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中药板块报告:政策持续支持,业绩持续兑现

中药板块报告:政策持续支持,业绩持续兑现

研报

中药板块报告:政策持续支持,业绩持续兑现

  主要观点   一、从顶层设计到规划落实,利好政策奠定十四五期间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   从审评端来看,2021、2022年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品种明显多于2020年、2019年,我们认为这体现了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正落到实处。从支付端来看,医保对中药新药基本上谈判直接录入,如止动颗粒(芍麻止痉颗粒),2019年12月NDA,2020年即谈判纳入医保;桑枝总生物碱片、筋骨止痛凝胶、连花清咳片,2020年获批,当年纳入医保。从基建端来看,政策方面对十四五期间中医医疗机构、中医院、中医床位、中医科室、中医馆的建设都做了预期。我们认为,未来随着优化中药注册管理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中医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扩容,预计中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中成药集采降价较为温和,独家品种降价幅度小   相比于化药集采,中成药集采的降价幅度相对温和,独家品种降幅更小;规则上价格降幅不是唯一打分依据,而是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创新力、供应能力等多项因素。我们认为,由于中医药上游的涉农属性,中成药集采降幅将是有限的,在中成药集采中,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持续占优。   三、安全性、有效性是纳入基药目录的必要条件   对比2018版的基药目录和2012版的基药目录后发现,新调入的药品进一步满足常见疾病、慢性病、肿瘤等负担重危害大疾病患者的用药需求,更加突出药品的临床价值,进一步关注儿童用药,更加突出药品质量。我们认为,新版基药目录将延续2018版的风格,进一步关注儿童用药,同时中成药的占比也将继续提高   看好四条投资主线   投资主线一:建议关注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带来的产品价值链延伸。在经历了监管趋严的时期以后,政策方面对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正在回归常态化引导,再评价工作给中药注射剂的良性发展明确了方向。推荐中药注射剂再评价领先企业珍宝岛。   投资主线二:建议关注国标时代中药配方颗粒的成长空间。2021年试点结束和国标颁布后,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标准提高了,销售范围也扩大了。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传统中药饮片可进入医保进行报销、不占用公立医院药占比,且不取消医院加成等优势,更严格的标准要求面前,龙头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质量把控上更具优势,有望在行业扩容中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建议关注中药配方颗粒领先企业华润三九、红日药业。   投资主线三:建议关注国企改革。从财务数据上看,国资背景中药企业在盈利能力上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营销、激励方面亦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关注混改后成效逐步显现的达仁堂、2023年聚焦“双效提升”的白云山、定增引入战略股东的上海医药。   投资主线四:建议关注中药消费品。由于不占用医保资金,中药消费品(保健品、部分中药OTC)具有集采免疫属性,我们认为是未来行业景气度持续增强的方向。建议关注业绩持续增长、获利能力提升的寿仙谷、江中药业、康恩贝。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上涨;质量风险
报告标签:
  • 中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997

  • 发布机构: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6-29

  • 页数:

    5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一、从顶层设计到规划落实,利好政策奠定十四五期间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

  从审评端来看,2021、2022年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品种明显多于2020年、2019年,我们认为这体现了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正落到实处。从支付端来看,医保对中药新药基本上谈判直接录入,如止动颗粒(芍麻止痉颗粒),2019年12月NDA,2020年即谈判纳入医保;桑枝总生物碱片、筋骨止痛凝胶、连花清咳片,2020年获批,当年纳入医保。从基建端来看,政策方面对十四五期间中医医疗机构、中医院、中医床位、中医科室、中医馆的建设都做了预期。我们认为,未来随着优化中药注册管理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中医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扩容,预计中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中成药集采降价较为温和,独家品种降价幅度小

  相比于化药集采,中成药集采的降价幅度相对温和,独家品种降幅更小;规则上价格降幅不是唯一打分依据,而是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创新力、供应能力等多项因素。我们认为,由于中医药上游的涉农属性,中成药集采降幅将是有限的,在中成药集采中,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持续占优。

  三、安全性、有效性是纳入基药目录的必要条件

  对比2018版的基药目录和2012版的基药目录后发现,新调入的药品进一步满足常见疾病、慢性病、肿瘤等负担重危害大疾病患者的用药需求,更加突出药品的临床价值,进一步关注儿童用药,更加突出药品质量。我们认为,新版基药目录将延续2018版的风格,进一步关注儿童用药,同时中成药的占比也将继续提高

  看好四条投资主线

  投资主线一:建议关注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带来的产品价值链延伸。在经历了监管趋严的时期以后,政策方面对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正在回归常态化引导,再评价工作给中药注射剂的良性发展明确了方向。推荐中药注射剂再评价领先企业珍宝岛。

  投资主线二:建议关注国标时代中药配方颗粒的成长空间。2021年试点结束和国标颁布后,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标准提高了,销售范围也扩大了。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传统中药饮片可进入医保进行报销、不占用公立医院药占比,且不取消医院加成等优势,更严格的标准要求面前,龙头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质量把控上更具优势,有望在行业扩容中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建议关注中药配方颗粒领先企业华润三九、红日药业。

  投资主线三:建议关注国企改革。从财务数据上看,国资背景中药企业在盈利能力上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营销、激励方面亦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关注混改后成效逐步显现的达仁堂、2023年聚焦“双效提升”的白云山、定增引入战略股东的上海医药。

  投资主线四:建议关注中药消费品。由于不占用医保资金,中药消费品(保健品、部分中药OTC)具有集采免疫属性,我们认为是未来行业景气度持续增强的方向。建议关注业绩持续增长、获利能力提升的寿仙谷、江中药业、康恩贝。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上涨;质量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十四五期间,利好政策持续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独家品种降幅更小,安全性、有效性是纳入基药目录的关键条件。基于此,报告看好四个投资主线: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国标时代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国企改革和中药消费品。

中医药产业政策利好,奠定十四五发展基础

自2016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将中医药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政策涵盖审评审批、医保支付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审评审批端:中药新药获批数量显著增加

2021年和2022年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数量明显高于2019年和2020年,表明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政策已初见成效。数据显示,2019年获批3个,2020年获批4个,2021年和2022年均获批9个(具体品种见报告)。

支付端:医保对中药新药快速覆盖

医保对中药新药的谈判录入速度加快,例如止动颗粒(2019年12月NDA,2020年纳入医保)、桑枝总生物碱片、筋骨止痛凝胶、连花清咳片(2020年获批,当年纳入医保)。这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

基建端:十四五规划明确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中医医疗机构数量、中医医院数量、中医床位数、中医科室数量和中医馆数量都设定了增长目标,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与化药集采相比,中成药集采降价幅度相对温和,尤其独家品种降幅更小。这主要是因为中药集采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创新力、供应能力等多项因素,而非单纯的价格。中药上游的涉农属性也限制了降价幅度。在中成药集采中,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持续占优。

安全性、有效性是纳入基药目录的关键

对比2018版和2012版基药目录,新调入药品更注重临床价值,满足常见疾病、慢性病和肿瘤等患者的用药需求,并更加关注儿童用药和药品质量。安全性、有效性是药品纳入基药目录的必要条件,未来版本也将延续这一趋势,中成药占比有望继续提高。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从政策支持、集采影响、基药目录调整以及投资主线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医药板块的市场情况。

四大投资主线

报告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四个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带来的产品价值链延伸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通过689标准,显著提升产品价值。例如,珍宝岛的舒血宁注射液,10ml剂型价格远高于2ml剂型。政策监管趋于常态化,为中药注射剂发展提供了空间。

国标时代中药配方颗粒的成长空间

2021年,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国标颁布,生产标准提高,销售范围扩大。龙头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质量把控方面更具优势,有望在行业扩容中获得更大成长空间。

中药国企改革

国资背景中药企业在盈利能力和营销激励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混改后成效逐步显现的企业值得关注。

中药消费品

中药消费品具有集采免疫属性,是未来行业景气度持续增强的方向。业绩持续增长、获利能力提升的企业值得关注。

推荐个股

报告推荐了珍宝岛、华润三九、红日药业、达仁堂、白云山、上海医药、寿仙谷、江中药业和康恩贝九家公司,并分别从产品、渠道、改革、品牌等方面分析了其投资价值。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中医药产业政策、中成药集采和基药目录调整的分析,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报告提出的四大投资主线,以及对九家重点企业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质量风险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提供的财务数据和预测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应进行独立的尽职调查,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投资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