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01)

  • 基础化工行业:公募基金连续四个季度加仓化工行业,加大景气度向上细分行业龙头布局

    基础化工行业:公募基金连续四个季度加仓化工行业,加大景气度向上细分行业龙头布局

    化工行业
      2021Q1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水平达2017年以来最高点,万华化学、龙蟒佰利、桐昆股份、荣盛石化以及赛轮轮胎为重点加仓对象。2021Q1公募基金连续第四个季度加仓化工行业,公募基金重仓化工行业比例环比小幅提升0.8%至5.4%。从重仓市值看,加仓前五大标的是万华化学、龙蟒佰利、桐昆股份、荣盛石化、赛轮轮胎;减仓前五大标的是新宙邦、华鲁恒升、天赐材料、中国巨石、恩捷股份。从基金持有数量看,公募基金持仓数量前五分别为万华化学、华鲁恒升、荣盛石化、天赐材料、赛轮轮胎,基金持有数量环比增加前五为万华化学、赛轮轮胎、东方盛虹、青松股份、鲁西化工。   新晋重仓与退出重仓市值来看,共39个标的在2020Q4未重仓而在2021Q1新晋重仓,2021Q1持仓市值排名前十分别为中核钛白、联泓新科、中盐化工、中伟股份、亚钾国际、利尔化学、东材科技、东华能源、远兴能源、海利尔。共13个标的2020Q4重仓而在2021Q1未重仓,2020Q4退出前的持仓市值排名前十标的分别为斯迪克、嘉化能源、昊华科技、保利联合、回天新材、风神股份、渝三峡A、航锦科技、卓越新能、贵州轮胎。   化工细分子板块重仓市值来看,2021Q1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前五为其他化学制品、涤纶、聚氨酯、氮肥以及无机盐;加仓前五子板块为涤纶、聚氨酯、轮胎、其他化学原料、涂料油漆油墨制造;减仓前五子板块为玻纤、其他纤维、民爆用品、日用化学产品、氮肥。此外,公募基金重仓氯碱板块从市值0.18亿元上升至3.55亿元,氯碱板块一季度公募基金关注度大幅提升。   公募基金对龙头抱团有所松动,加大对具备安全边际、景气度向上细分行业龙头布局。前十大重仓股总市值占公募基金重仓化工行业比例由2020Q4的68.86%下降到20201Q1的58.17%,表明在化工龙头相对高仓位情况下,在2021Q1公募基金对龙头抱团有所松动,加大对具备安全边际、景气度向上的细分行业龙头布局。其中,公募基金重仓化工龙头占重仓A股市值比变化为万华化学(0.69%升至0.81%)、华鲁恒升(0.33%降至0.26%)、扬农化工(0.08%降至0.06%);玲珑轮胎(0.07%升至0.10%);龙蟒佰利(0.04%升至0.19%);国瓷材料(0.28%降至0.25%)。   投资建议   不确定市场下,市场博弈成分上升,建议降低仓位等待时机。具体来说,不确定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方向确定但时间节奏不确定,二是是否会发生滞涨不确定,三是需求恢复的节奏以及程度存在不确定,四是主要品种的价格趋势存在不确定;再者,当前万得全A估值位于历史中位数之上,整体来看,性比价不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资金跷跷板效应以及成长股股价的折返跑。投资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两个方向,一是优质个股超跌带来的长期布局机会,比如华鲁恒升、金禾实业、龙蟒佰利,另外一个机会是业绩迎来边际拐点+估值合理的成长股,比如东材科技、金能科技。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贸易政策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1-05-11
  • 化工行业周报:丁辛醇、丙烯酸及酯价格上涨,重点关注龙头企业表现

    化工行业周报:丁辛醇、丙烯酸及酯价格上涨,重点关注龙头企业表现

    化工行业
      原油:本周油价小幅上涨,预计未来窄幅震荡 截至 5 月 7 日,Brent 和 WTI 油价分别达到 68.28 美元/桶、 64.90 美元/桶,较上周分别变化 1.53%、 2.08%; 就周均价而言,本周均价环比分别上涨1.98%、 2.56%。年初以来, Brent 和 WTI 油价上涨均超过 30%。油价上涨符合我们 2020 年油价周期底部确认、 2021 年价格中枢向上的判断。总体来看, 2021 年原油供需将处在基本平衡或紧平衡状态,当前中油价水平有望延续,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呈现窄幅震荡格局。   库存转化:本周原油正收益、 丙烷负收益,年初至今正收益 依据我们搭建的模型计算, 本周原油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 25 元/吨,年初至今为 194 元/吨;本周丙烷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382 元/吨,年初至今为 148 元/吨。年初至今正收益主要系年初以来原油、丙烷价格持续上行影响。   价格涨跌幅: 六氟磷酸锂、丁辛醇价格涨幅较大 在我们重点跟踪的 180 个产品中,与上周相比,共有 68 个产品实现上涨。本周价格涨幅较大的产品有六氟磷酸锂、正丁醇、辛醇、三氯乙烯、 DOP、电石、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三聚氰胺、燃料油等。 价格跌幅较大的产品有三氯甲烷、棉短绒、醋酸、丙酮等。   价差涨跌幅: 磷酸一铵、六氟磷酸锂价差涨幅较大 在我们重点跟踪的 142 个产品价差中,与上周相比,共有 63 个产品价差实现上涨。本周价差涨幅较大有磷酸一铵价差(磷矿石)、六氟磷酸锂价差(碳酸锂)、磷酸二胺价差(磷矿石)、辛醇价差(丙烯)、正丁醇价差(丙烯)、三聚氰胺价差(尿素)、三氯乙烯价差(电石)、己内酰胺价差(苯)、氟化铝价差(萤石)、锦纶切片价差(苯) 等。 价差跌幅较大的有尼龙 6(注塑)价差(己内酰胺)、软泡聚醚价差(PO)、聚酯切片(半光)价差(PTA)、涤纶长丝(POY)价差(PTA)、涤纶长丝(FDY)价差(PTA)、 PVC 价差(电石)、航煤价差(石油)、丙烯酸异辛酯价差(丙烷)等。   投资建议 本周丁辛醇、 丙烯酸及酯等产品价格/价差上涨,化纤产业链年初以来持续维持高景气,相关企业盈利有望显著改善,建议重点关注鲁西化工(000830.SZ)、 华鲁恒升(600426.SH)、 卫星石化(002648.SZ)、三友化工(600409.SH)、华峰化学(002064.SZ)。在 2021 年油价回归背景下,考虑到影响石油加工行业的主要不利因素(产品销量减少、 盈利能力下降、 原料库存转化损失等) 将 “由负转正 ”, 石油 加工行业业绩有望周期 改善, 推荐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SH)、上海石化(600688.SH)。油价回暖也利于油服行业的景气复苏,推荐通源石油(300164.SZ)、石化油服(600871.SH)。持续看好进行低成本业务布局的宝丰能源(600689.SH),油价上涨同样带来业绩弹性。   风险提示 产品产销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价差下降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1-05-10
  • 化工行业周观点:草甘膦市场不断走高,钛白粉迎来十一连涨

    化工行业周观点:草甘膦市场不断走高,钛白粉迎来十一连涨

    化工行业
      上周市场回顾:   上两周中信行业指数中,基础化工板块上涨 1.12%,同期沪深 300 下跌 2.71%,基础化工板块同期领先大盘 3.83 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板块上涨 3.56%,同期领先大盘 6.27 个百分点。其中,南京化纤(39.27%)、金力泰(26.24%)、新乡化纤(24.44%)、蓝晓科技(24.41%)、三棵树(23.39%)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康德退(-52.32%)、 ST 达志 (-28.62%)、 华康股份 (-22.34%)、 美瑞新材 (-19.69%)、川金诺(-19.63%)。   行业核心观点:   草甘膦: 上周草甘膦价格继续上涨。据百川数据显示, 5 月7 日草甘膦实际成交参考至 3.75-3.8 万元/吨,港口 FOB 实际成交参考至 5800-5850 美元/吨。七日环比上涨 7.08%,较年初上涨 38.51%。从供给端来看,草甘膦供应商开工稳定,待产订单多、库存较少,现市场订单已排至 8 月份,厂商销售压力不大。从需求端来看,国外疫情加重使得农资需求持续增加,草甘膦出口市场保持高景气。考虑到现阶段市场供求紧张关系持续显现,我们预计后市草甘膦市场将延续涨势。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钛白粉: 上周钛白粉市场表现优异,据百川数据显示, 5 月7 日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主流报价为 20500-22000元/吨,锐钛型钛白粉市场主流报价为 18000-19000 元/吨,氯化法钛白粉市场主流报价为 23000-24500 元/吨。 供应端来说,部分企业因环保检查停车整改或借机检修,同时钛白粉原材料价格上涨,整体导致钛白粉产量降低;需求端来说,钛白粉价格的接连上涨导致下游企业成本端承压,对高价钛白粉出现抵触情绪,有意寻找替代品。总体来说,环保检查后厂家产量预计有所上升预计钛白粉涨势后期将出现收缩趋势。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 2 条主线:1.顺周期阶段下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草甘膦、钛白粉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5-10
  • 化工行业周报:三聚氰胺价格持续上行,中国中化揭牌成立

    化工行业周报:三聚氰胺价格持续上行,中国中化揭牌成立

    化工行业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预计五月份化工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经过前期调整,行业优秀一二线公司再次回到估值合理区间。中长期仍关注优质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半导体新材料等子行业可能关注度持续提升。   行业动态:   本周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36个品种价格上涨,29个品种价格下跌,36个品种价格稳定。涨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煤焦油、硫酸、石脑油、电石、醋酐;而跌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液氯、双酚A、环氧氯丙烷、PP、硝酸。   本周WTI原油收于64.82美元/桶,周涨幅1.95%;布伦特原油收于68.27美元/桶,周涨幅2.26%。本周油价高位小幅上涨,布油周中再次触及70美金高位。需求端恢复依然是油价保持坚挺的主要支撑,虽然印度疫情严重,但欧美正随着疫苗的普及而继续好转。本周美国原油库存继续超预期下降770万桶,汽油库存自3月以来首次减少530万桶。   本周国内硫酸市场给表现不同,整体价格已经较高。硫酸供应方面依然对价格有所支撑,原材料方面,本周硫磺市场价格回暖,且存在继续上涨预期,长江港口主流颗粒硫磺参考报价1490元/吨。下游企业以消耗储备库存为主,磷酸一铵、二铵价格维持坚挺。   本周三聚氰胺价格持续上涨,实际成交价格在14200-16000元/吨左右,利润继续走高。供应方面,三聚氰胺市场整体开工率在70%左右,供应偏紧状态并未改善。下游需求方面,刚需采购为主,出口面持续利好,支撑稳定。短期内预计三聚氰胺市场保持坚挺向好。   5月8日,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宁高宁同志任中国中化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凡荣同志任中国中化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中化是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重组完成后,中国中化业务范围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八大领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并在生命科学业务中的农化、动物营养和材料科学业务中的氟硅材料、工程塑料、橡胶助剂等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投资建议:   本月观点:   4月份,化工品价格涨跌互现,跟踪的产品中50%产品价格环比上涨,其中涨幅超过10%的产品占比12%;42%产品价格环比下跌,跌幅超过10%的产品占比6%;另外8%产品价格持平。与2020年同期相比,约88%的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从子行业中观数据来看,2021年3月一级子行业营收累计同比仍为很大幅度增长,但增速较2月略有回落。库存水平来看,补库持续进行,行业大部分产品库存可能处于中等略偏低水平。   投资建议,市场方向不明,且波动加剧。我们认为,经过前期调整,行业优秀一二线公司再次回到估值合理区间。中长期仍关注优质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半导体新材料等子行业可能关注度持续提升。中期关注的子行业包括化肥、农药、化纤、维生素、基建相关化学品、新材料等,挑选各子行业优势龙头企业。   本月金股:桐昆股份。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05-10
  • 化工行业:粘胶和VE需求持续恢复,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化工行业:粘胶和VE需求持续恢复,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化工行业
      本周重点产品价格跟踪点评   本周WTI油价上涨2.29%,为64.9美元/桶。   重点关注子行业:有机硅周跌幅4.5%、电石法pvc周涨幅3.7%、乙烯法周涨幅0.3%、聚合MDI周跌幅1.6%、纯MDI周跌幅0.7%、橡胶周涨幅3.0%、DMF周涨幅4.2%、醋酸周跌幅6.5%、乙二醇周涨幅3.2%。   本周涨幅前五子行业:正丁醇(12.8%)、辛醇(12.4%)、纯苯(10.8%)、DOP(10.5%)、三氯乙烯(10.5%)。   正丁醇(12.8%):齐鲁石化装置停车检修,延安能化五一期间短暂停工数日,利华益五月存检修计划,市场供应量下降,主力工厂报价逐日上调,而下游丁酯用户节前备货不足,市场缺货背景下,工厂入市询盘、采购积极,综合推动正丁醇商谈价格大涨。   纯苯(10.8%):节前中石化挂牌积极调涨,利好业者心态,且下游苯乙烯强势运作,亦对市场行情形成支撑,假日期间,主流市场基本处于休市状态,商谈寥寥,国际原油宽幅上涨,外盘纯苯走势偏强,且节后下游苯乙烯期货盘走强,国内纯苯受消息面影响上涨;港口库存量有所增加,但国内装置检修偏多,供应表现仍紧,对市场形成连续性利好;山东市场区间盘整为主,节内地炼企业出货平平,整体成交偏淡,但库存压力不大,节后受主流市场上涨带动,地炼企业报价不断推高。   粘胶:澳洋科技拟向赛得利出售与差别化粘胶短纤和普通粘胶纤维制造和销售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交易对价17.4亿元。收购完成后,CR3产能占比高达64%产量占比超7成,集中度大幅提升行业洗牌充分。今明年无新产能,需求持续复苏,仍有较大涨价空间。   VE:4月29日新和成对出口维生素E系列产品的美元报价提高25%。近期化工产品普涨、海运费的大幅上涨等因素支撑成本面,国内厂家持挺价心态,VE市场报价上涨,市场询价活跃,预计下周伴随着终端用户春节前备货消耗,市场需求好转。   本周化工板块行情表现   基础化工板块较上周上涨0.66%,沪深300指数较上周下跌2.49%。基础化工板块跑赢大盘3.15个百分点,涨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0位。据申万分类,基础化工子行业涨幅较大的有:纯碱9.22%,磷肥8.42%,粘胶7.73%,氨纶6.77%,氮肥6.41%。   重点子行业及公司观点   (1)全球化工品供给逐步恢复,预计后续化工品价格走势将分化,Q2是重要观察窗口期,看好外需受益的化纤、农药产业链。化纤产业链中重点推荐粘胶短纤龙头三友化工。农化产业链中重点推荐一是产业链一体化、技术及单品竞争优势突出的细分领域龙头扬农化工、利尔化学;二是建议关注制剂企业安道麦,以及利民股份和广信股份。(2)国产替代加速,看好成长确定的新材料公司。国际车厂加码电动汽车,疫情短期影响不改行业中长期趋势,继续推荐业绩超预期的锂电材料龙头新宙邦。柴油车国六推行致沸石需求高增长,OLED业务进入业绩释放期,推荐万润股份。(3)长期看好细分龙头万华化学(大乙烯投产临近,疫情结束后MDI重回提价周期)、华鲁恒升(产品价格周期底部,新项目陆续投放)。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重大安全事故;环保政策的不确定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1-05-10
  • 国内恢复驱动业绩逐季改善,腔镜吻合器逆势领涨

    国内恢复驱动业绩逐季改善,腔镜吻合器逆势领涨

    个股研报
      天臣医疗(688013)   事件:1)近期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全年营收1.6亿元(-5.5%),归母净利润3495万元(-16.8%),扣非归母净利润2766万元(-29.1%),经营现金流净额4208万元(+20.9%);2)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Q1收入4583万元(+50.1%),归母净利润1294万元(+115.4%),扣非归母净利润1049万元(+107.5%),经营现金流净额1481万元(+773.3%)。   国内恢复驱动业绩逐季改善,IPO费用影响短期盈利能力。1)Q4业绩重回增长,分季度看,2020Q3/Q4单季度收入增速分别为-1.8%和6.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6%和20%,四季度明显回升主要因国内业务恢复且业绩持续增长,2020年毛利率58.3%(-1.7pp),四费率合计38%(+5.1pp),主要因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增加4.5pp和1.2pp,其中管理费用主要由于IPO相关费用和人员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9.4%,公司2020年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上述因素导致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2021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相比2019Q1分别增长35.3%和72.1%,后疫情时期公司各业务实现了较好的恢复。   腔镜吻合器逆势领涨,国内市场率先恢复。1)分业务看,2020年腔镜吻合器收入9074万元(+33.2%),逆势增长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毛利率53.7%(+1.44pp),受益微创手术趋势公司该业务有望快速增长;管型吻合器收入5479万元(-32.7%),毛利率69.2%(-1.3pp),因疫情导致手术量下滑所致;线型切割吻合器收入1269万元(-33.4%),毛利率42%(+0.57pp);荷包吻合器273万元(+20.6%),线型缝合吻合器240万元(+29%);2)分区域看,内销收入1.2亿元(+15.2%),外销业务收入4205万元(-37.7%),国内市场率先恢复,海外市场持续受疫情影响。   “MWS+MVP+PK”模式促进高效研发,“需求+政策”双重驱动吻合器市场增长。公司注重创新技术积累,采用“临床需求、内部竞争、快速迭代”的研发模式,通过结合MWS(工程师/外科医生见面会)与MVP(最小可行产品),运用独特的PK机制提高研发效率,激发研发人员创新活力,保证产品原创性与技术先进性。2019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为94.8亿元,预计2024年达到190.6亿元(CAGR=15%),从行业需求端看,随人口老龄化,人们对非传染性疾病的纠正治疗和医疗机构对手术诊疗器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政策面看,分级诊疗带动基层手术放量,促进吻合器下沉市场,医保覆盖同国家战略规划鼓励高性能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公司作为国产吻合器龙头之一,凭借技术沉淀+专利积累+国内国外双线发力,预计未来市占率有望逐渐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产吻合器咯龙头之一,后疫情时期有望持续恢复,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0.78、1.1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7、0.97、1.43元,对应PE分别为42、29、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外协风险、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5-10
  • 化工行业:敲响轮胎消费时代的钟声!

    化工行业:敲响轮胎消费时代的钟声!

    化工行业
      轮胎是否具有消费 品? 轮胎是差异化的产品,但是否是消费品,进一步的,中国的轮胎是否是消费品?首先,从国际龙头来看,米其林通过《米其林指南》打造了其高端形象,而倍耐力则通过倍耐力年历直接与奢侈品相关,其消费属性凸显。那么为何在国内,轮胎市场的消费属性认知并不高呢?其关键在于国内的需求结构。以运动鞋对比, 40 年前,国内的运动鞋消费是无差异化的; 30 年前,国内的运动鞋消费出现了品类差异,但品牌差异仍不显著; 20 年前,国际品牌消费需求开始出现; 10 年前,中国的消费品牌开始崛起。这个过程,核心伴随的是国内消费者对于产品性能认知的差异,消费者有了对于大底材料、中底设计、防侧翻结构、缓震技术、包裹性等等性能指标的感知和不同场合不同应用的需求,进而对于不同品牌有了不同认知。而目前国内的轮胎消费,仍属于低频率替换阶段,因此对于轮胎的高端性能的认知仍然较弱,这才是轮胎消费属性在国内不突出的原因!   中美市场对比:美国消费需求丰富,市场最为广阔。 国内尽管处于消费属性仍不突出的阶段,但在全球,尤其是在美国市场,轮胎的消费属性却十分突出。 第一,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消费市场,我们从汽车保有量、轮胎需求结构、轮胎消费金额三个数据进行测算,美国轮胎市场是中国轮胎市场的 3 倍以上。而从龙头企业区域市场的分布同样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进一步观察中美市场的轮胎结构,我们发现, 同样的产品,在美国销售价格更高。美国对大尺寸、高性能轮胎需求更多。中美对高性价比轮胎接受度不同。 综合而言,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消费时候出那个,需求层次丰富,有好的产品, 在美国就有对应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就可以得到产品价值对应的回报。中国市场有巨大的潜力,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必将不断的增长,汽车后市场的消费也会更加成熟,消费者的层次也会更加多样。   美国市场谁主沉浮?中国品牌崭露头角。 美国是全球最大,也是利润最丰厚的市场, 全球的轮胎品牌都在美国这个成熟的市场中进行竞争,美国市场的现状很大程度反映了轮胎品牌的竞争力。 从品牌市占率来看, 在北美,占据配套轮胎市场霸主地位的,自然是北美自主轮胎品牌的霸主——固特异。 除此以外,基本反映了全球轮胎的主要排行情况。在替换市场呈现出类似的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乘用车替换市场,中国的轮胎品牌森麒麟、赛轮都占据 1%以上份额;在轻卡市场,赛轮占据了 1%的份额;在重卡市场,双钱、风神、三角、 赛轮、中策占据了 1%以上的份额。在美国市场,中国的龙头轮胎企业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品牌认可,崭露头角。   相关标的: 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    风险因素: 贸易制裁的风险,轮胎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1-05-10
  • 商誉减值影响2020年表观业绩,骨科业务有望持续恢复

    商誉减值影响2020年表观业绩,骨科业务有望持续恢复

    个股研报
      凯利泰(300326)   投资要点   事件:1)近期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全年收入10.6亿元(-13.2%),归母净利润-1.3亿元(-141.9%),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157.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亿元(+11.5%)。2)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Q1收入3.1亿元(+35.4%),归母净利润0.55亿元(+8.5%),扣非归母净利润0.52亿元(+21.5%)。   商誉减值影响2020年表观业绩,21Q1收入有所恢复。2020年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2.3/2.6/3.1/2.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8%/-7%/+5%/-25.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69/0.77/-3.2亿元,同比分别为-30.8%/-14.8%/+12.9%/-501%,主要因四季度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影响宁波深策的经营,公司计提商誉减值3.7亿元,若剔除此影响,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23.3%)。2021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相比2019Q1分别增长5.8%和-24.9%,有所恢复,主要因骨科类产品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恢复增长,而冠脉支架集采导致贸易业务业绩大幅下滑,此外洁诺医疗纳入并表带来一定的收入增量,毛利率下降和费用率上市导致一季度盈利能力下降。   骨科业务未来有望持续恢复。分业务来看,1)2020年椎体成形微创业务销售收入4.6亿元(-10%),毛利率78.9%(-4.5pp);2)创伤类或脊柱类骨科植入物业务销售收入1.8亿元(+7.4%),毛利率76.6%(-5.2pp);3)低温射频业务销售收入1.4万元(-26.4%),毛利率87.3%(+10.9pp);4)公司医疗器械贸易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20.5%),毛利率29.7%(+4.3pp)。分区域看,国内市场收入,国内市场收入9.4亿元,国外市场收入1.2亿元。一季度椎体成形和射频消融等骨科业务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预计后续仍将持续恢复。   从脊柱微创龙头向大骨科器械拓展,长期成长方向清晰。公司作为脊柱微创龙头,业务覆盖骨科脊柱类、创伤类、关节微创、运动医学等多领域的骨科医用高值耗材产品线,产品品种齐全,覆盖面广,未来将以关节镜手术系列产品为切入点,重点发展运动医学领域骨科微创产品,未来公司长期成长方向清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2.9、3.9、4.9亿元,对应EPS0.40、0.54、0.68元,下调至“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门诊手术恢复不及预期、高值耗材带量采购降价超预期、Elliquence整合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5-10
  • 与BioNTech设立合资公司,mRNA疫苗布局再进一步

    与BioNTech设立合资公司,mRNA疫苗布局再进一步

    个股研报
      复星医药(600196)   事件   2021年5月9日,复星医药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已与BioNTech公司签约,双方拟设立合资公司,以实现mRNA新冠疫苗的本地化生产及商业化。   点评   继前瞻引入辉瑞/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后,又与BioNTech设合资公司,复星医药在mRNA领域布局更进一步,优势显著。   公司此前与辉瑞BioNTech疫苗合作引入的新冠疫苗,已在全球71国家与地区获批使用。而全球疫情因疫苗接种率低以及变种传播等原因,近期部分国家与地区快速反弹,印度已达日新增确诊人数近40万人的历史新高。公司若在近期成功引入辉瑞BioNTech疫苗在中国内地上市销售,或带来较大利润空间。   公司此次公告内容核心7点:(1)复星医药产业拟以现金/厂房/生产设施等、BioNTech以相关生产技术和专利技术许可等,各出资不超过1亿美元,各占50%注册资本。(2)复星医药产业拟向合资公司提供不超过1.5亿欧元的股东贷款。(3)合资公司设立于中国上海,期限15年。(4)规划年产能10亿剂mRNA新冠疫苗。(5)合资公司的产品销售,将由复星医药产业之关联公司为CSO(不含港澳台),并支付后者相应费用。(6)合资公司实现本地化生产和商业化之前,仍按原协议,即复星医药获得60-65%的毛利提成。(7)截至本公告日,复星医药产业获BioNTech许可的候选mRNA新冠疫苗之一BNT162b2于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尚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能否获得上市批准、获得上市批准的时间等,存在不确定性。   我们认为,此次mRNA领域的抢先布局,是公司国际化专业决策力的佐证,为公司在此类前沿技术中抢得先机。但是,mRNA疫苗的生产中,材料与过程都相对复杂;公司年底或明年建成投产的概率较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2/23年营收360.92/421.53/493.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46/53.9/64.45亿元,EPS1.74/2.10/2.52元。;目前股价对应21/22/23年32/26/22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mRNA疫苗投建进程不达预期的风险。   国家集采等政策影响带来药品总体盈利减少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5-10
  • 拟与BioNTech投资设立合资公司,长期看好mRNA新冠疫苗市场前景

    拟与BioNTech投资设立合资公司,长期看好mRNA新冠疫苗市场前景

    个股研报
      复星医药(600196)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与 BioNTech 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双方将分别认缴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 50%,其中复星医药产业拟以现金及/或有形或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合计不超过 1 亿美元、BioNTech 拟以其相关生产技术和专有技术许可等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合计不超过 1 亿美元。复星医药产业提供年产能 10 亿剂疫苗生产设施,BioNTech 应完成技术转移,提供生产 mRNA 新冠疫苗所需的技术支持。   BioNTech 承诺 2021 年向中国大陆供应不少于 1 亿剂疫苗: 按照 2020 年12 月签订的《许可协议》和《供货协议》,在合资公司实现本地化生产和商业化之前, BioNTech 以以成品供货的部分, 其中复星医药产业、 BioNTech 按 65%、35%比例分享毛利;BioNTech 以大包装制剂供货的部分,复星医药产业、 BioNTech 按 60%、 40%比例分享毛利。 BioNTech 承诺 2021 年向中国大陆供应不少于 1 亿剂疫苗,中国大陆首批 5000 万剂疫苗的首付款 2.5 亿欧分别于 2020 年底前支付(1.25 亿欧元)和 mRNA 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上市后支付 (1.25 亿欧元) ,首批订单的余款在将复星医药产业收到 mRNA 新冠疫苗后支付,并按年进行最终结算。   mRNA 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后,将给复星医药带来巨额业绩弹性。辉瑞/Binotech 新冠疫苗 21Q1 确认收入 34.62 亿美元,截止 5 月 3 日,共分发4.3 亿剂新冠疫苗至 91 个国家,公司预计 21 年能生产 25 亿剂,22 年能生产至少 30 亿剂, 我们预计随着复星新冠疫苗有望于近期获批上市,短期内有望给复星带来巨额利润弹性。我们对新冠疫苗市场的长期判断:认为新冠疫苗接种将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拼的是进度和产能,这个阶段以智飞生物为代表的企业将会明显收益;第二个阶段将拼的是保护率、成本以及配送便捷性等,我们认为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复星医药等将具有一定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着公司产品放量加速,创新产品的研发成果不断兑现及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以及海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维持公司21-23 年 EPS 为 1.93/2.45/2.81 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 28X、 22X、19X。   风险提示:新冠疫苗国内上市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5-1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