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76)

    • 水痘疫苗稳健,鼻喷流感带来增量,带状疱疹可期

      水痘疫苗稳健,鼻喷流感带来增量,带状疱疹可期

      个股研报
        百克生物(688276)   水痘疫苗短期受新冠疫苗接种影响,长期收入维稳   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感染的唯一手段, 2011 年起中国各省市开始推广二针法注射水痘疫苗。 2020 年批签发量为 2758 万瓶,同比增加 31.21%。目前国内共有五家企业生产水痘疫苗,百克生物 2020 年批签发 883.02 万剂,市场份额为 32%左右, 批签发量居市场首位。水痘疫苗市场较为成熟,且竞争格局稳定,尽管短期新冠疫苗接种影响常规疫苗的接种,考虑到水痘疫苗属于“刚需疫苗”,预计水痘疫苗长期收入维稳。   国产唯一鼻喷流感疫苗,狂犬疫苗恢复生产,带来业绩增量   公司冻干鼻喷流感疫苗系国内独家经鼻喷接种的流感疫苗,于 2020 年 2月取得生产批件 2020 年下半年上市销售, 2020 年批签发 157 万剂,占总流感疫苗批签发量 5760 万剂的 2.7%。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根据中检院批签发数据, 2020 年中国流感疫苗总人口接种率不足4.2%。根据美国 CDC, 2020 年美国成人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48.4%,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63.8%。 鼻喷流感具有无痛接种的优势,占比有提升空间。 2021 年四季度受到新冠疫苗接种的影响,后续有望恢复。   产品管线日益丰富,带状疱疹未来可期   公司拥有 14 项在研疫苗和 2 项在研的用于传染病防控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中带状疱疹处于临床 3 期。 1)带状疱疹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方式: 2013-2014年在江苏等开展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 50 岁的累积发病率22.6/1000,≥80 岁累积发病率 52.3/1000。每例带状疱疹的平均费用为840.6 元,其中直接治疗费用平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 543.8 元和 4502.4元。 2)带状疱疹竞争格局较好,百克生物在国产疫苗中研发进展领先:GSK 的带状疱疹疫苗是 2019 年的全球第 3 大品种,销售额为 24.07 亿美元。目前全球仅默沙东的减毒活疫苗和 GSK 的重组蛋白疫苗 2 种,国内仅 GSK 一种疫苗上市。 根据百克生物 2021 年 12 月 31 日回复,公司正进行申请生产前的工作,公司的带状疱疹疫苗国内研发进展领先,具有一定先发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预测营业收入为 12.10/18.39/26.31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1%/52.0%/43.1%,预测归母净利润为 3.13/5.21/7.88 亿元。 参照同类公司 2022 年 PE 为 54 倍,考虑到带状疱疹有望 2022-2023年上市,带来业绩弹性,给予公司 66 倍 PE,对应 343.56 亿市值,目标价为 83.22 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 新冠疫情反复和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带状疱疹疫苗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狂犬疫苗恢复生产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01-12
    • 天坛生物(600161):业绩略超市场预期,血浆综合利用率有望提升

      天坛生物(600161):业绩略超市场预期,血浆综合利用率有望提升

    • 环球医疗(02666):医院领域被忽视的扩张标的

      环球医疗(02666):医院领域被忽视的扩张标的

    • 丙肝市场黄金十年,国产新药逐渐放量

      丙肝市场黄金十年,国产新药逐渐放量

      个股研报
        凯因科技(688687)   投资逻辑   凯因科技是抗病毒领域专而精的Biopharma,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在丙肝、乙肝、干扰素、保肝等细分领域有深度布局。   2021-2030,丙肝知晓率、治疗率快速提升的黄金十年。根据《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我国丙肝患者约1000万人。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HCV的诊断率为22.51%,治疗率为3.49%。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到2030年知晓率提高20%,治疗率达到80%的目标。   凯力唯,泛基因型国产丙肝药物,驱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公司的凯力唯于2020年获批上市,是首个国产全口服泛基因型丙肝治愈疗法,同年底凯力唯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预计凯力唯在2021-2023年将实现营收0.5/2.6/5.6亿元,是公司中短期的主要业绩增长点。   公司商业化能力较强,是较为成熟的Biopharma。公司在抗病毒领域及保肝领域拥有成熟产品,年销售额8亿元左右。根据IQVIA数据,公司的凯因甘乐在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65%,金舒喜在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45%,近五年CAGR为84%,验证了公司的商业化能力。   聚焦抗病毒细分领域,在研管线丰富。公司广泛布局乙肝药物研发,覆盖了有望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的多种靶点和机制,有望在将来通过自主研发的药物组合实现乙肝的功能性治愈,为公司业绩带来跨越式增长。   公司IPO募集资金11亿,拟用于新药研发、营销网络扩建、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1/14/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3/1.5亿元。使用DCF估值法,假设WACC7.58%,永续增长率1.5%,公司估值为67亿元,目标价39.23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风险,政策风险,新药研发数据和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2-01-11
    • 诊断服务板块的“价值洼地”,被低估的IVD院内服务领军者

      诊断服务板块的“价值洼地”,被低估的IVD院内服务领军者

      个股研报
        润达医疗(603108)   引入国资股东,融资能力雄厚;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龙头,顺应国家集采控费政策发展趋势,有望享受政策之下行业发展红利;传统经销代理业务服务化加持,收入结构有望快速转型; 重资产 ICL 业务发展迅猛,彰显公司实力及运营管理能力;外延内生,研发与合作引进并举,工业板块“包罗万象”实力不容小觑。   支撑评级的要点   诊断服务“价值洼地”,被低估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龙头。 公司为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分为商业板块和工业板块两大类。其中商业板块又分为 IVD 仪器耗材传统经销代理业务、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和 ICL 业务,商业板块目前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更是公司的核心价值所在之一, ICL 业务发展迅猛;工业板块目前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较小,包括体外诊断产业链布局、质控管理、医疗信息化产品等,工业板块是公司未来增长又一引擎,也是公司打造平台型 IVD 领域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龙头重要基础。 2021 年以来公司核心业务集约化业务/区域检测中心业务和工业板块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ICL 业务增长迅猛。同时公司管理费用率持续降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商业拓展,研发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均有提升。   国内院内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领军者,医保控费环境下公司价值凸显。 2015 年以来的药品零加成、耗材零加成,造成医院经营压力加大,降本增效成为医院的焦点。2021 年以来,以安徽化学发光试剂集采为代表事件,国家推动 IVD 行业控费大势所趋并超过之前市场预期,未来若随着 IVD 试剂价格降低检测项目收费降低,医院降本增效动力将更足。润达作为专业化综合实验室服务商,一方面依赖其强大的渠道布局、众多的上游供应商及日益丰富的工业板块布局,产品品牌及型号等选择更加灵活化,优势凸显,能为医院检验科的降本增效提供更加有效方案。另一方面公司产品配套多样化服务,强大的工程师团队,为产品带来更多增值化服务,客户黏性大。   外延内生,工业板块有望厚积薄发。一方面,公司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逐步完善对 IVD产品业务版图的布局,包括糖化产品、质控产品、 POCT 产品、分子诊断产品、化学发光产品等,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分析、质控产品已实现国产占比的领先。 2021 年 12月初公司公告润达榕嘉 ARP-6465MD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系统获批上市更是公司研发能力的彰显。 2021 年 12 月底公司公告和利德曼达成战略合作,约定双方将在特定区域进行体外诊断产品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共享,拟在化学发光系统、 POCT 系统及配套试剂等新产品的技术合作与联合推广等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公司工业板块布局更加值得期待。另一方面, 2021 年以来公司分别和上海美华妇儿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达成合作,深入布局儿童精准诊断。同时公司投资微岩医学, 深化布局精准诊疗。   估值   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4.20/5.79/6.43 亿元,对应 EPS 为 0.73/1.00/1.11 元,给予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的风险,下属公司管理整合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终端客户开发不及预期风险、工业板块新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2-01-10
    • 康龙化成(300759):业务版图快速扩张的全流程一体化研发生产服务龙头

      康龙化成(300759):业务版图快速扩张的全流程一体化研发生产服务龙头

    • 飞凯材料(300398):业绩超预期,医药中间体、光刻胶等业务表现亮眼

      飞凯材料(300398):业绩超预期,医药中间体、光刻胶等业务表现亮眼

    • 药用玻璃龙头,中硼硅与预灌封布局加速

      药用玻璃龙头,中硼硅与预灌封布局加速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公司是全国药用玻璃行业龙头,上市以来营收与利润均稳步增长。公司模制瓶市占率超 70%,中硼硅产能布局与技术领先,政策推动中硼硅渗透率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控股股东拟变更,公司与凯盛集团的互动值得期待。   支撑评级的要点   营收及利润持续稳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高:2020 年公司营收同增14.53%,十年复合平均增长率为 10.5%;归母净利润同增 23.06%,十年复合平均增长率 17.5%。公司财务数据稳健,增长稳定。   中硼硅布局提前,产品毛利率有望提升:目前公司拥有中硼硅模制瓶产能约 5 亿支/年,是最早攻克中硼硅模制瓶生产技术的国内企业;公司 2020年开始布局中硼硅玻璃管拉管技术,2021 年 H1 实现自产中硼硅玻璃管;公司拟投资 12 亿元建设 40 亿支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中硼硅玻璃管产品布局加速。目前国内拥有稳定自主生产中硼硅玻璃瓶技术的产商较少,公司有望实现技术突破,巩固领先地位。中硼硅性能优于低硼硅与钠钙玻璃,其成本与附加值通常约为低硼硅与钠钙玻璃的 5-10 倍。根据制药网数据,目前国内中硼硅玻璃瓶渗透率仅 7-8%,未来 5-10 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与关联审批政策有望推动国内中硼硅产品的渗透率提升至 30%左右,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控股股东拟变更,进一步互动值得期待:根据 9 月份公司公告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凯盛集团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凯盛集团旗下拥有凯盛君恒等优质药用玻璃企业,拥有中硼硅拉管制瓶等技术与产能优势,中长期规划较明确,山东药玻与凯盛集团的进一步协同值得期待。   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收入分别为 39.6、46.5、54.0 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 6.5、8.5、10.3 亿元;EPS 分别为 1.09、1.42、1.74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中硼硅渗透率提高不及预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海运费再次高涨拖累出口。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2-01-10
    • 深度报告:国内一流的特色原料药供应商

      深度报告:国内一流的特色原料药供应商

      个股研报
        美诺华(603538)   公司系国内一流的特色原料药供应商, 营收和利润保持较好增长。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特色原料药和成品药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医药制造企业, 核心产品覆盖心血管、中枢神经、胃肠消化道等治疗领域。 2016年-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5.78亿元增长至11.94亿元, CAGR为19.87%;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78亿元上升至1.67亿元, CAGR为20.71%。   特色原料药未来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据Evaluate Pharma预计, 2020年-2024年间,合计将有近1600亿美元销售额的专利药到期。按照仿制药价格约为专利药的10%-20%算,近5年仿制药的替代空间大概为160-320亿美元。大批专利药到期将会刺激仿制药市场持续增长,带动特色原料药市场规模扩张。 经济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的趋势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诉求不断增强, 将会促使全球特色原料药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生产布局合理,产能有望逐步释放。 公司深耕原料药行业多年,拥有四大原料药生产基地,涵盖从50L到10000L不等规模的生产能力,现有符合cGMP标准的反应釜体积合计2200m3。 随着公司原料药新产能的逐步投产,新客户、新项目将进一步增加,为公司业绩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加速布局CDMO新业务,构筑未来业绩增长点。 2021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CDMO业务销售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13.40%。 2021年4月,公司与大型跨国制药企业默沙东在宠物药、兽药、动物保健领域签订了十年期CDMO战略合作协议。本次战略合作体现了默沙东对公司在原料药领域研发技术、生产和质量等方面的充分认可,对公司的发展尤其是CDMO新业务的发展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CDMO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年、 202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9元和1.08元,对应估值分别为34倍和31倍。公司系国内一流的特色原料药供应商,核心产品覆盖心血管、中枢神经、胃肠消化道等治疗领域。 随着公司原料药新产能的逐步投产, 以及CDMO业务拓展, 公司未来成长性可期。首次覆盖,给予对公司“ 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安全生产和环保风险、 产品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2-01-10
    • 多元化与全球化,冉冉升起的医美巨头

      多元化与全球化,冉冉升起的医美巨头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