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润滑油添加剂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润滑油添加剂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品
      润滑油添加剂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是目前在交通运输业之中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润滑材料。润滑剂添加剂可以在各种应用中满足相关性能要求,其优异特性能够应对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挑战,同时保护零部件,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帮助用户优化性能、降低成本。润滑油添加剂是宏观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晴雨表”。宏观经济越好,工业发展速度越快,使用润滑油就越多,润滑油添加剂自然水涨船高。(该词条由头豹数字行研共创作者谢俊于2023年9月撰写完成)
    头豹研究院
    16页
    2023-11-20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谈判工作有序展开,看好创新药行业未来发展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谈判工作有序展开,看好创新药行业未来发展

    医药商业
      行业观点   医保谈判工作有序展开, 看好创新药行业未来发展   10月初, 医保谈判完成专家评审工作, 并于本周进入竞价阶段。 此次谈判续约规则更加合理, 在已发布的续约规则里提到, 对达到8年的谈判药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对未达8年的谈判药, 连续协议期达到或超过4年的品种以简易方式续约或新增适应证触发降价的, 降幅减半。 此举将稳定企业预期, 并减轻降价压力。   此次谈判涉及靶点主要包括PD-1、 EGFR-TKI、 BTKi等, 涉及公司包括恒瑞医药、 信达生物、 百济神州、 贝达药业、 中国生物制药、 荣昌生物、 君实生物等一系列企业。   我们认为, 医保谈判的机制不断优化, 引导企业加强研发具有真正临床价值, 或临床上较为稀缺的品种。 而续约政策的调整, 也将利好大品种的放量。 随着后续医保谈判结果的公布和新版基药目录有望推出, 均为利好型政策, 我们认为创新药板块政策面将会触底回升。目前生物医药行业对应2023年PE为28.25X, 对应2024年PE为22.14X, 处于历史低位。 在政策面温和的背景下, 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与切换。   投资策略   主线一: 全球创新突破层出不穷, 国产创新药出海加速, 重点关注创新药领域β 投资机会。 全球新治疗领域的研发和商业化突破是创新药的核心主题。 建议重点关注: 1) 阿尔茨海默症诊疗领域, 建议关注东诚药业、 中国同辐。 2) 具备出海的能力的国内创新药龙头, 如和黄药业、 恒瑞医药、 君实生物等。 主线二: 器械板块疫后复苏叠加集采恐慌释放, 耗材类需求刚性程度高, 看好后续表现。 我们建议优选其中基本面过硬、 具备长发展逻辑的公司。 另一方面进军国际市场大大提升了国内医疗器械公司的业务空间。 而能够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主流市场的产品更从中获得了质量背书进而反哺国内市场, 建议关注安杰思、 爱康医疗、 新产业、 心脉医疗。 主线三: 关注其它边际改善明显且具备较大估值切换空间的板块: 1) CXO板块:美联储利率拐点出现, 国际形势边际变化, 泡沫出清带来预期转暖, 建议关注药明生物、 凯莱英; 2) 疫苗:呼吸道传染病重心转移流感、 结核等预防产品有望得到重视, 建议关注华兰生物、 智飞生物; 3) 其他业绩确定性高的细分领域龙头, 具有极强 估值切换空间的品种, 如九典制药、 一品红、 贵州三力等。   重点关注公司    东诚药业: 1) 核医学行业层面催化剂不断, 23年有望诞生首个10亿美金大品种。 同时在AD诊断领域应用潜力大。 2) 东诚核医学全产业链布局, 尤其是核药房网络具备稀缺性, 未来有望承接国内外核药CDMO业务。 3) 公司即将进入核药研发收获期, 未来每年保持1-2个产品获批。 1.1类创新核药即将进入3期临床。   九典制药: 1) 公司是国内经皮给药龙头, 新型外用贴剂布局丰富, 格局好, 市场大。 酮洛芬凝胶贴膏即将进入医保目录。 2) 积极布局OTC和线上渠道, 进一步提前单品天花板和盈利能力。 3) 业绩未来3年有望保持CAGR在30%以上。   一品红: 公司是国内儿童药龙头,为政策鼓励方向,产品线持续丰富。 1类痛风创新药AR882进入全球三期,有望成为BIC。痛风石二期数据即将公布。 23Q3受反腐影响,业绩短期承压,反腐情绪好转后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反弹。预计23/24年净利润分别为3.41/4.90亿元, 24年PE为27倍,性价比高。   凯因科技: 公司是国产泛基因型丙肝口服方案龙头,核心品种凯力唯高速放量。研发方面,目前长效干扰素乙肝功能性治愈适应症处于临床3期,乙肝功能性治愈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好,目前处于3期的只有凯因科技和特宝生物。预计23/24年净利润分别为1.24/1.70亿元,对应24年PE为30倍。   康辰药业: 核心产品苏灵医保解限后快速放量, 3年CAGR在30%以上,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长保持在30%左右。创新药核心品种KC1036是多靶点小分子抑制剂,针对各种实体瘤,目前食管鳞癌和胸腺癌适应性处于临床2期,食管鳞癌2期初步数据显示ORR达到30%左右,有望成为BIC。预计23/24年净利润分别为1.64/1.90亿元,对应24年PE为33倍。   昆药集团: 目前与华润三九处于百日融合阶段,公司CHC业务逐步接入三九商道,截至三季度末已完成20个省区一级经销商整个工作。公司聚焦于慢病管理和精品国药业务,看好发展潜力持续释放。预计23/24年净利润分别为5.68/6.88亿元,对应24年PE为23倍。   贵州三力: 核心品种开喉剑持续放量,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23年11月汉方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外延并购持续兑现。不考虑汉方并表,预计23/24年净利润分别为2.55/3.15亿元,对应24年PE为25倍,若考虑汉方并表,则公司表观增速更快,性价比突出。   安杰思: 消化内镜耗材领域龙头公司, 核心产品如止血夹、 双极产品、 圈套器、 活检钳等技术领先, 临床认可度高, 国内通过止血夹、 双极刀等明星产品不断提升份额, 海外ODM合作关系稳固、 自有品牌开始放量, 国内外空间广阔, 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   药明生物: 大分子生物CDMO龙头企业, 凭借领先的技术布局和强大的开发能力, 在全球享有较高行业地位, 不惧同行竞争。 公司从R和D端业务起步, 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漏斗, 近年来随客户项目推进, 逐渐向M端延伸。 结合持续落地的中、 大型产能, 公司的项目管线有望将持续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微电生理: 心脏电生理领域国产龙头公司, 国产首家全面具备射频、 冷冻、 脉冲三种消融方式公司, 并在三维手术量上优势显著, 累计超过4万台, 积累了大量临床反馈, 为后续高端产品放量奠定基础。 电生理行业国产化率不足20%、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公司率先获批高密度标测导管、 压力感知射频导管、 冷冻消融导管等高端产品, 填补国产空白, 有望全面进军房颤等核心市场, 引领国产替代。 公司四季度手术量恢复明显, 明年集采影响逐步减弱、 高端产品开始放量, 公司迎来发展观点。   奥浦迈: 公司为国产培养基龙头企业, 其培养基产品具有媲美进口的性能及批间差, 并能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蛋白/抗体培养基国产化率低, 叠加国产创新药上市放量带动培养基需求增加, 国内市场大有可为。 同时公司抓住欧美生物类似药爆发的机遇,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24年起公司国内外产品陆续迎来放量, 有望带动业绩高增长。 预计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2.32/4.1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1.19亿元。    行业要闻荟萃   1) 礼来AD新药多奈单抗上市申请纳入CDE优先审评; 2) 诺华引进传奇生物研发的DLL3靶向CAR-T疗法; 3) 首个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在英国获批上市; 4) 浦润奥生物c-Met抑制剂伯瑞替尼获CDE批准上市。   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板块下跌0.17%, 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51%, 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2位。 港股上周医药板块下跌0.38%, 同期恒生综指上涨3.52%, 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9位。。   风险提示   1) 政策风险:医保控费、 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 2) 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 难度高, 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 3) 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11-20
  • 改革助力提质增效,大单品高增长可期

    改革助力提质增效,大单品高增长可期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投资逻辑   公司产业链完整,业绩高增长。公司是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战略方向上以现代中药智造为主、麻精特色化药和区域医疗商业为辅。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121.83亿元,同比+14.58%;归母净利润7.58亿元,同比+197.57%。由于产品营收结构变化提升了整体毛利率,公司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按板块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医药工业板块收入83.81亿元,同比+24.62%;医药商业板块收入66.59亿元,同比+7.95%。医药工业板块毛利率更高且增速更高,随着板块营收占比的提高,有望进一步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上行。   加入国药集团实现优势互补,助力公司提质增效。一方面太极集团的中药业务可与国药集团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成为国药集团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增长点;另一方面,国药集团能在资金投入、管理经验等方面助力太极集团增强发展活力,提升经营效率。   医药工业板块:藿香正气口服液为公司第一大单品,2023H1实现收入18.13亿元,同比增长82%。藿香增长逻辑明确:1)品牌力强,多年宣传已为国内消费者熟知。2)受众广泛:不含酒精,较同类产品适用人群更广,且新开发针对肠胃不适等适应症的疗效有望进一步扩大使用群体。3)渠道走向成熟:医疗渠道与OTC渠道共同发力,有望成为放量重要推动力。急支糖浆同为公司拳头产品,2023H1实现收入5.28亿元,同比增长149%。急支糖浆增长逻辑:1)疗效确切,在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品牌中排名前列,市场基础好。2)公司品牌建设发力,为急支糖浆定位“专业止咳”,提出新理念、新IP,将品牌宣传年轻化;3)有望高度受益于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拓展的销售渠道。   医药商业板块:公司医药商业系统是西部地区药品经营业态最完善、综合实力前三强的大型医药商业体系。随着公司未来架构改革的落地、供应链建设的深化、渠道终端的加速开拓、零售端布局的加强,商业板块盈利水平提升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发挥中药全产业链优势,改革进展顺利,重点产品延续高增长态势,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50、12.88、16.58亿元,给予公司2023年28倍PE,目标价47.76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政策力度加强风险、带量采购降价风险、公司产品成本提高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11-20
  • 医药新需求大单品梳理之四:丁甘交联玻璃酸钠注射液

    医药新需求大单品梳理之四:丁甘交联玻璃酸钠注射液

  • 年度策略报告姊妹篇:2024年医药行业风险排雷手册

    年度策略报告姊妹篇:2024年医药行业风险排雷手册

  • 三诺生物(30029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血糖监测国产龙头,CGM拉开成长新曲线

    三诺生物(30029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血糖监测国产龙头,CGM拉开成长新曲线

  • 君实生物(688180):点评:国际化突破,PD-1拐点清晰

    君实生物(688180):点评:国际化突破,PD-1拐点清晰

  • 君实生物(688180):加速后期管线研发,强化核心产品持续发力

    君实生物(688180):加速后期管线研发,强化核心产品持续发力

  • 亿帆医药(002019):创新药成功出海,自有制剂业务步入收获期

    亿帆医药(002019):创新药成功出海,自有制剂业务步入收获期

  • 深度报告:聚焦潜力新兴市场,稀缺的海外商业化平台扬帆起航

    深度报告:聚焦潜力新兴市场,稀缺的海外商业化平台扬帆起航

    个股研报
      科兴制药(688136)   本期内容提要:   深耕抗病毒、肿瘤和肠道健康领域,拥有细分赛道拳头产品,营收稳健增长。科兴制药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核心产品深入儿科、肿瘤科和消化科,已构建重组蛋白技术、长效重组蛋白和微生态制剂研发平台。公司近年营收持续增长,海外收入规模不断扩大,短效干扰素、促红素等核心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并保持第一和第二的市场占有率地位。   20年出海经验,领先优势明显,产品矩阵已形成,海外商业化平台价值凸显。公司拥有20多年海外商业化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已实现人口超过一亿的新兴国家和GDP排名前30的新兴市场全覆盖,拥有100多个的海外长期客户。目前已引进9个产品:白蛋白紫杉醇、贝伐珠单抗、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利拉鲁肽注射液、曲妥珠单抗、马来酸奈拉替尼片、来那度胺、碳酸司维拉姆片,计划到2025年累计引进不少于20个产品。其中白蛋白紫杉醇已进军欧盟市场,2024年有望获批上市。预计2025年将在欧盟、日本、韩国、新兴国家实现销售额6亿元,2027年销售额超13亿元。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在海外实现注册上市,海外收入可期。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有望凭借已经构筑的核心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随着海外商业化平台价值的兑现进一步带动产品海外放量。我们认为,在国内药企“出海”浪潮的背景下,公司20多年海外商业化领先优势明显,公司持续引进的各优势产品有望助力公司在未来释放亮眼业绩。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88亿元、18.28亿元和22.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4亿元、0.18亿元和1.3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海外注册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11-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