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4)

  •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周:富士康与优必选就人形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工程机械景气度持续提升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周:富士康与优必选就人形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工程机械景气度持续提升

  • 生物药集采尚需时间,继续关注优质创新药生产商

    生物药集采尚需时间,继续关注优质创新药生产商

  • 石化化工交运行业日报第9期:2025年欧盟要求SAF强制添加2%,看好生物燃料发展前景

    石化化工交运行业日报第9期:2025年欧盟要求SAF强制添加2%,看好生物燃料发展前景

  • 心脉医疗(688016):公司点评:价格调整短期业绩承压,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心脉医疗(688016):公司点评:价格调整短期业绩承压,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 2024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概览

    2024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概览

    化学原料
      报告要点速览   生物柴油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与石化柴油有相似的性能,被视为可直接替代石化柴油的优质燃料。依据原料来源不同,生物柴油可分为传统生物柴油和先进生物柴油两大类。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全球正逐步转向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交通领域,生物柴油是降低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中国推广势在必行。目前,中国生物柴油市场处于全面试点阶段,随着生物柴油应用的推广,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本篇报告主要回答生物柴油领域近期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   1)生物柴油行业现状如何?   2)生物柴油市场的竞争情况?   3)生物柴油市场规模如何?   观点提炼   生物柴油行业现状如何?   全球生物柴油产量与消费量大体呈增长态势。2023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与消费量分别为960千桶与1,013千桶/日,2015-2023年产量与消费量差值较小,供需基本平衡。生物柴油的消费存在明显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欧洲、亚太地区、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其他地区有零星分布。欧洲地区生物柴油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0.6%,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市场生物柴油市场的竞争情况?   全球生物柴油市场以国际企业为主导,国际大型能源石化企业为第一梯队企业,主要分为国际可再生能源企业和国际传统石油企业。中国生物柴油市场较为分散,CR5约45%,少数企业处于第二梯队,小规模企业数量众多。第二梯队为中国生物能源规模化企业,这类企业布局相对较早,产能在中国企业中处于前列,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第三梯队为中国生物能源小型企业,这类企业数量众多,产能规模较小,多数产品不具备直接出口的条件,需二次加工   生物柴油市场规模如何?   在双碳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作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之一发挥关键作用,政策对生物柴油产业持续支持,应用试点的确立也将带来需求量的增长,预计2028年生物柴油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64.9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22.6%
    头豹研究院
    11页
    2025-01-21
  • 新和成24年业绩预告点评:营养品量价齐升,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

    新和成24年业绩预告点评:营养品量价齐升,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

  • 2024业绩预告点评:小而美POCT龙头,经营情况持续向好

    2024业绩预告点评:小而美POCT龙头,经营情况持续向好

    个股研报
      奥泰生物(688606)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1月20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至8.70亿元,同比增加13.29%至15.28%;归母净利润2.78亿元至2.98亿元,同比增加53.95%至65.03%;扣非归母净利润2.21亿元至2.41亿元,同比增加50.42%至64.03%。   经营情况提升明显。公司有效把握市场需求,持续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深化市场拓展策略;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多措并举,共同促进业绩的稳步增长。截至2024Q3,公司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8.72%,营业成本比去年同期增长12.39%,致使公司营业毛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50%;同时公司报告期内其他收益、投资收益等均比去年同期也有所增长,因此公司,相应的净利指标以及收益指标均比去年同期增长明显。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1.9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改善。   专注POCT,国际市场影响力强:奥泰生物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线包括传染病检测、毒品及药物滥用检测、妇女健康检测等领域,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市场,尤其在欧美市场表现突出。近年来,奥泰生物通过上游生物原料自给和技术平台的持续创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新产品的快速迭代。公司注重研发投入,2023年开发了25项新原料,其中4项为国内首创,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公司层面的考核以营业收入和国内外产品注册数量为主。公司目标2024-2026年营业收入达8.5亿至1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6%,2024至2026年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新增获批国内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数量不低于25个,2024至2026年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新增获批美国FDA(510K证书)产品数量不低于15个,以确保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持续进步。我们认为股权激励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进步与发展,同时彰显公司对于未来业绩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整体经营持续向好,因此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3.49/4.49亿元(此前为2.46/3.09/3.94),营业收入分别为8.64/11.25/14.85亿元(此前为8.46/10.84/12.41),EPS分别为3.54/4.40/5.67元(此前为3.10/3.89/4.9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1/16.19/12.5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延期获批及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经销商管理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1-21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1月投资策略:年报业绩预告陆续发布,行业回暖信号频现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1月投资策略:年报业绩预告陆续发布,行业回暖信号频现

    生物制品
      1月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JPM2025开局,国产创新药BD交易浪潮迭起:第43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JPM2025)刚刚落下帷幕。今年JPM大会上,出现了比往年更多的中国药企身影。EvaluatePharma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整个行业的临床管线中,至少有五分之一的项目有中国公司参与;DealForma的数据显示,2024年大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2019年这一数字还是0%。跨国药企核心管线的新旧交替,为国内Biotech提供融入全球医药商业的机会。过去几年,数百个国产创新药通过licenseout和newco形式出海,2025年多个项目临床结果即将揭晓。   国内政策端回暖信号频现: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保障人民健康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提出医保丙类目录将于今年年内发布第一版,主要聚焦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并积极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并将探索优化调整支付管理政策,对于丙类目录药品可不计入参保人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行按项目付费。2018年以来,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左右,其中用于谈判药使用超3600亿元,也就是说“老药”集采省下来的钱80%用于创新药,“腾笼换鸟+增量商保资金”的双重驱动下,预计国产创新药在院内药品的占比会持续快速提升。   医疗设备更新进入陆续落地阶段:设备更新政策在经历政策发布、项目上报和审批阶段后,目前进入了采购意向发布和招标阶段,部分省市的设备更新项目开始陆续落地。根据众成数科统计,从24年10月起,招标项目金额呈现递增趋势,截至1月5日,我国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招标公告已披露的预算总金额达80亿元。随着招投标落地,设备更新对于企业端业绩的贡献有望从24Q4起得以体现,并延续到25年整年。   投资建议:国内医疗需求持续升级,宏观经济有望逐步回暖,在地缘政治扰动之下,国家有望加大对于自主可控的支持力度,建议优先配置创新药、创新器械、医疗设备、生命科学上游等细分行业,同时建议关注AI医疗、并购重组等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   1月投资组合:智翔金泰-U、美好医疗、特宝生物、爱博医疗、艾德生物、澳华内镜、百普赛斯、药明合联(H)、康诺亚-B(H)、爱康医疗(H)。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医保政策超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5-01-2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公司成长逻辑持续兑现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公司成长逻辑持续兑现

    个股研报
      奥泰生物(688606)   202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成长逻辑持续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8.55~8.70亿元,同比增长13.29%~15.28%;归母净利润2.78~2.98亿元,同比增长53.95%~65.03%;扣非归母净利润2.21~2.41亿元,同比增长50.42%~64.03%。单看Q4,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37~2.52亿元,同比增长21.68%~29.38%;归母净利润0.80~1.0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7~0.87亿元,同比增长32.46%~72.20%;考虑公司坚持全球分散化客户战略持续深化客户合作,近年来客户数量激增合力驱动业绩成长,并通过原料自产、自动化程度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式强势提升毛利率;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我们再次上调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88/3.6/4.5亿元(原值为2.77/3.48/4.3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63/4.54/5.6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3/15.4/12.3倍,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逻辑在于客户数量激增,自主品牌比例提升明显,新品研发上市节奏加快   公司已上市产品多达1300余种,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现场检测等多个领域,能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并持续聚焦研发注册,2024H1公司新增53项产品上市,自主研发的十四合一毒品联检产品(含芬太尼(1ng/ml)检测试剂)获得美国FDA510K认证。公司2024H1外销收入占比94.78%,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外销收入依然是公司收入主要来源,其中毒品检测、常规传染病类产品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24H1新增境内外新客户数量多达400余个,充分证明公司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和产品的竞争力。ODM收入2.60亿元,占主营的65.53%,自主品牌收入1.37亿,自主品牌占比逐步提升,体现了公司既注重ODM的口碑积累又重视自有品牌培育,其中自有品牌营收规模有望快速提升。   公司战略布局生物原料平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推出效率   公司战略布局上游生物原料平台,通过实现原料自给,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上游核心原料商的依赖,为产品迭代提供创新平台。公司2024H1生物原料研发成果丰硕,成功开发出9项新原料,包括依替氮卓抗原抗体、地芬诺酯抗原抗体、噻奈普汀抗原抗体、舍曲林抗体以及大肠杆菌k99抗体等,其中6项原料更是实现了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截至2024H1公司已实现自产并投入使用的生物原料种类超过300种,其中24项为国内首创原料。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推进不及预期;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1-21
  • 化工行业周报:三代制冷剂毛利继续走扩;快速去库推动涤纶长丝价格上涨

    化工行业周报:三代制冷剂毛利继续走扩;快速去库推动涤纶长丝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报告摘要   1.重点行业和产品情况跟踪   三代制冷剂毛利持续向好。2024年12月16日,生态环境部对2025年度制冷剂配额进行公示。根据配额公示,2025年二代制冷剂(HCFCs)生产配额为16.36万吨,同比减少4.9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为8.60万吨,较2024年减少4.21万吨。2025年三代制冷剂(HFCs)生产配额为79.19万吨,同比增加4.34万吨,内用生产配额为38.96万吨,较2024年增加4.72万吨。根据配额结果,二代配额大幅压减,三代配额有所增加,但整体幅度小于前期指引,有望推动制冷剂行业继续维持较高景气度。本周主要产品毛利大幅提升,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月19日,二代制冷剂方面,本周R22毛利为21343.78元/吨,较上周下降152元/吨;R142b毛利为3792.78元/吨,较上周上涨了2126元/吨。三代制冷剂方面,R125毛利为23455.75元/吨,较上周增加393元/吨;R32毛利为27624.13元/吨,较上周增加了683元/吨;R134a毛利为26717元/吨,较上周增加了475元/吨。   库存去化显著,涤纶长丝价格上涨。2024年末,成本上涨叠加长丝价格尚处低位等多重因素带动,下游厂商扩大采购,长丝市场库存快速去化,且随着春节不断临近,长丝装置减产、检修逐渐落地实施,行业开工率不断下滑,市场供应快速缩减。截止至1月17日,涤纶长丝行业开工已从月初的87.48%降至79.03%。截止至1月17日,POY150D/48F市场均价730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250元/吨,涨幅3.55%;FDY150D/96F市场均价770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200元/吨,涨幅2.67%;DTY150D/48F市场均价845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200元/吨,涨幅2.42%。   2.核心观点   制冷剂:2025年制冷剂配额落地,二代配额大幅压减,三代配额有所增加,但整体幅度小于前期指引,有望推动制冷剂行业继续维持较高景气度。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安全环保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5-01-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