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2738)

  • 公司简评报告:超声稳健,内镜高增长

    公司简评报告:超声稳健,内镜高增长

    个股研报
      开立医疗(300633)   投资要点   业绩总体符合预期。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0亿元(+20.29%)、归母净利润4.54亿元(+22.88%)、扣非归母净利润4.42亿元(+29.52%)。其中Q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52亿元(+27.58%)、归母净利润1.34亿元(+7.57%)、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3.43%)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23Q4收入端重回快速增长,看好2024全年业绩表现。   超声发展稳健,血管内超声新品前景可期。公司2023年彩超业务实现营收12.23亿元(+13.28%)。2023年,公司新一代超高端彩超平台S80/P80系列正式小规模推向市场;搭载第五代人工智能(AI)产前超声筛查技术凤眼S-Fetus5.0完成临床验证;完成高端便携产品工程化研发,预计2024年推向市场。此外,公司重磅新品冠脉血管内超声已于2022年12月国内获批,并在今年1月以高于行业同类产品的价格成功中选浙江省际联盟集采,产品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软镜快速增长,微创外科持续拓展:公司2023年内镜业务实现营收8.50亿元(+39.02%)1)软镜:2023年,公司推出HD-580系列内镜,其性能进一步提升,镜体操控+图像质量均达到国产领先水平,可实现消化、呼吸以及胆胰外科等相关科室的覆盖。公司在消化内镜领域,目前在国内市场市占排名第三,仅次于奥林巴斯和富士,国内企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未来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2)微创外科:2023年,公司推出了SV-M4K100系列4K超高清多模态摄像系统和精卫II系列全高清软硬镜一体摄像系统,为多模态综合解决方案奠定坚实基础;自主研发的10mm胸腹腔镜、气腹机等产品已获批上市并实现量产销售。此外,公司引进了具有丰富外科营销和运营经验的团队,有望进一步拉动外科业务发展。   毛利率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增强。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9.41%,同比提升2.54pct销售净利率为21.43%,同比提升0.45pct。毛利率显著提升预计主要因为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提升。期间费用率方面,2023年销售费用率为24.73%,同比提升0.72pct;管理费用率为6.05%,同比提升0.49pct;研发费用率为18.12%,同比下降0.54pct;财务费用率为-2.11%,同比下降0.41pct。   投资建议:综合考虑行业政策影响等因素,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024年、2025年盈利预测并新增引入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收分别为26.46/31.86/37.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8/7.23/8.8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7/1.68/2.05元,对应PE分别为28.38/23.07/18.86。公司超声发展稳健、内镜快速发展,业绩有望保持良好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变动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15
  • 海外试剂高增长,国内大型机提占比

    海外试剂高增长,国内大型机提占比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2024年4月11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公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0亿元(+29%),实现归母净利润16.54亿元(+25%),扣非归母净利润15.47亿元(+25%)。4Q2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36%),归母净利润4.67亿元(+16%),扣非归母净利润4.46亿元(+15%)。   经营分析   大型仪器比例提升,奠定试剂增速基础。按产品划分,公司试剂收入28.58亿元(+31%),仪器收入10.61亿元(+27%)。按地区划分,国内市场收入26.08亿元(+26%),海外市场收入13.22亿元(+36%),其中海外试剂类产品收入占海外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58%,同比增加6.91pct。2023年国内市场完成了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465台,大型机装机占比为63%;2023年,海外市场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3564台,中大型仪器占比提升至57%(+20pct)。国内外大型机比例提升,随之产品和市场的逐步深化,有望持续该提升趋势。   毛利率稳步提升,经营指标健康。公司仪器类产品毛利率提升至29.70%,同比增加6.60pct;海外装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带动试剂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拉动海外主营业务综合毛利同比增长9.86pct,公司费用率稳定,保持积极研发投入,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73.15%,同比增长2.65pct。   海外持续本地化运营布局,逐步进入收获期。公司海外市场发展十余年,产品已销售至海外152个国家和地区。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全球售前售后网络,为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公司在海外重点国家及地区建立本地化的营销和服务队伍。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完成设立10家海外全资子公司,设备快速放量的基础上,试剂销售有望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未来公司国内外业务的综合发展,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4、25.97、32.65亿元,增长26%、25%、26%,EPS分别为2.65、3.31、4.16元,现价对应PE为25、20、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宏观环境风险,政策降价超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15
  • 海内外双轮驱动,业绩符合预期

    海内外双轮驱动,业绩符合预期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收入39.3亿元(+29.0%),归母净利润16.5亿元(+24.5%);2023Q4收入10.2亿元(+36.2%),归母净利润4.7亿元(+15.8%),四季度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因2022Q4股权激励费用冲回,增高了约8千万元利润,造成去年同期利润基数较大。   2023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分地区来看,公司持续开拓国内和海外市场,实现海内外双高增长,2023年国内收入为26.1亿元(+25.9%),海外收入为13.2亿元(+36.4%)。分业务来看,试剂端收入为28.6亿元(+30.7%),仪器端收入为10.6亿元(+24.3%)。   国内:持续推进高速机装机,集采加速国产替代。国内业务方面,2023年公司延续高速机市场销售策略,持续推广高速化学发光分析仪X8、X6系列产品入院,2023年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465台,其中大型机占比达63.3%,带动常规试剂销量的稳步提升,试剂端同比增长23.7%。公司服务的三级医院数量增加155家,其中三甲医院占43.2%。   出海:本地化布局优势逐渐彰显,出海是公司第二条成长曲线。公司针对海外市场实施区域化管理模式,每个细分区域采用独立的营销、售后、市场及商务四位一体模式,提升海外渠道覆盖和产品服务能力。在重点市场国家进行本地化布局,截止2023年报公司已完成10家海外全资子公司设立,新增发光仪器装机3564台,其中中大型机占比明显提升至56.7%。得益于海外市场装机数量的快速增长和中大型机占比的提升,海外试剂收入同比增长54.6%。   盈利水平稳中有升。从毛利率看,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73.2%(+2.7pp),主要因:1)高端系列和中高速仪器产品占比增加,仪器类产品毛利率提高至29.7%(+6.6pp);2)海外产品结构优化,海外试剂端占比达58.0%(+6.9pp),海外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9.9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50/67/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7/36亿元,对应PE为26、20、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及监管政策风险;海外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15
  • 新产业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市场快速放量

    新产业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市场快速放量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事件:4月12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30亿元,同比增长28.97%;归母净利润16.54亿元,同比增长24.53%;扣非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增长24.7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4.18亿元,同比增长47.37%。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36.16%;归母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15.77%;扣非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14.9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91亿元,同比增长66.61%。   新一代X系列助力开拓国内外各类型终端市场   随着MAGLUMI X3、MAGLUMI X6高速化学发光仪器的陆续上市,公司新一代X系列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已实现系列化,性能优异,同时拥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对于公司开拓国内外各类型终端提供了重要产品支撑。截至2023年末,公司MAGLUMI X8国内外累计销售/装机达2,653台。   (1)国内中大型机及流水线驱动,终端认可度显著提升:①收入:2023年,国内主营业务收入26.01亿元,同比增长25.53%,其中国内仪器类业务收入随着大型发光仪器及流水线相关产品销量的增加带动国内仪器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3.53%,高于国内业务整体增速;国内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73%,略慢于整体增速,我们估计是第四季度医疗反腐对诊疗量影响所致。   ②装机:2023年,国内市场完成了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465台,其中大型机装机占比为63.34%。随着中大型终端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带动国内试剂收入及单机产出的快速提升。   ③终端:公司通过高速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持续推广,有效拓展了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2023年公司服务的三级医院数量较2022年末增加了155家,其中三甲医院客户数量增加了67家。随着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的持续增加,国内中大型机及流水线产品的装机增长,有利于带动公司国内试剂业务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2)海外渠道增加进一步提高渠道覆盖的广度与深度:①收入:2023年,海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36.16%,其中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56%,海外仪器类收入同比增长16.91%;反映了良好的增长趋势。   ②装机:2023年,海外市场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3,564台,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56.73%,较上年同期增长20.19pct;随着海外市场装机数量的快速增长及中大型机占比的持续提升,为后续海外试剂业务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终端:公司海外市场借鉴印度子公司经验,继续加大对重点市场国家的支持和投入及本地化运作,在意大利、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新设立3家海外全资子公司,并于2024年1月完成了印度尼西亚海外子公司的设立,截止目前公司已完成设立10家海外全资子公司(不含香港新产业及香港新产业控股),进而推动海外重点区域业务的持续增长。   中大型仪器及海外试剂收入占比增加,毛利率提升明显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73.15%,同比增长2.65pct。(1)分产品来看,随着X系列及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增加,公司仪器类产品毛利率提升6.60pct至29.70%;试剂类产品毛利率保持稳定为89.28%。(2)随着海外装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带动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8.04%,同比增加了6.91pct,进而带动海外主营业务综合毛利同比增长9.86pct至65.73%;国内主营业务毛利率稳定,全年为76.91%。   期间费用方面,2023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0.98pct至16.04%;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2.56pct至2.72%,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变动所致(2022年度调减已确认的股权激励费8,070.59万元);研发费用率同比降低1.11pct至9.31%;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60pct至-0.78%,主要系汇兑损益变动所致;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降低1.50pct至42.08%。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74.57%、14.34%、1.79%、9.28%、-0.43%、45.71%,分别变动+2.20pct、-2.43pct、+14.84pct、-3.28pct、-0.22pct、-8.05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15亿/61.57亿/76.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5%/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0亿/25.95亿/32.42亿元,分别增长25%/25%/25%;EPS分别为2.63/3.30/4.13,按照2024年4月12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25倍PE。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在国内外市场均有望保持快速稳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反腐活动影响医院招标进度的风险,海外市场波动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15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全球首款固态电池走向量产应用,相关材料值得关注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全球首款固态电池走向量产应用,相关材料值得关注

    化学制品
      报告摘要   1.重点行业和产品情况跟踪   锂电化工新材料:上汽智己L6搭载全球首款固态电池,相关锂电材料值得关注。4月8日,上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式发布智己L6并开启预售,智己L6是全球首款搭载量产级别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电池容量达到133kWh,得益于准900V高压平台,智己L6Max光年版车型可实现400kW的峰值充电功率,10分钟可以补能400公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3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88.3万辆,环比上月上涨85.12%。据wind数据,4月12日,99.5%电池级国产碳酸锂价格为11.12万元/吨,较上周上升1.42%,受4月终端电芯排产稳步增长影响,铁锂需求增加,碳酸锂价格上涨。   生物基及可再生材料:惠城环保与兰州新区签订日处理400吨回收塑料示范项目。4月12日,惠城环保集团旗下子公司青岛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兰州新区政府就“日处理400吨生活垃圾中端精细分选回收废塑料示范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兰州新区垃圾填埋场每天实际处理400吨生活垃圾,惠城环境将投资、建设、运营日处理400吨生活垃圾中端精细分拣中心,利用精细化集约式的高效分选体系,实现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分类回收,形成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根据同花顺与百川盈孚数据,4月12日,原生PET现货价格为7320元/吨,较上周下降20元/吨,原生PS现货价格为10100元/吨,较上周上涨67元/吨;再生PET市场均价为5450元/吨,再生PS市场价格为6300元/吨,与上周价格持平。   2.核心观点   (1)固态电池材料:本周全球首款搭载量产级别固态电池的智己L6正式发布,固态电池概念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叠加4月终端电芯排产增长,相关企业值得关注。建议关注:黑猫股份、天奈科技等。   (2)可再生塑料:为解决废弃塑料对环境、海洋和生物的影响,加强塑料回收再生是全球趋势,未来再生塑料前景广阔。建议关注:惠城环保、英科再生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4-04-15
  • 大炼化周报:长丝成本支撑走强 但下游采购仍偏谨慎

    大炼化周报:长丝成本支撑走强 但下游采购仍偏谨慎

    化学原料
      【六大炼化公司涨跌幅】截至2024年04月12日,6家民营大炼化公司近一周股价涨跌幅:恒力石化(环比+3.33%)、恒逸石化(环比-1.44%)、东方盛虹(环比-1.71%)、荣盛石化(环比-2.11%)、新凤鸣(环比-2.40%)、桐昆股份(环比-3.71%)。近一月涨跌幅为恒力石化(环比+19.31%)、荣盛石化(环比+3.16%)、恒逸石化(环比+0.74%)、新凤鸣(环比-2.27%)、东方盛虹(环比-3.46%)、桐昆股份(环比-4.78%)。   【国内外重点炼化项目价差跟踪】本周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本周价差为2420.92元/吨,环比+10.96元/吨(环比+0.45%);国外重点大炼化项目本周价差为1150.08元/吨,环比-25.95元/吨(环比-2.21%),本周布伦特原油周均价为90.18美元/桶,环比+1.27美元/桶(环比+1.43%)。   【聚酯板块】聚酯链价格整体回升,但下游采购仍偏谨慎。PX方面,国内市场开工继续下滑,PX市场继续抬升。PTA方面,多套装置检修,产量较上周相比明显下滑,PTA价格上涨。MEG方面,乙二醇价格上涨。长丝方面,本周长丝各装置运行较为平稳,但因周内出货情况一般,供应端压力仍存。需求方面,下游纺织市场维持高负荷运转,整体订单量无明显提升,不同种类的面料之间差异较大,目前以喷水织机所生产的涤塔夫、春亚纺等轻薄面料较为走畅,而经编及圆机市场则稍差。整体而言,多数织企前期备货相对充足,以刚需性采购为主。短纤和瓶片方面,涤纶短纤价格上涨,单吨亏损扩大;瓶片价格上涨,单吨亏损扩大。   【炼油板块】地缘局势扰动,国际油价震荡上涨。供需面上,EIA短期能源报告下调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并上调美国今明两年的原油产量预测,对油价支撑偏弱。但地缘面上,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伊朗与以色列冲突预期强化,助推油价震荡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方面,本周汽油/柴油/航煤价格均上涨。价差方面,本周汽油较原油价差升高,柴油/航煤较原油价差缩窄。   【化工板块】价格方面,本周MMA/丙烯腈/LLDPE/纯苯/苯乙烯/抗冲聚丙烯/均聚聚丙烯价格上涨,无规聚丙烯/PC/LDPE/HDPE价格稳定,EVA价格下跌。价差方面,本周MMA/丙烯腈/苯乙烯/均聚聚丙烯/纯苯价差上升,EVA/无规聚丙烯/抗冲聚丙烯/PC/LDPE/HDPE/LLDPE价差缩窄。   【风险提示】1)大炼化装置投产、达产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严重下滑,导致需求端整体表现一般。3)地缘政治对油价出现大幅度的干扰。4)PX-PTA-PET产业链产能的重大变动。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7页
    2024-04-1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Q2需要大力配置医药,中短期可关注原料药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Q2需要大力配置医药,中短期可关注原料药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4.8-4.12)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3.1%,跑输沪深300指数0.5%,一级分类中排名第16位;2024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14.2%,跑输沪深300指数15.5%,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26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诺唯赞(+24.35%)、同和药业(+21.99%)、万泰生物(+20.01%)、键凯科技(+14.86%)、华海药业(+14.32%)。   原料药量价边际改善明显,专利悬崖+政策支持催化下,关注原料药机会:1)原料药产量边际改善,出口量持续增长:23Q4-24Q1国内原料药产量同比降幅显著收窄,或意味着原料药去库存已接近尾声,需求端有望提振。2)出口价格回归疫情前水平,部分品种已触底回升,看好后续原料药价格表现:出口单价上看,2023年原料药出口单价为3.28美元/公斤,已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后续下行空间有限。3)多重因素催化下原料药长期成长空间有望开启。在部分产品涨价和Q1部分公司业绩较好,以及筹码结构较好背景下近期获得市场关注。尽管市场有所担忧印度企业的竞争(不是所有品种都有竞争,且产能建设及成功达产还需时间),但原料药量价均明确底部且有向上趋势,预计下半年将更加明朗。考虑到业绩和筹码,当前可以积极关注和配置起来,重点如下方向:1)大宗原料药:维生素B1近半年持续涨价,关注天新药业和兄弟科技;2)特色原料药:受益库存出清及专利悬崖下新产品上量,关注华海药业、仙琚制药、同和药业等;3)其他原料药:碘价步入降价周期,关注成本端受益的司太立;肝素价格底部,下半年或将反转,关注千红制药和东诚药业等;   市场总结及投资思考:本周A股和港股医药均跑输大盘。从板块上看,周中开始原料药板块开始获得突出表现,市场关注度快速上升。从个股看,有重磅研发进展、年报或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的个股表现强势,此外底部器械,创新药产业链部分国内标的也有向上走的态势,我们认为市场聪明资金正逐步关注底部的医药细分板块及标的。考虑到政策上:反腐尾声还有国家将大力鼓励创新药械,行业上:医药增速24年将呈前低后高态势,我们认为24Q2需要大力布局医药,一季报后医药或为全基贡献超额收益。   中短期配置思路:三条主线+两个主题(建议关注标的详见正文):1)主线-创新药械:符合国家新质生产力方向,预计有持续政策催化且部分公司进入商业化兑现放量阶段。2)主线-医疗设备:反腐影响接近尾声且股价调整充分,关注Q2招标情况,Q3同比加速,可提前布局;3)主线-原料药:板块底部调整充分,部分产品已涨价,短期业绩不错,行业大的拐点预计下半年更明确,可提前布局;4)主题-国企改革:国资委对上市公司提高要求,如中药业绩好,血制品有整合;5)主题-减肥药:未来3年可兑现业绩的大产业机会,24年有原料药业绩和制剂研发进展催化。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山东药玻、华海药业、司太立、仙琚制药、千红制药、天新药业、兴齐眼药、康泰生物。   四月建议关注组合:山东药玻、迪瑞医疗、微芯生物、盟科药业、恩华药业、康辰药业、百诚医药、阳光诺和。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4-04-15
  •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4年4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靶向Nectin-4 ADC研发概况)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4年4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靶向Nectin-4 ADC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4年4月第二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27个股上涨,34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华领医药-B(+20.77%)、云顶新耀-B(+19.68%)、乐普生物-B(+15.36%)。跌幅前三为创胜集团-B(-26.46%)、圣诺医药-B(-17.41%)、益方生物-U(-9.96%)。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1.59%,跑赢沪深300指数0.99pp,生物医药下跌3.53%。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1.47%,跑赢沪深300指数2.12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3.5%。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2.78%,跑赢恒生指数-2.76pp,恒生医疗保健上涨0.48%。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2.21%,跑赢恒生指数1.8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11.76%。   本周XBI指数下跌2.34%,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26.54%。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4月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2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1款新药获批上市,1款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4月美国1款NDA获批上市,0款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1款NDA获批上市,0款BLA获批上市。4月欧洲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4月日本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0款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附小专题靶向Nectin-4ADC研发概况   近日,恒瑞医药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上海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注射用SHR-A2102、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SHR-8068注射液和醋酸阿比特龙片(Ⅱ)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批准开展SHR-A2102联合或不联合阿得贝利单抗联合或不联合SHR-8068联合或不联合标准治疗在晚期实体瘤的临床研究。Nectin-4(基因名称PVRL4,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4)蛋白是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Nectin家族1。Nectin家族与钙黏着蛋白共同作用,对粘着连接和紧密连接的产生和维持具有显著影响,它们调节多种细胞行为,包括细胞粘附、生长、分化、迁移和凋亡。Nectin-4蛋白在胚胎和胎盘中特异性表达,在少数正常成年组织(包括皮肤)中表达,以及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2。因此,探索靶向Nectin-4蛋白及联合治疗方案或可为晚期实体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4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1起。Arvinas与诺华公司达成交易,包括PROTAC?雄激素受体(AR)蛋白降解剂ARV-766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开发和商业化的全球许可协议。Invenra Inc.宣布与安斯泰来制药公司就治疗性双特异性抗体发现达成战略研究协议。勃林格殷格翰与中国生物制药达成战略合作。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4-15
  • 2024年4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靶向Nectin-4 ADC研发概况)

    2024年4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靶向Nectin-4 ADC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4年4月第二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27个股上涨,34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华领医药-B(+20.77%)、云顶新耀-B(+19.68%)、乐普生物-B(+15.36%)。跌幅前三为创胜集团-B(-26.46%)、圣诺医药-B(-17.41%)、益方生物-U(-9.96%)。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1.59%,跑赢沪深300指数0.99pp,生物医药下跌3.53%。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1.47%,跑赢沪深300指数2.12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3.5%。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2.78%,跑赢恒生指数-2.76pp,恒生医疗保健上涨0.48%。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2.21%,跑赢恒生指数1.8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11.76%。   本周XBI指数下跌2.34%,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26.54%。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4月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2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1款新药获批上市,1款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4月美国1款NDA获批上市,0款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1款NDA获批上市,0款BLA获批上市。4月欧洲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4月日本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0款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附小专题靶向Nectin-4ADC研发概况   近日,恒瑞医药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上海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注射用SHR-A2102、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SHR-8068注射液和醋酸阿比特龙片(Ⅱ)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批准开展SHR-A2102联合或不联合阿得贝利单抗联合或不联合SHR-8068联合或不联合标准治疗在晚期实体瘤的临床研究。Nectin-4(基因名称PVRL4,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4)蛋白是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Nectin家族1。Nectin家族与钙黏着蛋白共同作用,对粘着连接和紧密连接的产生和维持具有显著影响,它们调节多种细胞行为,包括细胞粘附、生长、分化、迁移和凋亡。Nectin-4蛋白在胚胎和胎盘中特异性表达,在少数正常成年组织(包括皮肤)中表达,以及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2。因此,探索靶向Nectin-4蛋白及联合治疗方案或可为晚期实体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4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1起。Arvinas与诺华公司达成交易,包括PROTAC?雄激素受体(AR)蛋白降解剂ARV-766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开发和商业化的全球许可协议。Invenra Inc.宣布与安斯泰来制药公司就治疗性双特异性抗体发现达成战略研究协议。勃林格殷格翰与中国生物制药达成战略合作。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4-15
  • 业绩表现亮眼,销售及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业绩表现亮眼,销售及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核心观点   2023年业绩表现亮眼,中高端产品装机快速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78亿元(+52.29%),归母净利润0.58亿元(+166.42%),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359.03%)。其中23Q4单季营收2.49亿元(+51.68%),归母净利润0.13亿元(-3.55%),扣非归母净利润0.07亿元(+35.74%)。公司2023年营收及利润实现快速增长,三级医院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中高端机型主机、镜体在三级医院装机(含中标)数量分别为96台(+269%)、316根(+212%),装机(含中标)三级医院73家(+192%)。   盈利能力提升,销售费用投入力度加大。2023年毛利率73.78%(+4.06pp),归母净利率8.53%(+3.66pp),盈利能力提升得益于高端产品AQ-300的持续推广;销售费用率34.27%(+4.66pp),管理费用率13.40%(-5.54pp),研发费用率21.68%(基本持平),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推广力度、完善营销体系,不断加深产品的市场覆盖深度及广度,销售费用率有所提升。   聚焦创新研发,产品线持续丰富。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1.5亿元,同比增长52%,推出了UHD系列十二指肠镜、多款细镜产品、AQ-200Elite内镜系统、UHD系列双焦内镜、分体式上消化道内镜等新品,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提高了科室覆盖度。在研项目方面,公司正在积极开发3D软性内镜和内镜机器人,未来产品上市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2023年业绩实现快速增长,产品丰富度和三级医院终端覆盖度进一步提升,维持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年营收9.9/14.4/20.2亿元,同比增速46.1%/45.8%/39.7%,归母净利润1.0/1.7/2.6亿元,同比增速71.3%/73.2%/52.7%,当前股价对应PS=7/5/4x。看好公司高端产品对业绩的持续驱动,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4-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