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80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东曹计划扩产HDI,心连心聚甲醛项目投产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东曹计划扩产HDI,心连心聚甲醛项目投产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行情:本周,上证综合指数上涨2.33%,创业板指数上涨1.94%,沪深300上涨1.44%,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上涨1.26%,申万化工指数上涨1.94%。   化工各子行业板块涨跌幅:本周,化工板块涨跌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粘胶(7.38%)、氯碱(6.14%)、改性塑料(4.76%)、绵纶(4.58%)、涤纶(4.4%);化工板块涨跌幅后五的子行业分别为磷肥及磷化工(-0.98%)、涂料油墨颜料(-0.73%)、钾肥(-0.69%)、轮胎(-0.09%)、合成树脂(0.11%)。   本周行业主要动态:   东曹计划扩产HDI。12月3日,日本东曹株式会社(Tosoh)宣布计划在日本山口县周南市的南阳工厂中增加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衍生物的生产能力。该工厂扩建后HDI年产能达3万吨(较现有产能增加50%),总投资金额约60亿日元,预计2025年5月开始施工,2026年8月之后开始投入运营。   心连心聚甲醛项目投产。12月4日,中国心连心化肥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新疆心连心拟建6万吨聚甲醛项目已经竣工并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是集团首个高分子化工新材料项目,产出产品已达到优等品级别,在技术性能及产品可靠性方面均达预期,客户试用反馈良好。标志着公司聚甲醛项目在立项设计、施工质量效率、运营绩效等各方面均达到国内行业一流水准。该项目是公司高质、高效发展战略的部署之一,该项目的顺利建成、运行,不仅有利于新疆基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还实现了基础化工甲醇的产业链延伸升级,符合集团新疆基地“资源高转化”的发展定位,有助于集团收入及利润的提升。(资料来源:中国心连心化肥、东方财富网、化工新材料)   投资主线一:轮胎赛道国内企业已具备较强竞争力,稀缺成长标的值得关注。全球轮胎行业空间广阔,国内轮胎企业迅速发展。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通用股份、玲珑轮胎。   投资主线二:消费电子有望逐渐复苏,关注上游材料企业。随着下游消费电子需求逐渐回暖复苏,面板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充分受益。部分国内企业在面板产业链部分环节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切入下游头部面板厂供应链,自身α属性充足。随着面板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回暖,头部显示材料厂商有望享受行业β共振。建议关注:东材科技(光学膜核心标的,电子树脂稳步放量)、斯迪克(OCA光学胶龙头企业)、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核心标的)、瑞联新材(OLED中间体及液晶材料生产商)。   投资主线三:关注具有较强韧性的景气周期行业、以及库存完成去化迎来底部反转。(1)磷化工:供给端受环保政策限制,磷矿及下游主要产品供给扩张难,叠加下游新能源需求增长,供需格局趋紧。磷矿资源属性凸显,支撑产业链景气度。建议关注: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芭田股份。(2)氟化工: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加速削减支撑盈利能力高位企稳,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落地在即迎来景气修复,高端氟聚合物及氟精细化学品高速发展,萤石需求资源属性增强价格阶段性高位。建议关注:金石资源(萤石资源储量、成长性行业领先)、巨化股份(制冷剂龙头企业)、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中欣氟材。(3)涤纶长丝:库存去化至较低水平,充分受益下游纺织服装需求回暖。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   投资主线四:经济向好、需求复苏,龙头白马充分受益。随着海内外经济回暖,主要化工品价格与需求均步入修复通道。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竞争和扩张,具有显著规模优势,且通过研发投入持续夯实成本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显著。在需求复苏、价格回暖双重因素共振下,具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的龙头白马具有更大弹性。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等。   投资主线五:关注供给异动的维生素品种。巴斯夫宣布维生素A、E供应遭遇不可抗力,影响当前市场供给,随着维生素采买旺季的到来,供需失衡会进一步突出。建议关注:浙江医药、新和成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2页
    2024-12-08
  • 欧洲经销商落地,CGM出海扬帆起航

    欧洲经销商落地,CGM出海扬帆起航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投资要点   事件:三诺生物于2024年11月29日与A.MENARINI DIAGNOSTICSS.r.l.签署了《经销协议》,双方主要就A.MENARINI DIAGNOSTICS S.r.l.在欧洲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以联合品牌的方式独家经销公司的第一代、第二代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iCan CGM System)定制型号等事项进行约定。   欧洲经销商落地,欧洲市场未来可期。A Menarini Diagnostics S.r.l.是一家意大利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包括医疗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帮助医疗专业人员进行安全、可持续的诊断,涵盖糖尿病、血液学、临床化学、尿液分析和免疫学等多个医疗领域,致力于通过先进的诊断工具和技术为更好的健康结果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是欧洲领先的诊断公司之一。我们认为此次合作的签署及顺利履行有利于公司欧洲市场的业务开拓和战略布局,预计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CGM国内海外双轮驱动,看好未来持续放量。2023年公司产品“三诺爱看”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三代传感技术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陆续完成CGM全球多个国家的注册、上市销售。同时公司在CGM领域不断升级迭代,在报告期内公司新一代CGM国内注册申报获得受理。公司CGMS产品“三诺爱看”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在中国、印尼、欧盟MDR、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注册证,并已在国内上市以及欧洲线上进行销售。公司CGMS产品高性能严标准,产品技术质量水平符合国际先进要求,彰显了公司严谨的质量体系和卓越的研发制造能力。我们预计公司CGM产品有望于25Q3取得FDA证,未来有望在国内、海外双向突破,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品牌力持续提升,全球影响力扩大。公司通过与Trividia和PTS公司的全球合作,建立了全球销售渠道资源以及多年累积的丰富国际经营及销售经验,与供应商、客户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未来收入的增长以及新产品的市场导入奠定了基础,提升新产品的边际贡献,同时公司旗下产品及服务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之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46.30/52.88/60.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2/5.24/6.22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6/28/24倍。我们认为公司是行业当中的龙头公司,未来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延期获批及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经销商管理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2-0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球投融资企稳重视BD大机会,化学原料药行业整体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球投融资企稳重视BD大机会,化学原料药行业整体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

    中药
      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整体企稳,国内仍处于磨底阶段   2024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整体企稳,全球投融资略有回暖态势,各月份之间波动较大,全球top30药企平均研发投入整体稳健增长。2024年以来国内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仍处于底部位置,暂未看到明显复苏信号。   11月国内及国外超5亿美金的重磅BD交易分别有7/12起   2024年11月,国内及国外超5亿美金的重磅BD交易分别有7/12起。国内管线授权主要聚焦在抗体类药物,包括双抗、三抗、双抗ADC等;国外管线授权主要有化药、CAR-T、siRNA等。   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整体呈现量升价稳的趋势,抗生素产业链表现较好近些年原油现货价格有所回落,工业原料现货指数逐步稳定,化学原料药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基本趋于稳定。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有望增强原料药出口竞争力。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PPI指数近两年持续下行,2024年3季度呈现显著回升趋势,原料药行业产品销售价格处于底部回升阶段。受环保、成本、政策等因素影响,抗生素上游中间体价格近些年逐步上涨,其中6-APA、青霉素工业盐及硫氰酸红霉素价格涨幅较大,7-ADCA等头孢类中间体价格有所回升;受上游成本推动及下游需求旺盛影响,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原料药价格持续上涨,且仍处于价格高位;受行业供给过剩及下游需求疲弱影响,近些年动保原料药价格持续下行,氟苯尼考均价从400-700元/kg的区间下降到近期的100-200元/kg区间,强力霉素价格也下降到历史底部区间,部分企业出现连续亏损,行业出清加速,动保原料药价格有望迎来周期性回升。   肝素及碘造影剂原料药处于周期底部   肝素原料药行业经历2019-2021年高潮阶段,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2023年肝素原料药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23Q4价格呈现急速下降,主要受非规范市场价格下跌影响。2024年肝素API价格基本处于企稳阶段。从2021-2022年,受智利和日本地震、疫情等因素影响,碘原料供给端出现明显收缩,碘原料价格经历快速上涨,2022-2023年处于价格周期顶点。受其他行业需求旺盛拉动(电子行业),2024年碘原料价格有所回升。   推荐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诺诚健华、人福医药、恩华药业、苑东生物、九典制药、百洋医药、和黄医药、泽璟制药;中药:悦康药业、佐力药业、方盛制药、羚锐制药;原料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奥锐特;医疗器械:奥泰生物、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康拓医疗;CXO:药明生物、药明康德、阳光诺和、博腾股份、药石科技;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皓元医药、奥浦迈、百普赛斯;医疗服务:海吉亚医疗、通策医疗;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风险提示:创新药放量不及预期、药物潜在安全性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12-08
  • 氟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多品种年底配额紧张,空调排产预计保持高增长

    氟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多品种年底配额紧张,空调排产预计保持高增长

    化学制品
      本周(11月29日-12月06日)行情回顾   本周氟化工指数上涨2.67%,跑赢上证综指0.34%。本周(11月29日-12月06日)氟化工指数收于2727.6点,上涨2.67%,跑赢上证综指0.34%,跑赢沪深300指数1.23%,跑赢基础化工指数0.80%,跑赢新材料指数1.22%。   要闻点评:空调排产预计将持续高增,制冷剂需求有望超预期   据产业在线,12月份家用空调排产1790万台,较2023年同期实绩增长31.7%。其中,预测内销排产702.2万台,同比增长15.0%;预测出口排产1088万台,同比增长48.5%。预计2025年1、2月份空调排产将分别增长31.7%、4.1%,其中出口排产增速内销。我们认为,空调产销高增长有望带动制冷剂需求,在全球空调企业对新兴市场份额争夺的背景下,配额制下的制冷剂或将成为稀缺资源。   氟化工周行情:制冷剂行情高位持稳,或将酝酿新一轮涨幅   萤石:据百川盈孚,截至12月6日,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3,676元/吨,环比下跌0.97%;12月均价(截至12月06日)3,685元/吨,同比上涨4.30%;2024年(截至12月06日)均价3,546元/吨,较2023年均价上涨9.99%。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国内萤石粉市场区间暂稳整理,南北地区供应量弱势,需求跟进有限。目前北方市场成交较少,场内业者心态纠结,仍处于博弈状态;南方市场较为明朗,主因下游需求淡弱,货源的稀缺致使其后期难以回落且波动有限,南方市场活跃度高于北方地区。   制冷剂:截至12月06日,(1)R32价格、价差分别为40,000、25,388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1.09%;(2)R125价格、价差分别为38,000、20,593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持平;(3)R134a价格、价差分别为39,500、21,725元/吨,较上周分别+1.28%、+2.36%;(4)R410a价格为38,0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价格、价差分别为32,500、23,181元/吨,较上周分别+1.56%、+2.20%。外贸市场:(1)R32外贸参考价格为40,000元/吨,较上周持平;(2)R125外贸参考价格为20,000元/吨,较上周持平;(3)R134a外贸参考价格为39,500元/吨,较上周+1.28%;(4)R410a外贸参考价格为28,0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外贸参考价格为24,000元/吨,较上周持平。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制冷剂市场进入年度生产尾声,多品种实际成交报盘方面继续上涨,R32、R152a、R227ea等品种配额部分企业消耗殆尽,难以维持正常生产,工厂制冷剂难以累库。即将进入2025年,受配额制影响,企业库存同比回落显著,轻装上阵。当前制冷剂上冲动能依旧充足。   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其他受益标的:东阳光、永和股份、东岳集团、新宙邦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波动,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12-08
  • 化工行业2024年三季度基金持仓分析:持仓比例创年度新低,龙头持仓集中度提升

    化工行业2024年三季度基金持仓分析:持仓比例创年度新低,龙头持仓集中度提升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基础化工、石油石化板块涨幅处于后列,重仓持股仍旧低配   2024Q3沪深300上涨16.07%,基础化工板块上涨11.92%,石油石化板块上涨2.00%,分别跑输沪深3004.15pct、14.07pct,基础化工、石油石化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位列第22和30,相对收益均有所承压。2024Q3基础化工、石油石化行业重仓占比分别为1.92%、1.15%,基金数量占比分别为2.92%、1.39%。   基础化工:重仓及超配比例有所下降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供给端扩产潮,化工景气度逐步下行,基础化工重仓比例有所减少,2024Q3基础化工行业重仓比例下降到1.92%,行业超配比例为-1.52%,其中聚氨酯子行业重仓占比达到0.5%,是基础化工第一大子行业。万华化学、蓝晓科技、瑞丰新材、梅花生物重仓市值分别增加28、10、7、7亿,而华鲁恒升、远兴能源、新凤鸣、华恒生物、多氟多重仓市值分别减少15、6、6、6、4亿。   石油石化:油气开采重仓环比降幅较大   石油石化行业景气度和原油价格以及红利交易策略相关,随着油价持续位于高位以及防守策略,石油石化板块重仓比例逐步提升,2024Q2重仓比例达到2.04%,后随着原油未来价格预期走弱,石油石化重仓比例在2024Q3下降到1.15%,超配比例为-3.73%。2024Q3,油气开采子行业重仓占比达到0.67%,是石油石化第一大子行业。广汇能源、中国石化、海油发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重仓市值分别增加5、4、3、2亿,而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桐昆股份、中国石油股份重仓市值分别减少94、30、28、23、9亿。   投资建议   基础化工:挖掘周期底部优质赛道:关注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子赛道的头部企业,重点关注万华化学、卫星化学、宝丰能源、新和成。   石油石化:配置分红盈利稳定高股息资产:关注弱复苏背景下盈利稳定、分红股息率优异高股息企业,重点关注中国海油、中国石油、恒力石化。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12-08
  • 专注小分子靶向药,代谢和自免管线收获期临近

    专注小分子靶向药,代谢和自免管线收获期临近

    个股研报
      益方生物(688382)   益方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小分子靶向药物的 Biotech。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投资逻辑基于以下 3 点: 1)肿瘤管线可贡献稳定现金流:贝福替尼和格索雷塞已完成对外授权,不再占用资源的同时可贡献稳定的收入分成; 2)代谢和自免管线逐步进入数据和 BD 收获期:2 期银屑病顶线数据提示 D-2570 是潜在的变构 TYK2i 的 BIC; D-0120 美国联用别嘌醇治疗难治性痛风初步数据优秀; 3)较大的上涨空间: 我们的收入预测显示益方 5 款核心产品经风险调整的峰值终端收入为 66 亿元, DCF 和 NPV 法测算的目标市值为 130 亿元。   肺癌:患者基数庞大,贝福替尼和格索雷塞两款口服靶向药已实现商业化,并携手国内 Pharma 企业共拓展市场   1) 贝福替尼:牵手贝达药业深度布局 EGFRm 肺癌市场, 1L 及 2L适应症均已获批,并且展现出优异的 PFS 数据。   2) 格索雷塞(KRAS G12C):合作正大天晴掘金 KRAS G12Cm 实体瘤市场。非小单药二线适应症获批, 一线联合 FAKi 响应率高达90%。   乳腺癌:口服 SERD 市场广阔, D-0502 早期数据具有同类最佳优势,国内率先进入 2L HR+ BC 的 3 期临床,并计划开展 1L HR+ BC 的3 期临床   1) SERD 氟维司群是 AI 耐药 HR+ BC 患者的推荐药物,销售峰值10 亿美金,但存在肌肉注射给药限制, 口服 SERD 有望通过更好的疗效和给药便捷性实现对其替代。   2) D-0502(口服 SERD):早期临床表现优于 FIC 艾拉司群,目前HR+乳腺癌二线治疗 3 期临床稳步推行,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3) AI 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使用时间延长, 渗透率扩大,晚期乳腺癌中对 AI 耐药患者数量会增加。我们预计公司将启动 1L HR+乳腺癌的 3 期临床。   代谢及自免: D-0120 和 D-2570 的 2 期临床数据优异, 展现出成为BIC 药物的潜力, 有望满足目前痛风及自免治疗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1) D-0120(URAT1): URAT1 抑制剂是痛风主要治疗手段,现有药物安全性不佳, D-0120 的 2b 期数据实现 80%缓解率和良好的安全性。此外, 欧美对新型痛风药需求强烈, D-0120 在美国 2 期临床进展顺利。   2) D-2570(TYK2 JH2): TYK2i 在自免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TYK2 变构抑制剂 D-2570 银屑病 2b 期临床展现出与生物药相媲美的疗效,公司计划进一步探索 D-2570 在其他自免疾病的应用。   2024-2026 年关键催化剂   1) 贝福替尼: 1) 1L 非小医保谈判结果; 2)国内销售放量。   2) 格索雷塞(KRAS G12C): 1)国内销售放量; 2)联合用药治疗1L KRAS G12C 突变 NSCLC 的 3 期临床启动。   3) D-0502(口服 SERD): 1)中国 2L HR+ BC 的 3 期数据读出,并递交 NDA; 2) 1L HR+ BC 的 3 期临床启动。   4) D-0120(URAT1): 1)中国痛风 2 期临床数据读出,以及 3 期临床启动; 2)美国痛风 2 期临床预计 25H1 数据读出。   5) D-2570(TYK2): 自免新适应症 2 期临床计划 24 年底/25 年初启动。   投资建议   益方生物是小分子药物研发的领军企业, 5 款核心产品覆盖癌症、自免及代谢三大治疗领域。肺癌领域,贝福替尼和格索雷塞已实现商业化,有望在销售持续放量的同时,积极拓展新适应症;乳腺癌领域, D-0502(口服SERD)用于 2L HR+ BC 的 3 期临床稳步推进,为国内第一梯队;代谢和自免领域, D-0120(URAT1)和 D-2570(TYK2)具有同类最佳潜力, D-0120 在中国和美国分别进行单药和联合用药针对痛风治疗的 2 期临床,美国难治性痛风市场巨大。 D-2570(TYK2 JH2)用于银屑病 2 期临床展现出 BIC 潜力的 PASI 100 数据,并计划启动自免新适应症的 2 期临床。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DCF 和 NPV 法测算的目标市值为 130 亿元,对应股价为 22.48 元。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 存在无法成功或及时完成药物临床开发、获得监管批准和商业化的风险;   医药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如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宏观环境风险: 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4-12-08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百菌清涨价,静待供需两端变化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百菌清涨价,静待供需两端变化

    化学制品
      本周市场震荡向上,其中申万化工指数上涨1.94%,跑赢沪深300指数0.5%。标的方面,主题方向表现强势,比如:机器人、固态电池主题;前期表现强势的SAF、重组概念有所回调。基础化工行业边际变化方面,建议关注以下几个事件,一是OPEC+增产计划推迟至明年4月,石油价格仍存在不确定;二是日本东曹宣布扩产HDI,该产品竞争有加剧的可能;三是本周百菌清价格继续延续上涨态势。AI行业,一是OpenAI12天12场新品发布会,AI应用初见端倪;二是腾讯大模型上线文生视频,并宣布开源,国产大模型蓄力向上;三是野村认为,今年推出的iPhone16系列在硬件上并未完全适配AI应用,明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17系列可能是苹果真正意义上的首款AI手机。电子行业,市场调查机构DSCC于12月2日发布报告称2024年第3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显示器出货量同比首次出现下滑。汽车行业,日欧多家汽车巨头遭遇危机,高管被迫离职。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中国11月财新制造业PMI升至51.5,创五个月新高,加速扩张。11月新订单创2023年3月以来最高,其中出口订单四个月来首次恢复扩张,主要是由于需求基本面改善以及商家建库存等。此外,成本价格回升,企业乐观情绪回升,但用工仍保持谨慎。   大事件二:腾讯大模型上线文生视频,并宣布开源。腾讯混元大模型公布正式上线视频生成能力,这是继文生文、文生图、3D生成之后的又一新里程碑式功能,参数量130亿,是当前最大的视频开源模型。   大事件三:野村认为,今年推出的iPhone16系列在硬件上并未完全适配AI应用,明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17系列可能是苹果真正意义上的首款AI手机,届时苹果可能会重新调整其产品线。预计iPhone17系列将搭载A19系列处理器,在屏幕尺寸、像素、内存上均有所升级,Pro系列机身可能改用铝合金材质,并增加散热零部件。   大事件四:日欧多家汽车巨头遭遇危机,高管被迫离职,深陷转型困境。传统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转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斯特兰蒂斯首席执行官离职;大众汽计划关闭至少3家本土工厂、裁员上万人、全员降薪10%;日产汽车仅有“12-14个月的生存期”。   大事件五:OPEC+增产计划推迟至明年4月,国际油价短线走低。OPEC+在会议上表示,原则上已同意推迟原定的1月增产计划,将从2025年4月开始逐步解除石油减产,直到2026年9月。   大事件六:12月4日消息,市场调查机构DSCC于12月2日发布博文,报告称2024年第3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显示器出货量同比首次出现下滑,并预计2025年仍将持续下降。   大事件七:12月3日,日本东曹宣布计划在日本山口县周南市的南阳工厂中增加HDI衍生物产能,扩建后HDI年产能达3万吨(增加50%),总投资金额约60亿日元,预计2025年5月开始施工,2026年8月之后投产。   投资组合推荐   万华化学、宝丰能源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12-08
  • 健康的未来6/健康中的AI(r)进化

    健康的未来6/健康中的AI(r)进化

    医疗服务
      每年 , 罗兰贝格 健康的未来 研究重点探讨了对医疗保健行业尤为相关的一个主题。对于今年的研究——我们系列研究的第六年——我们咨询了来自12个国家的100名管理人员和高层执行官。 1   结合详细的访谈与更广泛的关于态度和预期的调查。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在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话题上:人工智能(AI),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AI 预计将带来一系列益处:一些评论家预测医疗护理质量将取得突破性的提升,而另一些人则预见前所未有的经济利益。AI 很可能会影响健康-care 领域的商业模式和流程。但新技术是否会引发   革命 在医疗保健或更温和的过程中 进化 -how 当前行业内的玩家是如何应用新技术的——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这些技术在未来五年内对不同医疗领域和各类医疗机构的影响?   在我们的调查中 , 我们得出结论 , 总体而言 , 人工智能将导致可以最好地描述为 医疗保健的快速发展 . 这个快速演变的过程将带来巨大的变化,但也会为参与者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制定谨慎的战略回应。医疗保健领域的某些领域已经经历了快速的转型:例如,在医院中,52%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在标准的医学诊断操作中部分使用了AI,另有32%的受访者正在试点此类解决方案。然而,在治疗领域,36%的医院尚未开始使用AI。改善患者旅程将通过个性化治疗而非新产品来实现。就业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技术角色面临最大的颠覆。然而,许多组织仍落在后面,只有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利用AI获得竞争优势。为了弥合这一差距,87%的受访者更倾向于与科技巨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进行内部开发。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
    40页
    2024-12-08
  • 【粤开医药】优化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医保数据共享是关键

    【粤开医药】优化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医保数据共享是关键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商业健康保险是我国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尤其是在当前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增速快、控费压力大、需要同时平衡好“保基本”与“促发展”的形势要求下,研究优化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等临床先进诊疗产品的支付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当前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主要模式及存在问题   1.商业健康保险规模快速扩大,但其占整体卫生费用、创新药支出比例依然较低。   商业健康保险规模快速扩大。2013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1123.5亿元,2023年增长至9034.5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率23.2%。   但从医疗卫生支出的角度看,当前商业健康保险对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贡献依然不强。2022年的我国医药卫生支出85327.5亿元,商业健康保险保费赔付支出3599.5亿元,占比约4%,同期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支出24597.24亿元,占比约29%。   备受关注的创新药支付方面,商业健康保险的渗透率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2023年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总额约74亿元,占整体市场规模的5.3%。多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目前只能保障医保目录内药品的自付医疗部分,对于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目录外品种尚未实现完全覆盖。   2.当前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集中体现在企业团体险、大病保险、百万医疗、地方商业补充险等险种   企业团体医疗险:雇主为员工投保,一般只覆盖医保目录内药品的自费部分,多数无法支付医保目录外创新药。   大病保险:医保统筹使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向商业保险机构采购。   百万医疗:居民自主购买的低保费、高保额产品,可以覆盖医保目录外的特效药、进口药以及其他先进的诊疗技术(如质子重离子治疗)。缺点是只能筛选健康人群投保,实际的赔付、支付量并不是很高。   地方补充商业保险(惠民保):居民自主购买的“地方政府指导+商业医保承办”型保险,覆盖医保目录内药品的自费部分以及一些城市指定创新药品目录内产品。   3.商业健康保险衔接创新药支付存在赔付支付体量小、品种不够丰富、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医疗管理服务,没有建立积累医疗管理服务及成效数据体系   综合面向人群、保费保额、覆盖范围等多个角度分析,上述商业医疗险对创新药的支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整体赔付支付体量小。企业团体险、大病保险、地方商业补充险等一般锚定基本医保目录内产品按比例赔付自费部分,对于医保目录外品种创新药很难实现全面覆盖,而医保目录“保基本”的民生属性决定了其对创新药的覆盖范围和支付定价都有一定限制;百万医疗多数只筛选健康人群,筹资规模与出险赔付体量都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期待。   二是品种不够丰富,尤其是缺乏带病(慢病)人群保障产品。我国约5亿慢病患者,但除企业团体险、大病保险、地方商业补充险外,市场上可以投保的商业医疗险数量很少,且条件相对严苛。   三是可持续性不强。除了大病医保与基本医保挂钩能够长期投保之外,其余的保险均为一年期短期险。承保的商业公司无法拥有如长期险一样有固定的保费收入,能够通过利差、费差平衡整体收益,实现长期稳定的治疗支付支持。   国内的商业健康保险延续寿险产品思维,在疾病事故发生之后“只赔不管”,不是通过相应的疾病预防与筛查、医疗资源匹配、病程管理、用药指导等相关医疗服务实现风险管理控制,没有建立积累医疗管理服务及成效数据体系,缺乏相关疾病发生率、费用率的实际数据,不足以支撑设计开发患病人群险、长期险等产品。   二、优化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推动医保平台数据共享是关键我国持续加大力度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目前正在谋划探索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以及其他有关支持政策。   我们认为,医保数据共享能够优化完善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当前商业健康保险衔接创新药支付存在赔付支付体量小、品种不够丰富、可持续性不强等几个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医疗管理服务累积数据,疾病发生率、费用率等产品设计定价相关的核心关键数据不足,未来如果引入医保平台数据,将有利于打通商业健康险产品设计、定价、核保、支付等方面堵点,真正实现商业健康险带来创新药品支付的“新增量”。   结合医保信息平台数据类型以及相关文件来看,以下几个领域的数据共享有望优先推进,并预期对创新药支付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基本医保信息历史数据的汇总分析,包括参保状态、大病既往赔付、住院及手术史、年度医疗费用等信息,商业健康保险可依据此项针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开发产品,并加快营销、投保、核验、承包等流程,在减轻营销、核验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保费收入更大程度向赔付成本倾斜。   二是在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等目录,以及定点医药机构和医护人员等方面的信息共享,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等方面成为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   三是在定点医药机构支付结算情况的信息共享,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实现快速理赔。   三、行业要闻: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有哪些看点?   11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推动医疗领域有序扩大开放,试点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点评:外商独资医院准入有助于发展特需医疗、高端医疗,能够与内资医疗服务形成错位发展,有益于满足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利好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械等板块。尤其是商业健康保险板块,尽管政策上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医院成为医保定点机构,但无论从其定位人群(高端客户、外籍人士)还是过往实践(外商医院,如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纳入医保,报销比例大概在5%)来看,商业健康保险依然是外商独资医院较大的购买方,如果未来外商独资医院加快落地,预计将会为商业健康保险带来一定的增量空间。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效果不明显、 业绩增长不及预期、研发及商业化失败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12-08
  • 医药行业周报:中成药集采方案落地,关注相关个股机会

    医药行业周报:中成药集采方案落地,关注相关个股机会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12月2日至12月6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44%;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上涨1.62%。从本周市场表现来看,创新药大品种逻辑持续演绎,如益方生物、广生堂、热景生物等,此外CXO板块受美国生物法案传闻有所反弹,其他表现较为分化。宏观层面看,近期卫健委、医保局等部门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商保发展趋势显著,国内医药支付端有望迎来向上趋势,我们认为前几年对医药板块最大压制因素之一有望得以缓解,医药板块或有望迎来反转。建议关注:1)2025年板块反转、近期边际好转的中药板块如昆药集团、太极集团、同仁堂、马应龙等;2)医药最为明确的方向创新药,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海思科、迪哲药业、泽璟制药、翰森制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等;3)细分领域有望提估值的个股:建议关注九典制药、人福医药、普门科技、百洋医药、鱼跃医疗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上涨(+1.62%)。本周上涨个股数量348家,下跌个股数量142家,涨幅居前为灵康药业(+31.91%)、益方生物-U(+28.30%)、新赣江(+26.81%)、盟科药业-U(+17.71%)和皓宸医疗(+17.18%),跌幅居前为*ST吉药(-16.23%)、富祥药业(-15.70%)、浩欧博(-14.76%)、普利制药(-10.99%)和四环生物(-7.82%)。   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及首批续约方案发布,有望温和落地。2024年12月1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和《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首批扩围接续)》,本次集采是湖北省牵头的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集采品种进一步扩大,共涉及20个采购组、95个通用名产品。首批中成药集采扩围接续,覆盖地区也将进一步扩大。随着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及首批集采续约工作顺利推进,结果有望近期落地,参考前两批中成药国采降幅,我们预计中成药集采政策整体将保持温和态势,板块有望迎来情绪反转和估值修复行情,建议关注昆药集团、方盛制药、太极集团、盘龙药业、同仁堂等。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年初以来医药指数下跌7.82%,位于申万行业倒数第一。近期医药边际改善信号显著,商业健康险有望显著加速,支付能力提升空间可期,看好2025年医药否极泰来,坚持“创新+出海+老龄化”主线,关注医药低估值修复机会。建议关注:1)创新药械: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和黄医药、科伦博泰、翰森制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信立泰、海思科、赛诺医疗等;2)出海: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美好医疗、福瑞股份、新产业、三友医疗、科兴制药等;3)国产替代:建议关注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4)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建议关注鱼跃医疗、九典制药、可孚医疗、昆药集团、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羚锐制药等;5)高壁垒行业:建议关注麻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国药股份等)、血制品(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6)小而美标的:建议关注百洋医药、普门科技、盘龙药业、麦澜德、方盛制药、立方制药等。   本周投资组合:九典制药、昆药集团、东诚药业、普门科技、翰森制药;   十二月投资组合:九典制药、昆药集团、东诚药业、翰森制药、科伦博泰、三诺生物、普门科技、百洋医药、开立医疗、人福医药。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12-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