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415)

  • 计算机行业周报:DeepSeek带来云服务需求增长,AI+医疗成为新风向标

    计算机行业周报:DeepSeek带来云服务需求增长,AI+医疗成为新风向标

  • 新材料周报:中策橡胶IPO过会,500吨PEEK树脂聚合及改性项目公示

    新材料周报:中策橡胶IPO过会,500吨PEEK树脂聚合及改性项目公示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3549.71点,环比下跌0.11%。其中,涨幅前五的有长阳科技(15.29%)、斯迪克(12.91%)、方大炭素(11.73%)、三祥新材(9.91%)、金丹科技(7.66%);跌幅前五的有联瑞新材(-5.39%)、福斯特(-5.38%)、安集科技(-4.92%)、金发科技(-4.77%)、雅克科技(-4.59%)。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6114.73点,环比下跌1.35%;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1164.87点,环比上涨0.38%;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6020.73点,环比上涨3.61%;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1102.62点,环比上涨2.04%;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1882.78点,环比上涨1.28%;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1748.21点,环比上涨1.67%。   中策橡胶IPO过会:年营收353亿,净利26亿拟募资49亿。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策橡胶”)日前IPO过会,准备在上交所上市。中策橡胶曾计划募资70亿元,此番将募资金额下调至48.5亿元,其中,17亿用于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8.5亿用于年产2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载重轮胎生产线项目,6亿元用于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春秋厂区改扩建及仓储配套项目——全钢子午线轮胎车间Ⅴ建设项目,8.5亿元用于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高端绿色轮胎制造产业链提升改造项目,8.5亿元用于在泰国增资建设高性能子午胎项目。中策橡胶系2021年10月由中策橡胶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公司。中策橡胶主要从事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和车胎等轮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国销售规模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之一。招股书显示,中策橡胶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306亿元、318.89亿元、352.5亿元;净利分别为13.86亿元、12.25亿元、26.38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12.9亿元、10.81亿元、25亿元。IPO后,中策海潮持股为32.86%,杭实集团持股为20%,杭州金投持股为12%,彤程新材(603650)持股为7.14%;海潮好运持股为2.96%,杭州潮升持股为2.31%,海潮稳行持股为1.74%,上海力奔持股为0.63%,上海全瑞诺持股为0.37%。(资料来源:雷递财经)   500吨PEEK树脂聚合及改性项目公示。吉林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亿鸿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年产500吨聚醚醚酮树脂聚合及改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据悉,吉林省磐石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本项目PEEK树脂合成主要以对苯二酚、4,4’-二氟二苯甲酮为原料,熔融态二苯砜(DPS)为溶剂,碳酸钠为成盐剂,进行聚合反应形成粗品PEEK树脂。所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生产规模适宜,并且采用了国内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具体工艺来看,项目在熔融态二苯砜(DPS)溶剂体系中,溶液在无氧条件下于300℃进行成盐和亲核取代的缩聚反应,得到聚醚醚酮树脂和氟化钠混合物粗品。(资料来源:DT新材料)   重点标的: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2页
    2025-02-1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赋能开启医疗新篇章,商业化落地加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赋能开启医疗新篇章,商业化落地加速

    中药
      政策加码与技术变革合力,推动AI医疗市场加速扩容   AI医疗市场潜力较大,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报告,预计2024年-2032年全球AI医疗市场CAGR为43%,2032年全球AI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4910亿美元(约合3.58万亿人民币)。随着生成式AI技术革新,高效的训练和推理方法、低成本的预训练策略,较好的解决了医学模型训练数据规模大、成本高的难题,为AI医疗的多场景应用奠定基础。2020年以来卫健委、药监局、科技部等各部门从标准化建设、技术创新、数据应用等多个方面为AI医疗的发展提供助力。   AI医疗细分领域众多,商业化落地加速   AI+医疗影像:技术成熟度较高,市场需求旺盛,且应用场景广泛,未来将横向扩张低覆盖率的脏器市场,以及发展影像治疗类产品,构筑诊疗一体化体系。AI医疗影像上游主要由软件开发商构成,中游则汇聚了GE、西门子、迈瑞等传统医疗硬件制造商,其中掌握数据、算力、算法模型,入院能力强的头部企业优势显著。AI+诊断检测:在检测领域,AI依托海量医疗数据与大模型,不仅能提高诊断效率、提升诊断准确性,实现疾病早期预警,降低医疗成本;还可作为个性化医疗与远程医疗的载体,全方位提升诊断效能。AI+医疗机器人:2022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占整体市场占比高达75%,其中,国外品牌产品占据超过80%的高端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全球手术机器人收入结构,短期以设备销售为主,长期耗材将成为主要收入来源。AI+医疗数据信息化平台:医疗数据信息化平台整合来自不同系统的医疗数据,提升了数据的可用性和互操作性,使得跨机构、跨地区的数据共享和分析变得更加便捷,其中临床决策支持(CDSS)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于三级医院覆盖面较广,二级及以下公立医院仍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AI制药:AI在加速药物发现、优化临床试验等方面优势显著,提升制药行业经济回报,2024下半年以来,AI制药领域合作持续升温,多家跨国大药企持续布局AI技术平台,国内多家企业的AI平台能力也逐步得到国际认可。   推荐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人福医药、恩华药业、诺诚健华、京新药业、健康元、九典制药、百洋医药、和黄医药、泽璟制药;中药:东阿阿胶、佐力药业、羚锐制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原料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奥锐特;医疗器械:奥泰生物、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康拓医疗;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博腾股份、泓博医药;科研服务:百普赛斯、毕得医药、皓元医药、奥浦迈、昊帆生物、阿拉丁;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市场震荡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5-02-16
  • 医药板块资产配置总纲:医疗总现金流原理与医药投资论持久战

    医药板块资产配置总纲:医疗总现金流原理与医药投资论持久战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2.10-2025.02.16)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2.10-2025.02.16)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仿制药
    行业政策法规
    根据摩熵数据统计,2025.02.10-2025.02.16期间共有55个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申请/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承办(按受理号统计,不含补充申请)。其中国产药品受理号37个,进口药品受理号18个。本周共计33款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包括化学药16款,生物药15款,中药2款。其中值得注意的有:(1)F1F3软膏2月12日,CDE官网公示:中奥生物医药的F1F3软膏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尖锐湿疣的治疗。公开资料显示,F1F3软膏具有双重作用机制:通过诱导HPV+肿瘤细胞焦亡并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8,激活非特异性免疫反应;随后使T细胞浸润,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助于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2)KNT-0916片2月12日,CDE官网公示:科恩泰生物的KNT-0916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FGFR2异常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治疗。公开资料显示,KNT-0916片为一款FGFR2高选择抑制剂。(3)注射用JP-13662月12日,CDE官网公示:丽珠集团的注射用JP-1366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公开资料显示,注射用JP-1366是一款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结合胃壁细胞内H+/K+-ATP酶的钾离子结合部位,抑制胃酸的分泌。本周共6款新药获批上市,即TNM-002注射液、菲诺利单抗注射液、磷酸安泰他韦胶囊、塔奎妥单抗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洛生他唑巴坦钠和注射用盐酸特拉万星。
    摩熵咨询
    21页
    2025-02-16
  • 基础化工周报:MDI市场重心上移

    基础化工周报:MDI市场重心上移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聚氨酯板块】本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均价为19500/18783/14742元/吨,环比分别   233/+150/+390元/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毛利分别为6101/6386/2794元/吨,环比分别+331/+288/+358元/吨。   【油煤气烯烃板块】①本周乙烷/丙烷/动力煤/石脑油均价分别为1361/4491/591/4811元/吨,环比分   别+83/-88/-9/+73元/吨。②本周聚乙烯均价为8128元/吨,环比-4元/吨,乙烷裂解/CTO/石脑油裂解   制聚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1287/1897/-469元/吨,环比分别-78/+27/-85元/吨。③本周聚丙烯均价为7200元/吨,环比-60元/吨,PDH/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328/1478/-696元/吨,环比分别+28/-13/-124元/吨。   【煤化工板块】本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均价为2277/1670/4208/2751元/吨,环比分别+42/+10/+83/-16元/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毛利分别为204/-26/-60/74元/吨,环比分别+39/+22/+99/-32元/吨。   【相关上市公司】化工白马: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卫星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1)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复苏弱于预期;3)地缘风险演化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4)行业产能发生重大变化;5)统计口径及计算误差。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2-16
  • 医药行业周报:AI加持下,家用器械有望迎新发展机遇

    医药行业周报:AI加持下,家用器械有望迎新发展机遇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2月10日至2月14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19%;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上涨2.71%,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1.53%。本周医药板块整体表现强劲,AI医疗板块延续上周强势表现,行业有望受益AI算法优化、算力提升和医疗数据积累,相关个股如迪安诊断、美年健康、祥生医疗、泓博医药等涨幅居前。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医药已呈企稳回升趋势,在AI概念加持下,板块活跃度或持续提升。建议关注:1)AI+医疗概念,设备如三诺生物、可孚医疗、鱼跃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华大智造等,制药如晶泰控股,数据大模型如美年健康、金域医学、医脉通等;2)2025年有望反转的板块,供应链如海泰新光、美好医疗,科研上游如毕得医药、百普赛斯;3)OTC消费复苏的中药板块,包括昆药集团、健民集团、马应龙等;4)医药最为明确的方向创新药,前期调整较为充分,建议关注中国生物制药、和黄医药、三生制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信立泰、恒瑞医药、迪哲药业、泽璟制药、热景生物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上涨(+2.71%)。本周上涨个股数量367家,下跌个股数量121家,涨幅居前为新赣江(+48.41%)、迪安诊断(+46.29%)、辰光医疗(+39.75%)、鹿得医疗(+33.21%)和美年健康(+31.58%),跌幅居前为贝达药业(-11.36%)、*ST吉药(-8.85%)、*ST普利(-6.34%)、广生堂(-5.99%)和人福医药(-5.35%)。   AI加持下,家用器械有望打造出新的爆品和应用场景。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显示出广阔潜力,有望推动多个下游应用,包括家用医疗器械的进步。目前海外多个布局家用器械的厂商已经将AI应用于旗下产品,应用主要集中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及建议、为产品添加功能等层面。在AI加持下,家用器械产品有望迎来价值提升和需求更新,拓展新的应用场景(硬件设备作为基础,AI赋能,为家庭自我诊断带来较大想象空间),并且有望打造出潜在的爆品和新的应用场景。因此我们认为,家用器械板块有望迎来估值提升、中长期加速增长。目前国内家用器械公司正在积极布局AI,重点推荐鱼跃医疗、三诺生物、可孚医疗等。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医药板块经过连续4年的下跌,目前已呈现多重底信号,医改影响或逐步调整到位,板块估值、持仓均处于近年来低位,2025年业绩也有望迎来企稳回升。展望2025年,医药已具备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因素,1)创新产业已呈规模,一批药企的创新布局迎来收获,传统pharma也已经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2)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licenseout频频出现,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另外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3)老龄化持续加速,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创新药械(业绩/创新拐点的Pharma以及临床早期资产)、出海(科研上游、供应链、医疗器械以及高端生物药和制剂)、国产替代(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家用器械、中药等)、高壁垒行业(血制品、麻药)、AI医疗,同时建议积极关注估值较低有望修复的优质标的。   本周投资组合:三诺生物、鱼跃医疗、人福医药、美好医疗、昆药集团;   二月投资组合:昆药集团、开立医疗、美好医疗、和黄医药、东诚药业、普门科技、派林生物、鱼跃医疗、科兴制药、信达生物。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5-02-16
  • 医药行业周报:抓住美股AI大涨后国内的映射机会,关注华大智造、医脉通、美年健康、金域医学等

    医药行业周报:抓住美股AI大涨后国内的映射机会,关注华大智造、医脉通、美年健康、金域医学等

  • 汇添富九州通医药REIT认购倍数创新高

    汇添富九州通医药REIT认购倍数创新高

  • 小分子重回稳健增长,新兴业务精彩纷呈

    小分子重回稳健增长,新兴业务精彩纷呈

    个股研报
      凯莱英(002821)   主要观点:   临床CDMO领先企业,全流程一体化布局完善   公司是CDMO领域领先企业,公司以小分子业务起家,基于多年技术积累,积极开拓新兴业务领域。公司提供小分子药物全生命周期外包服务,核心业务聚焦在等级高、量级大的产品阶段,法规监管要求严的领域。为全球超1100家客户提供了药品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与众多全球制药巨头形成了较强的合作粘性,逐步构建起创新药一体化服务生态圈。   行业供需逐步改善,医药创新动能蓄势聚力   全球生物医药行业需求向上,CDMO供需结构趋向平衡。近两年行业需求仍有待修复,产能相对过剩,供需矛盾依旧存在,从周期角度看仍处于拐点待向上阶段。展望2025年及后续几年,1)需求端随着全球步入降息周期,有望逐步复苏;2)供给端因部分头部企业放缓扩产进程,中小企业部分关停,产能持续去化,行业整体趋向动态平衡发展。小分子依旧占据重要位置,多肽、寡核苷酸、ADC等新兴方向蓬勃发展。近年来,CGT、ADC、RNA等创新生物疗法层出不穷,增长迅速。但从构成看,小分子仍占据半壁江山,2023年占比54.86%。多肽、寡核苷酸等热度提升,加速发展,1H24中VC交易除小分子领域外,热点领域多集中于抗体/蛋白、CGT、多肽、寡核苷酸等。   小分子业务稳盘提质,新兴业务再起航   小分子业务稳中向好,步入商业化项目收获期。2024年6月公司宣布取得前辉瑞英国Sandwich Site的API Pilot Plant及R&D Laboratory,完成公司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进一步提升了CDMO业务的全球供应能力。结合在手订单情况公司预计2024年小分子PPQ项目达28个,后续将有更多项目进入商业化阶段,将推动小分子业务更为稳定增长。随着公司对海外设施的整合梳理,以及行业需求端的逐步回暖,整体有望维持稳健增长。   新兴业务多板块需求旺盛,开启增长新阶段。1)多肽业务:公司加快多肽商业化产能建设,截至年底预计公司多肽固相合成总产能超20000L,同时已获得多个跨国制药公司的临床中后期项目订单,并与国内重要客户签订GLP-1多肽商业化订单。2025年起有望快速增长。2)寡核苷酸业务:截至1H24公司已承接29项新项目同比增长70.6%。寡核苷酸行业整体需求旺盛,后续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3)ADC业务:在生物药CDMO百余个在手项目中,ADC项目占比超过50%。此外还有制剂业务、临床CRO等业务在稳步推进中,新技术输出和合成生物学板块也在实现突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86亿元、67.61亿元、78.07亿元(同比-24.8%/+14.9%/15.5%);实现归母净利润9.17亿元、11.63亿元、12.81亿元(同比-59.6%/+26.8%/+10.1%)。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回款不及预期风险、汇兑损益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客户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5-02-1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