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1)

  • 康泰生物(300601):公司季报点评:常规产品实现增长,出海稳步推进

    康泰生物(300601):公司季报点评:常规产品实现增长,出海稳步推进

  • 阿里健康(00241):费率改善带动FY24净利超预期增长,FY25净利有望维持高增速

    阿里健康(00241):费率改善带动FY24净利超预期增长,FY25净利有望维持高增速

  • 三诺生物(300298):CGM大有可为

    三诺生物(300298):CGM大有可为

    华创证券
    29页
    2024-05-29
  • 公司年报点评:归核发展成效显著,创新研发稳步推进

    公司年报点评:归核发展成效显著,创新研发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方盛制药(6039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29亿元,归母净利润1.87亿元(-34.64%),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25.35%),佰骏医疗于22M10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剔除该因素,公司23年营业收入基本持平,此外转让佰骏医疗部分股权确认的投资收益也影响了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的基数。24Q1实现营业收入4.38亿元(+0.37%),归母净利润7019万元(+10.04%),扣非归母净利润5390万元(+9.61%)。   点评:   2023年公司医药制造板块实现收入14.39亿元(-0.27%),其中呼吸系统用药、儿童用药收入同比均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而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用药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分别受依折麦布片、藤黄健骨片先后纳入集采所致。“338大产品打造计划”中大部分产品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如强力枇杷露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80%,强力枇杷膏(蜜炼)、蒲地蓝消炎片、血塞通片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均超20%。中药创新药发展势头良好,小儿荆杏止咳颗粒已累计覆盖等级医院近900家、基层医院约400家,实现营收近6000万元;玄七健骨片全年覆盖等级医院近500家,实现营收3200万元。   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已经开展临床前研究的中药创新药研发项目达13个,覆盖妇科、骨科、呼吸科、儿科、肿瘤科等科室。中药创新药研发项目进度靠前的品种有诺丽通颗粒、健胃祛痛丸、蛭龙通络片,其中健胃祛痛丸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申报生产;蛭龙通络片II期临床研究进展顺利;诺丽通颗粒正在进行长毒试验。另有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成人适用症临床进展顺利,止血消痛颗粒正在药学研究中,益气消瘤颗粒已于24M4申报临床试验。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2.98亿元、3.6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3元、0.68元、0.84元。公司优化资产结构,聚焦创新中药,产品矩阵丰富,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8X PE,对应目标价14.85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集采政策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05-29
  • 凯赛生物(688065):1Q24公司盈利同比大幅改善,看好生物基聚酰胺产品逐步落地

    凯赛生物(688065):1Q24公司盈利同比大幅改善,看好生物基聚酰胺产品逐步落地

  • 驱蚊用品:户外和母婴市场需求助推驱蚊用品行业高速发展,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驱蚊用品:户外和母婴市场需求助推驱蚊用品行业高速发展,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夏秋季是蚊虫活动的高峰期, 意味着中国的驱蚊市场在这段时间将会迎来旺季, 各大品牌和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防蚊防虫产品, 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 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更多消费者不再依赖传统的驱蚊产品, 而是转而关注适用于户外运动和多种户外生活方式场景的新型驱蚊产品。 未来, 驱蚊用品市场规模预计将以7.2%的增长率上升, 2028年突破160亿元。   驱蚊用品行业定义   驱蚊用品是指用于居民防治蚊虫的日常卫生杀虫用品。 传统的盘式蚊香、 电蚊香片以及电热液体蚊香的有效成分均为含有杀虫剂的化学制剂, 原材料及驱蚊原理相同, 唯一的区别在于载体不同。 目前, 植物源性成分已广泛用于制成驱蚊产品。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 及《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 , 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 该产品均属于农药产品。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4-05-29
  • PD-1/TIGIT双抗更新临床数据,大分子抗体药物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PD-1/TIGIT双抗更新临床数据,大分子抗体药物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个股研报
      泽璟制药(688266)   事件:公司更新在研PD-1/TIGIT双抗ZG005临床数据   点评:   ZG005针对一线标准治疗失败的宫颈癌患者临床数据具有同类最佳竞争优势,公司抗体研发能力初步得到验证。公司发布一线标准治疗失败的可评估疗效的21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截止2024年4月16日,有效性方面:2例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和8例疾病稳定(SD);客观缓解率(ORR)为43%(9/21),疾病控制率(DCR)为81%(17/21),特别是目标剂量20mg/kg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3%,该数据相比于竞品——单抗、双抗、ADC等表现出了同类最佳竞争优势(非头对头)。安全性方面:63.3%(50/79)的受试者出现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s),绝大多数严重程度为1或2级。此次发布的双抗药物ZG005二线治疗宫颈癌临床数据亮眼,初步证明泽璟制药的抗体研发能力较有潜力。   2024年催化因素密集,公司发展有望进入新阶段。2024年公司即将有多款产品上市、提交上市申请以及数据读出,潜在多项BD,催化因素密集。我们认为公司在Tcellengager这一新的、较有潜力的广阔赛道领域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公司今年抗体产品逐步披露数据,公司有望实现从小分子药物到大分子药物的跨越,创新研发能力有望逐步得到验证。   盈利预测:考虑到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以及商业化的不断加快,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68亿元、13.58亿元、19.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9%、103.3%、41.7%;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亿元、1.88亿元、5.02亿元。   风险因素: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和海外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核心技术与管理人员流失的风险;政策波动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29
  • 公司年报点评:采浆同比大幅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公司年报点评:采浆同比大幅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个股研报
      派林生物(00040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3.29亿元(-3.18%),归母净利润6.12亿元(+4.25%),扣非归母净利润5.65亿元(+9.08%),公司面对22H2新疆浆站原料血浆停采时间较长和其他浆站采浆受影响的挑战,经营业绩实现同比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浆量大幅提升;2)销售需求景气,核心产品量价齐升;3)公司在东南亚、南美洲及中东部分国家实现多种产品海外出口销售;4)深化经营变革,大力推动提质增效工作,财务收益同比也有提升。   24Q1实现营收4.36亿元(+67.00%),归母净利润1.22亿元(+116.31%),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196.85%),我们认为23H1起公司原料血浆供应短缺问题已逐步改善,为23H2和24Q1的业绩奠定坚实基础。   点评:   2023年,公司大力推动浆员拓展工作,加大浆站绩效考核及激励力度,同时派斯菲科下辖龙江、甘南、巴彦和庆安浆站陆续验收并实现采浆,全年公司采浆量超1200吨,同比大幅增长。广东双林拥有19个浆站,其中在采浆站17个,2个建设完成待验收;派斯菲科拥有19个单采血浆站,截至公告日在采单采血浆站17个,2个建设完成,预计24H1完成验收开始采浆。   公司重点推进海外市场布局,静丙已在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家推进法规注册并实现出口,2023年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0.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1%。目前国内市场静丙供不应求,公司现阶段将在保障国内供应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海外出口销售,同时也会推动因子类等新产品在海外出口销售。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研发进度。截至2023年底,广东双林拥有3大类8个品种,派斯菲科拥有3大类9个品种,合计品种数量达到11个。新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在研产品进度较快的数量超过10个,其中纤原正在开展临床试验数据和注册现场核查,新一代静丙的研究工作亦在持续推进,公司预计双林和派斯菲科分别在26年底和27年获得该产品的生产批文。已上市产品优化方面,公司将增加已上市产品品规及适应症,延长效期及提高收率。此外公司将积极探索研究血制相关的非血源业务或重组产品等拓展机会,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7亿元、9.12亿元、10.4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6元、1.24元、1.42元。我们认为公司采浆量已迈入行业第一梯队,待采浆站验收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原料血浆供应,增长确定性大,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30X的PE,对应目标价31.80元,继续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单采浆站监管风险,价格波动风险,采浆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05-29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老牌国货万象更“芯”,未来高质量增长可期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老牌国货万象更“芯”,未来高质量增长可期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老牌国货万象更“芯”重回增长轨道,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丸美股份受益转型调整见效,2023年经营重回增长轨道;针对市场担忧的增长持续性和盈利能力恢复问题,我们通过对品牌人群资产指标进行观察分析,认为公司在转型过程中已实现底层思维&能力的迭代优化,未来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75/4.84/6.04亿元,对应EPS为0.94/1.21/1.5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2.6/25.3/20.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主品牌丸美转型成功老树焕生机,PL恋火聚焦底妆勾勒第二曲线   (1)主品牌丸美:聚焦眼部抗衰中高端差异化市场,早期以经销模式覆盖低线日化渠道,近年来顺应趋势强化线上直营建设,同时发展科技感大单品、精简长尾SKU持续优化货盘,推动品牌转型见效,2023年丸美天猫旗舰店、抖音快手等线上自营渠道均实现较好增长,且小红笔、小金针大单品GMV均超2亿元。   (2)第二增长曲线PL恋火:作为公司早前收购的韩流彩妆品牌,近年来顺应消费趋势调整定位,深耕底妆市场,2021年成功打造大单品“看不见”粉底液后2021-2023年间品牌整体快速放量;通过复盘,我们认为PL恋火真正做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深度洞察需求痛点,有望维持较快成长。   “人群资产”验证公司底层思维&能力万象更“芯”,未来高质量增长可期   公司在转型过程中作为美妆品牌方的“芯”已经实现了迭代优化,具体体现为ToC零售思维切换以及消费者洞察能力的强化。我们借鉴抖音“人群资产经营方法论”的思路来拆解增长,并结合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1)总量上,丸美5A人群资产规模已达1.87亿人,实现了较好积累;(2)结构上,更具价值的A3人群占比已显著提升至37%,未来该部分“种草人群”有助于公司销售转化率提升和销售费用率优化;(3)综合看,我们认为人群资产指标改善是公司底层能力万象更“芯”的体现,也为公司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未来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在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作用下进一步恢复,长期高质量增长可期。   风险提示:消费意愿下行、新品不及预期、过度依赖营销。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5-2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人工关节接续采购落地,国产替代有望提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人工关节接续采购落地,国产替代有望提速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   上周(2024年5月20日-5月24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3.74%,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1.66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0.94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9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8.26%,板块整体跑输恒生指数3.43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2位。   核心观点   人工关节接续采购落地,中标价格整体良好。据人民网报道,国家医保局组织各省份开展人工关节集采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21日在天津开标。援引中国证券报消息,此次接续采购产品为人工关节医用耗材,产品范围与首轮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采相同,包括人工髋关节(陶瓷-陶瓷类、陶瓷-聚乙烯类和合金-聚乙烯类)和人工膝关节,采购周期则从过去的两年延长为三年。本次接续采购共有6000多家医院参加,填报需求量58万套,比首轮集采略有增加,其中髋关节28.6万套、膝关节29.4万套。与首轮集采结果相比,本次接续采购中选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平均下降6%左右。接续采购中选结果将于6月份在全国落地实施,与上一轮集采平稳有序衔接。   国产厂家采购量占比提升,竞争格局逐步优化。本次接续采购共有54家企业的167个产品拟中选,其中既包括首轮集采中选的主流内外资企业,也有部分新企业,中选产品供应更加多元。中选产品的价差平均从首轮集采的2.8倍缩小至1.1倍,市场竞争更加公平,企业供应更有保障。髋关节中,耐磨性能更好、安全系数更高的新一代含陶瓷材质髋关节产品比例从集采前的87%上升至95%,患者使用人工关节的材质结构将更加优化。与首次国家集采相比,捷迈、强生、施乐辉和史赛克四大进口厂家采购量占比逐步下降,达25%。国内厂家中正天医疗采购量市占率最高,为16%,其次为爱康医疗15%和春立医疗8%。进口厂家中捷迈采购量市占率最高,达10%,其次为强生9%和施乐辉4%。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此次关节接续采购落地,国产厂家采购量占比提升,国产替代有望提升。建议关注春立医疗、爱康医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等。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8页
    2024-05-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