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前三季度营收6.5亿,重组八因子销售超预期

    前三季度营收6.5亿,重组八因子销售超预期

    个股研报
      神州细胞(688520)   事件   2022 年 10 月 23 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 预计 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入 65,034.21 万元,同比增长 6,373.77%; 归母净亏损约 40,262.08 万元,同比减少 39.07%;扣非归母净亏损约 31,030.32 万元,同比减少54.13%。 业绩超预期。   点评   国产独家重组八因子销售持续超预期。 ( 1) 公司 2022 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 6.5 亿元,主要来自公司自主研发的首个产品安佳因®( SCT800,重组人凝血因子Ⅷ )的销售收入; 第三季度销售收入环比增长约 24.58%。( 2) 安佳因®于 2021 年 7 月获批上市, 适用于成人及青少年(≥ 12 岁)血友病 A 患者;其核心优势是:质量及其稳定性、产能和成本。( 3)安佳因®的新增儿童适应症的补充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已完成生产和临床的现场核查,若在年底前获批,将提升其销售额和市占率。   针对新冠变种的多价新冠疫苗数据优异。 2022 年 10 月 18 日, 公司公告了其自主研发的 2 价( SCTV01C, 针对 Alpha+Beta 变异株)和 4 价( SCTV01E, 针对 Alpha +Beta+Delta+Omicron 变异株)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在海外(阿联酋) 进行的 3 期临床的数据, 在临床安全性、免疫原性、广谱性方面均取得优异表现。针对 Omicron 的 BA.5 变种, 灭活苗、 SCTV01C和 SCTV01E 诱导的真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值较基线分别提高 2.07、 15.89 和21.11 倍。   重组八因子、 CD20 之后,更多在研生物药及创新疫苗推进中,产能就绪。   近期,除了公司的重组八因子(安佳因)有望在年内获批儿童市场新适应症外,还有阿达木单抗、贝伐单抗等将陆续在今年底或明年获批。全球领先的 14 价 HPV 疫苗也将在今年年底进入 3 期。后续亮点颇多。   公司已按照 GMP 标准建立可商业化生产的动物细胞培养生产线,一期建成 2 条原液生产线(规模分别为 2*2,000L 、 4*2,000L)和 1 条制剂生产线,二期在建生产基地有 1 条原液线( 2*5,000L)和 3 条制剂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业绩预告,我们将公司 2022 年的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由 7.68 亿和-6.11 亿,上调 24%和 26%至 9.50 亿和-4.52 亿; 维持 2023/24 年预测,营收 15.23/28.32 亿元,归母净利润-0.67/5.03 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    研发进展以及商业化进程不达预期、 定增发行失败以及限售股解禁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24
  • 化工新材料周报: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超110%,巨化股份1-9月归母净利同比大涨519%-577%

    化工新材料周报: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超110%,巨化股份1-9月归母净利同比大涨519%-577%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核心逻辑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化工行业随着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市占率向龙头集中是大趋势,核心竞争门槛为成本和效率;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的新材料领域则不同,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随着政策支持,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我们推荐处于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化工新材料优质标的,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行业信息更新   半导体相关:   10月18日,中国电子报:电子材料咨询机构TECHCET近期报告显示,随着高端芯片所需的先进制程工艺加速引入EUV,金属氧化物、干沉积、多触发等EUV光刻胶的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超过2亿美元。光刻胶是光刻工艺的核心耗材,EUV光刻胶是其中发展最快的品类之一。TECHCET此前报告指出,用于半导体的光刻胶的营收规模预计在2022年增长7.5%至23亿美元,2025年超过25亿美元,2021年-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5.9%。而EUV光刻胶2021年的市场规模仅约0.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2亿美元,2020年-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50%,远高于光刻胶市场平均增速。显示材料相关:   10月19日,LEDinside:近日,日本京瓷开发了一种MicroLED制造新技术,通过硅衬底取代传统蓝宝石衬底,将MicroLED成本降至一半以下。京瓷已对该技术进行相关专利申请并争取在2025财年实现应用。   新能源材料相关:   10月20日,上海证券报: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正在发挥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领先优势。10月19日,长城汽车透露,公司和国际车企巨头宝马集团的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工厂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奔驰、大众等国际车企巨头日前也纷纷通过合资公司、股权投资、产能合作等形式主动牵手中国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并且最有活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达456.7万辆,同比增长超110%,已超过2021年全年销量。根据宝马集团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宝马在中国的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5%。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方面,根据SNEResearch的数据,2022年1至8月,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287.6GWh,其中,宁德时代的同期累计装机量达到102.2GWh,全球市场份额为35.5%。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装车量位列全球第三,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等中国公司依次位列第七至第十位。   重点企业信息更新:   巨化股份:10月19日,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0亿元到17.5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3.42亿元到14.92亿元,同比增长519%到577%;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38亿元到16.8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3.30亿元到14.80亿元,同比增长640%到712%。   重点关注公司:   重点推荐万润股份,公司OLED+沸石分子筛双向发力将带动公司持续成长。   建议关注鼎龙股份,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CMP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CMP抛光垫供应商,在国内抛光垫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重点推荐国瓷材料,公司是我国无机新材料平台型公司,熟练掌握了水热法核心技术,内生的MLCC陶瓷粉、氧化锆、氧化铝均达到世界级水平;外延并购的王子制陶(陶瓷制品)和爱尔创(氧化锆下游制品)均是公司产品的下游,都迎来快速增长。   重点推荐飞凯材料,公司是电子化学品龙头企业,5000t/aTFT-LCD光刻胶项目向客户稳定供货,5500t/a合成新材料项目和100t/a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的产能正稳步提升,OLED材料的试验能力和生产线建设亦在有序推进,看好上述项目推动公司未来新增长。建议关注濮阳惠成,公司专注顺酐酸酐衍生物和功能中间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电网、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型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顺酐酸酐衍生物的需求持续增长。   建议关注巨化股份,公司拥有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主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生产,核心业务氟化工处于国内龙头地位(其中氟致冷剂处于全球龙头地位),特色氯碱新材料处国内龙头地位。重点推荐万盛股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磷系阻燃剂生产商,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实践积累,公司差异化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产品逐步被高端客户所接受。   重点推荐江化微,公司是国内产品品种最齐全、配套能力最强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平板显示、半导体及LED、光伏太阳能等多个电子领域,同时能在清洗、光刻、蚀刻等多个关键技术工艺环节中应用。   重点推荐合盛硅业,公司在工业硅及有机硅产业链完整,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上下游协同效应有望持续加强,随着在建项目的稳步推进,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建议关注彤程新材,公司积极推进电子材料业务,紧紧抓住关键材料急需国产化替代的契机,巩固半导体光刻胶和显示光刻胶板块协同发展的优势,实现光刻胶横向产业新突破,并反溯核心原材料的开发,加快公司电子酚醛树脂在光刻胶领域的开发及导入,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形成产业链一体发展的新模式。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2-10-23
  • 临床质谱:蛰伏蓄力,以待花开——生命科学领域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二

    临床质谱:蛰伏蓄力,以待花开——生命科学领域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二

  • 2022前三季度业绩略超预期,OK镜恢复正常增长

    2022前三季度业绩略超预期,OK镜恢复正常增长

    个股研报
      欧普康视(300595)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2三季报,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11亿元,同比增长21.58%,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14.06%,扣非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20.4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57亿元,同比增长12.23%。   点评:   2022前三季度业绩略超预期。2022Q3公司实现营收5.27亿元,同比增长23.63%,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32.07%,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29.04%。公司业绩维持快速增长的原因: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处于上升通道中,公司产品销量和营销服务终端收入仍在增加。公司主营业务随着疫情波动而波动,尤其是今年3、4月份,不少区域发生较严重疫情,这些区域及周边区域实施了较长时间的管控措施,公司镜片订单在这二个月出现负增长,5月份部分区域管控放松后订单同比基本持平,6月份基本恢复正常重新回到正增长。8月下旬以来,尤其是9月份又有不少区域因疫情反复实施管控措施对公司主营产品的销售和视光服务收入产生阶段性的影响。此外,2022Q3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原因是:公司6月份收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的募集资金,资金规模扩大增加了闲置资金理财收益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同时,销售毛利率的提升和费用管控措施等也提高了当期利润。   2022Q3OK镜恢复正常增长,盈利能力环比有所提升。2022Q3公司医疗服务和护理液维持快速增长,硬性角膜接触镜维持正常增长。2022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77.7%,同比略有提升,公司净利率为46.76%,同比变动-1.06pct。公司2022Q1/Q2/Q3毛利率分别为77.56%、74.82%、79.51%,净利率分别为44.03%、38.9%、53.35%,Q3毛利率及净利率环比有显著提升,主要是硬性角膜接触镜3季度恢复正常增长。2022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12%、9.19%、-0.4%,同比变动0.65pct、-0.08pct、-0.79pct,2022Q1/Q2/Q3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8.1%、22.89%、15.31%,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1.45%、9.96%、7.15%,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02%、-0.31%、-0.76%,Q3费用率环比下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规模分别为17.46/23.21/29.99亿元,同比增长34.9%/32.9%/29.2%,归母净利润为7.42/9.63/12.04亿元,同比增长33.8%/29.8%/25.0%,对应PE为54.32、41.84、33.47倍,考虑角膜塑形镜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护理液和医疗服务快速增长,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国家政策变化风险、原材料供应集中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10-23
  • 新材料行业周报:智能时装空间广阔,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有望受益

    新材料行业周报:智能时装空间广阔,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有望受益

    化学原料
      本周(10月17日-10月21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1.33%,表现强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跌1.53%,半导体材料涨2.94%,膜材料跌0.42%,添加剂跌4.43%,碳纤维涨1.33%,尾气治理跌3.8%。涨幅前五为瑞丰新材、安集科技、康强电子、普利特、金宏气体;跌幅前五为新和成、联泓新科、万顺新材、万盛股份、科思股份。   新材料周观察:智能时装市场空间广阔,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有望持续受益   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是一种直径细、柔性好、易编织、亮度高的发光纤维,通常以高导电的芯层纤维电极为载体,发光材料为活性层,经涂覆工艺复合而成。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凭借较好的发光性能和易于编织的特点,有望在智能时装、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汽车装饰等领域广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可织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表带,以及智能手机背板、智能音箱外壳以丰富用户的个性化展示,未来有望在可穿戴设备中持续渗透。在智能家居领域,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可织入窗帘、地毯、墙布等以提供家居发光设计,在窗帘、墙布相关的柔性显示领域也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在汽车装饰领域,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可通过缝纫刺绣织入汽车品牌Logo,也可通过机织融入汽车的安全带、星空顶等,为驾驶舱提供前卫的氛围感,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智能时装有望成为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较大的需求增长点。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可广泛应用于发光运动服装、发光鞋帽箱包、高端定制发光礼服和婚纱、智能户外装备、防护服装等智能时装。据QYResearch统计,2020年全球智能时装市场规模约15.8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快速增长至56.43亿美元,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5.96%。据泰和新材公告,泰和新材子公司经纬智能科技于2022H1实现了电致发光可编织纤维的生产与制备,首期生产线的产能为500万米/年,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受益标的:泰和新材。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昊华科技】1-9月经营情况:公司预计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8%。   【阿科力】对外投资:公司拟投资10.5亿元在潜江市江汉盐化工业园建设“年产2万吨聚醚胺、3万吨光学材料(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项目”,产品包括2万吨/年聚醚胺、3万吨/年光学材料(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1,000吨/年高纯硅溶胶、20吨/年特种高耐热树脂、5,000吨/年改性环氧树脂及2.5万吨/年聚醚。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产业转移背景下功能膜材料的广阔市场,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到1的突破,看好新能源浪潮中新材料的新机遇。受益标的:昊华科技、泰和新材、瑞联新材、宏柏新材、利安隆、濮阳惠成、阿科力、黑猫股份、普利特、斯迪克、彤程新材、东材科技、长阳科技、洁美科技、蓝晓科技、松井股份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2-10-23
  • 二十大鼓励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中医药发展——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

    二十大鼓励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中医药发展——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

  • 花园生物(300401):短期扰动不改长期成长,静待新品放量

    花园生物(300401):短期扰动不改长期成长,静待新品放量

  • 新药周观点:信达生物IBI362减重效率高,国内GLP-1类减重药物蓬勃发展

    新药周观点:信达生物IBI362减重效率高,国内GLP-1类减重药物蓬勃发展

  • 2022年三季报点评:Q3主营业务超预期增长,体培牛黄稳中向好

    2022年三季报点评:Q3主营业务超预期增长,体培牛黄稳中向好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事件:健民集团公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1-9月公司经营稳健,实现营业总收入27.95亿元,同比增长7.25%;实现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26.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20.04%。   Q3营收与毛利率双升,利润超预期增长。2022年Q3实现营业总收入9.68亿元(YOY+18.98%),收入增速显著恢复;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YOY+41.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45.51%)。Q3利润实现高增的主要原因:1)产品营收恢复性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3pct,主营业务营收和毛利率双增长;2)健民大鹏贡献利润0.38亿元(YOY+10%),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稳中向好;3)获政府补贴480万元,与2021Q3情况接近。   看好龙牡壮骨颗粒价值链维护完成后放量,便通胶囊销量预期实现稳增。1)龙牡壮骨颗粒作为公司主力产品,2022年上半年进行价值链维护,2022H1销售量总计2.5亿袋,同比下降3%,其中60袋规格保持稳定增长,30袋规格公司则从渠道管控、销售政策调整、减少发货等角度进行价值链维护,终端价格有所恢复、渠道库存趋于良性。我们看好下半年龙牡壮骨颗粒价值链维护完成后,产品销售量的逐步恢复。2)便通胶囊作为OTC渠道新品,公司对其采取加快其连锁开发、门店铺货,加强KA连锁战略合作等举措进行培育。2022H1实现销售量总计357万盒,OTC渠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9%,下半年有望维持销售量高增长。   天然牛黄价格维持高位,健民大鹏体培牛黄利润贡献持续性好。健民大鹏是国内生产和供应体外培育牛黄的企业,天然牛黄价格自2021年突破50万元/公斤以后,2022年维持在52-55万元/公斤的高位,牛黄成本提升下,健民大鹏体培牛黄具备提价潜力和较大市场空间。历史数据来看,2020年健民大鹏贡献0.9亿利润,2021年贡献1.12亿元,2022Q1-Q3贡献1.15亿元(Q1为0.4亿元,Q2为0.37亿元,Q3为0.38万元),预计可持续贡献利润。   投资建议:公司医药工业端大单品龙牡壮骨颗粒、便通胶囊等重点OTC产品带动业绩提升,联营企业健民大鹏具备体培牛黄的生产与供应优势,业绩可预见较稳定的增长。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2.58/3.29/3.89元/股,PE分别为20/15/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质量控制风险;研发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0-23
  • 行业周报:国产化率低、竞争格局好医疗器械赛道配置价值凸显

    行业周报:国产化率低、竞争格局好医疗器械赛道配置价值凸显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