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5)

  • 医药日报:默沙东Clesrovima在华申报上市

    医药日报:默沙东Clesrovima在华申报上市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4月3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35%,跑赢沪深300指数0.24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8名。各医药子行业中,线下药店(+0.92%)、医院(+0.58%)、血液制品(+0.46%)表现居前,医疗研发外包(-2.50%)、医疗设备(-1.45%)、体外诊断(-1.37%)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赛升药业(+13.90%)、哈三联(+10.02%)、多瑞医药(+9.67%);跌幅榜前3位为能特科技(-8.20%)、百普赛斯(-7.38%)、海泰新光(-7.06%)。   行业要闻: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默沙东(MSD)申报的Clesrovimab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该产品此前被CDE拟纳入优先审评,拟定适应症为用于即将进入或出生在第一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季的新生儿和婴儿预防RSV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Clesrovimab(MK-1654)是一种在研的半衰期延长的单克隆抗体,可作为被动免疫手段,用于预防RSV疾病。   (来源:CDE,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同仁堂(600993):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归母净利润为15.26亿元,同比下降8.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4.82亿元,同比下降10.55%。   奥翔药业(603229):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签发的关于盐酸毛果芸香碱原料药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证书(CEP证书),标志着该产品可以在欧洲市场及承认CEP证书的市场进行销售。   恒瑞医药(600276):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山东盛迪医药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关于HRS-6719片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   健友股份(603707):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美国FDA签发的利拉鲁肽注射液,18mg/3mL(6mg/mL),(ANDA号:218115)批准信,该产品近期将安排在美国上市销售,有望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06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关税战背景下,医药板块确定性更高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关税战背景下,医药板块确定性更高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20%、4.77%,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2.57%、6.64%;本周、年初至今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7%、30.77%,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5.21%、11.85%;本周A股化药(+3.45%)、医药商业(+1.48%)及中药(+1.53%)等股价涨幅较大,原料药(+1.06%)、医疗器械(-0.21%)及生物制品(+1.37%)等股价涨幅相对较小;本周A股涨幅居前多瑞医药(+56%)、欧康医药(+49%)、伟思医疗(+31%)、,跌幅居前东方生物(-11%)、东方海洋(-9%)、能特科技(-9%);本周H股涨幅居前宜明昂科(+17%)、嘉和生物(+15%)、康方生物(+15%),跌幅居前创盛集团(-24%)、腾盛博药(-20%)、和铂医药(-20%)。本周板块表现特点:本周小市值个股表现更为强势,但H股波动较大。   罗氏多发性硬化症重磅药物「奥瑞利珠单抗」在华获批上市;里程碑!诺华核药Pluvicto获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二线治疗:3月31日,罗氏宣布奥瑞利珠单抗(Ocrelizumab,OCREVUS)的上市申请已获NMPA批准,每六个月静脉输注一次给药,用于治疗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和活动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和成人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PMS)。3月28日,诺华宣布美国FDA已批准Pluvicto(lutetium Lu177vipivotidetetraxetan,镥[177Lu]特昔维匹肽)用于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这些患者已接受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治疗且被认为适合延迟化疗。   美国加征关税为什么豁免医药产业?2025年4月2日白宫颁布的对等关税新行政命令,豁免药物如下:药品制剂(绝大部分药品制剂包括各类化药制剂和疫苗、抗体等生物制品);原料药(如维生素类、氨基酸类、激素类、抗生素和抗感染类);植物提取物。我们认为:美国创新药比较发达,但仿制药进口依赖度较高。据生物技术行业、政策和学术领袖联盟“活性药物成分创新中心”(APIIC)发布的报告:美国人日常服用的仿制药中,90%的抗病毒和抗生素药物依赖从国外进口的活性药物成分,约83%的前100种处方仿制药依赖进口。2024年进口价值约700-800亿美元的仿制药,其中印度、中国是最大的供应国,贡献了近50-60%的进口量。美国的原料药高度依赖进口,FDA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仅20%的原料药为本国自主生产,80%的原料药来自海外。   美国关税战背景下,医药选股策略:整体上看,关税豁免对医药板块影响极小。建议配置先后顺序子行业:创新药>血制品>科研服务>医疗器械>中药>药店>医疗服务>医药商业>原料药>CRO等。总体上看,创新药仍是主线,中国对美国进口产品加征34%关税,利于国产化率低的硬核科技联影医疗、华大制造、科研服务(纳微科技、奥浦迈等)加速进口替代;美国进口的低价竞争的白蛋白血制品失去价格优势,利于上海莱士、博雅生物等放量。   超200款中国创新药亮相2025AACR,国产创新药国际认可度持续提升。2025年4月25日至30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癌症研究会议之一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将在芝加哥召开,中国创新药在AACR会议上的影响力持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126家中国药企亮相AACR会议,共发布近300项新药研究结果,其中包括超80项ADC研究、近40项双抗研究和超10项单抗研究,其他药物类型还有多肽偶联药物、分子胶、细胞疗法、三抗、PROTAC等。   具体配置建议:创新药领域,美国豁免关税、国内加增34%关税,进口创新药价格更高,利于国产创新药放量,建议关注百济神州、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等;血制品领域,进口白蛋白比国内价格低,后期价格优势消除,国产白蛋白有望量价齐升,建议关注上海莱士、博雅生物等;科研服务领域,关税后国内性价比更高,建议关注华大制造、奥浦迈等;医疗器械领域,关税后国产性价比更高有助于进口替代,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等;中药领域,自给自足,不受关税影响,建议关注佐力药业、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幅度继续超预期、医保政策进一步严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5-04-0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美国签署对等关税,化工出口影响可控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美国签署对等关税,化工出口影响可控

    化学制品
      事件简介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美国对中国、欧盟、巴西、英国、印度、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实施34%、20%、10%、10%、26%、32%、36%、46%、49%对等关税。   投资逻辑   关税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期,美国先期有多次关税征收,我国化工产品对美出口占比已经有明显缩减。在特朗普竞选期间就已经有多次对征收关税的表述,市场已经有了明显的预期,在前期进行了一定的出口准备。自2018年以来,美国先后四次针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进行关税征收,直接导致国内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受到较大影响,而落实到化工行业来看,2017年我国化工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出口至美国占我国整体出口量的12.18%,经过两年的关税政策影响,2020年,我国出口至美国的占比已经下降至11.58%,而截止到2023年,这一比例已经明显下行至8.29%,经过此前一轮的政策影响,化工产品出口受到美国的影响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韩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形成了较好的承接,虽然此轮征税的幅度和范围相对较大,但全球多个国家都有明显征税,美国本土很难形成足够的供给能力和基础,关税的执行时间和后续的税率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国内化工制造的系统性优势明显,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持续,间接供给或者市场替换将进一步缩小关税带来的影响。我国化工竞争优势已经不仅仅依靠政策、人口红利,产业链、市场容量、规模建设、执行效率、生产配套等已形成系统优势,不仅仅相较美国,即使相较于人工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都具有长时间持续的生产竞争力,从全球市场的竞争来看,中国在除美国外的市场仍然具有明显优势,且伴随着国内海外构建加工基地,国内的产品可以通过终端出海的方式进一步形成全球化供给,同时由于全球贸易日渐充分,市场替换亦可以将点对点关税的影响进一步缩小,最终带来上游化工行业带来了多层缓冲带。   对等关税下,轮胎对美出口虽然风险提升,但产品性价比优势削弱有限,全球化布局较好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结果来看,越南、柬埔寨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被加征关税较高,这些地区也正是中国轮胎企业第一轮出海的主要目的地,若关税按照原定计划执行那么在这些关税较高地区有产能布局的轮胎企业中短期预计还是会有所承压。从终端产品性价比角度来看,虽然本轮关税加征范围广且加征幅度大,但考虑到轮胎生产偏中游制造环节,前端橡胶等核心原料美国仍然需要通过进口实现供应,叠加当地劳动成本上升,在对等关税背景下美国本土产能的生产成本预计也将显著提升,因而国产轮胎的性价比优势削弱幅度应该有限。从长期成长维度来看,实现了多区域和多基地布局的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强,例如森麒麟虽然对美出口占比高,但其摩洛哥基地关税优势较为明显,能一定程度上减弱泰国工厂的负面影响;双星集团控股的锦湖轮胎在美国当地有工厂,因而受到的关税冲击也较小。   投资建议   根据我们对化工材料的梳理来看,化工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占比已经相对较小,其中仅有草甘膦、维生素E、三氯蔗糖等产品的出口美国占产量比重稍高,但也低于3成,且在此前已经有了充分预期。总体来说,中短期内关税对化工产生的影响此前已经有了表现,长期看间接影响也会获得较大缓冲。   风险提示   产能供给过剩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能源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06
  • 医药行业周报:政策持续支持中药创新,关注健民集团

    医药行业周报:政策持续支持中药创新,关注健民集团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3月31日至4月3日,医药指数上涨1.20%,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2.57%。本周创新药板块继续活跃,科伦药业、海思科、一品红、恒瑞医药等前期滞涨标的涨幅较好,出口产业链受美国关税影响,表现较差。近期美国推出“对等关税”,中国政府宣布反制关税,建议关注:1)国产替代机会,建议关注医疗器械(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天臣医疗、惠泰医疗、微电生理、迈普医学)、血制品(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以及上游产业链等;2)关注消费类资产,中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昆药集团、健民集团、马应龙等),家用器械(鱼跃医疗、可孚医疗、三诺生物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上涨1.20%。本周上涨个股数量357家,下跌个股数量128家,涨幅居前为多瑞医药(+56.32%)、欧康医药(+48.62%)、伟思医疗(+31.80%)、哈三联(+31.15%)和润都股份(+27.01%),跌幅居前为东方生物(-11.15%)、能特科技(-9.09%)、双成药业(-8.50%)、百普赛斯(-8.15%)和迪瑞医疗(-6.98%)。   政策持续支持中药创新研发,重点关注健民集团。2025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中药科技创新,鼓励中药新药及儿童药品研发。2025年新药审评效率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已有8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中药新药从上市到纳入医保的周期已缩短到2年以内,有望加速进院放量。中药头部企业持续加码创新投入,华润三九、康缘药业等企业产品研发与商业化布局领先,建议重点关注健民集团,作为国内儿童药龙头企业,已有两款中药1.1类新药商业化;在研管线中,牛黄小儿退热贴2024年申请上市,作为国内独家的儿童外用退热中药贴膏,有望于2025年获批后填补市场空白,另外两款产品已完成II期临床,未来将进一步丰富公司消化领域产品矩阵;建议关注华润三九、方盛制药。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已经具备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因素,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具体来看,1)国内创新产业已具规模,一批药企的创新布局迎来收获,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科伦药业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2)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licenseout频频出现,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重磅交易如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3)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短期信心有望显著提升。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创新药械(业绩/创新拐点的Pharma以及临床阶段的高价值资产)、出海(CXO及科研上游、供应链、医疗器械及高端生物药和制剂)、国产替代(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家用器械、中药等)、高壁垒行业(血制品、麻药)、AI医疗,同时建议积极关注估值较低有望修复的优质标的。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派林生物、联影医疗、健民集团、昆药集团、一品红;   四月建议关注组合: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科伦药业、一品红、科兴制药、热景生物、人福医药、健民集团、昆药集团。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5-04-06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3.31-2025.04.06)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3.31-2025.04.06)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仿制药
    行业政策法规
    1.1总体概况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2025.03.31-2025.04.06期间共有38个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申请/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承办(按受理号统计,不含补充申请)。其中国产药品受理号27个,进口药品受理号11个。本周共计43款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包括化学药18款,生物药25款,无中药。其中值得注意的有:(1)HRS-6719片3月31日,CDE官网公示:恒瑞医药的HRS-6719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缺失的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HRS-6719片是一种新型、高效、选择性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合成致死”效应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内mRNA剪接、DNA损伤修复等一系列基础生物学过程,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2)IMP-1707片3月31日,CDE官网公示:英派药业的IMP-1707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IMP-1707片是英派药业与Eikon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的产品之一(又称EIK1004),为一种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PARP1选择性抑制剂,可有效地选择性抑制和捕获PARP1,并具有下游活性,其还具有脑渗透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3)HBW-012336胶囊4月1日,CDE官网公示:海博为药业的HBW-012336胶囊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携带KRAS G12D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HBW-012336胶囊是一款口服KRAS G12D抑制剂,该药不仅解决了G12D抑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国际性难题,还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组织靶向性及强效抗肿瘤活性等突出优势。本周共5款新药获批上市,即艾考磷布韦片、玛舒拉沙韦片、奥瑞利珠单抗注射液、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和他氟噻吗滴眼液。
    摩熵咨询
    21页
    2025-04-06
  • 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大健康业务打造新增长极

    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大健康业务打造新增长极

    个股研报
      马应龙(600993)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8亿元,同比增长18.85%;归母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19.14%。24Q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9.36亿元,同比增长35.58%;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183.84%。公司进一步提高分红率,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2元(含税),分红比例提升11.71pct至50.61%。   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提升显著。分板块来看,2024年,医药工业实现营收21.61亿元(同比+17.82%),医药商业实现营收12.49亿元(同比+14.81%),医疗服务实现营收4.49亿元(同比+30.15%)。公司毛利率提升显著,主因治痔类产品毛利率提升及大健康产品收入占比提高,全年毛利率达46.55%(+4.64pct),归母净利率为14.16%(+0.04pct)。期间费用率略有提升,2024年期间费用率28.45%(+1.3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25.13%(+2.33pct),管理费用率3.07%(-0.44pct),财务费用率-1.54%(-0.13pct),研发费用率1.79%(-0.41pct)。   治痔产品稳健增长,渠道网络持续优化。2024年,治痔药/皮肤药/眼科药分别实现营收15.92/1.29/0.40亿元(同比+23.19%/10.27%/15.34%),我们预计治痔药品有望保持持续稳健增长,基于:1)渠道体系升级,2024年公司深化与特约经销商合作,强化头部连锁拓展及合作,百万级/千万级产出的连锁数量持续增加,同时新设广阔渠道,加大基层市场拓展力度,主要品种终端覆盖率实现同比提升;2)加码品牌营销,公司不断加大营销资源投入,积极拓展线上营销和内容电商,促进终端产品动销;3)研发管线突破,中药1.1类新药虎麝止血止痛膏(暂定)已获得临床批件,新品获批后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肛肠治疗领域的优势地位。   大健康业务快速增长,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深入挖掘老字号品牌价值,围绕肛肠、眼美康、皮肤健康领域延伸拓展,现已拥有大健康产品200余个,重点打造马应龙八宝眼霜、卫生湿巾等核心单品。2024年美妆系列产品营收同比增长30%,卫生湿巾系列营收突破亿元。我们预计在卫生湿巾、八宝眼霜系列等品类的拉动下,大健康业务有望实现营收与利润快速增长,加速成长为公司新增长级。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4/7.45/8.54亿元(同比增长22%/16%/15%),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X、15X、13X。基于公   司是国内肛肠健康领域品牌龙头,医药工业基本盘持续稳健增长,叠加大健康业务加速拓展、分红能力进一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0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优化药品集采下的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优化药品集采下的投资机会

    中药
      医药集采政策优化基调明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近几年国家通过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推动药品和耗材价格合理化,以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同时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同时,为进一步优化集采机制,202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中首次提出优化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采购的可预期性;随后在3月5日的《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其中点明要进行药品集采政策优化。针对中药和高值耗材的特殊性,《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优化中药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政策,实现优质优价。我们认为通过透明化、科学化、执行力强化等多维度优化,集采政策将实现价格合理化与医疗质量保障的双赢,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投资上,我们认为优化药品集采有望稳定制药公司预期,助力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并有望提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水平。推荐以下方向:(1)国内政策支持并逐步引领全球的创新药。推荐标的:科伦博泰、信达生物、泽璟制药、诺诚健华、康诺亚、和黄医药、三生国健、艾迪药业;(2)前期过度担忧集采的精麻药,估值有望提升。推荐标的:人福医药、恩华药业等;(3)仿制药竞争格局好,创新药已经进入收获期。推荐标的:三生制药、恒瑞医药、海思科、京新药业、汇宇制药等;(4)竞争格局好,放量稳健的中药。推荐标的:佐立药业、方盛制药等。   4月第1周医药生物上涨1.20%,线下药店板块涨幅最大   从月度数据来看,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呈现下行趋势。2025年4月第1周公用事业、农林牧渔行业涨幅靠前,汽车、电力设备跌幅靠前。本周医药生物上涨1.2%,跑赢沪深300指数2.57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3位。   本周线下药店板块涨幅最大,上涨4.15%;化学制剂板块上涨3.92%,医疗耗材板块上涨1.66%,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1.57%,中药板块上涨1.53%;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最大,下跌3.19%,医疗设备板块下跌1.48%,医院板块下跌0.15%,体外诊断板块下跌0.03%,医药流通板块上涨0.37%。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泽璟制药-U、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B、和黄医药、海思科、艾力斯、艾迪药业、兴齐眼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京新药业、健康元;中药:东阿阿胶、佐力药业、羚锐制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江中药业、天士力;科研服务:奥浦迈、昊帆生物、阿拉丁、百普赛斯、毕得医药、皓元医药;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华海药业、奥锐特、博瑞医药;医疗器械:奥泰生物、安杰思、英科医疗、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圣湘生物、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康拓医疗;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泰格医药、博腾股份、泓博医药;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风险提示:产品临床研发失败、产品安全性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5-04-06
  • 利润端增长超预期,创新管线有望持续贡献弹性

    利润端增长超预期,创新管线有望持续贡献弹性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事项:   公司于2025年4月3日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41.59亿元,(+3.99%),实现归母净利润7.12亿元,(+15.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47亿(+21.38%),扣非利润实现较快增长,业绩超预期。   平安观点:   公司2024年利润端实现较快增长,销售控费成效显著。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41.59亿元,(+3.99%),其中成品药收入25.22亿元(+8.42%),原料药收入8.76亿元(-8.37%)。实现归母净利润7.12亿元(+15.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47亿(+21.38%),利润端实现较快增长。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16.65%(-2.94pct),主要系提高人效,加强费用管控所致。管理费用率5.49%(+0.16pct),基本持平。研发费用率9.22%(-0.81pct),略有下降。公司主营毛利率为49.97%(-0.60pct),基本持平。   仿制药销售架构调整成效显现,院外市场快速放量。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发挥仿制药业务的经营韧性,充分利用集采品种放量带来的销量增长,努力缓解价格下降带来的销售压力。同时不断深化销售模式和销售管理升级,抓住机遇建立和拓展与国内大型连锁和医药流通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了院外市场销售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45%。仿制药的开发也在提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盐酸卡利拉嗪胶囊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将于近期正式提交上市申请,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盐酸考来维仑片的III临床试验也按照工作计划顺利进行。   聚焦慢病优势治疗领域,创新管线持续贡献弹性。根据公司公告,1类创新药地达西尼胶囊成功上市并进入医保支付目录,2024年完成近600家医院的入院程序,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JX11502MA胶囊临床试验获得一定进展,II期临床接近尾声。另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改良型新药康复新肠溶胶囊II期临床也进展顺利。治疗   Lp(a)血症的1类创新药JX2201胶囊在报告期内顺利提交临床申请,并于近期取得临床批件,启动I期临床试验。   投资建议:考虑原料药等板块收入增长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7年营收预期至47.24、53.57、60.92亿元(原本25/26年50.19/57.70亿元),叠加药品板块营销改革成效显著,我们略微调整公司净利润预测为8.23、9.48、11.03亿元(原本25/26年8.21/9.77亿元)。考虑在研创新管线持续推进,估值仍有提升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药品审批不及预期: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在研创新产品研发进度可能存在延迟。2)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公司创新产品地达西尼上市后各个节点是否顺利推进对于公司产品销售放量具有显著影响。3)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产能建设进度可能存在延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4-06
  • 医药行业周报:关税对医药细分板块影响有限,部分有利于国产替代

    医药行业周报:关税对医药细分板块影响有限,部分有利于国产替代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20%,跑赢沪深300指数2.57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2025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4.77%,跑赢沪深300指数6.64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7。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7.21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1.03%(+2.24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5.01%(+6.61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30.45%(+2.89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线下药店,上涨4.2%,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化学制剂、医疗研发外包、其他生物制品,涨跌幅分别为+11.0%、+10.4%、+8.9%。   美国关税政策落地、中国宣布反制措施。美国对中国34%关税,多数药品在豁免范围内,目前整体影响不大,后续政策需重点关注。中国对美关税反制,对药品、血制品、器械、上游等有一定正向影响,有利于国产替代;而对中药、药店流通、医疗服务、CXO、原料药等影响相对较小。   2025年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看好医药创新+出海、主题投资、红利三大主线。   创新+出海主线——创新药:政策端,2024年7月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之一,顶层设计方案有望助推创新药快速发展。2024年11月末,创新药医保谈判成功率达90%以上,医保强调支持“真创新”药物的政策导向。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提到引导商保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未来支付端商保发展空间值得关注。研发端,SKB264、AK112等于WCLC/ASCO会议发布肺癌适应症出色临床数据,国产创新持续亮相;出海方面,2024年国产新药授权出海百花齐放,二代IO、减肥药、自免TCE、ADC、新机制、新适应症等热点频出。恒瑞医药以NewCo模式实现GLP-1产品组合授权出海,交易总金额超60亿美元。医疗器械:随着第五批国采(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类)和重点省际联盟集采开始,关注常态化医疗刚需下的国产替代,包括自主可控创新器械等。器械出海方向仍看好,但需关注后续地缘政治对企业出海进度的影响。此外,以旧换新政策对医疗设备行业业绩尚需观察。   主题投资主线——药品关注国产减肥药等临床数据进展;器械关注设备更新相关政策,低耗关注关税相关变化,关注AI医疗影像和AI信息化、银发经济、呼吸道检测等主题;消费医疗方向关注相关政策刺激;中药关注基药目录相关进展;CXO关注生物安全法案相关进展。此外,关注并购重组预期。   红利主线——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至2%以下,具备长期稳定增长、有较好且可持续现金流、较高且持续分红比例的红利资产,仍是不错的防御选择,和进攻性配置具备一定跷跷板效应。红利板块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值得关注。   推荐组合:恒瑞医药(600276)、亿帆医药(002019)、华东医药(000963)、贝达药业(300558)、甘李药业(603087)、恩华药业(002262)、科伦药业(002422)。   港股组合:荣昌生物(9995)、和黄医药(0013)、信达生物(1801)、再鼎医药(9688)、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康方生物(9926)、亚盛医药-B(6855)。   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赛诺医疗(688108)、泽璟制药-U(688266)、亚虹医药-U(688176)、博瑞医药(688166)、诺诚健华-U(688428)、盟科药业-U(688373)、海创药业-U(688302)。   稳健组合:上海莱士(002252)、上海医药(601607)、新产业(300832)、康龙化成(300759)、美好医疗(301363)、云南白药(000538)、长春高新(000661)、济川药业(600566)。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5-04-06
  • 药品豁免“对等关税”,医药板块优势明显

    药品豁免“对等关税”,医药板块优势明显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