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公司简评报告:健康保障服务体系稳步增长,受益AI加速行业发展

      公司简评报告:健康保障服务体系稳步增长,受益AI加速行业发展

    • 开立医疗(300633):Q1表现亮眼,新品迭代与产品高端化助力业绩增长

      开立医疗(300633):Q1表现亮眼,新品迭代与产品高端化助力业绩增长

    • 22年报及23年一季报点评:收入端增长良好,新产品开拓取得突破

      22年报及23年一季报点评:收入端增长良好,新产品开拓取得突破

      个股研报
        楚天科技(300358)   核心观点   收入端增长良好,增速快于利润端。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64.46亿元(+22.54%),归母净利润5.67亿元(+0.18%),扣非归母净利润5.37亿元(+4.62%);2022Q4营收19.51亿元(+23.66%),归母净利润1.05亿元(-36.58%),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39.19%);2023Q1营收15.53亿元(+13.49%),归母净利润1.33亿元(+3.86%),扣非归母净利润1.42亿元(+3.67%)。在外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公司2022年及2023Q1的营收/利润均保持正增长;其中,无菌制剂及生物工程板块表现优秀,2022年营收分别为18.92亿元(+48.58%)/6.63亿元(+171.25%)。   供应链紧张、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公司2022年、23Q1毛利率分别为36.05%(-3.63pp)、34.72%(-1.26pp),毛利率下滑主要系:1)全球供应链紧张,原材料成本上涨;2)经济形势下滑,竞争持续加剧;3)疫苗设备红利期后毛利率回归。随着内外环境的稳定,毛利率有望企稳。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开拓顺利。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末研发人员共计2390人,比2021年末增加795人,同比增长49.84%,研发费用5.72亿元(+17.16%),为新产品研发上市蓄能。2022年多条产品线取得突破,生物工程方面,推出一次性反应系统、耗材填料等产品,进行了大范围客户的使用和验证,并实现了订单的零突破;智能条包产品线研制成功,实现了口服产品线技术迭代升级与品类补充,进行了产品的结构转型替代;连续式BFS下线生产,实现了国内在该产品领域的率先突破,客户反响好,订单增长迅速;复杂制剂领域多点开花,吸入剂、植入透皮剂、核药等三款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新产品持续开拓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新增订单不及预期,成本增加超预期,供应链风险   投资建议:生物工程板块快速成长,新产品开拓取得突破,维持“买入”。公司在外部局势的挑战下,不断提升制造交付和质量保障能力,维持业绩稳定增长,考虑成本端压力,下调2023/2024年盈利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7.07/8.56/10.09亿元(原2023/2024年8.37/10.10亿元),同比增速24.61%/21.09%/17.86%,当前股价对应PE=12/10/9x。随着产品线扩充及成熟,有望在疫苗设备红利过后为公司提供新的引擎,助力公司稳定高质量增长,维持“买入”。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5-22
    • Q1表现亮眼,新品迭代与产品高端化助力业绩增长

      Q1表现亮眼,新品迭代与产品高端化助力业绩增长

      个股研报
        开立医疗(300633)   事件   4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27.63%,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171.11%,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57.67%。   点评   医院端采购需求回暖,高端产品放量带动业绩提升   2023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71.11%,主要原因为1)国内外医院门诊恢复正常,医疗终端对设备的采购热度有所提升。2)Q1公司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内镜HD-550系列产品快速放量,带动Q1整体毛利率提升;3)规模效应初显现,超声业务稳定增长,内镜业务快速增长。公司超声产品在国内技术水平较为领先,覆盖高中低端市场;软镜产品在国内三级医院的认可度提高,消化内镜在国内各等级医院的装机情况相比2022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长,医院端的采购需求快速回暖。   加大渠道开发力度,积极突破发达国家高等级医院客户   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2.34%,同比提升2.55个百分点,主要系2022年业绩较好,2023年Q1支付的销售人员年终奖同比增加,另外随着管控放开,一季度人员差旅费、展位费等费用有所增加;管理费用率为5.32%,同比小幅提升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16.91%,同比降低了3.51个百分点,主要系于一季度包括春节假期,各项研发项目尚未全面启动所致。公司持续进行国际市场本地化建设,重视发达国家高等级医院客户的突破,积极开发核心渠道商,2022年以来新增数家开立医疗国际核心渠道商。在美国市场实现质的突破,新增院内医院客户30余家。   多领域完成新品迭代,硬镜-超声联合解决方案助力硬镜发展   超声领域,公司S90Exp系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于2022年12月完成欧盟MDRCE认证,于2023年2月10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代表公司超声产品正式从高端进军超高端领域;血管内超声产品预计在2023年开始产生少量订单,我们预计该产品销售前景较好。公司软镜种类也不断丰富,呼吸科高清电子支气管镜使用性能已与进口产品相当。硬镜领域,公司胸腹腔内窥镜4KIR.305.103等产品已于2022年12月获欧盟CE认证,2023年有望推出下一代硬镜产品,硬镜-超声联合解决方案将成为公司在硬镜领域的竞争优势。我们预计短期内硬镜业务会有较好发展。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99/27.86/34.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6/6.16/7.9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营销团队稳定性风险;新产品获批及市场推广进度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22
    • 业绩持续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

      业绩持续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投资要点   业绩超预期, 医药工业高速放量: 公司发布 2023 年 1-4 月经营数据, 实现收入 59.84亿(+26%) 、 归母净利 3.68 亿(+1038%) 、 扣非归母净利润 3.70 亿(+175%)。   4月份延续了 1季度收入快速增长的势头, 估计医药工业收入增速仍然在50%左右,主要依靠藿香正气口服液、 急支糖浆等为代表的中药大品种拉动。 4 月单月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1 亿元, 是 2023Q1 扣非净利润的 54%。 考虑到核心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在暑假是消费高峰期, 5-6 月是终端备货和公司销售旺季, 我们预计公司收入仍将延续高速增长势头。 规模效应+国企改革持续推进, 毛利率持续提升, 期间费率下降, 净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国药集团控股后启动全面改革, 核心品种加大推广力度: 2021 年国药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对公司经营管理进行了深入改革。 启动营销体系改革, 优化销售人员薪酬结构, 打造销售铁军+主要利润贡献者, 激发销售工作积极性; 聚焦工业大品种, 加大销售过亿品种的营销推广力度, 推动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展望 2023 年,藿香正气口服液、 急支糖浆等中药核心品种将加大川渝以外地区的开发拓展力度,同时持续优化品类, 完善补充品种, 抓好独家品种、 特色高毛利品种销售。 化学药聚焦院内市场, 疫情后随着医疗就诊需求恢复, 医院端销售也将迎来复苏。   投资建议: 公司 1-4 月业绩持续超预期, 且仍有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的潜力, 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90/10.06/12.65 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 6.05/8.30/10.57 亿元) , 增速分别为 126%/27%/26%, 对应 PE 分别为 43/34/27 倍。 考虑到公司国企改革持续推动, 业绩实现高速放量, 维持“买入” 建议。   风险提示: 国企改革进度低于预期; 产品销售低于预期; 医保集采导致产品降价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22
    • 公司事件点评:4月份业绩环比加速,单月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大超市场预期

      公司事件点评:4月份业绩环比加速,单月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大超市场预期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1-4月,公司实现营收59.84亿元(+26.13%,较去年同期增长26.13%,下同),归母净利润3.68亿元(+1038.19%),扣非归母净利润3.70亿元(+174.83%)。单4月份,公司实现营收15.57亿元,归母净利润1.3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   四月份业绩同环比增长均亮眼。环比来看,2023年单4月份扣非净利润已经达2023Q1的一半,业绩环比加速增长。2023年1-4月份,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1.4亿,扣非归母净利润的高速增长主要系核心产品销售的大幅增长。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均实现翻一番,益保世灵、通天口服液、思为普等均环比改善。公司提质增效明显,毛利率、净利率均不断提升,2023年Q1毛利率51%,同比提升5.63pct,净利率5.34%,同比提升4.84pct,公司提质增效效果显著。   核心大产品&潜力品种带来长期增长。公司全力打造川渝京鲁豫粤江浙沪九大市场,一方面,核心产品在川渝地区的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其他七大市场正在快速提升。此外,公司产品批文丰富,OTC战略性品种仍具提价空间,化药大品种有望增厚公司业绩,具有长期稳定增长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核心产品放量加速以及净利率水平快速提升,我们将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6.81/9.44/12.75亿元上调为7.58/10.40/14.10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为45X/33X/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22
    • 短看疫后修复,长看“医美+医药”双轮发展

      短看疫后修复,长看“医美+医药”双轮发展

    • 22年报及23年一季报点评:营收保持稳定增长,注射剂业务优势持续

      22年报及23年一季报点评:营收保持稳定增长,注射剂业务优势持续

      个股研报
        东富龙(300171)   核心观点   营收增长稳健,利润端增速慢于收入端。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54.69亿元(+30.46%),归母净利润8.47亿元(+2.27%),扣非归母净利润7.80亿元(+2.56%);2022Q4营收16.52亿元(+26.12%),归母净利润2.42亿元(-10.20%),扣非归母净利润2.13亿元(-14.56%);2023Q1营收14.23亿元(+14.99%),归母净利润2.31亿元(+9.26%),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13.85%)。2022年及2023Q1公司营收实现较好增长,利润端增速慢于收入端。   毛利率、净利率有所下滑。公司2022年及2023Q1毛利率为39.05%(-7.06pp)、38.45%(-1.83pp),净利率为15.48%(-4.27pp)、16.24%(-0.85pp),利润端承压,主要系:1)国际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2)公司在研发、管理、销售、制造、服务各环节同步进行人员补强和储备,用工成本及各类费用相应增加;3)受外部环境影响,海外产品交付有延迟,高毛利的国际业务占比下滑拉低整体毛利率。核心业务注射剂单机及系统表现亮眼。2022年除医疗装备与耗材营收下滑,其余8大业务营收均实现增长,其中注射剂单机及系统表现亮眼,实现收入22.68亿元,同比增长64.19%,营收占比超四成,作为公司的核心优势业务,有望带动前端生物工程板块客户的拓展,并为公司进军国际市场提供具备竞争力的产品。   短期海外业务占比下滑,长期国际化步履不停。2022年公司海外业务营收10.49亿元(+0.93%),占总营收19.18%(-5.61pp),受外部环境影响,海外业务交付有所延迟,营收占比有所下滑。公司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自1999年开始产品海外出口,并陆续设立海外子公司加强本土化营销及服务,海外客户数量和覆盖地区逐步扩大,长期来看,国际业务占比有望不断提升,并带动公司毛利率稳步向好。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新增订单不及预期,供应链风险,研发失败风险   投资建议:注射剂板块表现亮眼,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维持“买入”。公司营收实现良好增长,利润端增速放缓,考虑成本端压力,下调2023/2024年盈利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0.61/13.47/16.93亿元,同比增速25.36%/26.95%/25.63%,当前股价对应PE=17/14/11x。随着外部环境趋稳,国际化战略持续深化,有望带动公司稳步向好发展,维持“买入”。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5-21
    • 新股覆盖研究:西山科技

      新股覆盖研究:西山科技

      个股研报
        西山科技(688576)   投资要点   下周二(5月23日)有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西山科技”询价。   西山科技(688576):公司主要从事手术动力装置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2.09亿元/2.62亿元,YOY依次为54.40%/63.97%/25.57%,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47.04%;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0.61亿元/0.75亿元,YOY依次为126.18%/332.89%/22.66%,在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最新报告期,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67亿元,同比增加53.84%;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加106.09%。根据初步预测,公司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750万元至5,2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94%至54.67%。   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内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及乳腺外科等科室用手术动力装置的领先企业。公司深耕微创手术外科用手术动力装置,产品涵盖微创手术装置整机、耗材及配件,其中耗材与整机需要共同配合以实现装置的性能。公司产品在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及乳腺外科等科室的应用据全国领先,其中,公司在神经外科耗材及设备研究开发已超过二十年,据公司招股书,2019-2021年公司传统科室(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等)的手术动力装置中标数量位居第二名,中标数量占比为16.60%;在乳腺外科领域,公司是首家自主研发和生产真空辅助微创乳房旋切式活检装置的国产厂商,在该领域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相应产品在终端医院中标数量占比为18.75%,处于行业第三、国产第一。2、除现有的手术动力装置以外,公司积极布局内窥镜系统、能量手术设备等产品,其中部分已取得注册证。公司围绕微创手术医疗器械积极布局,从手术动力装置延伸至内窥镜系统、能量手术设备等领域,目前共开展了9条研发管线。在内窥镜系统产品上,公司已成功研发并取得4K内窥镜摄像系统、电子腹腔硬管内窥镜的注册证,硬管鼻窦镜改进、宫腔内硬管窥镜已处于小批试产阶段。在能量手术设备领域,一次性使用无菌等离子手术电极产品已处于小批试产阶段,有望应用于耳鼻喉、关节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此外,等离子手术设备整机、高频手术系统整机及一次性刀头、超声骨刀系统整机及一次性超声骨刀已取证,有望用于微创脊柱手术、骨科超声治疗等领域。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参考公司在应用科室、产品结构、销售模式、业务规模等方面,选取南微医学、澳华内镜、康拓医疗、佰仁医疗为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2年行业平均收入规模为7.40亿元,可比PE-TTM(剔除异常值/算术平均)为40.06X,销售毛利率为75.38%;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和销售毛利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05-21
    • 源头创新逐步进入收获期,全球商业化加速落地

      源头创新逐步进入收获期,全球商业化加速落地

      个股研报
        迪哲医药(688192)   报告摘要   公司是一家立足全球竞争的创新驱动型生物医药公司,战略性聚焦肿瘤和免疫性疾病领域,致力于针对重大临床需求推出全球首创药物及突破性疗法,已建立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在研管线,5款小分子创新药进入全球临床阶段,两大领先产品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全球注册临床/NDA加速推进中。我们认为公司差异化管线布局抢占先发优势,叠加全球临床开发全面推进与商业化团队提前布局,多款管线有望实现全球销售加速放量。投资要点   舒沃替尼:突破疗法彰显全球BIC实力,20ins市场广阔有待开拓   舒沃替尼为高选择性EGFR-TKI,是肺癌领域首个且目前唯一获中美双“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国创新药,首选适应症为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20ins为非小细胞肺癌EGFR第三大突变类型占比约10%,舒沃替尼ORR59.8%显著优于全球同类产品。目前国内NDA已获优先审评,有望于2023年中上市;海外注册临床加速推进中,有望于2023年底提交美国NDA。我们认为该疾病领域仍存在较大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舒沃替尼凭借优异疗效和可控安全性,有望成为全球有力竞争者。   戈利昔替尼:新一代高选择JAK1抑制剂,独辟蹊径布局血液瘤领域   戈利昔替尼是T细胞淋巴瘤领域迄今为止全球首个且唯一进入全球注册临床阶段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首个适应症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PTCL),现处于国际多中心II期单臂注册试验阶段。PTCL亚型较多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初治失败r/rPTCL患者生存率低,戈利昔替尼治疗r/rPTCL的ORR达42.9%,远高于目前标准疗法。戈利昔替尼于2022年获FDA快速通道认定,有望于2023年提交中美NDA,上市后有望凭借优异的疗效顺利打开全球市场空间。   在研管线储备丰富,源头创新勇闯“无人区”   公司在研管线储备丰富,除上述两款核心产品外,另有3款创新药进入全球临床阶段,分别为DZD8586(r/rB-NHL,临床I期)、DZD1516(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II期概念验证阶段)、DZD2269(mCRPC,临床I期)。公司股权激励考核指标结合公司产品里程碑事件与市值成长性,实现公司发展、员工激励和股东利益三者深度绑定,对加速产品上市、打造自身造血能力形成良好激励,彰显公司长期发展充分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47/6.23/11.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5/-3.90/-1.10亿元。采用DCF估值方法,考虑公司产品有望于2023年上市以及差异化疗效优势,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估值281.19亿元,对应股价为68.8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尚未盈利的风险;核心竞争力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相关测算存在主观假设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3-05-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