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3926)

  • 爱美客(300896):业绩预告21年净利润yoy104.66%–127.4%,具有高成长性中国医美领军企业可期

    爱美客(300896):业绩预告21年净利润yoy104.66%–127.4%,具有高成长性中国医美领军企业可期

  • 碧桂园(02007):融资通畅财务健康,行业龙头稳健发展

    碧桂园(02007):融资通畅财务健康,行业龙头稳健发展

  • 万泰生物(603392):业绩大超预期,国产HPV有望加速放量

    万泰生物(603392):业绩大超预期,国产HPV有望加速放量

  • 药明康德(603259):2021年业绩持续高增长

    药明康德(603259):2021年业绩持续高增长

  • 医药行业研究:默沙东口服新冠药授权,关注疫情防治供应链

    医药行业研究:默沙东口服新冠药授权,关注疫情防治供应链

  • 2021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白皮书

    2021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白皮书

    医疗器械
      医学影像定义   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是研究借助某种介质(如X射线、电磁场、超声波等)与人体相互作用,将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结构、密度以影像方式表现,供诊断医师根据影像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   医学影像设备是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经历了从放射诊断到影像诊断,再到影像信息综合分析诊断的过程   医学影像设备分类   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和其他医学影像设备。大型影像诊断设备主要包括X线成像类(CR、DR、DSA等)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核医学类(PET-CT、PET-MR等),其他影像设备主要包括超声成像设备和医用内镜   X线成像: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吸收程度存在差异的原理进行成像。X线图像可以直观地显示人体骨骼和脏器相关形态。X线图像显示的是人体内部器官的重叠影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X线成像原理相同,CT与X线成像的最大区别在于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y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通过计算机系统最后形成灰阶图像
    头豹研究院
    97页
    2022-01-20
  • 2021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研究

    2021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研究

    医疗器械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综述   医学影像设备是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经历了从放射诊断到影像诊断.再到影像信息综合分析诊断的过程。   涵盖DSA、GXR、MRI、超声及T细分市场,2016-2020年,中国主要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由338.3亿元增长至5143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1.0%。2021E-2025E未来五年,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发展、医学影像技术进步及叠加国产化进程加速将成为驱动行业市场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主要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以9.7%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上升至815.0亿元。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上游,核心电子器件与国际巨头相比,偏向中低端化生产,导致毛利率较低原材料和部分零部件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量充足行业较为分散,价格上对设备生产商影响较小   产业链中游,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总体起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高端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临床高端医疗设备绝大部分依兼进口。以德国西门子、美国GE及荷兰飞利浦为首的三家国际厂商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茎断了中国的中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三家累计份额占比超过80%。但基层市场空间广阔叠加疫情剌激背景下.国产品牌迅速起,中低端医学影像设备凭借高性价比优势进口替代明显。   产业链下游,行业下游涉及各级医疗机构与衍生服务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远程影像平台及独立影像中心。其中公立医院是医学影像设备企业的主要客户,线上影像平台及独立影像中心则是未来市场主要增长力量。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细分赛道技术与产品   平板探测器是DR的核心装置.本土厂商多采用全球采购模式生产DR。中国具备D5A生产能力的厂商有万东医疗、乐普装备、TCL医疗,其中,仅有万东可采用一体化生产模式。在CT领域,高端设备具备很高的技术壁垒,跨国巨头技术优势领先,产品线齐全,国产产品与国际领先产品技术存在差距。MR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超导MR是现阶段市场主要的MR设备类型,客户群体广泛,但技术壁垒较高,其中超导型MR为市场主流设备。超声探头是超声设备成像质量的核心,是超声诊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PET-CT的临床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PET-MR仍处于临床应用初级阶段。相较于技术相对成熟的PET-CT.PET-MR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驱动因素与发展趋势医学影像设备在临床各科应用广泛,不同医学影像设备因成像原理差异,在不同科室临床诊疗应用各有优势.是辅助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的迅速扩张将增加对医学影像设备的采购与更新需求,进而加速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的规模增长。技术进步是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可以满足重大疾病进行超早期诊断的需求。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应用前景广阔.在临床工作流程中,可为医生提供辅助,有助于形成更准确的评估。中国利好国产医学影像设备政策频出,医用医疗设备国产化率继续提升,民营医院大型设备配置将加速。“安徽模式招采对全国大型医疗设备有示范作用,集采降费.器械国产化浪潮不可逆。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CT、MR、超声和PET等影像设备高端产品三大巨头GP市占率超70%,技术壁垒较高,本土厂商差距较大。但在部分中低端产品.迈瑞、联影、东软及万东等中国国内领先的生产厂商占比高,且国产化率加速提升
    头豹研究院
    41页
    2022-01-20
  • 国标执行,把握配方颗粒市场新机遇

    国标执行,把握配方颗粒市场新机遇

    个股研报
      红日药业(300026)   公司是最早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试点企业之一,同时也涉及医疗器械、成品药等业务。 公司共有 6 大业务板块,涵盖中药配方颗粒、成品药、原辅料、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药械智慧供应链; 其中在中药配方颗粒领域, 公司已经历 20 余年的发展历程,在 2001 年《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发布后,公司成为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之一。   国标执行,配方颗粒迎来高速增长期。 2021 年 11 月 1 日开始,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开始实施。 国标推出后,中药配方颗粒销售场所也由原来的二级以上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拓展到二级以下的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和提供中医诊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等。 此外, 处方权的放开也进一步扩大了市场,扩大非中医类医师、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推动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开具中药处方的主体将会增加。 销售终端和处方权的放开使得配方颗粒的销售路径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同时相关医保支付政策持续推进也会加速配方颗粒放量。 价格方面, 国标对配方颗粒生产流程提出更高要求,行业整体价格有望上涨。 配方颗粒有望对中药饮片与中成药形成替代,市场整体增量可观。   行业进入壁垒升高,公司地位稳固。 国标的推出和执行,对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 储备品种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有利于红日药业等在配方颗粒具有长期积累的企业。 首先,较早获得配方颗粒国家试点资质的企业对于国标的理解程度更深,新进入的公司在摸索国标并进行生产、备案、销售,需要一定的时间, 难以赶超。其次,配方颗粒的销售过程中,医院与企业的合作深度起到重要作用,新进入者难以超越占据原有二级以上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市场的几家龙头企业。 市场份额方面,红日药业等 6 家公司在新国标执行前就具有全国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资质,在配方颗粒市场市占率合计超过 90%,市场地位稳固。   医疗器械和成品药板块同样未来可期。 血氧仪为公司器械板块重点产品,市场空间长期看好。 血氧仪需求旺盛,便携式设备扩大使用场景。 慢性病的患病率上升,全球老年人口的增加, 患者和医疗保健提供者对无创医疗设备和程序的日益增长的偏好等均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同时公司着重在能拓展使用场景的便携式血氧仪方向发力。 公司成品药板块主打产品为血必净, 血必净国谈续约成功,增长空间长期看好。 2019 年血必净降价约 46.54%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终端覆盖由此前 15 省扩大至国内 31 省,产品销售空间进一步提高。在 2021 年的国家医保谈判中成功以目前的价格续约,公司也调整组织架构,努力在销售潜力高的区域市场实现突破。我们预计血必净未来三年的年收入增长率将接近 20%。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 7.38、10.29 和 12.84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25、 0.34 和 0.43 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1-2023 年 PE 值分别为 29、 22 和 17 倍。公司配方颗粒业务受益于国标执行下的销售渠道和处方权的放开、对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市场替代,同时具有较好的提价预期,我们看好公司配方颗粒业务高速增长, 医疗器械和成品药板块同样未来可期,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开发速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变动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2-01-20
  • 《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点评:提供完整监管框架,政策可见性提升,或预示后续重心转向落实

    《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点评:提供完整监管框架,政策可见性提升,或预示后续重心转向落实

  • 2021年中国医用超声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2021年中国医用超声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医疗服务
      中国超声设备行业市场综述   医学上应用的超声成像是靠反射或散射回波来运载生物信息的,超声波运载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大界面造成的反射波、小粒子所引起的散射波、生物组织对圣能吸收所导致的回波幅值衰减。   通常医学超声频率在200kHz至40MHz之间.理论上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超声诊断的分辨率越好。   超声设备产业链分析   超声设备上游主要负责提供核心元件及系统,上游原材料及核心元件较大程度影响了超声设备的定位售价及毛利率   2017-2020年.高端超声设备一直被进口设备垄断,维持在9洲左右的市场份额,中端市场是国产化率稳步上升,低端超声设备国产化率由2017年的92.5%降至70%   中国超声设备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从销售量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提高、超声设备更换均促使器械需求增长;此外终端方面,伴随医疗新基建、分级诊疗、科室扩张等政策的推动下也将进一步扩容。   中国超声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产业链成熟程度根据不同品牌高中低端超声设备布局,以及是否具有单独生产核心元件的能力来衡星。产业链成熟度越高,可以实现上游配件的自给自足.不会受上游工厂停工或突发事件影响.同时扩大自身利润状况。超声设备厂商若具有生产核心元件能力,也会为下游提供超声设备的维修、零件更换服务员.在产业链中占据经济附加值最高的一个环节。   中国超声设备2016-2020年市场规模由86.7亿元增至1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是10.0%,2021-2025年市场规模由139.7亿元增至18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是7.5%。   超声设备市场规模增速较小,因为超声设备已经进入发展成熟期,竞争激烈,目前公立医院已经配备齐全,增量市场只能依赖下游私立医院和基层医疗的扩建以及公立医院新科室的扩建,增量市场较小
    沙利文公司
    39页
    2022-01-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