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2021年中报点评:Q2业绩显著恢复,资金储备支撑长期研发创新

      2021年中报点评:Q2业绩显著恢复,资金储备支撑长期研发创新

      个股研报
        信立泰(002294)   2021年中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632.40万元,同比减少10.38%;利润总额28,296.55万元,同比增长24.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93.14万元,同比增长2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867.06万元,同比增长31.63%;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同比增长15.79%。   集采影响整体收入,Q2业绩显著恢复。报告期内,公司制剂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2,908.21万元,同比减少3.02%;原料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1,651.43万元,同比减少34.33%;医疗器械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254.74万元,同比减少45.12%;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818.02万元,同比增长984.32%。分季度来看,公司2021Q2实现营业收入61,039.29万元,同比减少8.86%;归属于上市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87.36万元,同比增长75.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58.14万元,同比增长130.39%。受集采政策影响,公司上半年整体收入出现下滑,随着我国疫情常态化管控和各项负面因素的逐步消除,高血压市场恢复高速增长,同时公司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产品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公司Q2业绩出现显著恢复。   现金储备丰富,研发投入长期无忧。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货币资金341,329.90万元,同比增长220.37%,主要系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195,187.11万元。研发收获进度方面,公司SAL0951预计于2022年上市;S086、SAL0107、SAL0108项目预计于2024/2025年上市;SAL007项目将于2028年上市。公司研发产品围绕心脑血管等领域,市场需求较高,公司现有现金储备充足,长期来看,将为公司创新研发的布局提供坚实保障,随着各项研发项目有序推进及获批上市,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点。   拟发行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医疗器械板块筹备分拆上市。7月29日,公司表示计划回购6,060,606股股票,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信心。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启动医疗器械板块分拆境内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未来随着公司医疗器械公司上市成功,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投资收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49元、0.63元和0.82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1.61倍、39.93倍和30.77倍。考虑到业绩恢复和研发兑现的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3页
      2021-08-25
    • 博瑞医药2021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高速增长,研发和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博瑞医药2021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高速增长,研发和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博瑞医药(688166)    事件:   2021 年 8 月 24 日,公司发布 2021 年半年报: 实现营收 4.79 亿元,同比增长 57.97%;实现归母净利润 1.07 亿元,同比增长 44.96%;实现扣非归净利润 1.04 亿元,同比增长 47.79%。   国元观点:    Q2 创单季度业绩新高,核心品种贡献主要业绩增速   Q 2 单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0 亿元( +67%) 和 0.58 亿元( +47%), 增速在 Q1 高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收入和利润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公司三大业务中, 产品销售收入是业绩高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产品销售: 收入为 4.21 亿元( +74%),毛利率为 53%( +1.28pct)。米卡芬净原料药收入同比增长 137%,主要由于制剂专利到期,日本和欧美下游客户制剂上市驱动公司原料加速放量;集采品种恩替卡韦原料药收入同比增长 61%,且规模效应下毛利率同比提升 6.1pct; 卡泊芬净原料药收入同比增长 58%; 磺达肝癸钠原料药在海外新冠患者高凝血状态治疗需求旺盛和一带一路市场拓展的驱动下, 收入同比增长222%。 制剂产品收入为 0.24 亿元,达到 2020 全年的 66%;   海外权益分成收入: 0.36 亿元( +9.9%),主要系欧洲客户销售稳定增长所致;   技术收入: 0.20 亿元( -29%),主要系研发资源向自有产品集中所致。上半年毛利率为 56.47%( -2.69pct),维持相对稳定; 费用控制良好,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3.29%( +0.85pct)和 25.84%( -4.22pct)。   国内外研发注册稳步推进,产能持续扩充打开快速成长空间   产品研发申报稳步推进,持续打造稀缺性产品管线,不断拓宽护城河。 产品申报注册方面, 国内奥拉西坦注射液获批,米卡芬净钠通过一致性评价,吡美莫司和甲磺酸艾立布林原料药在审评中; 海外米卡芬净钠中间体、阿加曲班原料药、舒更葡糖钠原料药、磷酸奥司他韦原料药在欧美和日韩市场的申报和审评进展顺利。 公司现有在研管线 39 个, 重点布局补铁剂、吸入制剂、 ADC 创新药物等前景广阔、壁垒极高的管线,其中 BGC1201、BGM0504 两个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蔗糖铁等铁剂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吸入制剂完成小试, 后续在研管线的梯队式放量是公司业绩高成长性和持续性的有力保障。 公司多个原料药和高端制剂生产基地在建设中,建成达产后有望保障公司核心品种的稳定放量,前瞻性满足在研品种未来增厚业绩的产能需求。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原料药聚焦于高技术壁垒产品,竞争环境较为宽松,拥有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议价能力强,多种盈利模式并行,全球多市场、产业链多环节均是利润贡献点,储备产品丰富。 预计公司 21-23 年营收为 11.36/ 16.42/23.90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59/ 3.97/ 6.02 亿元, EPS 为 0.63/ 0.97/ 1.47元/股, PE 为 54/ 35/ 23 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疫情恢复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8-25
    • 2021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多品种高速增长

      2021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多品种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博瑞医药(688166)   业绩总结:公司2021年H1实现收入4.8亿元(+58.0%),实现净利润1.1亿元(+45.0%),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47.8%)。业绩符合预期。   费用率平稳,毛利率略有下降。毛利率为56.5%(-2.7pp),其中产品销售毛利率52.6%(+1.28pp),总毛利率的下降预计主要由于高毛利率的权益分成和技术服务占比下降。销售费用率为3.3%(+0.9pp),管理费用率9.3%(+0.0pp)。研发费用率为16.6%(-4.3pp),预计由于会计准则变化以及未到确认时间节点所致;财务费用率0.8%(+2.4pp)。   产品销售高速增长,奥司他韦预计即将放量。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为4.2亿元(74.0%),主要产品中米卡芬净钠因为专利到期,日本和欧美市场下游客户制剂上市,原料药进入商业化阶段,收入同比增长136.8%;恩替卡韦原料药受益于下游制剂客户在国内集采中标,收入同比增长61.2%;卡泊芬净原料药受到国内下游客户制剂上市的需求拉动,收入同比增长57.9%;磺达肝癸钠因为在印度和欧洲被用于治疗新冠重症患者的高凝血状态,需求旺盛,同时,一带一路市场拓展顺利,磺达肝癸钠原料药收入同比增长221.5%。公司制剂产品收入2390万元,达到去年全年制剂产品收入的66.1%,奥司他韦胶囊已于8月份获批上市,有望于下半年贡献业绩。海外权益分成收入3614.万元(9.9%);实现技术收入2022万元(-29.12%),该部分收入下降是公司主动调整战略,将研发资源集中投向自有产品的开发所致。   在研项目丰富,支撑业绩中长期增长。公司在研39个项目,包括多个公司强项高难度仿制药,新建呼吸制剂平台产品沙美特罗吸入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创新药项目等。公司的创新药项目创新性较高、竞争格局好,包括ADC项目BGC0228、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BGM0504、RTK-RAS-MAPK信号通路靶向药物BGC1201等。上半年公司在国内2个、国外5个产品完成注册或取得批文,同时国内2个、国外5个产品提交审评,这些品种有望驱动公司近几年业绩增长。   维持“持有”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63/0.94/1.33元,对应PE分别为54/36/26倍。考虑到公司身处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领域,在国际国内均有确切的业绩增长来源,近几年有望维持较高速度增长。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的风险,国际医药政策变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8-25
    • 业绩符合预期,向高景气科研原料扩张

      业绩符合预期,向高景气科研原料扩张

      个股研报
        纳微科技(68869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 2021 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1.66 亿元,同比增长 111.64%;归母净利润 6506 万元,同比增长 172.79%;扣非归母净利润 6048 万元,同比增长 203.8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274 万元,同比减少 23.19%。   各业务板块均保持快速发展。 公司上半年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业务收入 1.20 亿元,同比增长 120.27%,收入占比达到 72.3%。该板块客户数量达到 289 家,同比增加 61 家,且临床后期客户明显增加;处于临床 III 期和商业化客户收入达到 7020亿元,达到总收入的 42.4%。层析介质依托和更多抗体药企和合作,项目数量和规模均保持增长,上半年收入 0.90 亿元,同比增长 237.7%。此外,色谱分析柱产品上半年收入增速达到 103.8%;其中手性药物拆分业务已达到毫克级到百公斤级拆分能力。   业绩维持高景气,盈利能力不断优化。分季度看,公司 Q2 实现收入 0.99 亿元,同比增加 87.7%,环比增加 48.9%;净利润 0.43 亿元,同比增加 113.3%,环比增加 95.0%;在一季度高增速的情况下增速进一步提高,业务逐渐进入放量期。盈利能力方面,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 80.40,同比下降 1.22pct,仍保持在优秀水平。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收入高增速,使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上半年合计减少13.88pct 至 35.73%。综合来看,公司上半年净利率提升 10.04pct 至 39.45%,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持续保持新业务开发,产能不断扩张。 公司于 2 月与西安交大保赛生物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将向公司转让以琼脂糖、葡聚糖为基质的分离介质产品的专有技术,公司借此将实现对高流速琼脂糖微球等软性材料的自产研发。5 月,公司与与赵光耀博士、江苏集萃分子合资成立纳微生命,以公司已有的磁珠、乳胶颗粒、荧光微球相关技术为基础,加速对 IVD 原料业务的研发。在 IVD 集采和国产替代的大环境下,高品质和低成本的国产原材料将受到青睐,未来空间极大。产能扩张方面,上半年微球研究所、纳谱分析、生命科技成功落户江苏工业园区纳米城,其中研究所将加快项目孵化,建设分离纯化应用技术;纳谱分析和生命科技将研发和扩大色谱分析柱耗材、体外诊断用微球等产品的生产。新产能的布局将为公司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打破外企垄断,进口替代在即,突破空间极大:预计到 2024 年全球色谱填料市场规模可达 30 亿美元;其中中国规模预计可达 14 亿元人民币, 2019-2024CAGR 达到 11.3%,为全球范围内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公司色谱填料是生物药制备中最重要的分离方式,也是核心成本之一;预计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 2014-2018 年CAGR 为 22.4%,2018-2023 年 CAGR 为 19.6%,高增速将快速带动上游层析介质市场的发展。从行业格局来看,全球市场长期被 GE Health、Tosoh、Fuji 等行业巨头垄断, 2018 年 CR3 为 50%。公司已在国内开始进口替代放量,在国内 2019和 2020 市占率为 9.5%和 14.5%,增速明显且仍有极大空间。   公司技术优势显著,实现弯道超车:公司突破并掌握了微球精准制备底层技术,纳米微球技术拥有以下几大优势:1)纳米微球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精确控制效果更好,CV 值控制在 3%,远低于行业平均的 10%。2)微球孔径选择齐全,可以满足市场上各类需求。3)公司突破了纳米微球表面改性和功能化的关键技术,是少数几个可以实现同时生产硅胶、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酸酯三种性能互补填料的公司之一,产品可承受更大的机械强度。4)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纳米微球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1.29、2.08、3.05 亿元,增速分别为 77.5%、61.4%、46.4%;对应估值分别为 292X、181X、123X。基于1)公司解决“卡脖子”高新微球技术,拥有高壁垒,短期内属于蓝海赛道;2)借助技术和成本优势,进口期待放量在即;3)生物药研发高景气将直接推动色谱填料市场的增长;4)向 IVD 原料领域延伸,未来空间巨大;维持公司“增持-A”的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进口替代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股份权益安排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8-24
    • 十数年磨一剑,中国首个重组八因子重磅上市

      十数年磨一剑,中国首个重组八因子重磅上市

      个股研报
        神州细胞(688520)   投资逻辑    赛道:全球生物工程探路者,在刚需、重磅、工艺高壁垒药中厚积薄发。(1) 核心产品:多为高难合成的重组蛋白,公司主攻的疾病领域具有较大未被满足临床需求。(2) 技术基础: 公司创始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首创了化学计量控制的动物细胞高密度流加工艺技术,之后在国际医药巨头企业研发重组蛋白病毒疫苗。(3) 后续管线:研发中的管线有各种具有特色的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疫苗等,目前 9 项产品处于上市或临床后期。   重磅产品: 重组八因子,救万人于不死不残的百亿峰值重磅药。(1) 经历15 年研发, 神州细胞的首个国产重组八因子, 于 2021 年 7 月 24 日获批上市。(2) 公司的重组八因子,为工艺和制剂均不含白蛋白的第三代八因子产品,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3) 中国与全球血友病患者重组八因子用药市场分别超过 100 亿与 100 亿美元。 公司即将展开海外临床并准备申请上市。   未来空间:重磅产品十四价 HPV 全球领先,技术支持持续成长力。 2021 年7 月,神州细胞成为全球首家率先完成十四价 HPV 疫苗进入人体临床的企业,并已完成 1 期受试者入组;预计 2022 年底将可完成 2 期临床试验。 公司的三代十四价疫苗涵盖 WHO 公布的全部 12 个高危致癌和 2 个尖锐湿疣的共 14 个病毒亚型,比现有 9 价 HPV 降低宫颈癌风险 60%。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 公司未来三年的收入主要由重组八因子和 CD20 单抗构成。 在进   替代、 预防治疗渗透率提升以及血源性八因子占比下降的预期下,预计2021/22/23 年 SCT800 收入为 0.64/5.28/14.32 亿元。 2012-2019 年利妥昔单抗销售额 CAGR 16%, 公司 CD20 单抗进度靠前, 国内产品刚崛起,进   替代潜力大。 参考同类产品年销售额,预计 SCT400 收入为0.22/1.56/4.50 亿元。考虑到公司定向增发以用于新药研发,预计 22 年研发投入可达到 10 亿左右。预计公司将在 2023 年底或 2024 年实现正盈利。   估值与投资建议   根据 DCF 绝对估值和 PS 相对估值法, 考虑定增稀释效应, 我们给予公司未来 6-12 个月目标价 70.70 元,对应市值 334.66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风险   在研管线进展不达预期风险。商业化进程不达预期及竞争加剧风险。 八因子产品价格过高导致的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定增失败风险。 限售股解禁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1-08-24
    • 2021年半年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生物制药驱动长期业绩增长

      2021年半年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生物制药驱动长期业绩增长

      个股研报
        东富龙(300171)   事件点评: 8 月 22 号,公司发布 2021 半年度报,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8.10、 3.40、 3.0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52.22%、 97.74%、 125.41%。   业绩符合预期,多元布局效果显现。 2021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10 亿元,同比增长 52.22%,保持快速增长。 公司制药装备产品多元化布局成效显现,注射剂、固体制剂、生物大分子、细胞装备等多领域产品在报告期内稳步增长。 2021H1 公司合同负债为 27.77 亿元、存货为 22.49 亿元,相较 2021Q1合同负债 23.37 亿元和存货 19.12 亿元、 2020 年合同负债 20.11 亿元和存货16.85 亿元,保持较快的增长,表明在手订单状态良好。我们认为在全年新冠疫苗产能建设需求的持续,以及生物药订单逐步的承接下,全年订单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生物制药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 2021H1 公司生物工程单机及系统收入为 4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 22.13%,同比增长 602.40%,相较 2020 年亦提升巨大( 2020年收入为 2.24 亿元。占比 8.27%)。 在抗体、疫苗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全球发展态势和产能建设,尤以国内创新药、 CDMO 高速发展的的大环境下, 生物原液相关装备的需求更加广阔。东富龙自 2015 年便布局生物制药设备业务,目前生物药的前段生产设备覆盖细胞冻存、培养、扩增、反应、分离纯化等步骤;公司不断加强现有设备的同时拓阔产品宽度、已经初步完成了对耗材领域的布局,形成完整解决方案的服务态势;未来有望凭借“装备+耗材”的方式提供整套生物制药解决方案,全面切入生物药生产的供应链,迎来广阔成长空间。   海外渗透率提升,国际化布局稳步进行。 东富龙 2021 年上半年海外收入达到4.48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24.75%,相较 2020 年上半年 2.01 亿元的收入和 16.88%的占比,提升明显,且已经接近 2020 全年 5.26 亿的收入,说明公司海外渗透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公司自 2004 年便开始国际化的征程,已在美国、俄罗斯、印度、意大利等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和办事处,产品出口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富龙凭借优秀的产品性能、服务抓住机会进入国际市场,目前仍在持续获得海外产能建设订单,实力受到肯定。未来随着公司海外布局的持续进行,占比有望保持提升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1-08-24
    • 新品种进入收获期,金融资产价值提升

      新品种进入收获期,金融资产价值提升

      个股研报
        复星医药(600196)   公司于 2021 年 8 月 23 日晚公告 2021 年上半年业绩,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69.52 亿元,同比增长 20.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82 亿元,同比增加 44.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5.7亿元,同比增长 20.38%。   支撑评级的要点   创新品种陆续进入收获期,成为公司成长主引擎。报告期内公司新品种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创造收入 7.24 亿元,同比增长 223.21%;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销售额达 3.25 亿元;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销售额达 2.06 亿元。成为公司收入和利润新的增长引擎。同时,复星凯特的奕凯达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 CAR-T 细胞治疗产品,其第二个适应症也被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19.54 亿元,为未来长期发展做好战略规划并打下基础。   公司金融资产价值提升,展现行业洞察力。2020 年 3 月,公司在调研BioNTech、CureVac、Moderna 之后,选择与 BioNTech 进行新冠疫苗项目合作,并以 31.63 美元/股的价格认购 BioNTech 增发的 1580777 股,认购金额约 5000 万美元。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BNTX 股价收盘价格为 81.52 美元/股,增幅 157.7%。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BNTX 股价为 223.88 美元/股,报告期内增幅约 174.6%,经估算,本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 BNTX 股票税前公允价值增加约 22504 万美元。截至 8 月 20 日, BNTX 每股价格为348.68 美元,复星医药持有的 BNTX 每股价格历史增幅已达约 1002.37%。   疫情加剧,新冠疫苗需求不断。复必泰被纳入港澳地区政府接种计划,截至 8 月 20 日已在两地分别累计接种 431.4 万剂、8.7 万剂,报告期内,贡献收入超 5 亿元。同时公司与台湾部分厂商签订 1500 万剂销售协议,有望继续贡献收入。复必泰于大陆正处于 II 期临床阶段,疫苗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全球上亿剂次数据验证, 同时复必泰海外品种(BNT162b2)于 8 月 23 日获 FDA16 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完全批准,可靠性足。柳叶刀 2篇文献均发现不同技术路径疫苗混用可有效加强免疫反应。   估值   我们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 44.73 亿元、53.37 亿元、61.89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研发不及预期,监管政策风险,产品质量异常风险,疫情恶化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8-24
    • 医药新品与Gland同比高增,成长力持续优化

      医药新品与Gland同比高增,成长力持续优化

      个股研报
        复星医药(600196)   业绩简评   2021 年 8 月 23 日,复星医药发布 2021 年中报,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69.52 亿、24.82 亿和 15.70 亿元,同比增长 21%、45%和20%。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结构优化:医药新品增长促主业结构优化,4 年来 EBIT 首次冲高达到 21% 。公司制药板块在优立通(非布司他片)、邦之(匹伐他汀钙片)等存量品种纳入集采,销售价格下降的压力下,上半年收入保持持续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增长主要来自于:1)新品上市及放量的贡献: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销量大幅提升,上半年累计实现收入 7.24 亿元,同比增长 223.21%;2020 年下半年上市的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上半年分别实现收入 3.25 亿元和 2.06 亿元;2)受益于米卡芬净、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以及新产品上市的贡献,Gland Pharma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08%;3)复必泰(mRNA 新冠疫苗)上半年在港澳地区纳入政府接种计划,实现收入 5 亿多元;4)公司持续优化存量产品的营销渠道拓展,其中阿拓莫兰片(谷胱甘肽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60.70%。   创新持续:研发保持高投入,中国首个细胞治疗药物奕凯达获批上市。公司上半年医药板块研发投入 18 亿,制药销售占比 15%,专利申请达 80 项,其中包括美国专利申请 10 项、PCT 申请 20 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35 项。2021 年 6 月,公司合营企业复星凯特的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的奕凯达,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 CAR-T 细胞治疗产品。   前瞻布局:国际领先的 mRNA 新冠疫苗,2021 年或带来高弹性盈利空间。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依然严峻,公司与辉瑞 BioNTech 合作引入的新冠疫苗,根据多国发布的临床数据显示,在效期内对德尔塔变种具有一定保护力。全球多国正在推进已完成 2 针接种者的第三针加强以及未接种地区人群的接种推进。若公司此款疫苗在国内获批上市,将给公司带来较高盈利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2/23 年营收 360.92/421.53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44.46/53.9/64.45 亿元,EPS1.74/2.10/2.52 元。;目前股价对应21/22 年 38/31x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新品上市进程不达预期的风险。   国家集采等政策影响带来药品总体盈利减少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8-24
    • 行稳致远,君子务实

      行稳致远,君子务实

      个股研报
        君实生物(688180)   集大成者,行稳致远   君实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创新靶点与创新药物研发的 biotech 公司,在药物研发、临床运营及生产销售上打造了具有竞争力的一体化综合平台,赋能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公司达成了多个行业内里程碑: PD-1 单抗为国内首家上市并已向 FDA 滚动递交 BLA 申请,中和抗体为国内首个获得 FDA EUA授权的生物药物, BTLA 单抗为全球获得临床批准首家。公司拥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与卓越的创造力,布局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涵盖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药物。其中, PCSK9 单抗、 PARP 抑制剂已进入临床 III 期, IL-17A 进入 II 期。管线布局全面,产品梯队已形成,为公司发展注入长期稳健动力。   百舸争流,特瑞普利单抗多项适应症位列国内第一梯队   国内 PD-1 市场教育逐渐成熟,随着更多 PD-1 单抗加入医保目录,预计将极大提高患者的可支付能力;叠加国内 PD-1 适应症覆盖持续扩展, 我们认为当前处于国内 PD-1 市场快速上升的起点。 特瑞普利单抗作为国内首家获批的 PD-1 单抗,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分别实现 7.74 亿元和 10.03 亿元收入。 特瑞普利单抗海内外进度全面优秀,国内获批黑色素瘤、三线鼻咽癌和二线尿路上皮癌,一线鼻咽癌和一线食管鳞癌处于 NDA 阶段。 公司差异化布局多项辅助/新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肝细胞辅助处于临床 III 期,食管鳞癌新辅助位于临床 II 期。 此外,治疗一线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三阴性乳腺癌等适应症均处于临床 III 期,陆续将有临床数据读出并支持上市申报工作,进度位于第一梯队。海外征程扬帆起航,已向 FDA 滚动递交 BLA 申请,为国内首个在美国递交 BLA 的 PD-1 单抗。此外,公司预计将于 2021 年三季度内完成一线 BLA 提交。 海外商业化指日可待。   深耕肿瘤免疫,多元化组合具有优势   公司深耕肿瘤免疫,差异化布局创新靶点。 公司已有 BTLA 单抗、CD112R、 IL-21、 CD39、 TIGIT 单抗、 PD-1/TGF-β双抗、 TROP2 ADC 等多个肿瘤药物,创新靶点布局全面。我们认为,公司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前瞻布局具有以下优势: 1)进一步拓展与 PD-1 单抗联用的潜力,寻找更多潜在组合策略; 2)更多 FIC 靶点,具有在未来接棒 PD-1 单抗成为公司重磅药物的潜力; 3)创新药研发呈现靶点前移趋势,当前公司处于临床早期的FIC 产品或将在未来引领国内创新潮流。   海内外双轮驱动,全球格局初成   君实生物在商业化合作方面延续开放务实的态度,在持续推进团队建设的同时, 通过与阿斯利康、礼来及 Coherus 的合作推动公司商业化实力持续提升, 助力公司全球化战略平稳推进。未来,公司将继续增加特瑞普利单抗在海外的适应症申报,在阿斯利康的协同下进一步打开特瑞普利单抗的国内市场。海内外双轮驱动,全球格局初成。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营业收入为 35.30 亿、 37.50 亿、 48.15 亿元人民币,预计 2021~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35 亿、 -2.53 亿、 1.41 亿元。首次覆盖, 给予公司目标市值 664 亿~984 亿元人民币, 对应股价 73 元~108 元人民币,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达预期;临床试验失败风险; 中和抗体海外进度不达预期;公司重要人事变动风险;医保控费风险;疫情风险;测算具有主观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0页
      2021-08-24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饲料销量放量增长,猪价下行拖累当期业绩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饲料销量放量增长,猪价下行拖累当期业绩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饲料销量放量增长,猪价下行拖累当期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大北农发布 2021 年上半年业绩:公司 2021H1 营收 152.68 亿元(+69.80%)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99 亿元(-44.15%)。结合公司上半年业绩,及我们对2021 年下半年及 2022 年猪价走势预期的调整,我们下调公司 2021-2022 年预测,基于猪价下行期提前,我们上调公司 2023 年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24/9.23/30.58 亿元(前预测值为 20.10/21.75/26.68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 0.25/0.22/0.74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0.2/33.5/10.1 倍。我国转基因种子商业化政策有望于《种子法》 修订完成后落地, 公司转基因种子具备技术优势及时间优势,将受益于我国转基因种子商业化,维持“买入”评级。   报告期公司饲料销量放量增长,玉米种子销量增长亮眼   报告期公司饲料销量 291.72 万吨(+53.60%),销售收入 23.66 亿元(+72.69%)。其中猪料销售量 230.41 万吨(+75.53%),受益于生猪产能恢复,公司前端料及大猪料销量均实现大幅放量增长;反刍料销量 26.07 万吨(+33.72%),抵消部分禽料、水产料下滑对整体规模的影响,禽料、水产料分别销售 18.96/15.8 万吨,分别同比下滑 11.72%/8.56%。此外,报告期公司子公司金色丰度玉米种子销量大幅提升,实现玉米种子销售收入 0.39 亿元(+49.37%);公司水稻种子销售收入 1.28 亿元(-17.82%)。   生猪出栏量同比跨越式增长,猪价下行拖累公司当期业绩   报告期公司控股子公司生猪销售量 91.88 万头(+157.97%),实现销售收入 23.66亿元(+72.69%) ,截至 6 月底, 公司控股子公司生猪存栏 151.77 万头 (+96.52%) ,其中基础母猪存栏 15.9 万头(+52.33%) ,公司生猪养殖规模大幅提升。但由于猪价持续下行,公司 Q2 养殖成本虽环比 Q1 明显下降,但上半年分部业绩仍对公司整体业绩形成拖累。基于行业周期特征, 此轮猪价下行节奏较预期提前,预计随着公司持续产能扩增,业绩弹性将在上行期迎来显性释放。   风险提示:猪价萎靡,饲料原料价格居高,转基因商业化政策落地时间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8-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