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5464)

  • 再推激励绑定员工,看好公司新产品带来公司估值的持续提升

    再推激励绑定员工,看好公司新产品带来公司估值的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事件:   2022年6月27日,公司公告《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6.63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布日公司股本总额6,861.94万股的0.53%。公司同时正在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两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互独立。   事件点评:   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覆盖面增加,强化激励力度公司此次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对象共计30名(占公司截止2021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575人的5.22%,另公司2021年推出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覆盖102名激励对象),主要包括公司副总经理、高级研发总监在内的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人员。   此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29.30万股,占本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80.00%;预留7.33万股,占本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20.00%(预留部分对应的激励对象激励计划通过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确定)。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26.34元/股,授予价格为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6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48.51%。   另外,此次激励计划对2022-2023年业绩进行考核。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为公司经审计的2022年营业收入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剔除本次及其它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的数值较2021年增长不低于30%,2023年营业收入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剔除本次及其它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的数值较2022年增长不低于20%。   21年经营稳中有升,如期完成股票激励的考核目标,22年有望如期完成业绩考核   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78亿元,同比增长23.77%,其中,全年股份支付的税后影响金额约为1816万元,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2021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96亿元,同比增长36.42%,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68亿元,同比增长31.13%,如期完成公司21年限制性股票计划的考核目标(归母净利润或营业收入任一个同比增速超过30%即可)。   公司2022年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承接了2021年公司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2022年业绩同比增速不低于30%)。而且,公司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授予价格(26.34元/股)低于2021年的授予价格(分红调整后价格38.95元/股),预计对相关激励对象能够起到较强的激励作用,从而推动激励目标顺利实现。本次激励对象为前次没有激励的员工以及新增的核心员工,更有利于绑定优秀员工,共同发展。   稳定核心团队,为公司2023年业绩增长指明方向   公司2022年股票激励计划同时考核2023年的业绩增长目标。以2022年业绩为基数,2023年同比增长不低于20%。公司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后续产品线丰富,充分保障股权激励的有效性是稳定核心人才的重要途径。此次激励计划的实施将更加稳定核心团队,尤其是公司新增产品线康复机器人以及医美能量源设备的员工,实现骨干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的深度绑定。   投资建议   2022年疫情扰动下从需求和供给端运营不正常带来全年的业绩具备不确定性,对企业运营是考验,我们考虑到行业的推动以及公司发展内核,认为行业和公司在2022年二季度是低点,三季度开始将会逐渐改善,2023年和2024年将会是收获时点。此次股票激励计划,将更加稳定核心团队,实现骨干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的深度绑定。   考虑到公司磁电联合的优势、新产品推出带来的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收入有望分别实现4.63亿元、5.67亿元和6.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7.7%、22.5%和22.5%。公司磁刺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预计公司整体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95亿元、2.32亿元和2.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9.4%、19.2%和22.6%。2022-2024年的EPS分别为2.85元、3.39元和4.16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2x、19x和15x。鉴于公司所在行业政策环境友好,公司产品竞争力强,技术平台横向拓展能力强,中长期增长动力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种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医疗事故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6-28
  • 江中药业(600750)公司动态点评:整合亏损保健酒业务,聚焦OTC+大健康主业

    江中药业(600750)公司动态点评:整合亏损保健酒业务,聚焦OTC+大健康主业

  •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政策点评:部署中医药人才工作,释放重要行业发展新动力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政策点评:部署中医药人才工作,释放重要行业发展新动力

  • 医药流感专题:流感的现状与投资机会思考--2022年vs2020年的同与不同

    医药流感专题:流感的现状与投资机会思考--2022年vs2020年的同与不同

  •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支持中医行业发展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支持中医行业发展

  • 中康控股(02361):IPO申购指南

    中康控股(02361):IPO申购指南

    国元证券(香港)
    3页
    2022-06-28
  • 眼视光综合服务商华丽升级,视光产品+服务双轮驱动

    眼视光综合服务商华丽升级,视光产品+服务双轮驱动

    个股研报
      欧普康视(300595)   扎根角膜塑形镜业务二十载,国产龙头转型正当时。公司为国内角膜塑形镜龙头企业,是国内首家同时取得角膜塑形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产品注册证的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角膜塑形镜(DreamVision、梦戴维系列),公司目前正逐步向“全面的眼视光产品研发制造及专业的眼视光服务企业”发展。公司创始人陶悦群博士具有深厚的研发和产业背景,股权集中。   近视防控需求庞大,角膜塑形镜市场前景好。青少年近视问题突出,我国问题尤为严峻,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3.6%,近视防控任务艰巨。近视治疗和矫正方式多样,其中角膜塑形镜干预近视进度显著,已得到海内外临床验证并获得国家卫健委近视防治指南推荐。当前我国角膜塑形镜渗透率低,市场空间广阔,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接近250亿元。目前我国角膜塑形镜仅有9家企业获NMPA注册,渠道与服务将是各厂家提升市占率的关键。   坚持纵向一体化布局,公司正实现眼视光综合服务商华丽升级。产品端,角膜塑形镜DV系列面世,布局高端领域;护理产品,未来随着研发布局自产护理产品进入兑现期,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此外,公司获批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近视防控产品进一步丰富,有望迅速放量;渠道端,公司加速拓展经销商,合作终端逐年增加。同时,通过自建+并购的方式,完善直销视光服务终端网络。定增方案近期落地,有望助力视光终端拓展,实现眼视光综合服务商华丽升级。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2022-2024年公司营收为16.64亿、22.02亿、29.12亿元,同比增速28.5%、32.4%、32.2%,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31亿、10.02亿、13.42亿元,同比增速为31.8%、37.0%、34.0%,对应EPS为0.82、1.12、1.5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4.92、47.40、35.3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销售区域较为集中的风险;医疗改革政策影响的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0页
    2022-06-28
  • 医药:半年维度优先配置医药中游及下游,静待上游消化完成后的估值切换

    医药:半年维度优先配置医药中游及下游,静待上游消化完成后的估值切换

  • 氢能产业点评报告:上海发布氢能中长期规划,培育5-10家独角兽企业

    氢能产业点评报告:上海发布氢能中长期规划,培育5-10家独角兽企业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事件:6月26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下称《规划》),提出将用全球最前沿标准要求自身,力争到2035年打造出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产业、示范高地。《规划》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上海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10万吨/年。到2035年,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次规划覆盖了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强调多元发展:制氢环节强调进一步降低绿氢制造成本、拓展氢能市场空间;储运环节“网络化”与“普及化”目标有利于解决我国氢能储运痛难点;多元格局的建立与示范场景的优先打造有助于拓宽氢能源应用渠道。   《规划》提出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目前上海市在氢能产业链已经涌现了一批国内的领先企业,且部分企业属于专精特新,随着规划目标的明确,企业或将获得更大支持。   投资建议:《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氢能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方向、实施路径。从规划内容的表述来看,可再生能源制氢、氢燃料重卡、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质子膜燃料电池、制氢装备、氢能供应网络、高压气态储运等方面依然是氢能源的重点发展内容。加强氢能设施建设拉动储运、加氢等相关设备投入;丰富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拉动燃料电池需求增长;重点关注产业链相关环节有重点布局的上市公司,长远关注上海市在氢能领域内的相关专精特新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内循环发展格局下,氢能应用场景需求较低。
    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2-06-28
  • 华润成为实控人,赋能博雅进入血制品第一梯队

    华润成为实控人,赋能博雅进入血制品第一梯队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投资要点   央企华润医药成为第一大股东,助力公司成为血制品龙头企业。华润变为实控人,通过浆站获批和外延整合双轮驱动,全方位为博雅赋能,实现强强联合。公司目前拥有14个在营采浆站,潜在新增浆站18家。新浆站后续批复的难度虽然大,但是央企华润的入驻,对推进浆站的批复申请有很大帮助。公司也将积极通过并购丹霞生物达到原料血浆的外延式拓展,华润有望推进丹霞的并购业务。2025年公司浆站总数有望达30个。届时,公司采浆量预计突破1,000吨,有望进入国内血制品企业第一梯队。   公司启动智能工厂建设,车间技改提高PCC产能。公司计划建成年投浆1,800吨以上的智能工厂。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于2021年上市,做好PCC车间技改计划,有望大幅提高产能,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同时,高浓度静丙(IVIG)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更新了静丙工艺,通过层析法制备,提高得率和浓度且安全性更优。   人凝血因子VIII产品预计2022年下半年获批。人凝血因子VIII已于2021年8月完成补充临床研究,上市申请资料已递交CDE,预计2022年下半年获批。预计公司人凝血因子VIII投产后吨浆收率为800瓶,中标价约400元/200IU,对应吨浆收入32万元,吨浆利润16万元。公司现吨浆利润约96万,随着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等产品陆续获批,吨浆利润仍有大幅提升空间,有望达131万以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着新浆站获批以及吨浆利润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2、31.29、36.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5.27、6.8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8倍、33倍和25倍。血制品行业成长空间广阔,行业集中度高,又加上华润医药助力,公司浆站获批和采浆量有望实现快速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后续的浆站审批进度低于预期;丹霞生物收购进度低于预期;研发进展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下降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2-06-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