领先技术。 公司上转发光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较高,是公司核心产品。但近年来国家医保控费的进一步加强,2017 年、2018 年多地对收费项目进行物价统一下调。 化学发光产品接棒成长,肝癌三联检产品有特色 目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已经成为市场免疫诊断技术主流,不仅国内市场规模较大(百亿级别市场),其行业增速及绝对增量规模也相当可观。 公司通过不断研发,目前已获批 MQ60 小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MQ60 plus 中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2000 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 免疫分析仪等多个机型。 在公司化学发光产品菜单中,肝癌早诊项目具有较强创新性和稀缺性,值得重点关注。 联动销售占比较高,二三级医院销售占比较多 公司主要采取经销制,经销收入占比超过 90%。 公司的上转发光及化学发光体外诊断仪器和试剂为封闭系统。为促进销售,公司现有部分仪器采取“联动销售”模式经营,主要由公司提供给经销商,经销商向终端医疗机构投放。 截至 2019 年 6 月末,公司“联动销售”模式下在终端客户投放的仪器为 3581 台。 终端覆盖方面,销售的终端医疗机构数量逐年递增,2016 年、2017 年、 2018 年、2019 年 1-6 月分别为 1480 家、1917 家、2321 家、2346 家, 其中,终端医疗机构以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为主,合计占比超过 70%。 募投项目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1,555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经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已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到以下项目。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 29770.19 万元,项目所需土地出让金及缴纳契税总计 988 万元已支付。其中生产基地部分投资额 22835.86 万元,研发中心投资额 6934.33万元。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 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850台配套仪器。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独有的上转发光技术及其产品具备一定创新性和临床价值,随着国内 POCT 市场的发展和分级诊疗的落地,未来仍有成长和渠道下沉空间; 公司化学发光产品当前正处于市场放量期,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绩成长动力;肝癌早诊相关项目是其特色和优势,有望帮助公司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实现突破;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上转发光业务的增长持续性和化学发光业务的爆发力,考虑IPO募集资金影响,预测公司2019-2021实现归母利润0.49、0.62、0.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25.6%、24.5%。 风险提示 由于销售费用上升、研发投入较大等原因,1H2019 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 部分产品技术依赖的风险; 原材料依赖; UCP平台仪器和试剂成本相对较高,在检测要求不高的 POCT领域如优生优育、传染病等,上转发光产品性价比不高; 当前市场竞争力激烈,公司规模较小,相对头部企业资源有限,因此如不能在市场上和研发端保持快速进展,化学发光放量可能不及预期; POCT 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当前单品空间小于化学发光,未来上转发光 POCT产品增长可能趋缓,单价下滑; 经销商渠道波动风险; 新产品产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肝癌三联检放量不及预期; 政策风险和医保控费降价风险。 总结 热景生物:转型期的机遇与挑战 热景生物作为科创板首家IVD企业,正处于从POCT向化学发光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在上转发光技术领域积累了优势,并在肝癌早诊方面具备创新潜力。然而,市场竞争加剧、成本控制、渠道管理以及政策变化等因素,都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挑战。 把握化学发光机遇,实现业绩增长 尽管短期业绩面临压力,但热景生物在化学发光领域的布局和创新产品的推出,有望驱动公司业绩的长期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公司在化学发光市场的拓展、新产品的研发进展以及市场竞争策略的调整,以评估其未来的投资价值。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19-09-19
    • 体外诊断领域生物高新技术企业

      体外诊断领域生物高新技术企业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分析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热景生物作为体外诊断领域生物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定位、业务结构、产品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指出,公司构建了全场景免疫诊断平台,产品类型丰富,研发实力较强,尤其在肝癌早诊领域具有突出优势。 ## 投资价值与风险评估 报告还对热景生物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募资用途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给出了投资评级和估值建议。同时,报告也提示了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和销售风险,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客观的投资参考。 # 主要内容 ## 1. 公司是体外诊断领域生物高新技术企业 ### 1.1 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供应商 热景生物是一家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了可满足不同终端用户需求的全场景免疫诊断平台,是业内为数不多的产品涵盖全场景应用的供应商之一。试剂产品主要包括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类疾病以及感染炎症类疾病检测三大系列。 ### 1.2 公司发展历程 简述了热景生物的发展历程。 ### 1.3 公司股权结构明晰,控股股东权力集中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林长青先生,直接和间接共控制公司发行前 39.43%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 1.4 公司业绩增长迅速 2016 年至 2019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保持快速增长。 ### 1.5 公司业务结构明确,利润率水平良好 公司业务结构明确,快速检测试剂营收占比一直保持 85%以上,2019 半年度达到 92.47%。近三年毛利率维持在70%以上,净利率在30%以上,保持平稳。 ## 2. 行业情况分析 ### 2.1 体外诊断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体外诊断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预计2018 年到 2025 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8%,到 2025 年将达到936 亿美元。 ### 2.2 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和健康理念促进体外诊断行业发展 人口老龄化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推动了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 ## 3. 公司业务分析 ### 3.1 产品类型丰富 公司的产品包括试剂产品和仪器产品,试剂产品主要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领域和公共安全领域中。 ### 3.2 研发实力较强 公司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技项目,拥有各类研发人员 116 人,占员工总数的 20.24%,每年研发投入约占营业收入的10%,保证了企业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 ### 3.3 产品优势突出 公司拥有国内首个、国际第二个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4. 募集资金用途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1,200 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850 台配套仪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 ## 5. 同业比较 以基蛋生物、迈克生物作为对比公司,考虑科创板新股上市存在一定热度,以 PE估值法,给予公司20-25 倍估值,对应合理价格区间为17.14-21.43 元。 ## 6. 风险提示 提示了政策风险、研发成果不及预期风险和销售不达预期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对热景生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公司业绩增长迅速,业务结构明确,利润率水平良好。尤其在肝癌早诊领域具有突出优势。但同时也提示了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综合来看,热景生物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做出理性决策。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19-09-19
    • 现代中药稳步推进,化药业务带来新增长点

      现代中药稳步推进,化药业务带来新增长点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格式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主要围绕以岭药业的现代中药发展和化药业务的增长潜力展开,并维持“增持”评级。 络病理论与中药现代化 以岭药业以络病理论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循证医学研究和医保目录调整,推动中药现代化,核心产品市场空间有望扩大。 化药业务的新增长点 公司在化药领域采取“三步走”战略,ANDA申请取得进展,新药研发也在积极推进,化药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主要内容 核心产品与医保目录调整 公司核心产品如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均进入新版医保目录,芪苈强心胶囊由乙类调整为甲类,市场范围扩大,为公司产品带来新的放量空间。 络病理论与市场推广 公司建立了四级络病理论推广体系,为络病理论学术推广搭建了良好平台,有利于通络药物的广泛应用。 化药业务进展 公司已成功向FDA递交了9个ANDA申请,其中5个产品已获得批准,国内申报也在积极进行中。 财务分析与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57元、0.67元、0.79元,对应9月17日收盘价,PE分别为20.12、17.12、14.52,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政策风险、药品降价风险、研发风险、国外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总结 本报告认为,以岭药业作为国内领先的中药现代化企业,凭借其核心产品和络病理论的优势,以及在化药领域的积极布局,未来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维持“增持”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相关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9-09-18
    • 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点评: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拐点确定

      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点评: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拐点确定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拐点确定 富祥股份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同比增长显著,预示着公司业绩拐点已确立。 ## 产能释放与产品价格双驱动 上半年产能制约因素解除,下半年生产企稳,产能有望持续释放,核心品种价格维持高位,共同驱动全年业绩高增。 # 主要内容 ##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公司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0%-160%,前三季度预计同比增长20.32%-27.39%。 ## 上半年产能制约解除,下半年生产企稳 上半年公司中期设备检修工作已完成,下半年产能释放,产量预计同比提升30%以上,叠加部分产品价格同比显著提升,产销两旺业绩红利兑现。 ## 核心品种价格维持高位 二季度以来舒巴坦系列产品价格维持高位,预计舒巴坦酸下半年价格同比有望提升40%;他唑巴坦原料药规范市场销售规模扩大,新获批韩国MFDS注册证助推销售;“培南”系列产品受益于行业爆炸事件导致的停产因素影响,价格维持上行。 ## 募投产能顺利建设 公司依托在他唑巴坦产品优势,拓展至无菌化生产领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混粉450吨可转债项目顺利建设,有望明年年初投产,在提升他唑巴坦原料药市占率的同时带动哌拉西林系列产品的销售。 ##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02/18.91/24.9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14/4.20/5.47亿元,EPS分别为1.16/1.56/2.03元,对应PE分别为16/12/9倍,维持“增持”评级。 ## 风险提示 原料药价格下降风险,环保监管处罚的风险,汇兑损失风险。 # 总结 富祥股份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产能释放和产品价格上涨是主要驱动因素。核心产品舒巴坦和他唑巴坦价格维持高位,募投项目顺利推进,为公司未来增长奠定基础。维持“增持”评级,但需关注原料药价格波动、环保监管和汇率风险。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9-09-17
    • 全自动凝血仪获批,拟携手国药进军病理诊断领域

      全自动凝血仪获批,拟携手国药进军病理诊断领域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总结报告。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获批,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九强生物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MDC3500 获批,有望率先实现国产替代,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增强核心竞争力。 携手国药进军病理诊断领域,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公司拟联合中国医药投资收购福州迈新,将业务拓展至病理诊断领域,有望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主要内容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获批 产品功能与市场前景: MDC3500 采用多种方法学,与配套试剂使用,定量分析凝血指标。国内凝血检测市场接近 30 亿,增速 20% 以上,外资占据主要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积极影响: 该产品获批后,有望率先实现国产替代,为公司发展带来强劲增长点,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拟携手国药进军病理诊断领域 收购标的与市场前景: 公司拟联合中国医药投资收购福州迈新 95.55% 股权,福州迈新是国产病理诊断龙头企业。国内病理诊断市场规模约 20 亿元,增速接近 20%,外资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大。 战略意义: 若收购成功,公司主营业务将拓展至生化和病理诊断领域,为公司发展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携手国药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合作历史: 公司自 2013 年以来,积极与雅培、罗氏、日立、迈瑞等国内外大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协同效应: 此次拟联合国药投资收购福州迈新有望促进公司和国药集团的合作,为公司生化试剂业务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预计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 亿元、4.2 亿元、5.1 亿元。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战略推进进展或低于预期 核心产品大幅降价 新产品销售上量或低于预期 外延进度或低于预期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九强生物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获批以及拟携手国药进军病理诊断领域的事件。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获批,有望使公司在国产替代浪潮中占据先机,提升市场份额。同时,通过与国药合作,进军病理诊断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打开新的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但需注意战略推进、产品降价、新品销售以及外延进度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9-09-11
    • 白云山:分拆广州医药赴港上市,融资、业务与估值一箭多雕

      白云山:分拆广州医药赴港上市,融资、业务与估值一箭多雕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总结报告。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分拆上市,多重利好:白云山分拆广州医药赴港上市,此举有望通过直接融资缓解资金压力,优化业务结构,并提升公司整体估值水平。 工业增长,单品驱动:公司工业分部的大南药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王老吉和金戈等大单品表现亮眼,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主要内容 分拆广州医药上市:融资、业务与估值的三重考量 融资解渴:医药商业,尤其是批发业务,对资金运营能力要求高。分拆上市可以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厘清业务:分拆上市有助于清晰划分不同业务的资产、负债和经营状况,提高业务透明度。 估值回归:市场对综合性企业通常存在估值折价。分拆后,白云山业务将更加聚焦于工业(大南药和大健康)分部,有望提升估值水平。 工业分部:大南药业务的增长引擎 大南药业务高速增长: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大南药业务均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化药类抗微生物药和中成药业务表现突出。 大单品驱动:金戈销量和营收持续增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王老吉大健康营收稳定增长,毛利率显著提升,市场占有率领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3.0/534.5/61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38.1/44.8亿元,对应每股EPS为2.00/2.34/2.75元。 投资评级:维持“增持”评级,当前股价对应的2019-2021年PE估值分别为18.8/16.1/13.7倍,估值合理。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白云山分拆广州医药赴港上市的战略意义,认为此举将带来融资、业务和估值等多重利好。同时,报告强调了公司工业分部大南药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王老吉和金戈等大单品的重要作用。基于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维持对白云山的“增持”评级。投资者应关注药品招标降价和王老吉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联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9-09-11
    • 核心主业稳健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核心主业稳健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核心主业稳健增长与盈利能力提升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人福医药的核心主业保持稳健增长,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降低负债率以及受益于利率下行等因素,预计未来业绩将显著提升。麻药业务的提速以及归核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将成为公司业绩反转的关键驱动力。 ## 投资评级与估值分析 太平洋证券维持对人福医药“买入”评级,通过分部估值法,认为公司2020年合理市值应达到270亿元,对应一年内70%的增长空间。这一评级是基于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乐观预期,以及对麻药业务高增长潜力的认可。 # 主要内容 ## 公司19年半年度报告分析 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人福医药实现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19.1%,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下滑3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28.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2亿元,同比增加246.1%,业绩符合预期。 ## 子公司业绩拆分 报告对人福医药旗下多家重要子公司的业绩进行了详细拆分,包括宜昌人福、Epic Pharma、葛店人福、新疆维药、武汉人福、北京巴瑞、湖北人福和乐福思。其中,宜昌人福收入和利润增幅均在20%以上,是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 麻药业务提速分析 报告重点分析了麻药业务的增长潜力,指出多科室推广、医保放量以及新品获批在即是推动麻药业务提速的关键因素。宜昌人福预计19年收入/利润增速超20%,未来三年利润端增速有望保持20%-25%之间。 ##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报告对人福医药未来几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进行了预测,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7.2亿元、9.7亿元和12.6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22倍、16倍和13倍。 ##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归核化力度和进展不及预期、归核化中途放弃转向继续投资并购、新品上市不及预期以及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 总结 人福医药通过核心主业的稳健增长和经营性现金流的大幅改善,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麻药业务的提速和归核化战略的推进,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太平洋证券维持“买入”评级,并给出了较高的估值预期,但同时也提示了相关风险。总体而言,该报告对人福医药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公司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9-09-09
    • 科创板询价报告之热景生物

      科创板询价报告之热景生物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热景生物投资价值分析 本报告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热景生物进行了询价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 **优质企业**: 热景生物是体外诊断领域的优质企业,尤其在以转发光技术为核心的POCT场景应用方面具有优势。 * **财务稳健**: 公司财务指标良好,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 **估值合理**: 综合历史估值、相对估值(PE法)和绝对估值(DCF法),建议询价区间为[24.32,31.62]元/股。 ## 估值方法与权重分配 报告采用多种估值方法,并根据公司特点分配不同权重,以提高估值准确性。 * 历史估值参考法:30%权重 * PE估值法:60%权重 * DCF估值法:10%权重 # 主要内容 ## 1.历史估值参考法分析 * **一级市场估值溢价**: 考虑到二级市场相对一级市场的估值溢价以及公司业绩的成长性,在公司2018年10.0亿元估值的基础上,给予60%的溢价率,则公司对应的当前估值约为16.0亿元。 ## 2、相对估值PE法分析 * **可比公司选择**: 选择万孚生物、基蛋生物和明德生物作为可比公司,这些公司均是以POCT场景为主的体外检测公司,与热景生物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 **PE估值测算**: 综合考虑公司的收入利润规模,业绩成长性、发展潜力以及不同市场的估值差异等因素,按2019年30倍PE估值进行测算,得出公司对应的当前估值约为16.9亿元。 ## 3、绝对估值DCF法分析 * **DCF模型假设**: 假设公司Beta系数为1.17,无风险利率为3.30%,WACC值为8.92%,永续增长率为2%。 * **DCF估值结果**: 采用DCF法预测公司估值约为24.8亿元。 ## 4、估值及询价分析 * **综合估值**: 综合历史估值参考法、PE法和DCF法,分别给予30%、60%和10%的权重,最终得出公司当前估值约为17.4亿元。 * **询价区间建议**: 假设公司本次发行新股数量为1555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6220万股,根据预测市值17.4亿元,得出公司对应股价为27.97元/股,建议询价区间为[24.32,31.62]元/股。 ## 5、风险提示 * **主要风险**: 行业政策风险、同类产品市场竞争风险、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 总结 ##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本报告对热景生物进行了全面的估值分析,该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POCT场景应用中。公司财务表现稳健,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 ## 估值结论与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各种估值方法,并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建议询价区间为[24.32,31.62]元/股。投资者应注意行业政策、市场竞争和研发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19-09-06
    • 海正博锐战投引入初步落地,开启公司发展新局面

      海正博锐战投引入初步落地,开启公司发展新局面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海正药业迎来历史性拐点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海正药业正迎来管理和经营的双重历史拐点。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剥离非核心资产、加强内部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公司有望逐步释放利润,实现价值重估。 ## 战略投资助力长期发展 海正博锐引入PAG Highlander (HK ) Limited作为战略投资者,将有助于其生物药研发和生产平台的长期发展,并最终提升海正药业的整体估值。 # 主要内容 ## 事件概述 海正药业公告显示,海正博锐老股转让/增资扩股已结束,PAG Highlander (HK ) Limited成为意向受让人。PAG是亚洲最大的独立另类投资管理集团之一,在医药领域有丰富的投资经验。 ## 战投引入的积极影响 * **研发投入保障:** 战略投资可以提高海正博锐研发投入的持续性,确保临床试验和研发快速推进,有助于在研品种尽早上市。 * **内部激励加速:** 有利于加快内部员工激励计划进度,确保人才队伍稳定。 * **资本市场融资:** 预计海正博锐会启动在港交所、科创板上市工作,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支持后续研发。 ## 资产负债率下降与利润释放 海正博锐股权转让后,公司可回收大量现金,偿还债务后可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利息支出,释放利润。预计每年可节约财务费用1.4亿元,增加净利润约1.2亿元,将在2020年业绩中开始体现。 ## 估值与投资建议 * **聚焦主业:** 公司加快非核心资产出让,聚焦生物药、原料药和制剂三大主业。 * **管理改善:** 新任管理层加强内部管理体系,19H1扣非后实现盈利,标志着公司业务和管理均有望迎来历史性拐点。 * **估值构成:** 海正药业19年合理估值170亿元,由瀚晖制药、生物药、化学药、原料药和医药商业等部分构成。 * **盈利预测:** 假设海正博锐老股转让/增资于年内完成并确认投资收益,预计公司19/20/21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22亿元、3.09亿元和5.25亿元。 * **投资评级:** 维持“买入”评级。 # 总结 ## 战略落地,未来可期 海正药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核心业务,有望迎来业绩拐点。海正博锐战投引入初步落地,开启公司发展新局面。 ## 关注风险,谨慎投资 尽管公司前景看好,但也存在国家集采风险、管理风险、固定资产折旧风险以及海正博锐增资/股权转让失败等风险,投资者需谨慎。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9-09-04
    • 业绩稳健增长,CN500为核心驱动力

      业绩稳健增长,CN500为核心驱动力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业绩稳健增长,科研服务成新引擎 贝瑞基因2019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稳健,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基础科研服务板块的高速成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检测服务收入受到行业降价的影响有所降低。 CN500测序仪助力业务拓展 CN500基因测序仪的适用范围扩大,将推动公司在临床基因检测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在满足中国市场对基因检测的特殊需求方面。 主要内容 公司业绩总结 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6.9%;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9.4%。 经营性现金流3168万元,同比降低71.7%。 分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基础科研服务板块高速成长,上半年创造收入1.4亿元,同比提升219.4%,毛利率同比提升45pp。 检测服务收入约3.4亿元,同比降低7.7%,主要受行业降价趋势影响。 盈利预测与评级 预计2018-2021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速约22%,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约23.6%。 2019/2020/2021年EPS分别为1.16/1.23/1.43元,对应PE为28X/26X/2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肿瘤品种临床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NIPT行业持续降价的风险。 CN500入院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总结 业绩增长动力转换 贝瑞基因2019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基础科研服务板块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弥补了检测服务因行业降价带来的影响。 未来增长点 CN500测序仪的推广应用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尤其是在满足中国市场对基因检测的特殊需求方面。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肿瘤品种临床进展、NIPT行业降价以及CN500入院进度等风险因素。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9-09-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