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655)

  • 医药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中医药、院内复苏和医药创新

    医药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中医药、院内复苏和医药创新

    医药商业
      摘要及投资建议   总体来看,医药板块从估值和持仓来看处于历史低位,随着院内诊疗的持续复苏,医药板块整体经营情况持续向上,看好下半年中医药、院内复苏和医药创新等方向。   中医药:持续看好中药高质量发展大逻辑,在政策支持和国民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有望逐步出现市场规模和个股业绩增长的实质变化。   CXO:看好全球投融资在今年下半年持续改善、创新需求持续恢复,我们预计整体上CXO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长将放缓,下半年本土的国际化CXO头部企业将受益于海外复苏而开启新一轮增长,建议重点关注平台型龙头、细分领域龙头。此外GLP-1药物的持续放量为多肽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建议关注多肽相关产业链机遇。   创新药:关注院内复苏方向,药品板块建议关注集采出清、业绩触底反弹、去年二季度业绩低基数的仿创转型公司;二季度AACR及ASCO会议先后召开,国内外医药创新进入高质量高标准的新阶段,看好具有技术平台及出海潜力的公司。   高值耗材:集采政策推进节奏短期加速,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启动在即,内外因素扰动不改高耗行业向上态势,关注全年择期手术复苏及集采落地后国产替代加速两大方向,重点关注吻合器、电生理、脊柱、关节等集采执标后手术渗透率及国产化率有望出现显著边际变化的细分领域国产龙头及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的主支领域。   仪器设备:国产替代趋势不变,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力增强,市场可覆盖面积加大,科学仪器支付端政策加码利好职业教育市场增量需求,相同趋势下政府端、科研端、医疗终端各细分赛道需求有望加速恢复。   医药上游供应链: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下半年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   低值耗材:关注GLP-1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疫后进入去库存供给逐渐出清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   医疗服务:近期北京市医保局将辅助生殖16项纳入甲类医保,我们认为北京作为试点城市,后续相关政策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有助于辅助生殖市场放量。随着6-8月传统的屈光旺季的到来,看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估值提升。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华润三九、康缘药业、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迈得医疗、祥生医疗、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普蕊斯、心脉医疗等。   风险提示:   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疫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7页
    2023-06-29
  • 云顶新耀-B(01952):IgA肾病耐赋康数据披露,商业化放量在即

    云顶新耀-B(01952):IgA肾病耐赋康数据披露,商业化放量在即

  • 完美医疗(01830)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H2经营大幅改善,积极开启扩张步伐未来可期

    完美医疗(01830)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H2经营大幅改善,积极开启扩张步伐未来可期

  • 获得重磅孤儿药XTMAB-16的商业化权益,生物药布局持续突破

    获得重磅孤儿药XTMAB-16的商业化权益,生物药布局持续突破

  • 东诚药业(002675):蓝纳成引入优质投资者,持续看好公司核医学发展

    东诚药业(002675):蓝纳成引入优质投资者,持续看好公司核医学发展

  • 君实生物(688180):抗BTLA单抗将启动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源头创新力持续印证

    君实生物(688180):抗BTLA单抗将启动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源头创新力持续印证

  • 化学发光行业系列报告之二:以边际变化,窥发展变革

    化学发光行业系列报告之二:以边际变化,窥发展变革

    医药商业
      局势变化:由支付端发起的产业链价值重塑,推动国内头部企业浴火新生   2008年至2021年,国内发光企业发展如火如荼,紧抓二级医院对酶联免疫技术替代、和三级医院对创新检测需求普及的双重红利,创新发展势如破竹   2021年以后,体外诊断集采接踵而至,或为国内头部企业在三级医院替代进口市场份额提供契机,开放新一轮的景气周期   行业动态:疫情三年,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研发基础:各家企业积极开拓新领域与开发新产品,跑步进入流水线和高速机时代;此外,头部厂家开始通过自产或者合作研发攻克关键原材料,通过后向一体化提高经济效益   产品分析:新产业不断巩固先发优势、存量仪器最多,截至2022年底国内终端累计装机超11,300台,海外累计销售仪器超15,100台;迈瑞医疗新增最快,近几年国内新增装机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同行企业;安图生物单台仪器带动的试剂产出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发展动向:   国内市场发展主要驱动力仍为进口替代:我们测算,2018年国产化率仅为16%左右,2022年提至28%左右,预计2024年有望提升至30%以上;企业端,一线标的中迈瑞医疗后来居上,二线标的中亚辉龙表现亮眼   海外市场存在地区间的结构性机会: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增长迅猛,俄罗斯、巴西、墨西哥、韩国、土耳其等国家亦有待开拓;企业端,新产业沉淀多年、实施本地化经营,迈瑞医疗奋起直追、不断突破   相关标的:三大巨擘,四小新星   迈瑞医疗:提供全院级解决方案,带动子领域快速发展   新产业:国内化学发光领导者,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   安图生物:IVD平台型标杆企业,静待分子新品上量   亚辉龙:国产自免第一品牌,国产替代+出海双轮驱动   迈克生物:自主产品占比提升,发光携流水线齐发展   普门科技:横跨治疗康复和体外诊断,电化学发光黑马   科美诊断:技术路线独特,打造高性能检测系统   风险提示: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的风险,技术颠覆性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06-2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尿素价格企稳,国际油价震荡下跌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尿素价格企稳,国际油价震荡下跌

    化学制品
      本周市场走势   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2.51%,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2.11%。基础化工子行业以下跌为主,跌幅靠前的子行业有:非金属材料Ⅲ(-4.86%),氮肥(-3.98%),粘胶(-3.97%)。   本周价格走势   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辛醇(6.5%),国际尿素(5.6%),工业萘(5.2%),双酚A(4.9%),尿素(4.0%);跌幅靠前的产品:重质纯碱(-20.2%),草甘膦(-15.7%),无烟煤(洗小)(-14.8%),轻质纯碱(-14.7%),硫磺(-9.1%)。   行业重要动态   近期多国主要央行加息,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或抑制需求的担忧,国际油价震荡下跌。截至6月23日,WTI原油价格为69.16美元/桶,较6月16日下跌3.65%,较年初价格下跌10.10%;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3.85美元/桶,较6月16日下跌3.60%,较年初价格下跌10.05%。   本周国内尿素市场价格先涨后稳。截止到本周日,尿素市场均价为2087元/吨,较上周四上涨29元/吨,涨幅1.41%,山东及两河出厂报价在1980-2170元/吨,成交价在1940-2140元/吨,累计调整40-90元/吨。因煤炭价格上涨及期货价格持续上涨的利好引导,下游贸易商采购积极性高涨,尿素价格纷纷调涨。周中随着尿素价格上涨,贸易商对高价抵触心理逐渐显现,加之期货冲高回落,工厂收单明显转弱,价格逐步企稳。   投资建议   二季度基础化工行业景气未见拐点,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芳纶板块。芳纶作为三大超强纤维材料之一,下游应用广泛,行业需求保持较快增速,而芳纶纸、芳纶隔膜涂覆技术等新兴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建议关注泰和新材、中化国际。2、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再平衡,景气存在反转预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3、硅基负极材料板块(含包覆)。在锂电池四大基材中,传统石墨负极材料比容量已接近理论极限,而硅基负极材料是目前已知比容量最高的材料,且伴随特斯拉4680电池的应用已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建议关注硅宝科技、胜华新材、信德新材。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页
    2023-06-29
  • 中药板块报告:政策持续支持,业绩持续兑现

    中药板块报告:政策持续支持,业绩持续兑现

    中药
      主要观点   一、从顶层设计到规划落实,利好政策奠定十四五期间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   从审评端来看,2021、2022年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品种明显多于2020年、2019年,我们认为这体现了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正落到实处。从支付端来看,医保对中药新药基本上谈判直接录入,如止动颗粒(芍麻止痉颗粒),2019年12月NDA,2020年即谈判纳入医保;桑枝总生物碱片、筋骨止痛凝胶、连花清咳片,2020年获批,当年纳入医保。从基建端来看,政策方面对十四五期间中医医疗机构、中医院、中医床位、中医科室、中医馆的建设都做了预期。我们认为,未来随着优化中药注册管理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中医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扩容,预计中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中成药集采降价较为温和,独家品种降价幅度小   相比于化药集采,中成药集采的降价幅度相对温和,独家品种降幅更小;规则上价格降幅不是唯一打分依据,而是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创新力、供应能力等多项因素。我们认为,由于中医药上游的涉农属性,中成药集采降幅将是有限的,在中成药集采中,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持续占优。   三、安全性、有效性是纳入基药目录的必要条件   对比2018版的基药目录和2012版的基药目录后发现,新调入的药品进一步满足常见疾病、慢性病、肿瘤等负担重危害大疾病患者的用药需求,更加突出药品的临床价值,进一步关注儿童用药,更加突出药品质量。我们认为,新版基药目录将延续2018版的风格,进一步关注儿童用药,同时中成药的占比也将继续提高   看好四条投资主线   投资主线一:建议关注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带来的产品价值链延伸。在经历了监管趋严的时期以后,政策方面对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正在回归常态化引导,再评价工作给中药注射剂的良性发展明确了方向。推荐中药注射剂再评价领先企业珍宝岛。   投资主线二:建议关注国标时代中药配方颗粒的成长空间。2021年试点结束和国标颁布后,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标准提高了,销售范围也扩大了。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传统中药饮片可进入医保进行报销、不占用公立医院药占比,且不取消医院加成等优势,更严格的标准要求面前,龙头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质量把控上更具优势,有望在行业扩容中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建议关注中药配方颗粒领先企业华润三九、红日药业。   投资主线三:建议关注国企改革。从财务数据上看,国资背景中药企业在盈利能力上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营销、激励方面亦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关注混改后成效逐步显现的达仁堂、2023年聚焦“双效提升”的白云山、定增引入战略股东的上海医药。   投资主线四:建议关注中药消费品。由于不占用医保资金,中药消费品(保健品、部分中药OTC)具有集采免疫属性,我们认为是未来行业景气度持续增强的方向。建议关注业绩持续增长、获利能力提升的寿仙谷、江中药业、康恩贝。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上涨;质量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2页
    2023-06-29
  • 北交所个股研究系列报告:助听器企业研究

    北交所个股研究系列报告:助听器企业研究

    个股研报
      锦好医疗(872925)   1.1主营业务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助听器产品销售收入最高且毛利最高,以国外销售为主   锦好医疗成立于2011年,2018年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11月在北交所上市。   公司主要从事康复医疗器械和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助听器、雾化器、防褥疮气垫。其中助听器产品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2022年销售金额为1.79亿元(占比93.1%),也是毛利率最高的产品(48.2%),是公司当前及未来的核心主营业务。   公司前五大客户创收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为55.0%,其中来自国外地区客户居多(占比92.4%),毛利率为46.9%。   公司目前产品销售以ODM模式为主、自有品牌为辅,并存在少量贸易经营销售。   1.3财务情况2022年公司营收企稳止跌,净利润规模大增。2023年Q1经营业绩改善明显,毛利率值显著提升   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取得快速增长,2021年同比下滑9.2%,2022年同比微增1.7%,实现止跌企稳。2022年净利润规模显著扩大,同比增长80.4%。2023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改善明显,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和增速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毛利率呈波动中上升变化。2022年毛利率为46.4%,较2021年提升8.8个百分点;2022年净利率为20.5%,较2021年提升9.0个百分点。   公司期间费用总支出呈上升变化。2022年期间费用率合计为24.4%,较2021年相比下降0.7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升7.4个百分点。   1.3财务情况存货规模和周转天数增加,经营性净现金流正常   从营运能力方面来看,2022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显著提升,达到118.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35.5天。   公司销售收入转化为现金流的能力较强,收入质量较高。2018-2022年,公司五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值大于90%,五年平均值为98.4%。   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正常和健康。2018年至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值。
    深圳市亿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14页
    2023-06-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