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个股研报
      三鑫医疗(300453)   事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30.3%;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8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87.5%,符合我们预期。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股息率为1.2%。   Q4单季度继续稳健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分季度看,公司Q4单季度实现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归母净利润3357万元,同比增长54.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03万元,同比增长31.4%,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为6962万元,同比下降31.5%;销售费用率为7.4%,同比下降6.68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根据新收入准则,将产品销售产生的运费纳入营业成本项目列示所致;管理费用为6004万元,同比增长15.2%,管理费用率为6.38%,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2949万元,同比增加93.2%,研发费用率为3.14%,同比上升1.02个百分点。2020年公司共实现经营性现金流2.7亿元,同比增长63.1%,主要系销售收入增长及货款回收较快所致。   核心业务血液净化类继续高速增长,其他业务逐步恢复:2020年公司加大血液净化市场开拓,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血液净化业务全年实现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透析器完成销量300多万支,同比增长34.2%,血液透析设备完成销量300多台,同比增长160%。随着二季度开始国内疫情趋稳,公司其他业务逐步恢复,2020年留置导管类产品实现收入7119万元,同比下降3.8%;注射类产品实现收入7536万元,同比下降5%;输液输血类产品实现收入6467万元,同比下降11.9%;心胸外科类产品实现收入5742万元,同比增长74%,主要是由于公司去年下半年将宁波菲拉尔纳入合并报表所致。疫情期间公司响应政府号召,新增防护类业务,2020年共实现收入7722万元。   血液透析市场成长空间广阔,公司充分受益于进口替代。2019年中国在透析人数为63.3万人,预计2030年中国终末期患者人数将突破400万人,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目前国内企业主导部分血液透析耗材市场,血液透析设备亟待实现进口替代。公司作为国内血液净化领域内的领先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正加速实现血液透析机和耗材进口替代。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58/2.10亿元,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相应2021-2023年EPS分别为0.60元、0.80元和1.05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27倍、20倍、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3-28
  • 川财研究能源及公用事业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

    川财研究能源及公用事业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

    化学制品
    化工行业
      每日点评   2021年3月25日, 上证综指报收3363.69点, 跌0.10%; 深证成指收13421.16点,涨 0.10%;wind 化工行业一级指数收 6430.26 点,涨 1.21%。涨幅前三的化工板块为锂电电解液(3.74%)、PTA 指数(3.12%),轮胎与橡胶指数(2.59%),化工行业涨幅前三的公司为:广州浪奇(0.28,+10.14%)、天赐材料(7.07,+10.01%)、聚合顺(1.03,+9.99%)。   受苏伊士运河堵塞突发事件影响,部分油轮可能延期到货,原油供应受到负面影响。苏伊士运河是全球原油最重要的航道之一,约 9%的海运原油需通过苏伊士运河。另一方面 PMI 数据显示德国三月商业活动明显好转,意味着部分欧洲地区一季度经济数据可能好于预期,提振了市场对国际原油信心。我们关注具有较强成本管控能力的民营大炼化企业。突发事件扰动国际油价凸显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侧面利好国内油气开采相关企业。   行业要闻   1. 2021 年 3 月 25 日凌晨 3 时 51 分,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阳煤集团)山西石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15210 进风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班出勤 12 人,其中 8 人安全升井,4 人被困。事故发生后,山西省政府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主要领导作出批示, 山西省应急厅、 山西煤监局、晋中市和左权县两级政府、华阳集团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救援。目前,救援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国化工网)   2. 随着全球各国限塑政策收紧,以及我国颁布禁塑令,生物降解塑料迎来高速发展期,近期我国上马了一批可降解材料项目。聚乙醇酸(PGA):久泰新材料环保降解材料 PGA 项目、中国石化贵州 50 万吨/年 PGA 项目、国家能源集团神华 5 万吨/年 PGA 示范项目。PBAT:新疆天业与东华科技 50 万吨/年 PBAT 项目、四川天华 6 万吨/年 PBAT 工业化示范项目、华阳集团平定化工 6 万吨/年 PBAT 项目、宜化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瑞丰高材二期 5 万吨/年 PBAT 项目等。(中国化工网)   3. 四川大学芶富均教授带领的液态金属团队在国内首次研发出液态金属热裂解装置,以液态金属为媒介,助力甲烷裂解,实现零排放、低成本、高效制氢。现阶段国内主要采用的制氢方式为化石能源重整制氢和水电解制氢,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水电解制氢成本又太高。“液态金属热裂解技术使甲烷转化率达到 90%以上,只产生单一的氢气,完全不含二氧化碳。”实验室里,芶富均教授指向这套制氢设备介绍道,在这个 3 米高的“方盒子”内,液态金属燃烧形成高温环境,甲烷从“方盒子”尾端输入后,经过裂解,从顶部输出氢气。(中国化工网)   4. 据世界能源网,欧佩克+组织 2 月份石油减产执行率达 113%,其中欧佩克成员国执行率达 124%,这一数字包括沙特的自愿减产,而非欧佩克成员国执行率则达到 97%。(中国石化新闻网)   公司动态   天赐材料 (002709) 发布 2020 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19亿元,同比增长 49.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33 亿元,同比增加 316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 5.28 亿元,同比增加4432.33%。   皖维高新 (600063) 发布 2020 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0.54亿元,同比增长 10.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11 亿元,同比增加 58.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 5.35 亿元,同比增加70.72%。   上海石化 (600688) 发布 2020 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47.05亿元,同比下降 25.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28 亿元,同比下降 71.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 4.93 亿元,同比下降76.20%。   兴化股份 (002109) 发布 2020 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40亿元,同比下降 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14 亿元,同比增长46.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 2.11 亿元,同比增长 51.77%。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疲软,国际油价大幅下滑,宏观经济风险。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1-03-26
  • 钛白粉专题:海外公司业绩分化,全产业链优势显现

    钛白粉专题:海外公司业绩分化,全产业链优势显现

    化工行业
      海外钛白粉市场供给集中,格局有序   海外钛白粉市场供给集中,格局总体保持稳定。四大公司(分别为科慕、特诺、康诺斯和泛能诺,以下简称“四大”)占全球总产能的42.2%。2019年4月,特诺宣布完成对科斯特(Cristal)钛白粉业务的收购(除科斯特北美地区业务剥离给英力士旗下的英力士企业(INEOSEnterprises))。交易完成后,特诺产能从46.5万吨/年跃升至107.8万吨/年,一举成为业内第二生产商,大幅缩小了与业内第一科慕(现125万吨/年)的产能差距。根据2020年年报显示,四大企业暂无扩产能计划。   2020年四大企业出现业绩分化,全产业链优势显现   从营收端来看,2020年仅科慕实现钛白粉业务营收正增长,特诺、康斯诺和泛能拓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科慕钛白粉业务实现营收2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主要系欧洲区域的市场份额重新获得所致。特诺钛白粉业务实现营收21.76亿美元,同比增长6.2%(调整2019年收购科斯特的影响后,根据备考数据同比减少8%);康诺斯钛白粉业务实现营收16.39亿美元,同比减少5.3%;泛能拓钛白粉业务实现营收14.31亿元,同比减少11.3%。2020年钛白粉全年平均售价小幅下跌,同时疫情冲击导致其前三季度销量大幅收缩,四季度开始需求显著回升,对四大公司全年业绩起到正向拉动作用。2020年疫情冲击下,仅特诺利润率有所提升(根据备考口径),主要受益于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和一体化优势。科慕和康诺斯亦拥有原材料配套,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利润率基本维持稳定。暂未实现向上一体化的泛能拓利润率则下滑3.3个百分点,主要系原材料(包括矿石成本)的大幅上涨导致其生产成本提升。   海外四大公司对2021年行业景气展望相对乐观   全球钛白粉下游主要应用为涂料市场,2016年占比达到60%。钛白粉需求和涂料消费需求密切相关。伴随20年下半年以来疫情影响初步修复,海外四大钛白粉公司对其2021年钛白粉业务展望相对乐观,均预测2020年四季度的强势需求将延续,未来预计钛白粉产销量增加。同时原材料价格大概率上涨,成本端支撑产品价格仍有望提升。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1-03-26
  • 石油化工:重点公司2020Q1业绩展望

    石油化工:重点公司2020Q1业绩展望

    化工行业
      结合行业运行情况,我们对重点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做出预测。   风险提示: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景气下滑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3-26
  • 化工行业:中国化工行业展望,2021年3月

    化工行业:中国化工行业展望,2021年3月

    化工行业
      2020年整体来看,在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新冠疫情、全球经济下行、国际贸易摩擦和逆全球化等影响下,化工品价格下跌,行业盈利下滑,偿债能力有所下降,但全年呈先降后升态势,随着疫情缓和、下游复工复产、海外经济体提振经济等,行业需求不断回升,产品价格及盈利持续修复。预计2021年,在国内政策支持、国际贸易摩擦趋于缓和以及国外经济体经济复苏等因素影响下,化工行业景气度或将持续上行,企业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改善,信用基本面将趋于稳定,但盈利水平或仍处于偏弱区间,且需持续关注海外疫情发展、贸易摩擦以及阶段性需求调整情况   中国化工行业的展望为稳定偏弱。该展望反映了中诚信国际对该行业未来12~18个月基本信用状况的预测。   国内市场方面,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化工行业市场需求断崖式下跌,二季度以来下游企业复工复产令行业需求持续回升;海外市场方面,2020年化工行业出口额下滑;预计2021年化工行业整体需求或将实现回升;   2020年以来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下降趋势,产能扩张幅度回落;疫情期间行业生产负荷阶段性下降,随着国内疫情缓和以及常态化管理,生产负荷回升,多数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安全环保仍是行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2020年化工行业主要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整体呈先降后升波动态势,原油价格的大幅降低及需求减少等令化工产品全年均价及年末价格仍同比下降,近原油端的产品价格受原油价格大幅下降的冲击较大,而接近消费端的化工品的价格更多取决于自身的供需变化;   2020年前三季度样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债务规模和杠杆水平相对稳定,一季度新冠疫情及原油暴跌令样本企业盈利及经营获现能力明显下滑,虽然二季度以来随着疫情逐步控制及需求逐步回暖,行业景气度逐步上行,但化工企业仍承受一定经营压力。
    中诚信国际
    2页
    2021-03-26
  • 打造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

    打造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

    个股研报
      润达医疗(603108)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公司打造全国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实现传统IVD流通业务向集约化业务与共建区域检验中心业务转型。1)2018年院内实验室检测综合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约108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000亿市场规模;2)2019年公司在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市场的渗透率约6%,未来3年收入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3)延伸上游IVD制造,2019年自产产品收入突破2.8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达到30%,3-4年收入超过10亿元。   公司是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通过为公立医院检验科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以达到降本增效目的。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的收入来源于检验科的成本,公司通过集约化业务与区域检验中心实现检验科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该模式相比药品流通、器械流通、ICL(独立第三方实验室)具有显著优势,1)服务价值凸显,盈利能力更强:相较于药品流通更具有差异化的服务价值,毛利率相较于药品流通高5%~15%;2)下游客户粘性更强:相较于传统器械流通企业,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可实现下游客户深度绑定;3)轻资产运营,可复制能力更强:相较于ICL的重资产投入,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具有轻资产和可快速复制的优势。   集约化业务和区检中心业务占比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三大核心优势。2019年公司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数量达350多家,收入达20.6亿元,预计未来每年将会有30-40家从传统经销代理转变为区域检验中心,未来三年预计保持30%的复合增速增长。1)优势一:公司具有供应链服务优势:①冷链仓储物流网络布局;②国资背景转换后融资能力的大幅提升;③专业的售后服务能力。2)优势二:上下游客户资源优势:①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产品体系涵盖近1200家不同厂商提供的近19000个品项的体外诊断相关产品;②下游客户基数庞大:公司已累计为全国4000余家各级实验室提供服务,下游4000多家经销代理客户中有350家实现了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的转变;3)优势三:实验室运营管理服务能力优势:公司已组建24余人IT团队,具备领先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极大降低实验室成本,且拥有国内第三大第三方质控公司。此外,公司目前已经在上海和黑龙江建立2家ICL,2019年实现营收4300万元,良好发展趋势。   我国院内实验室检测成本市场前景广阔,在医共体政策下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2018年我国公立医院检验科收入达2700亿元,测算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的市场规模为1080亿元。随着医保控费,DRG政策逐步推进,医疗机构对于院内集约化服务以及区域检验中心的需求提升,假设2020-2025年医院检验科收入能够保持每年10%的增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100万元。公司按照2019年的收入计算,市占率约6%,长期来看预计到2025年渗透率提升至11%,公司收入将突破230亿元。   差异化布局IVD产品,充分实现自产自销。2019年公司IVD产品制造实现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9%。目前已经布局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和软件研发两大类产品。公司自研IVD产品覆盖生化、糖化、质控及化学发光领域,2017-2019年润达自产产品年收入复合增速持续保持在29%,2019年达到2.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0.55元、0.72元、0.91元。鉴于集约化业务与共建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快速扩张,2020-2022年EPS复合增速为29%,高于行业平均值,给予公司2021年2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4.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1-03-25
  •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苏伊士运河堵塞,影响欧洲和东亚能源进口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苏伊士运河堵塞,影响欧洲和东亚能源进口

    化工行业
      事件   3月24日当地时间上午7时40分,台湾长荣海运集团的超大型货柜轮(400米长,59米宽)长赐号在驶入苏伊士运河后,因遭遇42节侧风,横船搁浅。并且该船是重载船,船体加货物自重大,拖船无法拖出,目前只能挖开河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一名官员估计,可能需要两天时间才能使运河畅通。截至下午17时,共计装载了1300万桶原油的10艘油轮被堵在苏伊士运河附近。   点评   1.苏伊士运河是重要的运油通道,短期推高油价。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航运最重要的航道之一,虽然不能通过巨型油轮(VLCC)和超巨型油船(ULCC),但由于靠近中东,苏伊士运河对全球石油运输尤为重要。据美国能源署统计,2017年全球9%的海运石油(550万桶/天)通过苏伊士运河以及萨米德输油管道进行运输。2018年通过苏伊士运河和萨米德输油管道运往欧美的原油接近140万桶/天,运往亚洲的南向石油则超过90万桶/天。   2.苏伊士运河是欧洲和东亚进口油气资源的瓶颈之一。   苏伊士运河是中东油气运输欧洲、北美的重要通道,也是俄罗斯及北海油气运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考虑到欧洲炼油厂距苏伊士运河最近,也将最早受到油轮延期影响,若堵塞不能及时解决,欧洲炼油厂可能考虑购进来自西非、美国或俄罗斯的原油。尽管据最新消息显示目前运河疏通已有进展,部分货物已从“长赐”号转移至陆地,当地时间周三或周四运河有望部分疏通,但考虑到“长赐”号此次总排水量22.5.万吨,而苏伊士运河最大通行重量为25万吨。即使货物被卸下走陆路运输减少船体吃水,若该货柜轮短期内无法顺利拖离运河,我们预计巴拿马型及以上的油轮仍无法通过。   3.全球四大原油运输咽喉分别为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和曼德海峡,海运原油的数量分别为1900万桶/天、1600万桶/天、550万桶/天和500万桶/天。苏伊士运河在其中排名第三,若霍尔木兹海峡或马六甲海峡遇到不可抗力因素而暂停航运,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将更大。   相关标的   全球油气资源运输受地缘政治和偶发性事件影响,也是保障国内能源安全的考虑因素之一,间接利好国内油气开采企业。   风险提示:运河疏通速度超预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下游需求持续减少。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21-03-25
  • 业绩略超预期,多项业务维持高速增长

    业绩略超预期,多项业务维持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博瑞医药(688166)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56.1%),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52.9%),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53.9%),其中Q4营业收入2.8亿元(+44.9%),实现归母净利润0.5亿元(+1.8%)。   费用率和毛利率显著下降。毛利率为54.9%(-9.1pp),预计是由于集采产品恩替卡韦采购量增加所致。销售费用率为2.2%(-0.8pp),管理费用率10.1%(-2pp),预计由于产品结构变化所致。研发费用率为17.9%(-6.9pp),财务费用率0.6%(+1.2pp)。由于毛利率下降明显,公司净利率也小幅下滑,为21.6%(-0.5pp)。   业绩符合预期,大品种延续高增长,小品种后发潜力充足。公司收入占比70%左右来自六个原料药产品:三个芬净、吡美莫司、恩替卡韦、奥司他韦。2020年原料药收入增速为64%,其中预计恩替卡韦、米卡芬净预计实现翻倍增长。舒更葡糖钠、泊沙康唑、阿加曲班以及磺达肝癸钠等小品种,增速均较快。公司重点发展业务权益分成实现收入增速76%,业务技术服务预计收入同比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去年高基数,以及该业务是非公司重点发展方向。   积极抵抗疫情影响,海外业务维持高速增长。2020年虽然疫情爆发,但公司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海外收入继续维持高速增长。2020年公司外销营业收入4.1亿元(+76.4%)。公司与美国客户签订艾立布林的原料药和制剂独家合作协议,并收到里程碑付款。在产品国际注册方面,公司获得恩替卡韦原料药欧洲CEP证书,米卡芬净钠原料药获得美国FDA批准;向欧美日韩监管机构提交了6个原料药的注册申请,1个中间体的注册申请。公司与Selectchemie合作的注射用米卡芬净钠制剂在欧洲上市,公司将从中获得部分制剂利润分成。   制剂品种增长良好,奥司他韦制剂有望上半年上市。公司在国内已上市磺达肝癸钠注射剂、注射用卡泊芬净、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用米卡芬净钠,美国上市恩替卡韦片。公司采用与扬子江紫龙药业、海南海灵制药等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合作销售的模式,在不增加自身现有销售团队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化制剂产品价值的目标。预计2020年制剂产品实现收入超3000万元,首年表现优异。奥司他韦胶囊申报顺利,预计二季度有望上市。   维持“持有”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63/0.94/1.33元,对应PE分别为71/47/33倍。考虑到公司身处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领域,在国际国内均有确切的业绩增长来源,近几年有望维持较高速度增长。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的风险,国际医药政策变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3-24
  • 高端制造行业事件点评:成都细化加氢站建设细则,氢能基建落地加快

    高端制造行业事件点评:成都细化加氢站建设细则,氢能基建落地加快

    化工行业
      据高工氢电网3月24日报道,近日,成都市经信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成都市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主要针对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加氢站,包括独立加氢站、合建站、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的规划、审批、设计、施工、验收,以及加氢站运营与安全管理等。试行办法指出,全市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将由成都市经信局牵头编制,并由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纳入城乡规划。自2019年正式启动绿色氢都以来,成都已成为国内氢能发展重点城市之一。   点评   我们认为:   1.中国加氢站的核心设备目前仍然依赖进口,制氢技术与国外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但国产化大趋势已经初见倪端。   加氢站是氢能源产业链的核心,在上游制氢和下游用户之间起到关键性的连接作用。加氢站的技术路线主要是站内制氢技术和外供氢技术。站内制氢技术又包括天然气重整制氢和电解水制氢。其中,电解水制氢已经应用广泛且技术已十分成熟,欧洲大多数加氢站都采用此技术,然而我国大部分加氢站仍未能掌握这种技术,仅有少部分加氢站具备站内制氢能力,其余加氢站的氢气则主要来源于外部供氢,即使用氢气长管拖车(运输高压气态氢)、液氢槽车(运输低温液态氢)运输。由于国内缺乏成熟量产的加氢站设备厂商,因此购买进口设备推高了加氢站建设成本,平均成本为1500万元左右,过高的建设费用使得大多数加氢站都处于亏损状态。未来,我国将加速研制加氢站核心组件,提高设备国产化程度,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2.国家积极推动加氢站建设,各地积极出台政策落实加氢站规划。   由于加氢站建设数量的普及将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进程,国家近年来重点扶持加氢站建设。2020年6月,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国家标准《加氢站技术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拟新增液态氢储存相关内容及技术标准;同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未来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产业链发展。现如今,我国多个城市已经开始布局氢能产业,在加氢站方面,2025年我国加氢站规划建成300座,到2030年加氢站总数将高达1500座。   3.我国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氢能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将迎来快速爆发期。   氢能源的广泛应用是国际大趋势,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占能源比重将达到18%,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随着技术突破和资本方的持续投入,未来十到二十年年全球氢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在氢能领域,我国已经初步布局了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涵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等4个环节,中央政府也在积极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全国已有20多个省、46个城市开始关于氢产业的战略规划,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氢能及其相关产业累计产值将超过9千亿元。   投资建议   加氢站建设正处于行业黄金期,其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我们建议关注加氢站板块的相关标的:厚普股份、深冷股份、中泰股份、美锦能源、华昌化工和富瑞特装等。   风险提示:核心设备不完善风险;技术壁垒风险;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1-03-24
  • 核心产品快速增长,研发管线稳步推进

    核心产品快速增长,研发管线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 105.20 亿元,同比增长 12.1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17.15 亿元,同比增长 31.63%;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14.32 亿元,同比增长 20.14%;对应 EPS1.83 元。其中,2020Q4 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25.95 亿元;同比增长 24.17%;归母净利润 2.93 亿元,同比增长 11.53%。三季度开始处方药回暖,收入端增速回升, 出售子公司的投资收益贡献部分利润,公司总体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核心产品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报告期内,化药板块实现营收 54.03 亿元(+9.56%) 。其中,消化道领域艾普拉唑肠溶片实现收入 9.45 亿元(+8.84%),艾普拉唑针剂实现收入 8.21 亿元(+672.61%),针剂通过国谈进入医保后快速放量。 艾普拉唑为主的核心产品,公司未来将在适应症拓展、加大医院覆盖等多个方面扩大市场空间。 促性激素领域亮丙瑞林微球实现收入 11.76 亿元(+27.01%),其他性激素产品上半年受到生殖中心停诊影响营收下滑,但已于下半年逐步恢复正常。精神领域产品氟伏沙明实现收入 1.71 亿元(+33.00%) ,竞争格局良好;哌罗匹隆新进医保快速放量,实现收入 1.07亿元(+101.78%) 。中药板块实现营收 12.07 亿元(-5.78%),其中参芪扶正收入 6.06 亿元,占比继续下降;抗病毒颗粒受疫情正面影响实现收入 4.62 亿元(+52.02%) ,公司将不断加大抗病毒颗粒的学术推广工作。 原料药板块实现营收 24.40 亿元(+3.84%),盈利能力逐渐提升。诊断试剂板块受到新冠检测试剂出口大增影响,全年实现营收 13.83 亿元(+83.29%),目前丽珠试剂子公司拆分创业板上市进程稳步推进,新产品陆续上市。   研发管线稳步推进。2020 年公司研发投入达 9.9 亿元,同比增长 19.59%,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 9.41%。 微球领域, 曲普瑞林微球(1 个月缓释)预计下半年报产,奥曲肽微球(1 个月缓释)已启动 BE 试验;阿立哌唑微球(1 个月缓释)一期临床数据优秀。 单抗领域,重组人绒促性素预计今年上市; IL-6三期临床入组全部完成,预计今年报产;PD-1 胸腺癌临床Ib/II 期注册性临床试验完成 2/3 入组。 公司已对生物药领域的公司进行股权架构重组,便于后期融资发展。 除了自有产品的研发推进,公司还与同源康、LTS、中科院等机构进行创新产品的合作研发。 公司实施中长期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 锁定2019-2028 年 15%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建立长期激励机制。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 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9.53 亿元、 23.35 亿元、 27.65 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2.07 元、2.47 元、 2.93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19.9/16.7/14.1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主要产品销售不达预期的风险;研发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1-03-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