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2023年中国化工云行业概览 数字赋能,引领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2023年中国化工云行业概览 数字赋能,引领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化学原料
      在数字化浪潮下,化工行业云平台建设市场空间广阁。2022年中国化工云市场规模为504亿元,据保守估计,未来5年中国化工云市场规真将保持20%的增长率,2027年规模将达到1.254亿元。   在“数字中国“的大潮中,云平台建设是化工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2022年中国化工云市场规模为504亿元。化工行业的市场主体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对于云平台建设的需求也越发强烈。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云平台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中国化工云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保守估计,中国化工云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将保持20%的增长率,2027年,中国化工市场规模将达到1.254亿元。   在行业端,制药化学的化工云应用渗透率高于其他行业,为a0y。从上云迫切程度来看,石由化工最为迫切,绿色升级为其云平台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业务端,生产制造对云平台建设要求较高,设备管理、安全监控和计量模拟为未来化工云平台建设的高发展潜力业务场景。   在行业端,制药化学在数据安全、实验仿真和模型构建方面对化工云应用较为广泛化工云的应用渗透率高于其他行业。从上云追切程度来石,石油石化为上云迫切程度最高的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是石油石化企业进行云平台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业务端,不同设备的平台建设标准尚未统一,化工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材料生产中化学反应居多,仿真模型的构建精准度还有待提高等使得设备管理、安全监控和计量模拟成为化工云平台建设的高发展港力业务场景。
    头豹研究院
    23页
    2024-02-01
  • COPD治疗药物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COPD治疗药物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9%-10%,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3.7%。然而,中国COP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治疗需求庞大。目前,吸入给药仍是慢阻肺治疗的核心,但COPD药物长期被进口产品断,部分药物纳入集采或改变市场格局。尚无用于治疗COPD的生物制剂获批,用药格局或待完善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4-02-01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日本瑞翁冰见工厂继续停产,关注COC国产化进度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日本瑞翁冰见工厂继续停产,关注COC国产化进度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美国原油产量和库存双降,红海局势持续紧张,利多因素主导提振油价。预计抵抗式高位震荡格局或贯穿24年,关注上游石油资源品种。美国冬季风暴打击生产和炼油活动,1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下滑100万桶/天,库存端减少923.3万桶,创23年10月以来最大降幅。此外红海局势持续紧张,英美对也门境内多个胡塞武装进行空袭,胡塞武装也击中一艘美国军舰。1月26日当周利多因素主导,提振油价,布油期货价格重回80美元/桶以上。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美国增产以及市场对于需求疲软预期,在24年上半年或对油价形成一定压制。OPEC+减产正式启动后,参考历史情形,供应实质下降或许将带来估值向上修复。此外美联储24年或进入降息周期,供需有望逐步转向平衡对油价形成支撑。我们预计油价抵抗式高位震荡格局或贯穿24年全年,一定程度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关注石油上游资源品种业绩表现。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等方向进行布局:   (1)中国煤炭科工突破煤层气提氦工艺,上游新技术突破有望降低供应链风险,下游半导体行业有望进入复苏周期,布局高壁垒+国产化率低的电子气体。全球氦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天然气含氦浓度普遍较低。中国煤炭科工突破非常规天然气提取高纯氦气技术,新技术有望提升氦气国产化率,降低电子气体上游原料供应风险。下游方面,24年Q1全球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有望恢复至75-76%,或有助于推升电子气体需求。目前电子气体整体国产化率约40%,但高端产品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专业化电子气体生产企业快速成长,新建项目逐步投产,国内电子气体越来越多进入下游大客户供应链,有望带来企业业绩增长。   (2)日本瑞翁冰见工厂继续停产,COP产量受限。维护供应链稳定是长期趋势,率先实现COC/COP国产化替代企业有望率先受益。日本瑞翁受能登半岛地震影响,冰见工厂继续停产,6条产线受到地震影响。21年全球COC/COP总产能约8.3万吨,瑞翁占据半成以上,COP总产量预计将减少。COC/COP由于光学性能优异、稳定性好、密度低,可替代PMMA和PC用于镜头,也可作为偏光片中TAC膜竞品,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光学材料。中国是COC/COP主要的消费国家之一,21年消费量约2.1万吨,但国产化率低。伴随智能手机、新型显示技术以及智能汽车迅速发展,COC/COP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内终端厂商对上游材料国产化和供应稳定有较大诉求。目前国内阿科力、拓烯科技、宁波金发、华为等公司已启动产业化进程。我们认为维护供应链稳定是长期趋势,率先实现COC/COP国产替代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行情回顾   行情数据: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0.89%,排名25/31。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为-8.72%,排名25/31。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指数周涨跌幅为-2.76%,近一年涨跌幅为-26.60%。   板块估值:本周基础化工板块PE-TTM回到5年历史中位数附近,位于20%/80%分位区间内,精细化工和新材料板块逼近20%分位,我们认为目前两个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尚可。   投资建议   本周我们继续看好以下主线:(1)基础化工:我们认为原油价格高位震荡或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建议关注顺周期行业头部企业,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桐昆股份。(2)新材料:a)国产替代主线:半导体产业东进,建议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电子气体,相关标的:雅克科技、华特气体。b)行业边际需求改善线: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新兴科技领域崛起,催生上游材料需求,建议关注:斯瑞新材、圣泉集团、长阳科技、激智科技、阿科力。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跌,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等。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18页
    2024-02-01
  • 医药生物2月月报:重视高股息国改标的,把握一季报超预期机会

    医药生物2月月报:重视高股息国改标的,把握一季报超预期机会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1月回顾:短期调整,坚定看好2024年医药行情。2024年1月医药生物板块下跌18.59%,同期沪深300下跌6.29%,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12.30%,位列31个子行业第28位。其中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中药、医疗服务分别下跌15.99%、19.92%、23.11%、9.72%、12.56%、23.70%,中药和医药商业表现稳健。医药板块由于在2023年四季度受到资金青睐表现强势,年初以来跟随市场回调明显。我们认为板块回调与行业基本面关系较小,更多来自宏观、资金层面的整体风险,因此我们认为一旦市场消化短期担忧及情绪实现回暖,医药板块有望成为全市场表现最亮眼的行业之一。   基金持仓仍处底部区间,积极把握左侧窗口。近期基金持仓数据披露,1)从持仓比例来看,A股基金前十大重仓医药板块占比12.90%(环比下降0.06p),扣除医药基金后占比7.00%(环比上升0.19pp)。扣除医药基金后医药板块低配0.84%,配置占比较202303上升0.06pp。2)A股基金持有市值前十大的医药个股为: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智飞生物、同仁堂、金域医学、药明生物、人福医药、惠泰医疗;较2023年Q3前十新增智飞生物、人福医药、惠泰医疗。3)A股持仓基金数排名靠前的个股为: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智飞生物、人福医药、科伦药业、爱尔眼科、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相比2023年Q3新增信达生物。4)A股基金持仓增持金额前五的医药个股为:智飞生物、迈瑞医疗、新产业、恒瑞医药、华大智造,持仓减持金额前五的医药个股为: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爱尔眼科、凯莱英、华润三九。当前医药板块多重底部明确,基金持仓配置仍处于底部区间,建议把握左侧区间积极布局。   2月布局思路:建议加大配置防御属性资产、重视高股息国改标的,叠加关注一季报超预期机会。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宏观扰动因素较多,短期存量资金博弈明显,从1月的个股涨跌幅分析可以看出,高股息、低估值、有催化(业绩、国改、激励等)的个股走势明显相对强势,而以“成长”属性为代表的个股则下跌明显。考虑当前市场风格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建议加大对防御属性资产的配置。近期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公开表示,要深入推进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完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目前医药板块央国企市值约1.04万亿,占行业市值约17%,以TTM估值法计算其平均PE约15.1倍,与医药行业平均24.2倍PE(剔除异常值)相比提升空间显著,伴随新一轮国改行动实施方案的扎实推进,相关上市公司有望持续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叠加分红派息水平不断提升,建议持续关注医药商业、中药、血制品板块的优质国企。   随着1月年报业绩预告落幕,医药板块共有242家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及快报,其中预增135家,预减107家。部分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如艾力斯(归母净利润同比+390%,下同)、百克生物(+159%~192%)、澳华内镜(+138%~201%)、贝达药业(+120%~154%)、微电生理(+68%~102%)、康恩贝(+65%~90%)、惠泰医疗(+42%~58%)、东阿阿胶(+41%~49%)。进入2月,市场对Q1业绩的关注度提升显著,我们建议重点布局前期关注度较低,一季度业绩有望实现业绩超预期的细分个股,如仿制药CRO等。   2月重点推荐:智飞生物、华润三九、益丰药房、东阿阿胶、健友股份、百克生物、联邦制药、九强生物、九典制药、仙琚制药、诺泰生物、阳光诺和、百诚医药、健世科技-B。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1月平均下跌18.35%,跑赢医药行业0.24%,其中东阿阿胶(+6.47%)表现亮眼。   行业热点聚焦:(1)国家医保局:282个统筹地区实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际付费。(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   市场动态:对2024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18.6%,同期沪深300绝对收益率-6.3%,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12.3%。2024年1月医药生物板块下跌18.59%,同期沪深300下跌6.29%,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12.30%,位列31个子行业第28位。其中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中药、医疗服务分别下跌15.99%、19.92%、23.11%、9.72%、12.56%、23.70%。以2024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1.6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约为15.5倍,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9.0%。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1.3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5.9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2.9%。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2-01
  • 首次覆盖报告:华润赋能强化协同,仪器放量布局市场

    首次覆盖报告:华润赋能强化协同,仪器放量布局市场

    个股研报
      迪瑞医疗(300396)   报告要点:   深耕IVD多年,华润入主开启新篇章   迪瑞医疗1992年成立,深耕体外诊断行业30余年,以尿液分析起步涉足诊断设备行业,近年各产品线不断推陈出新,七大业务板块已成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公司产品辐射全球市场,已销售到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持续推动在全球建设销售和服务网络。2020年华润产业基金入主公司,全面拓展、优化公司研发和销售体系,资本赋能驱动下,带动公司业绩显著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继续保持高增速,营业收入10.49亿元,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69%和20.35%。   公司IVD领域广泛布局,高端仪器快速放量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由2023年的1698亿元增长到2027年的24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4%。迪瑞医疗全面布局IVD七大板块,并持续加大装机力度,2023上半年仪器收入达4.34亿元,同比增长64.21%,随仪器占有率的提升,试剂营收有望迎来快速增长。从细分领域来看,公司具备尿液分析领域头部竞争力,业务有望稳健增长;高速生化分析仪竞争力强劲,产品进军顶端市场,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化学发光基数较低,加速进口取代,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LA-60系统带动整体化实验室业务,配合国产化政策支持,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海外销售体系持续优化,业务高速扩张   随着公司的物联网平台业务布局的日益完善,公司深耕海外市场已超过20年,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并不断加强市场推广和商务拓展。近年来公司海外收入增长迅速,2023年上半年2.41亿元,同比增长率29.87%。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售到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有望持续扩张海外市场。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竞争力强劲,自研产品技术领先,预计明年试剂放量,仪器业务则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加速进口替代。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26、4.08和5.14亿元,EPS为1.19、1.48和1.87元/股,对应PE分别为21、17和1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协同效应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2-01
  • 省外扩张持续加速,全渠道和多元化经营带来差异化竞争

    省外扩张持续加速,全渠道和多元化经营带来差异化竞争

    个股研报
      健之佳(605266)   报告摘要   健之佳:连锁药店新贵,内生+外延双轮驱动业绩高速增长。健之佳从云南昆明起步,经过十余年经营发展在云南、四川、广西、重庆、河北、辽宁6个地区共计拥有门店4711家,包括4386家医药零售门店。2020-2022年,公司医药零售门店数量由1,890家增长至3,763家,年复合增速为41.1%。公司是云南省内规模第二大的医药连锁企业,云南省贡献主要营收(1H23:63.5%),省外门店布局和市场占有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收入规模较小,但具备较大的市场开拓空间。公司于2022年8月底完成对唐人医药的收购交割,正式进军辽宁与河北两大市场,将作为未来发展重点区域。伴随省外扩张步伐的加速,省外门店数在23年三季度末占到总体的39%,收入在23年上半年达到36.5%。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步保持高速增长,2018-2022年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同为28.4%,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5亿元(同比+38%),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44.4%)。公司整体毛利保持平稳,日均坪效(46.8元/㎡)随门店扩张保持稳定增长,销售费用率仍有改善空间。   药店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处方外流推动持续发展。2019年以来随着药占比,零加成,集采,双通道,慢病长处方等政策落地,药店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到2022年药房终端贡献了整体药品市场近29%的销售,处方药零售占比约16%。2023年药店整体经营受到家庭去库存,门诊回流和消费力下降的负面影响,导致客单价、客流量和订单量出现下滑。我们预计,2024年用药需求有望回归正常,非药收入随经济预期改善亦会有所恢复。短期催化:23年四季度以来随着消费者购药需求逐步释放,流感的高发,以及门诊统筹药店业务的陆续开展,药店店均销售额和订单量在11月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8-11月药店销售额呈现环比改善,该趋势有望在今年继续保持。中期增量:中国药店的连锁化率在2022年达到了57.8%,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的36.5%,在产业集中度和连锁化率方面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零售业态的成长主要依赖门店的连锁扩张,除了门店数增加带来的直接收入增长和规模效应,强势的零售渠道可以依赖其市场地位和采购规模向上游获取更低的进价,从而提升利润率水平。因此对于头部零售药店而言,集中度提升意味着获得超出行业增速的超额收益。长期趋势:处方流转中心的落地和应用将在中长期更好帮助药店获得院内门诊的流量。截至23年底全国20余省市已开启/完成了省级处方流转平台建设工作,其中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等约11个省市处方流转平台已初步建成并实现了医院与药店的对接,电子处方已经实现从医院到药店的流转。我们预计24年将会是处方流转中心的落地年,各地将出台更多方案来进一步提高处方流转平台的使用量。我们预计2024-2026年药房承接处方外流规模增量能达到251/388/533亿元,总增量超千亿元。   投资亮点:业绩高弹性,经营差异化,业态多元化。健之佳在2019-2022年直营门店数复合增速达32.3%,且为同业中最高。公司构建了以云南和河北为主要利润中心,重点推动重庆和辽宁两个重点培养中心,同时快速发展四川和广西地区的扩张模型,在营收、利润以及门店数的规模上积极追赶第一梯队连锁药房,在保持门店快速扩张的预期下(24年预计增加1,000+门店),我们认为健之佳的经营业绩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差异化竞争:健之佳在省会和地市的占比显著高于一心堂(64%vs.54%),带来相对更高的整体坪效(43.2vs.39.3),且在向地市级、县市级、乡镇级的不断渗透中依然伴随经营效率的提高。多元化全渠道布局:健之佳线上渠道收入在所有上市连锁中排名第一,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7.9%,占总收入比重为25%。公司通过便利连锁实现多元化经营,在保健品、个人护理品、功能性护肤品等品类方面有较大投入,并通过香港子公司积极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改善品类结构。非药品类销售占比同业最高(20.3%)。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94.5/115.4/13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7%/22.2%/2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4.87/5.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3%/19.4%/22.9%,对应估值为15.8X/13.3X/10.8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目标价68元/股。   风险提示   门诊统筹药店推进不及预期、处方外流规模不及预期、药店扩张不及预期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4-02-01
  • 药明生物(02269):相关法案描述具有误导性,法案仍处草案阶段,公司致力合规运营

    药明生物(02269):相关法案描述具有误导性,法案仍处草案阶段,公司致力合规运营

  • 医药行业周报:CXO板块波动后需更谨慎,建议关注国企改革相关标的

    医药行业周报:CXO板块波动后需更谨慎,建议关注国企改革相关标的

  • 江苏吴中(600200):23年亏损收窄,医美业务加速增长在望

    江苏吴中(600200):23年亏损收窄,医美业务加速增长在望

  • 药明生物(02269):持续赋能全球创新,静待行业企稳修复

    药明生物(02269):持续赋能全球创新,静待行业企稳修复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