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90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POE系列报告(一):N型电池带来趋势性增长,国产化即将启程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POE系列报告(一):N型电池带来趋势性增长,国产化即将启程

    化学原料
      N型电池放量助力POE需求趋势性增长,25年光伏级需求预计在60-100万吨:POE是光伏封装胶膜的优质材料,在N型电池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下,电池对抗PID等性能需求大幅提升,POE是非极性材料,具备高水汽透过率、高体积电阻率、耐腐蚀等特点,可解决P型双玻、N型电池PID效应、对酸性环境和水汽敏感的痛点,需求将随N型电池放量而趋势性增长,在下游组件不同的封装方案假设下,我们预计到25年全球光伏级POE粒子的需求在60-100万吨。   POE海外高度垄断,海外光伏需求趋紧:目前海外POE产能约160万吨,产能集中在陶氏、埃克森美孚、三井、LG、SSNC(SK-SABICJV)、北欧化工六家企业,目前仅LG在23年有10万吨投产规划。在需求端,全球21年POE在TPO终端、聚合物改性、电线电缆领域的需求分别为69万吨、39万吨、14万吨,我们选取当前较为典型的胶膜厂封装方案对POE的需求预测,23-25年POE在光伏胶膜的全球需求量预计分别为43、52、63万吨,考虑到未来海外160-170万吨的POE产能和POE在汽车、鞋材和电线电缆领域的较刚性需求,在不考虑国内供给的前提下,全球光伏用POE在23-25年将逐年趋紧。   POE工业化需突破三大壁垒,国产化最早预计24年落地:POE的生产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对乙烯和α-烯烃的聚合反应进行催化,聚合技术以陶氏开发的溶液法聚合工艺和埃克森美孚开发的高压聚合技术为主,其中高碳α-烯烃、茂金属催化剂和高温溶液聚合技术是POE生产的主要壁垒,国外对相关关键技术封锁垄断,国内POE产业化只有走自研道路,目前国内企业对上述三大壁垒均有所突破,工业化POE装置有望2024年落地:21年9月,万华化学完成POE千吨级中试,2*20万吨装置预计24-25年投产;22年8月,荣盛石化对外公告将新建2*20万吨POE装置;22年9月,东方盛虹800吨POE中试线投产,规划产能50万吨;22年12月,鼎际得宣布40万吨POE项目规划;23年3月,卫星化学1000吨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开车成功,此外,京博石化、茂名石化、诚志股份、惠生新材等企业均有POE中试线或投产规划,总产能规划合计230万吨,预计24年以后国内POE供应将逐步起量。   自产1-辛烯的POE生产成本约1.1万/吨,产业链一体化为降本关键:当前POE价格在2.4-2.5万元/吨,处于2018年以来的高点,未来,POE的价格下降将仰赖于国产供给释放以及产业链一体化的建设,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自产1-辛烯生产POE,2023年以来的生产成本约1.1万元/吨,其中1-辛烯成本约为3600元/吨,如果企业按照当前2.5万元/吨的价格外采1-辛烯,则POE的生产成本将因此上升3773元/吨,增幅达34%,因此,产业链一体化对于POE的降本至关重要,也是国内企业可以对海外形成成本优势的关键。   投资建议   目前国内规划中的POE产能约230万吨,综合考虑POE及其上游产业链的生产壁垒、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未来POE产品的供需格局,在POE领域布局较早,具备上游α-烯烃和相关催化剂以及溶液聚合技术配套的企业将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卫星化学、鼎际得、东方盛虹、岳阳兴长等。   风险提示   国内POE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光伏组件广泛采用替代POE的胶膜方案,下游光伏需求放缓,海外POE供给放量,海外企业针对国产POE进行价格战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4-06
  • 22年疫情压力和商誉风险逐步出清,器械板块产品管线丰富度完善

    22年疫情压力和商誉风险逐步出清,器械板块产品管线丰富度完善

    个股研报
      盈康生命(300143)   事件   2023 年 3 月 30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 2022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1.56 亿元,同比+6.09%,归母净利润亏损 5.96 亿元,同比-63.68%,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5.97亿元,同比-26.03%。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实现净利润 7213 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1.61 亿元,同比+27.91%。 其中,公司医疗服务板块实现收入 9.97 亿元,同比-3.04%; 医疗器械板块实现收入 1.6 亿元,同比增长 157.96%。   点评   商誉风险逐步出清, 轻装上阵稳步发展   2022 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6.68 亿元, 主要来自四川友谊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玛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重庆华健友方医院有限公司三家公司, 扣除该影响后,公司实现净利润 7213.31 万元。医疗服务板块剩余商誉主要来自于苏州广慈医院,根据当前苏州广慈医院相关业绩承诺完成度的情况,我们认为该医院未来减值风险较低, 盈康生命的发展或将迈入新阶段。   “自研+并购”并进,助力肿瘤预诊治康全产品线丰富度提升   2022 年年内公司先后完成对河北爱里科森、深圳圣诺医疗的并购。使公司整体研发能力、渠道能力、产品丰富度得以进一步提升。 1.自研产品具备市场竞争力。公司自研产品玛西普头部伽玛刀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以伽玛刀产品为核心,围绕脑科学打造行业研发技术高地,由脑肿瘤放疗向脑部重大疾病精准治疗(脑退行性疾病、脑功能性疾病)方向延伸。 2. 并购产品行业领先地位。 2020 年圣诺医疗乳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10.4%,位列行业第三名,国产品牌第一名。全系列的 CT/MRI/DSA 高压注射器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配合临床影像检查自 2020 年起位居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产品性能和品质深得市场认可。 随着公司在肿瘤预诊治康全产品线不断丰富完善,器械板块业绩有望逐步释放。   线上互联网医院就诊量显著增加, 数字化协同带动医疗服务板块发展   2022 年盈康一生在线医疗总平台“体验云”建立。“体验云”搭建了线上自有的H2H( Hospital to Home,即从医院到家庭)服务体系。盈康生命旗下主要医院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属地化互联网医疗在线服务平台。 2022 年新增用户 54.8 万(同比+308%),线上服务订单 104 万单(同比+765%),线上订单金额 2034 万元(同比+212%)。其中,友谊所有存量患者 100%上线,新增用户 37 万,在线挂号率 34%,在线问诊率 17%,线上服务人次 93 万,开展送药到家服务,线上收入 1600 万元。   盈利预测   考虑到疫情对医疗服务端业务影响逐步消除, 以及器械板块产品丰富度完善。给予2023-2025 年营业收入 15.55/17.58/19.25 亿元(前值为 11.99/14.61/17.57 亿元),归母净利润 1.44/2.09/2.58 亿元(前值为 1.53/1.97/2.54 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 商誉减值风险,伽马刀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06
  • 心通医疗(2160.HK):2022年一次性项目及费用投入令亏损有所扩大,1Q23植入量强劲复苏态势已现

    心通医疗(2160.HK):2022年一次性项目及费用投入令亏损有所扩大,1Q23植入量强劲复苏态势已现

  • 康恩贝2023年一季度预增点评:聚焦主业,利润兑现

    康恩贝2023年一季度预增点评:聚焦主业,利润兑现

  • 瑞普生物(300119):业绩表现稳健,多维度弹性可期

    瑞普生物(300119):业绩表现稳健,多维度弹性可期

  • 启明医疗-B(02500):TAVR修复进行中,国际化扬帆起航

    启明医疗-B(02500):TAVR修复进行中,国际化扬帆起航

  • 三诺生物(300298):业绩靓丽,CGM产品蓄势待发

    三诺生物(300298):业绩靓丽,CGM产品蓄势待发

  • 医疗:口腔正畸

    医疗:口腔正畸

    医疗服务
      从需求侧看,中国口腔行业消费增速位列全球第一,从供给侧看,全球超过半数的义齿产自中国,口腔专科机构数量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中国口腔服务消费势头正猛,且整个行业发展良好。2015年以来,全球正畸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以终端价口径计算,由2015年的402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63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8%,其中,中国正畸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3%,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并且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口腔正畸行业定义   口腔正畸学原译为“牙齿矫正学”,近代出于该学科的迅速发展,其范围已不仅是矫正牙齿的排列不齐,而且已扩大至对牙、颌、颅、面关系的不协调和上下牙弓、牙合关系异常等的诊治,所以定名为“口腔正畸学”。口腔正畸是一个泛概念,是指针对牙齿和口腔颌面部畸形的矫正方式的医学技术,包括佩戴矫治器、牙齿修补、种植义齿等牙齿矫正技术。因年龄、口腔情况、矫治方式不同,口腔正畸的效果和持续时间不同。通过进行口腔正畸,力求使牙齿完整美观、牙颌系统协调平衡,达到矫正畸形、美化面容的目的。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4-06
  • 化工行业专题报告: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3-03):政府工作报告定调2023年房地产方向,上游化工品中纯碱景气度较高

    化工行业专题报告: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3-03):政府工作报告定调2023年房地产方向,上游化工品中纯碱景气度较高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房地产行业作为化工重要的终端下游,承载着巨大的消费体量,本报告旨在追踪地产链上游化工产品月度变化情况,寻找产业链投资机会。   下游地产行业方面:   国房景气指数和化工产品价格存在一定相关性。2023年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67,同比下降2.22点,环比增长0.22点。2023年3月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均值为4867.09,同比下降15.97%,环比下降0.47%。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持续下降,其中商业营业用房最为显著。2023年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3.60%,其中住宅累计同比下降0.60%,办公楼累计同比下降30.00%,商业营业用房累计同比下降23.00%;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0.1%,其中住宅累计同比增长3.50%,办公楼累计同比下降35.00%,商业营业用房累计同比下降20.90%。   政府工作报告定调2023年房地产方向。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涉及房地产的地方有防范化解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其中,优质头部房企的风险化解问题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历年都会提及的“房住不炒”问题今年没有被强调。   上游化工产品方面:   (1)玻璃产业链:2023年3月,浮法平板玻璃月均价为1752.05元/吨,环比增长4.06%,同比下降25.10%;平板玻璃开工率为96.43%,环比减少7.04个百分点,同比减少3.80个百分点;重质纯碱均价为3056.09元/吨,环比增长3.26%,同比增长10.10%;轻质纯碱均价为2755.09元/吨,环比下降0.25%,同比增长5.69%;纯碱期货结算价为2953.04元/吨,环比下降3.12%,同比增长12.21%。   (2)水泥产业链:2023年3月,水泥价格指数为140.78,环比增长2.88%,同比下降18.03%;减水剂月均价为3995.65元/吨,环比下降0.11%,同比增长4.81%;聚羧酸减水剂单体TPEG月均价为8251.61元/吨,环比增长3.61%,同比下降12.46%。   (3)涂料产业链:2023年3月,钛白粉月均价格15673.91元/吨,环比增长2.52%,同比下降21.11%。   (4)保温材料产业链:2023年3月,纯MDI价格为19326.09元/吨,环比增长1.58%,同比下降17.75%;聚合MDI价格为15925.00元/吨,环比增长0.09%,同比下降15.70%。   (5)家居产业链:2023年3月TDI价格为18030.43元/吨,环比下降10.60%,同比下降6.77%。   (6)型材管材产业链:2023年3月聚乙烯价格为8203.91元/吨,环比下降0.76%,同比下降10.89%;聚丙烯粉料价格为7575.91元/吨,环比下降1.05%,同比下降13.85%;聚丙烯粒料价格为7783.30元/吨,环比下降1.54%,同比下降13.10%;2023年3月,PVC电石法价格为6054.74元/吨,环比下降1.18%,同比下降32.32%;PVC乙烯法价格为6543.96元/吨,环比增长0.35%,同比下降32.70%。   (7)胶粘剂产业链:2023年3月,DMC价格为16769.57元/吨,环比下降3.79%,同比下降53.19%;PVA价格为15700.00元/吨,环比增长2.25%,同比下降28.68%。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原材料成本增长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04-05
  • 战略清晰,营销整合初见成效

    战略清晰,营销整合初见成效

    个股研报
      达仁堂(600329)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 全年实现收入 82.49 亿元(+19.42%), 归母净利润 8.62 亿元( +12.05%), 扣非归母净利润 7.69 亿元(+3.94%)。 2022Q4单季度实现收入 26.86 亿元(+72.71%), 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23.41%),扣非归母净利润 1.21 亿元(+16.5%)。 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6.77 亿元,实现 EPS1.12 元。   事件点评   战略层面实施“1+5” 布局, 落实“三核九翼” 规划。“1+5” 布局是中长期产业规划, “1+” 是打造达仁堂主品牌, 以此为引领, 明确 “隆顺榕”、“乐仁堂”、“京万红” 等子品牌定位。“5” 是布局五大产业方向: 绿色中药做大做强; 强化精品饮片业务, 整合中药饮片资源, 布局 GAP 基地建设;“达仁堂大药房” 精品国药连锁建设; 探索“药道地, 精医道” 的医养结合为中医特色的达仁堂中医诊疗品牌连锁; 整合公司旗下品牌和产品资源, 布局药食同源的大健康品类和功能性品类业务。“三核九翼” 是中成药板块中短期方向。 第一核是构建心脑血管产品线。 以速效救心丸为龙头, 统筹舒脑欣滴丸、 通脉养心丸、 参附强心丸等产品矩阵的市场协同, 提供心脑血管领域多病种解决方案。 第二核是立足皮肤创面修复, 以京万红软膏为主品种,强化创面修复品牌。 第三核则是以 “达仁堂”承载精品国药。 “九翼”是推动以清咽滴丸为代表的呼吸类产品、 以胃肠安丸为代表的消化类产品、 以痹祺胶囊为代表的风湿骨痛类产品、 以癃清片为代表的泌尿类产品、 以乌鸡白凤片为代表的妇儿类产品、 以紫龙金片为代表的肿瘤类产品等专科线发展。   推动营销创新, 推进成药提质上量。 2022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为 4.58%,同比下降 0.8pct; 销售费用率为 23.87%, 同比增长 1.3pct。 工业板块毛利率56.49%, 同比下降 0.23pct, ROE(摊薄) 13.21%, 同比提升 1.12pct。 2023年速效救心丸增长 2.3 亿元, 销量增长 15%; 重新启动清宫寿桃丸销售,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88.7%; 京万红降库存明显, 金芪降糖片同比增幅达到20%。 清肺消炎丸、 清咽滴丸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 59.89%、 47.11%。   公司去年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 优化工业营销组织构架, 突出营销平台专业品类定位, 构建快速响应的营销体系。 1、 成立商销事业部营销平台, 打造普药产品和第三终端营销平台。 2、 成立天津中新医药完成商业板块整。 3、新成立药材资源中心, 推进药材公司经营模式转变, 强化对内保供应和对外经营两个职能。 4、 推进达仁堂连锁大药房建设, 探索达仁堂医院全新运营模式。   今年, 营销层面以“骄子工程” 立足做大主品, 提升盈利能力和费用摊销水平; 以“宝贝计划” 发掘产品独家或有特色治疗优势的产品潜能, 构建多元产品矩阵; 以“青苗计划” 培育潜力品种, 储能蓄势。 规范价格体系, 推动销售工作全面下沉到市场。 向多终端销售拓展, 拓展商业专科医院及互联网医疗模块、 商业医药零售模块; 强化电商平台, 拓展第四终端市场; 布局出海业务, 助力品牌和业务提升。   “十四五” 产品规划明确。 根据公司“十四五” 规划, 在 2022 年稳定   基础结构之后, 2023 年开始每年工业板块收入增长目标不低于 18%( 2023年以 2021 年为基础)。“十四五” 末, 规划速效救心丸销售规模 20 亿元以上;通脉养心丸和清咽滴丸是 5-10 亿元规模; 胃肠安丸、 癃清片和痹祺胶囊是3-5 亿元规模; 清肺消炎丸和治咳川贝枇杷滴丸计划每年不低于 20%的增速。   安宫牛黄丸、 牛黄清心丸、 清宫寿桃丸三个国家级非遗产品以及海马补肾丸等产品将依托达仁堂销售公司, 重点打造精品国药。 未来会以达仁堂为主强化品牌建设, 进行全产业链赋能。   投资建议   公司控股股东混改落地, 公司中药品牌、 品种、 老字号资源丰富, 已经制定了十四五规划, 以三核九翼、 五大战略、 叠加品牌建设, 在营销变革、 经营改善、 激励到位的前提下, 我们认为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速继续增长。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25 亿元、 12.34 亿元、 14.96 亿元, EPS 分别为 1.32、 1.60、 1.93 元, PE 分别为 29.4、 24.4、20.2 倍, 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包括但不限于: 疫情反复; 上游药材价格上涨; 集采导致产品降价; 管理和营销优化效果不及预期; 核心品种提价及销售不及预期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4-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