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业绩稳健恢复,新患逐季加速

      业绩稳健恢复,新患逐季加速

      个股研报
        我武生物(300357)   事件:公司公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48亿元(+33.99%)、归母净利润1.47亿元(+37.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3亿元(+26.85%)。业绩符合预期。   业绩稳健恢复,新患逐季加速。公司21Q2收入1.83亿元(同比20Q2增长22.66%、同比19Q2增长34.27%)、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20Q2+17.01%、同比19Q2+19.46%)。考虑到去年疫情对新患入组的影响以及今年Q2广深等地偶发疫情影响,公司环比19年Q2增速好于Q1,恢复进度理想。根据Wind样本医院数据,21Q2新患入组增速预计高于Q1,呈逐季提速状态,有望为Q3传统旺季奠定良好增长基调。   黄花蒿粉滴剂准入进展顺利,新品研发进度复合预期。黄花蒿粉滴剂医院端挂网进展顺利,今年有望完成北方14省份挂网。随着北方市场销售队伍的完善,预计黄花蒿粉滴剂22年将形成可观销售规模。新品方面,黄花蒿粉滴剂儿童适应症处于III期出组,进行数据整理工作,有望于年底或明年初申报NDA。九项点刺试剂盒花粉组III期即将出组;猫毛狗毛组全国性III期试验启动。九项点刺试剂盒后续获批将显著提升医院处方脱敏制剂的意愿。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国内脱敏制剂行业领导者,持续助力各地重磅临床数据发表,推进粉尘螨滴剂进入多个临床指南,有望形成以学术研究带动销售、销售促进学术研究的良好循环。我们看好脱敏疗法领域以及公司的长期发展趋势。预计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3.88/5.37/7.12亿元,对应当前PE为90/65/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粉尘螨滴剂销售不及预期;黄花蒿花粉滴剂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黄花蒿花粉滴剂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7-20
    • 小分子+多肽双轮驱动,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小分子+多肽双轮驱动,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诺泰生物(688076)   推荐逻辑:1)CDMO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三年增速有望保持在20%;2)小分子CDMO产能加速拓展,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3)多肽领域技术领先,在研品种有十余个,且目前有1个品种实现上市,并且已经纳入集采,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CDMO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三年增速有望保持在20%。在研发难度增大以及生产成本压力较高的背景下,CDMO逐步从发达国家市场向新兴国家市场转移。近几年我国医药行业创新研发火热,上市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不断提升,同时小型创新药企业融资额快速增加,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CDMO行业发展,预计未来三年我国CDMO行业增速有望保持在20%以上。   小分子CDMO产能加速拓展,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公司在连云港(公司本部)和建德(澳赛诺)拥有两大生产基地,其中建德基地以CDMO业务为主,截至2021年6月,建德基地产能为107.5万L,产能利用率也在较高水平,目前公司在建德基地进行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未来建德基地产能有望大幅提升。公司在连云港基地主要进行多肽药物和小分子药物生产,目前公司对106车间进行技改,未来产能和产能利用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多肽领域技术领先,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2017年我国多肽制剂的市场规模约为17.4亿美元,占我国整体医药市场的1.4%,未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公司在多肽领域布局较久,其中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公司长链多肽药物的规划化大生产的收率大幅度提高,单批次产量突破5公斤,产品成本大幅降低,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公司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主要以自己研发为主,并于2020年开始进入到商业化阶段,目前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多肽类制剂品种有1个,公司在研品种较多,预计随着未来上市品种的增加,公司多肽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产能持续加速拓展,多肽业务技术实力领先,且处于起步阶段,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同时,公司制剂业务上市品种数量有望逐步增加,开始贡献业绩,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给予公司2021年9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73.8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1-07-19
    • 业绩快速增长,金葡菌疫苗有望填补世界空白

      业绩快速增长,金葡菌疫苗有望填补世界空白

      个股研报
        欧林生物(688319)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 公司现有破伤风疫苗借助多渠道快速放量,峰值有望达到 17.6 亿元,远超市场预期;AC-Hib 三联苗研发顺利推进,预计 2023 年上市,将成公司第二个 10 亿级大品种;在研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有望全球首个超级细菌疫苗,解决全球性的金葡菌临床耐药感染,或将成为百亿级全球创新疫苗品种。   攻坚超级细菌疫苗领域的世界空白,金葡菌疫苗临床顺利推进。公司目前研发管线共有 10 个品种,其中 5 个为Ⅰ类创新疫苗。金黄色葡萄球菌被称为“超级细菌”,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上市的疫苗,公司重组金葡菌疫苗通过总结国外企业研发经验教训,创新改造优选 5 种保护性抗原,在接种剂次、佐剂使用以及选择骨科适应症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大幅提升未来成功率,预计 2024 年完成III 期临床,若成功,有望在 2025 年获批上市。2030 年我国闭合性骨折手术人数约 134 万,预计 80 %感染者接种疫苗,按照每人 3 剂共 3000 元价格计算,对应 9 .6 亿销售规模。以闭合性骨折适应症为突破,适应症将扩大并覆盖所有开放性骨折、关节置换和肾衰竭透析手术以及诸多外科手术,每年仅国内适用手术超千万台,市场规模达到百亿级别。除金葡菌疫苗以外,公司将布局 A 群链球菌等创新疫苗的研发。   破伤风+AC-hib 竞争格局良好,多渠道+ 政策利好打开破伤风放量空间。 《非新生儿破伤风治疗规范(2019 年版)》 的出台, 大幅拓宽了破伤风疫苗使用范围。公司产品定位成人群体,随着狂犬病毒暴露患者疫苗接种渗透率的提升(预计2030 年狂苗接种者破伤风接种渗透率达到 1 /3 )以及被动免疫制剂患者渗透率的提升(预计 2030 达到 15%),行业市场规模在 2030 年可达到 29.3 亿元。目前公司的竞争对手只有武汉生物所, 2020 年公司批签发份额占比为 88 %,先发优势明显; 考虑未来市场竞争, 我们预计, 2030 年在狂犬疫苗渠道、传统渠道、血制品企业渠道总计给公司贡献 17.6 亿元收入, 占整个市场规模的 60 %。 公司AC-Hib 产品正处于 III 期临床,是国内仅有的 2 个在研产品之一,预计 2023 年上市,有望成为公司第二个 10 亿级品种。我们认为,破伤风+AC-Hib 组合未来将贡献超过 25 亿元的峰值收入,稳定贡献超 5 亿元的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 EPS 分别为 0.30 元、0.65 元、1.03 元。公司现有业务未来 3 年业绩复合增速 126.1%,PEG 约为 1 ;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复合增速为 38.7%,PEG 达到 2.3 ,因此我们认为公司现有业务2021 年 126.7 倍 PE 合理,对应 154 亿市值。公司重磅在研产品金葡菌疫苗临床顺利推进,我们暂不考虑广泛外科手术适应症,仅以当前闭合性骨折适应症,对应峰值收入 9.6 亿元,给予 80%成功率以及 5 倍 PS 估值,闭合性骨折适应症估值约 38 亿元。因此,我们给予公司 2021 年整体估值 192 亿元,对应目标价 47.4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现有产品销售低于预期,金葡菌疫苗研发失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1-07-19
    • 顺应时代发展,引领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新模式

      顺应时代发展,引领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新模式

      个股研报
        百洋医药(301015)   打造新型商业化平台,主营业务长期向好   百洋医药是一家以健康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公司为上游医药制造企业提供品牌运营服务,搭建了一条优质医药及大健康产品快速实现商业化的“高速公路”,能够满足不同生产企业、不同类型产品、不同销售渠道的各种商业化需求,成为国内领先的医药及大健康产品商业化平台。公司主营业务长期向好, 2021Q1 公司营收实现 16.26 亿元, 同比增长 68.07%,归母净利润实现 0.85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1.31 亿。   医药商业行业结构升级,品牌运营业务备受青睐   医药商业行业处于医药行业关键的流通环节,在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下,医药行业原有的格局及商业产业链被打破,在带量采购、两票制、一致性评价、集中采购等政策的叠加影响下,医药商业行业正在迎来分工更加细化的行业格局,仅提供单一产品配送服务的传统医药商业企业已经满足不了上游药品生产企业的需求,药品生产企业更需要能提供品牌管理、渠道管理、客户管理等能主动创造需求、满足需求的综合服务商,以品牌运营为核心的第三方商业化平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龙头优势显著,细分品类理念打造优质品牌矩阵   经过 10 余年的运营,公司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品牌运营模式,“洞察品类分化机会,以品牌主导品类”的品牌运营理念帮助公司为各类产品打造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公司已成功将迪巧、泌特打造成细分市场最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之一,成为品牌运营业务领域的典型案例。公司已经具备为各种品牌提供全生命周期、多渠道、多终端的服务能力,建立了与上下游成熟的沟通机制,核心竞争力凸显,陆续与武田制药、安斯泰来等全球知名医药企业及国内多家创新药企达成合作,品牌矩阵不断拓展,龙头地位稳固。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9.14、102.06、127.75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4.13、5.34、6.57 亿元,其中品牌运营板块、医药批发配送板块、零售板块 2021 年净利润分别为 3.40/0.67/0.06亿元,参考可比公司分别给予 60/12/32 倍 PE,百洋医药合理估值为 214.05亿元,对应目标价 40.77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风险;品牌运营业务集中风险;经营区域集中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内控及合规风险;重大疫情导致公司业绩下滑风险;短期内股价波动风险;部分自有房屋存在瑕疵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1-07-16
    • 业绩逐季加速恢复,黄花蒿滴剂值得期待

      业绩逐季加速恢复,黄花蒿滴剂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我武生物(300357)   事件:公司发布2021半年报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7.6%,EPS为2.9元。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2021Q2继续加速恢复。分季度来看,2020Q2实现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长21%。整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公司粉尘螨滴剂受疫情影响较大,后续逐季度恢复,2021上半年继续加速,叠加2020上半年低基数效应,2021H1迎来高增长。   黄花蒿花粉滴剂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公司进入双产品时代。公司核心在研产品黄花蒿滴剂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目前公司正在开展黄花蒿滴剂GMP符合性检查的准备工作,有望较快实现上市销售。黄花蒿滴剂主要适用于黄花蒿/艾蒿花粉过敏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或伴有结膜炎)的成年患者,目前我国花粉过敏人群数量较大,过敏率呈现北方高南方低的区域特征。黄花蒿滴剂上市后将主要面对我国北方过敏市场,将和公司粉尘螨滴剂形成互补,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强化公司在国内脱敏诊疗领域的龙头地位。   脱敏治疗市场空间广阔,粉尘螨滴剂有望长期快速增长。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高,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患者众多。虽然因为目前市场认知不足、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及推广较晚等因素影响,脱敏药物渗透率不足2%,但由于脱敏治疗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随着临床医生认知度的不断提高,脱敏治疗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主导产品“粉尘螨滴剂”自上市以来销售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0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目前国内上市脱敏药物仅三种,作为唯一一种舌下脱敏药物,在安全性、便捷性、依从性方面优势明显,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脱敏治疗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是国内脱敏诊疗领域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强,销售能力突出,同时公司产品管线丰富,未来业绩成长动力充足。我们预计2021-2023年EPS分别为0.74元、0.97元和1.26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90倍、68倍和5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粉尘螨滴剂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7-16
    • 业绩符合预期,派斯整合协同效应逐步兑现

      业绩符合预期,派斯整合协同效应逐步兑现

      个股研报
        派林生物(00040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1H1归母净利润为1.70-1.89亿元,同比增长170%-200%;其中21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14-1.33亿元,同比增长200%-250%,符合我们此前预期。   业绩符合预期,派斯整合协同效应逐步兑现。公司去年11月与新疆德源签署合作协议,后者未来五年将向公司供浆900吨。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德源向公司供浆较少,预计德源2021年上半年向公司按约正常供浆90吨以上。派斯菲科于2021年2月正式并表,已建成浆站采浆能力约300吨,预计其上半年亦为公司贡献可观采浆量。在新增采浆量带动下,公司收入、利润均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现有采浆资源充足,行业龙头地位显著。公司目前自有浆站达到32家,包括双林13家+派斯菲科19家。新疆德源将旗下5个主站和3个分站设置给公司,同时公司将与德源共建其新浆站并获得对应采浆量。此外,双林亦持续推动新增浆站建设。新增浆站将带动公司采浆量增长,2021年采浆目标有望达到900吨,5年内有望达到1500吨,预计2021~2025年复合采浆增速为14%,公司采浆能力有望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精益管理+新品上市推动盈利能力提升。公司近年来通过改善经营,实现了盈利能力快速提升,但吨浆利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公司未来通过整合销售渠道、协调本部和派斯菲科的品种及组分进一步提升公司效益。双林人凝血因子Ⅷ于21Q1开始获批签发,2022年有望实现大幅放量;纤原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准备申报上市。上述新品种有望给公司吨浆净利润带来8-10万元的提升。此外公司积极推进人凝血九因子和新一代高纯静丙,研发完成有望实现平台性提升,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派斯菲科于2021年开始正式并表,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亿元、6.7亿元、8.2亿元。公司并购和供浆协议开始兑现,2021年采浆目标有望达到900吨,5年内有望达到1500吨;新品凝血因子Ⅷ获批有望提升吨浆净利润。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达预期;血制品降价风险;派斯菲科销售能力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7-16
    • 20H1净利同比增长34%至40%,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20H1净利同比增长34%至40%,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个股研报
        康华生物(300841)   结论与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1H1获得净利2.44亿至2.55亿元,同比增长33.6%至39.6%。以此测算Q2单季度净利为1.4亿元至1.5亿元,同比增长21.8%至31.1%,公司业绩预增区间符合我们的预期。   高基期下保持快速增长:分季度看,相较21Q1同比增长55%的增速有所回落,但主要是20Q2基期较高所致(20Q2净利同比增长139%),实际上我们认为公司在21Q2国家集中医疗资源接种新冠疫苗以及去年基期较高的背景下,仍然实现快速增长已体现了公司的经营能力。   新产能将逐步释放,推动业绩增长,股权激励彰显信心:公司二车间已完成技改,并于今年5月30日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产能较年初的300万支/年增加200万支/年,下半年将可释放。公司IPO募资新建的600万支/年的产能将于2023年投产,产能的提升将不断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公司4月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中也明确了2021-2023年约47%复合增速考核目标,彰显了公司业绩增长的信心,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   参股布局动物用狂犬疫苗市场,疫苗在研产品丰富:(1)公司参股广西一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股权,获得其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灭活疫苗(PV/BHK-21株)”产品满足上市销售条件后的独家代理销售权,将可完善公司在狂犬病防治领域的战略布局,提高公司竞争力。(2)公司以疫苗研发平台建设为核心,布局了重组蛋白VLP疫苗平台、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平台、减毒活疫苗平台、灭活疫苗平台、新型疫苗佐剂平台等,在研项目包括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四价鼻喷流感疫苗、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白喉基因工程疫苗等。在研产品丰富,将为未来增长提供动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2年分别录得净利润5.9亿元、8.6亿元,YOY+43.6%、+46.6%,EPS分别为6.5元和9.5元,对应PE分别为36X、25X,估值合理,业绩快速增长,我们维持“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提升不及预期,产品降价,疫苗安全事故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4页
      2021-07-16
    • 诺唯赞新股研究报告:打破生物试剂进口垄断,国产细分龙头崛起

      诺唯赞新股研究报告:打破生物试剂进口垄断,国产细分龙头崛起

      个股研报
        诺唯赞(688105)   报告要点:   依托高性能产品底蕴,打造本地化生命科学解决方案   生命科学行业是具有高成长性、高壁垒性特点的新兴板块,诺唯赞在生命科学产业链中具有高话语权、高议价力和高盈利能力。公司自主开发的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质是生物科技领域最为基础、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终端产品的质量,相当于生命科学领域的“芯”。公司经过近10年技术迭代,建立了围绕功能性蛋白质的四大底层核心技术平台,凭借深厚的研发底蕴,已经自主开发出200余种酶和1000余种高性能抗体,推出500多个终端产品,每年新推出品种超过50种,储备研发项目丰富,庞大的酶库可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公司分子类生物试剂在国产厂商中市占率第一(4%),在本土供应链凸显、进口替代加速等因素驱动下,有望进一步占据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业务延展能力优异,终端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公司业务延展能力强,依托高性能产品底蕴,形成丰富的合作场景,应用场景景气度高且公司持续拓展新领域,包括已经布局的基础科研、体外诊断、高通量测序、动物检疫、生物医药以及工业催化、医美制剂等未来潜在细分领域,市场空间广阔,其中公司在动物检疫、生物科研等多个应用领域打破了长期的进口垄断,在供应链本土化重要性凸显的趋势下,进口替代有望加速,助力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向下游POCT终端延伸,打造“仪器+试剂+原料”的整体解决方案   原料自主可控赋能公司POCT终端产品布局,打造“仪器+试剂+原料”的整体解决方案,三项业务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配合。公司已经获得涵盖心脑血管、优生优育等8大系列的67张产品注册证,在研产品多达20余种,覆盖2200多家等级医院(其中包含三级医院700多家)。此外,公司基于关键原料自主研发和生产优势,通过开发稀缺性检测指标、超敏检测指标或量子点方法学快速切入三级医院,搭配齐全的常规检测试剂销售。   借疫情契机拓展生物医药领域,增长潜力可期   在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新冠检测需求热度不减,而是结构性调整,核酸检测仍是“金标准”,海外抗原检测和中和抗体检测需求旺盛,有望弥补抗体检测需求下滑,同时公司借疫情契机拓展了抗体筛选、临床CRO和疫苗原料等生物医药应用领域,有望开启新的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为16.43/18.67/23.83亿元,同比增长5.01%/13.63%/27.63%,归母净利润为7.75/8.89/11.87亿元,同比增长-5.64%/14.69%/33.51%。公司所处行业壁垒较高,市场持续扩容,长期增长动力强劲。公司作为国产分子类生物试剂领先者,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公司即将在科创板发行,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产品研发风险;技术迭代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分子诊断试剂业务拓展的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1-07-1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股权激励落地,激发中长期发展动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股权激励落地,激发中长期发展动力

      个股研报
        人福医药(600079)   股权激励深度绑定核心员工利益,激发中长期发展动力   公司拟授予946名激励对象(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业务人员)限制性股票2353.9万股,约占总股本比例1.44%,其中首次授予2236.9万股,授予价格为13.25元/股,授予日起满12个月后分三期解除限售,解除限售的比例分别为40%、30%、30%。业绩考核目标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不低于30%、25%、26%。同时对激励对象个人层面进行考核。我们认为公司上下利益深度绑定(宜昌人福管理层换股+大股东增发+管理层激励),激发中长期发展动力,维持2021-2023年净利润15.5/19.4/24.9亿元预测,EPS分别为0.95/1.19/1.52元,对应PE27.5倍/22倍/17.2倍,稀缺的高景气细分赛道龙头,且不受政策扰动,维持“买入”评级。   “大麻药布局”+“多科室推广”,中长期宜昌人福快速增长可期   产品线方面,2020-2021年瑞马唑仑、阿芬太尼和磷丙泊酚三大重磅品种陆续获批,实现麻醉镇痛和镇静“大麻药”最强产品矩阵:麻醉镇痛红白处方(4大芬太尼产品+氢吗啡酮+纳布啡),麻醉镇静仿创结合(瑞马唑仑+磷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长缓释口服麻醉镇痛和长效局麻药。销售渠道上,多科室推广效果显著,2020年疫情下非手术科室同比增速35%,销售额达8亿元,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有望超越手术科室。   归核持续推进,资产负债表有望加速修复   2020年出售四川人福、乐福思集团等非核心资产用于偿还债务,2021Q1有息负债规模降到130亿左右(2020Q3有息负债150亿),财务费用1.4亿元,较2020年同期1.9亿元下降26.3%。后续的金融资产、医院等非核心资产出售有望陆续落地,回笼资金用于偿还债务,2021年有息负债率有望降到50%(当前55%),财务费用有望显著降低。   风险提示:核心品种降价风险,归核化进度低预期,研发低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7-14
    • 安科生物2021年中报预告点评:业绩表现超预期,生长激素维持高增长态势

      安科生物2021年中报预告点评:业绩表现超预期,生长激素维持高增长态势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事件:   2021 年 7 月 13 日,公司公告 2021 年中报业绩预告:2021 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27-2.60 亿元,同比增长 40%-60%,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 45%-67%。   国元观点:   生长激素销售额大幅提升,带动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   根据公司公告,2021 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27-2.60 亿元,同比增长 40%-60%, 预计归母净利润范围中值为 2.44 亿元,同比增长 50%,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 1460 万元,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13-2.45 亿元,同比增长 45%-67%,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范围中值为 2.29 亿元,同比增长 56%。 Q2 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02-1.34 亿元,同比增长 26%-66%。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重组人生长激素产品同比实现大幅提升,带动了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超预期增长。   生长激素布局持续完善,新产能布局蓄势待发   公司生长激素已布局粉针、水针,长效生长激素剂型也已完成临床试验即将报产, 公司生长激素水针的新规格申请进展顺利,有望于近期获批。公司的2000 万支生长激素产能项目已于 2020 年下半年进行申报,有望于 2021 年内获批投产,新产能投产后将在短期内解放公司产能限制,为公司生长激素的推广销售保驾护航。此外,公司生长激素新适应症拓展顺利, 报告期内特发性矮小(ISS) 、特纳综合征(TS)适应症的申请顺利获得受理。   余良卿股权激励拟定,子公司经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1 年 7 月 13 日,公司公告其对子公司余良卿药业的股权激励预案,拟转让余良卿药业 31.72%股权用于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包括余良卿药业核心员工 120 人,考核条件要求余良卿药业以 2020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基础,21-23 年相对 20 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 10%/20%/35%。本次股权激励计划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子公司活力,另一方面也将助力母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随着产能释放、剂型完善,公司生长激素将进入业绩收获期,股权激励进一步激发子公司活力并聚焦主业,我们预计 21-23 年营业收入为 22.43、 28.24和 35.16 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5.32、7.23 和 9.83 亿元,对应 EPS 分别 0.32/0.44/0.60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50/36/27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推广不及预期,产品安全问题,政策风险等。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7-1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