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李宁(02331):2021年完美收官,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可期

    李宁(02331):2021年完美收官,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可期

  • 沃森生物(300142):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研发项目与产业化稳步推进

    沃森生物(300142):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研发项目与产业化稳步推进

  • 医药行业周观点:MPP名单落地,关注新冠治疗及产业链

    医药行业周观点:MPP名单落地,关注新冠治疗及产业链

  • 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27%,大南药及大健康板块均有恢复,符合预期

    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27%,大南药及大健康板块均有恢复,符合预期

    个股研报
      白云山(600332)   结论与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690.1亿元,YOY+11.9%,录得净利润37.2亿元,YOY+27.6%,扣非后净利润YOY+25.8%,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快速增长主要是疫情影响下2020年的基期相对较低。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154.8亿元,YOY+4.6%,录得净利4.1亿元,YOY+59.3%。此外,公司拟每10股分红6.87元,A股股息率约为2.3%。   疫情后各板块均有恢复,全年现金流表现较好:分业务来看,公司大南药板块实现营收107.9亿元,YOY+6%,毛利率44.1%,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一方面是疫情控制后市场需求回升,另一方面是公司加强核心品种的推广,金戈、滋肾育胎丸等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大健康板块实现营收108.5亿元,YOY+38.1%,主要是疫情恢复后餐饮、即饮市场需求恢复,另外公司推进品牌年轻化,推出姓氏罐、盲盒罐、吉运罐等创意产品也推进了产品销售额的增长,而毛利率同比小幅下降0.5个百分点至47.3%,估计与公司培育一些潜力产品的多元化策略有关。公司大商业板块实现营收467.8亿元,YOY+8.3%,疫情后恢复明显,毛利率为6.6%,同比微增0.2个百分点。公司全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56.7亿元,YOY+869.5%,相较2019年非疫情期也增长了约13%,表现较好。   毛利率提升显着,销售费用率也有增加: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9.2%,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随着营收规模的回升,毛利率恢复显着。疫情恢复后销售推广力度增加,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至8.6%,管理费用率为2.9%,同比持平,研发费用为1.3%,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1.8亿元、47.0亿元,YOY分别+12.3%、+12.5%,EPS分别为2.57元、2.89元,A股对应PE分别为12倍、10倍,H股对应PE分别为7倍、6倍。公司业绩疫情后恢复明显,目前A、H估值均较低,维持“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王老吉凉茶销售竞争加剧,南药板块销售增长不及预期
    群益证券
    3页
    2022-03-22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NAND闪存资本支出创历史新高,英特尔将在欧盟投建新晶圆厂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NAND闪存资本支出创历史新高,英特尔将在欧盟投建新晶圆厂

    化学制品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4663.52点,环比下跌0.15%。其中,涨幅前五的有江化微(16.7%)、金博股份(6.53%)、双星新材(6.19%)、彤程新材(6.07%)、普利特(5.38%);跌幅前五的有光威复材(-9.33%)、金丹科技(-8.91%)、长阳科技(-8.75%)、瑞丰高材(-7.24%)、建龙微纳(-7.24%)。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8165.49点,环比下跌0.89%;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1087.94点,环比下跌3.15%;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9440.06点,环比下跌4.22%;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4169.65点,环比上涨6.53%;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5265.84点,环比上涨5.39%;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1870.92点,环比下跌2.44%。   英特尔将在欧盟投资超330亿欧元用于半导体研发和制造。3月16日,英特尔宣布将在德国投资170亿欧元建设一个领先的半导体工厂,并在法国创建一个新的研发和设计中心。此外公司还计划在爱尔兰、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投资研发、制造和代工服务。该投资计划的核心是平衡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扩大英特尔在欧洲的生产能力。新晶圆厂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开始施工,并计划在2027年上线生产。新工厂预计将使用英特尔最先进的晶体管技术生产芯片,满足代工客户和英特尔在欧洲和全球的需求。   福斯特营收增长达53.20%。3月17日,福斯特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28.58亿元,同比增长53.20%,实现归母净利润21.97亿元,同比增长40.35%。公司电子材料业务进入加速放量期,其中胶膜赛道龙头地位稳固,定价权优势明显。   重点标的推荐: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随着高新技术不断突破,下游需求向高标准、高性能材料迁移,推动高端制造升级的同时,有望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从产业协同布局方面考量,我们重点推荐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不断落成,芯片产能进一步放量,重点关注:雅克科技,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华特气体。高分子材料方面,重点关注:抗老助剂优质标的利安隆。光伏材料板块,重点关注胶膜龙头福斯特。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2-03-22
  • 和元生物:卧薪尝胆终不负,“好风”借力上青云

    和元生物:卧薪尝胆终不负,“好风”借力上青云

    个股研报
      和元生物(688238)   细胞基因疗法(CGT)潜力巨大,上游CDMO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CGT能够克服传统小分子和大分子抗体药物在蛋白质水平进行调控的局限性,可在分子层面通过基因表达、沉默或者体外改造的手段来实现现有疗法升级(如CAR-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无药可医”疾病的治疗(如对于罕见病的治疗庞大需求),从原理上来说CGT属于新一代疗法。近年来CGT领域内投融资迅速升温,大量在研药物进入临床,截至2021年10月已有1890项CGT在研项目(从临床前到注册前,2015年仅不到400项)。复杂的技术机制、高门槛的工艺开发和大规模生产、严苛的法规监管要求、有限的产业化经验,CGT产品更加依赖CDMO,其外包渗透率超过65%(传统生物制剂35%)。作为核心的病毒载体的生产涉及十分复杂的工艺,难度极高,且制备周期较长,预期未来CGT的外包率仍将维持高位。   预计2025年全球CGTCDMO市场规模将达到101亿美元(五年复合35%)、国内市场达到17亿美元(五年复合51%)。由于CXO巨头如Lonza、药明康德等产能相对较大,GMP标准完善,预计未来CDMO市场快速发展红利将由各大巨头分享。   公司十年磨一剑,聚焦行业难点专注载体技术的开发   公司早在13年即开展基因治疗CRO业务,通过基础性、先导性研究打造并完善基因治疗早期研发所需的基础技术平台。此后乘行业发展东风积极打造CDMO工艺团队和建设GMP产能,布局CGT研发生产全产业链业务,并形成先进的生产工艺开发、质控技术开发和生产制造水平,以及大规模的产业化能力,综合保障产品质量及服务能力处于业内领先的位置。   技术升级产能提升规模效益显现,营业收入利润快速增长。得益于研发与技术的先发优势和持续提升的项目经验,公司订单量逐年提升,截止目前公司累计执行项目>100个、金额>6.5亿元;近年来营收保持快速增长,21年公司收入达到2.55亿元,三年复合增速近80%。   在手订单丰富,快速成长动力强劲。   截止21年8月公司在手项目数42个,订单>3亿元,涵盖溶瘤病毒、AAV和LV等多领域。得益于前期技术积累和项目资源储备,近年来公司CDMO业务尤其是IND-CMC发展迅速,其中服务亦诺微和复诺健的溶瘤病毒项目均已进入II期临床,未来将贡献丰富商业化订单收入。此外得益于早期布局CRO服务业务,深入把握前沿技术工艺的发展方向,持续积累技术诀窍Know-how,公司有望形成CRO和CDMO项目互相转化的良性循环,目前众多CRO以及临床前项目将成为公司未来保持快速增长的潜力来源   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细胞基因治疗CDMO行业先行者,近十年发展打造优质的基因治疗载体开发和生产工艺及质控平台,业务覆盖全面,近年来项目数迅速扩充,在手订单充裕,有望乘行业发展东风实现快速发展。预计公司22/23/24年收入分别为3.52/6.11/9.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85/1.14/2.41亿元,考虑公司22年盈利短暂受产能影响以及所处CGTCDMO行业的高景气度,按照PEG=2给与22年目标PE为130倍,对应目标价为30元,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订单量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价格降幅超预期。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2-03-22
  • 工业大麻项目稳步推进,加速开拓CBD国际市场

    工业大麻项目稳步推进,加速开拓CBD国际市场

    个股研报
      莱茵生物(002166)   事件:公司公告其在美“工业大麻提取及应用工程建设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6月30日前正式量产,同时孙公司HempRise,LLC与一家全球工业大麻主流企业签订《受托加工意向协议》,预计该合作将贡献营收255-570万美元。   工业大麻项目稳步推进,加速开拓CBD国际市场   公司建立全球最大工业大麻提取工厂,自2021年10月起试运行,目前公司正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大力开展技术人员委派和设备及工艺调试工作,预计该项目将于2022年6月30日前达成正式量产,项目毛利率预计为50%;同时孙公司HempRise,LLC与一家全球工业大麻主流企业签订《受托加工意向协议》,计划2022年8月至12月期间加工50万镑(约227吨)工业大麻原料,制成高纯度CBD晶体或粉末。根据协议约定的每磅加工费单价区间,公司预计该订单将贡献收入255-570万美元(具体交易金额将根据原料含量、产品纯度、实际回收率等因素确定)。我们认为,公司与全球工业大麻市场主流企业签订意向性协议表明其20余年植物提取行业经验以及美国工业大麻工厂领先的规模化水平和生产能力得到下游客户认可,随着美国工业大麻产品应用领域的相关法规政策持续向好,有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稳抓替糖市场发展机遇,持续获海外食品巨头大订单   近年海外巨头加速天然甜味剂业务布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公司在天然甜味剂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甜叶菊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甜茶提取物等,其中甜叶菊和罗汉果提取物获得美国FDA的GRAS认证,是全球首家同时获得该两项产品认证的企业,并已与可口可乐、百事等众多国际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2021H1,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实现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66.4%,占植物提取业务收入比重61.7%。2018年,公司与美国最大香精香料公司芬美意签订累计目标收入4亿美元的独家分销合同,战略绑定大客户,仍有20.7亿元订单需求加速释放;同时公司于2021年筹划非公开发行项目,预计新增甜叶菊提取物年产量4000吨,产能持续扩张。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营收为11.81/17.96/22.97亿元,同比增长50.73%/52.01%/27.94%,净利润为1.18/1.96/2.91亿元,同比增长37.02%/65.97%/48.66%,考虑到公司作为植物提取行业龙头,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受益于“减糖”大趋势,天然甜味剂业务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同时公司海外前瞻布局工业大麻,建立全美最大工业大麻提取工厂,有望充分享受CBD应用政策放开红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疫情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3-22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俄乌局势现缓和迹象,国际油价有所回调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俄乌局势现缓和迹象,国际油价有所回调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2年3月18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本周下跌1.21%,跑输沪深300指数0.27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11;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本月至今下跌8.43%,跑输沪深300指数1.54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2。   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一周表现来看,涨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碳纤维(+6.53%)、锂电化学品(+5.39%)、橡胶助剂(+2.82%)、涤纶(+1.73%)和民爆用品(+1.61%);从最近一周表现来看,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合成树脂(-9.57%)、纯碱(-5.58%)、复合肥(-5.32%)、磷肥及磷化工(-5.15%)和聚氨酯(-4.69%)。   在本周涨幅靠前的个股中,北化股份、容大感光和和远气体能表现最好,涨幅分别达31.95%、22.21%和17.03%。在本周跌幅靠前的个股中,河化股份、怡达股份和富邦股份表现最差,跌幅分别达-21.54%、-19.08%和-15.96%。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本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硫酸(+13.92%)、氯化铵(+12.50%)、丁二烯(+11.11%)、焦炭(+6.38%)、丁酮(+4.62%),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二甲苯(-10.7%)、PX(-9.71%)、燃料油(-9.70%)、环氧丙烷(-9.60%)、己内酰胺(-8.97%)。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俄乌局势出现缓和迹象,本周国际油价回调。当前俄乌局势、油价依然是影响板块走势的重要变量,现阶段建议关注一季报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的公司,扬农化工(600486)、华鲁恒升(600426)、金禾实业(002597)、合盛硅业(603260)、联创股份(300343)等。同时,近期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化肥出口受阻,消息称俄罗斯暂停化肥出口,俄罗斯是世界钾肥出口大国,这将进一步助推国际钾肥价格走高,建议关注亚钾国际(000893)、盐湖股份(000792);目前磷肥国内外价差大,若春耕之后我国出口放开,国内磷肥企业盈利或将改善,建议关注云天化(600096)、兴发集团(600141)、湖北宜化(000422)等。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不确定性对能源价格造成的波动风险;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风险;部分化肥出口受限的风险;宏观经济若承压导致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部分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03-21
  • 化工行业周报:万华化学成立宁夏公司,玲珑轮胎增持股份

    化工行业周报:万华化学成立宁夏公司,玲珑轮胎增持股份

    化学制品
      本周国海化工景气指数为148.59,环比下降1.66,景气环比改善。综合考虑化工企业经营情况和景气程度,给予行业“推荐”评级。   投资建议:龙头迎来战略布局期。   随着布伦特原油价格近期大幅上涨,叠加开春需求回升,化工产品价格迎来普涨,我们监测的国海化工景气指数再度回升,我们认为,当前时点,化工行业龙头企业进入战略布局期。拉长历史看,从2016年开始,化工行业景气回升,从大的产能周期来看,目前仍处于产能周期的上行期,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供给侧改革压制了产能扩张,而由于需求端的波动带来了阶段性的库存周期波动,例如2018年下半年-2019年年初需求下降带来的价格下滑,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导致的下滑,2022年下半年房地产冲击带来的需求下滑。但从供给侧看,整体化工上市公司的资本开支仍受政策限制而无法顺利释放,最终的结果是化工产品盈利中枢不断抬升,几乎主要化工龙头企业的净利率中枢都逐渐抬升。当前时点,国内稳经济政策持续加码,国内需求下滑预期逐渐缓解,国外新冠防疫政策逐渐放松,需求再起,但双碳背景下,全球化工行业资本支出仍受压制,化工行业景气有望持续向上。从量的角度看,随着国内稳经济政策出台,之前限制龙头企业资本支出的一些政策有望调整,已经看到原料用能不占用能耗指标,龙头企业新建产能今年获批的概率增加,长期成长预期再现,但整体行业的产能扩张仍被压制。2021年部分化工龙头企业已经回调了部分股价,从3年的维度看,随着项目落地,化工龙头企业盈利有望再进入增长轨道,迎来布局良机。   同时,偏下游行业因高原料成本而利润受损的情况将缓解,逐渐向下游传导价格,新材料行业将受到新能源、新兴行业的拉动迎来发展良机。   万华化学进入快速扩张期,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核心手段是利用技术创新带来能源结构、能源消耗水平、原料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变革,技术创新是关键,有创新才能继续成长,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达31.68亿元,同比增加55.07%;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建工程达293.52亿元,占固定资产的比例达45%,其中第四季度购建固定资产的现金流入达到了80.54亿元,达到了历史新高。公司新增产能有序推进,2021年四川眉山基地6万吨/年PBAT生物降解聚酯项目以及1万吨/年锂电三元正极电池材料项目已顺利投产;福建基地40万吨/年MDI项目和宁波基地60万吨/年MDI项目持续建设中;公司投资19.27亿元,在福建工业园建设25万吨/年TDI扩产项目,该项目和福建80万吨/年PVC项目已于2022年2月7日开工,其中TDI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随着新增项目的陆续达产,公司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增强。双碳背景下,万华化学的MDI作为优良的保温材料,有望迎来需求爆发期,并且公司因具有研发创新能力,可扩能,成长无忧,重点推荐万华化学。   民营炼化迎来发展良机。大炼化项目的景气度本身就处于历史中下水平,目前逐渐往下游延伸,一系列化工新材料项目有望落地,成长能力再起,重点推荐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等企业。卫星化学一期乙烯项目逐渐投产,从美国进口低成本乙烷制低碳烯烃路线已打通,公司有望继续扩张产能,同时利用低成本原料向下游扩张,值得重点关注。   煤化工龙头发展迎来转机。随着原料用能政策放松,前期被卡的煤化工项目有望落地,华鲁恒升、宝丰能源、鲁西化工等企业成长性凸显。   轮胎行业进入战略布局期,我们判断2021Q4是行业的最低点,2022Q1轮胎行业利润开始好转,基于三个判断,第一,供给收缩,中小轮胎企业开始关停,根据卓创资讯的数据,2022年3月10日,国内半钢胎企业的开工率在72.52%,较上周上涨4.3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滑0.38个百分点。本周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负荷为62.2%,较上周下滑1.7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滑15.0个百分点。本周国内全钢轮胎市场向好推进,市场交投逐步好转;第二,海运费价格有所松动,据Bloomberg,本周中国到美西港口的FBX指数为16353.10美元/FEU,环比上周+1.22%;中国到美东港口的FBX指数为18432.30美元/FEU,环比上周+1.12%;中国到欧洲的FBX指数为13381.60美元/FEU,环比上周-1.50%。第三,2021年12月份中国商用车月度产量38万辆,环比增长7.7%,汽车产量291万辆,环比提升12.5%,卡车产量33.1万辆,环比增长6.9%。轮胎底部反转,在供给收缩和需求好转的背景下,据轮胎商业微信公众号,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内市场已有32家轮胎企业宣布提价,整体看,此轮提价涨幅多在2%-5%不等,最高涨幅达10%;国外市场已有9家轮胎企业宣布提价,涨价幅度最高可达16%。我们认为,轮胎的利润率水平将逐渐恢复。长期来看,中国轮胎企业在中低端市场性价比优势突出,高端市场通过渠道力量实现进口替代,国际化和品牌化两大趋势不可逆转,重点推荐玲珑轮胎、赛轮轮胎、森麒麟,这三个企业2022年都有海外产能的大幅扩张,以及橡胶助剂企业阳谷华泰、传送带企业双箭股份。   磷化工景气可持续,转型新能源进行中。磷矿石价格持续提升,从2020年底的350元/吨提升至目前的643元/吨,增长84%;黄磷价格回调至3.40万元/吨,较2021年8月份的2.35万元/吨仍上涨45%;具备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受益。另外,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复合肥2021年8月份的出口量均大幅下降,出口受限,作为终端利润受挤压的复合肥行业,利润逐渐好转。2022年上半年,新洋丰和川恒股份的磷酸铁都将落地,磷化工产业链仍处于从传统化肥行业转型新能源材料转型的过渡期。我们重点关注产业链一体化、转型速度快的磷化工企业,包括新洋丰、川恒股份、云图控股、云天化、兴发集团、芭田股份、湖北宜化、中毅达等企业。中毅达并购草案已发布。   同时推荐功夫菊酯价格大幅上涨的扬农化工、代糖价格持续上涨的金禾实业、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下仍能够维持业绩增长的国瓷材料和万润股份、向新能源材料扩张的龙佰集团等。   当前时刻,我们认为,中国的龙头公司已经具备了规划全球蓝图,向全球龙头进发的能力。我们建议,与优秀的企业同行,投资那些具有高效执行力的企业,这种高效能力,会使得中国企业的盈利水平高于国际竞争对手,回报率更高,未来规模也会更大,所以国外巨头的市值水平不一定是国内企业的天花板。例如,正在打造一体化产业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品类扩张、向全球化运营的一流化工新材料公司迈进的万华化学,原装替换同步突破、国内国外齐头并进、2030年剑指全球轮胎行业前五名的玲珑轮胎,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建成全球一流水平炼厂的恒力石化和荣盛石化等。   我们重点看好仍然被低估的各细分领域龙头,比如向全球化工新材料巨头迈进的万华化学、轮胎行业的龙头玲珑轮胎以及赛轮轮胎和森麒麟、民营炼化巨头(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恒逸石化、新凤鸣)、复合肥领域的新洋丰和云图控股、橡胶助剂龙头阳谷华泰、粘胶短纤龙头三友化工、维生素龙头新和成、煤化工龙头华鲁恒升、新型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农药领域的扬农化工、草铵膦龙头利尔化学无机新材料领域的龙头国瓷材料、C2/C3领域的卫星化学、甜味剂龙头金禾实业、植物生长调节剂龙头国光股份、钛白粉龙头龙佰集团、氨纶和己二酸龙头华峰化学、有机精细化工品龙头万润股份、麦草畏企业长青股份、油脂化工龙头赞宇科技等。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2020年5月15日发布声明称,全面限制华为购买采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战略地位日益显著,建议关注瑞华泰、雅克科技、晶瑞股份、强力新材、江化微、巨化股份、昊华科技、鼎龙股份等企业。另外,新材料我们看好后续不断扩能,并且具有较强技术含量的高分子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热塑性弹性体龙头道恩股份,卤水提锂技术龙头蓝晓科技等。   重点标的信息跟踪   【万华化学】据卓创资讯,3月18日纯MDI价格23000元/吨,环比3月11日下降1000元/吨;聚合MDI价格18325元/吨,环比3月11日下降1425元/吨。3月14日,万华化学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收1455.38亿元,同比+98.19%;实现归母净利润246.49亿元,同比+145.47%;其中,2021年Q4实现营收382.19亿元,同比+57.92%,环比-3.64%;实现归母净利润51.07亿元,同比+8.84%,环比-15.04%。3月18日,公司披露2万吨/年有机硅MQ树脂及衍生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拟新建15000吨/年有机硅MQ树脂装置和5000吨/年电子组包装组有机硅树脂衍生物产品单元,建设期1年。据Wind,3月10日,万华化学(宁夏)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由万华化学100%持股。万华化学拟在宁东基地投资建设MDI分离、丙烯法BDO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主要建设60万吨/年MDI分离、32万吨/年丙烯法制BDO等,后续规划建设醋酸、醋酸乙烯、EO/EOD等煤化工下游项目。该项目属于精细化工产业,产品广泛用于氨纶原料等领域,对于拉长延伸高性能纤维产业链,培育高性能纤维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玲珑轮胎】据Bloomberg,本周中国到美西港口的FBX指数为16353.10美元/FEU,环比上周+1.22%;中国到美东港口的FBX指数为18432.30美元/FEU,环比上周+1.12%;中国到欧洲的FBX指数为13381.60美元/FEU,环比上周-1.50%。3月15日,玲珑轮胎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塞尔维亚项目正在设备安装调试及政府投产验收阶段,计划将于二季度投产。3月18日,公司发布公告关于控股股东计划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增持主体为玲珑集团。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前,玲珑集团持有公司股份5.83亿股,占公司总股份的42.50%。拟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   【赛轮轮胎】3月16日,赛轮轮胎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自1月13日至3月1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被动减持股份2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2%。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此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森麒麟】2022年3月17日晚公司发布公告称,本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2,068.70万份,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6.50亿股)的3.18%,其中,首次授予股票期权数量为1,999.30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6.50亿股)的3.08%,约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96.65%;预留权益69.40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6.50亿股)的0.11%,预留部分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3.35%。在满足行权条件的情况下,激励对象获授的每一份股票期权拥有在行权期内以行权价格购买1股公司股票的权利。   参与本激励计划的任何一名激励对象因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所获授的尚在激励计划有效期内的股份总数,累计不得超过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   【恒力石化】据卓创资讯,涤纶长丝3月17日库存28.2天,环比上升2.0天;PTA3月18日库存326.1万吨,环比下降8.1万吨。3月18日涤纶长丝FDY价格8500元/吨,环比3月11日下降425元/吨;3月18日PTA价格6000元/吨,环比年3月11日下降130元/吨。   【荣盛石化】3月11日,公司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票,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本次回购金额不低于10亿元,不超过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2元/股。   【东方盛虹】3月14日,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16.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0.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3页
    2022-03-21
  •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核酸疫苗,创新未来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核酸疫苗,创新未来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核酸疫苗具备高效、灵活等多重优势,mRNA路径近年来快速发展。mRNA技术平台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是当前疫苗开发最高效的快速反应技术平台之一,也是未来疫苗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mRNA新型疫苗可快速设计、合成和制备,具备高效、灵活等多重优势,能够在传染病疫苗领域与肿瘤疫苗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序列设计和递送系统是mRNA疫苗研发阶段的主要壁垒,序列设计通过对编码目标抗原的mRNA序列进行修饰、序列改构或序列优化,可以进一步优化mRNA疫苗的翻译效率;有效的递送系统可以协助mRNA疫苗穿越细胞膜发挥作用,脂质纳米颗粒是目前主流的递送系统,具有递送效率高、易于放大生产等特点。   mRNA市场前景可观,Bigpharma布局,Biotech涌现。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为核酸疫苗的开发和产业化带来了发展机遇,行业进入全面加速期。Nature预测短期内mRNA产品市场仍依赖于COVID-19疫苗的销售,2021年销售全球主要mRNA疫苗公司Pfizer和Moderna新冠疫苗合计实现收入545亿美元;中长期随着其他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的进入,预计从2028-2035年mRNA疫苗市场将达到230亿美元,其中,预防性疫苗仍有望成为基石,到2035年收入将超过50%。目前,国内外疫苗龙头公司纷纷加大核酸疫苗行业深度布局力度。同时,核酸疫苗Biotech公司也获得极大资本助力,驶入发展快车道。   新冠疫苗是mRNA技术首次获得FDA批准上市的应用领域。疫情中,相比传统技术路径,mRNA新冠疫苗针对原始株的基础免疫临床数据取得了良好表现,Pfizer/BioNtech针对原始新冠毒株的mRNA新冠疫苗有效率达到了95%,Moderna的有效率为94.5%。目前,Pfizer和Moderna的mRNA新冠疫苗也已相继获得美国FDA的全面批准。此外,较快的抗原设计以及灵活的生产制备工艺赋予了mRNA疫苗针对变异株快速的开发速度。   mRNA在常规疫苗品种上的应用场景广阔,当前研发多点开花。整体来看,目前mRNA技术路径在常规疫苗品种上的研发大多仍处于临床早期。传染病疫苗是目前最先进的mRNA技术应用,部分在研的传统重磅品种疫苗包括mRNA流感疫苗(Moderna处于临床II期)、带状疱疹mRNA疫苗(临床前)、狂犬mRNA疫苗(CureVac处于临床I期)、RSV疫苗(Moderna启动III期临床)、HIVmRNA疫苗(Moderna处于临床I期)。在治疗性疫苗领域,mRNA技术也在加速新的个性化肿瘤疫苗开发。   投资建议   行业策略:我们看好核酸疫苗特别是mRNA疫苗技术路径的灵活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mRNA疫苗不止于新冠病毒的应用,在常规传染病、治疗性肿瘤疫苗领域的管线里程碑进展也有望带来新的催化,值得重点关注。   推荐组合:推荐具备前瞻战略规划和创新技术能力的Big pharma和头部Biotech公司,智飞生物、康泰生物、沃森生物、艾博生物(未上市)等。   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或研发进展不达预期;不良反应风险;新冠毒株变异风险;市场竞争加剧;供应链自主可控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2-03-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