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2739)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PD1/VEGF双抗引领新一代IO,建议关注康方生物、神州细胞等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PD1/VEGF双抗引领新一代IO,建议关注康方生物、神州细胞等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3.9%、10%,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3.0%、8.9%;本周、年初至今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5.0%、62%,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7.3%、44%;本周A股化药(+5.2%)、生物制品(+4.6%)、原料药(+5.8%)及医疗服务(+5.4%)等股价涨幅较大,中药(+1.34%)、医药商业(+3.2%)及医疗器械(+2.2%)等股价涨幅相对较小;本周A股涨幅居前塞力医疗(+55%)、广生堂(+53%)、神州细胞(+47%),跌幅居前百济神州-U(-9.9%)、易明医药(-8.8%)、ST中珠(-5.9%);本周H股涨幅居前华昊中天医药-B(+95%)、正大企业国际(+41%)、圣诺医药(+36%),跌幅居前阿里健康(-13%)、科济药业-B(-9%)、乐普生物-B(-6%)。医药板块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持续反弹,其中创新药大涨,恒生生物科技近创新高。   PD1/VEGF双抗是二代IO治疗中最受人关注的组合:PD-(L)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K药)凭借优秀的疗效占据大部分份额。但随着PD1/VEGF双抗的出现,更多临床试验已证明其是足以与K药相抗衡的品类。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在III期临床PD-L1+晚期NSCLC适应症中头对头击败K药,PFS接近翻倍(5.8m vs11.1m)。其合作伙伴Summit也在同步开展全球注册临床。三生的SSGJ-707紧随其后,在25年5月完成对辉瑞的授权合作,凭借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刷新中国对外BD金额纪录。目前国内的PD-L1/VEGF双抗出海后劲十足,华海制药、君实生物、神州细胞和荣昌生物等企业的成熟产品仍然尚未BD,且还有大量在研管线推进中。而康方生物和三生制药则进入商业化兑现期,PD1/VEGF双抗未来有望复刻PD-(L)1抑制剂的商业成功。   国产首个!正大天晴「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获批上市;正大天晴HER2双抗首次开启III期临床:7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正大天晴的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TQG203)已获批上市,适应症为抑制物阳性先天性血友病A或B患者以及某些特定类型罕见出血性疾病患者群体出血的治疗和外科手术或有创操作出血的防治。7月4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正大天晴启动了一项评估TQB2930联合研究者选择的化疗对比曲妥珠单抗联合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这是该药开启的第一个III期临床研究。   具体配置建议:看好的子行业排序分别为:创新药>科研服务>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等。具体标的选择思路:从PD1/VEGF双抗角度,建议关注:神州细胞、华海药业、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等。从成长性角度,建议关注博瑞医药、信达生物、联邦制药、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泽璟制药、三生制药、百利天恒、康方生物、科伦博泰、迪哲医药、海思科等。从上游科研服务角度,建议关注百普赛斯、皓元医药、金斯瑞生物、奥浦迈等。从低估值角度,重点推荐佐力药业、东阿阿胶、昆药集团、华润三九、方盛制药等。从高股息角度:关注江中药业、羚锐制药、云南白药、济川药业、葵花药业等。从左侧角度,关注诺泰生物、普洛药业、奥锐特、药明康德、联影医疗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7-06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光引发剂:供给趋于集中+新兴领域需求蓬勃发展,行业景气度复苏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光引发剂:供给趋于集中+新兴领域需求蓬勃发展,行业景气度复苏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事件:根据百川盈孚,2025年7月3日,光引发剂主流品种907牌号参考出厂价88元/公斤、184牌号参考出厂价45元/公斤、TPO牌号参考出厂价83元/公斤,较今年年初价格分别上涨28%、32%、11%。   供给端:光引发剂主要国内生产厂商停产,行业多年盈利承压,或推动行业内企业协同发展。   1)竞争格局:我国是光引发剂主要生产国,主要光引发剂产品均集中在我国生产。光引发剂种类繁多,主流品种为907、TPO、184、1173、DETX、ITX等,可以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复配使用。据观研天下以及各公司年报,2024年我国光引发剂国内产能情况为:久日新材(2.3万吨,在建0.3万吨)、强力新材(1.7万吨,在建0.6万吨)、沃凯珑(1.3万吨)、IGM(1.2万吨)、扬帆新材(0.8万吨)、固润科技(0.5万吨)。   2)供给端的变化:①宁夏沃凯珑多次出现安全、环保问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处于停产状态。2025年4月,宁夏一帆生物发生爆炸,所在园区加大整改力度,沃凯珑后续或难复产。②2025年6月9日,扬帆新材全资子公司江西扬帆109车间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而后被责令停产整顿。   需求端:光引发剂是光固化的核心原材料,新兴领域发展推动光引发剂需求增长。   1)光引发剂基本情况:光引发剂是光固化材料(主要包括UV涂料、UV油墨、UV胶粘剂等)的核心原材料,没有光引发剂,UV涂料等就无法固化。光引发剂使用量在光固化材料中占比为3%-5%,但由于光引发剂价格相对昂贵,其成本一般占到光固化产品整体成本的10%-15%。光固化的原理:光引发剂在光(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照射下,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子,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和低聚物发生聚合和交联反应,在极短的时间里生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进而实现固化。光固化材料具备环保、高效、节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是传统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的重要替代产品,也是国家减少VOCs排放、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光固化材料下游应用广泛:①传统领域铸就需求基本盘:木器涂装、塑料制品涂装、装饰建材涂装、包装印刷等。②新兴领域打开需求空间:汽车部件、电器/电子产品涂装、PCB线路板、光纤制造、3D打印等。随着智能设备和高性能计算需求的增加,PCB作为基础元件,其市场需求有望快速增加,进而拉动上游制造端光引发剂的需求。   相关标的:久日新材、扬帆新材、强力新材、固润科技。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7-04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越南关税谈判取得进展,看好全球化布局的国产胎企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越南关税谈判取得进展,看好全球化布局的国产胎企

    化学制品
      事件简介     北京时间7月2日晚间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表示,在经历数周密集外交后,他已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称,根据协议,越南所有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被征收20%的关税,而任何转运货物将被征收40%的关税。目前,美国尚未公布适用40%关税的具体商品清单。目前,尚不清楚该协议是否已最终达成,或者越南是否同意特朗普宣布的内容。最近几个月来,特朗普及其政府一直声称各国正排队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然而,在7月9日为期90天的所谓“对等关税”暂停期结束、最高50%的关税可能生效之前,各方几乎都保持沉默。恢复这些历史性关税可能会动摇金融市场和企业的计划。如果特朗普4月份宣布的关税保持不变,那么对越南输美商品的关税将至少升至46%。对越南商品的关税是他宣布的最高关税之一。   行业分析   东南亚为美国轮胎的主要进口地区,虽然存在关税风险但短期美国本土产能难以实现补充供应。根据隆众资讯数据,美国轮胎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是泰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越南,另外柬埔寨随着新建产能的逐步投放,出口美国轮胎数量呈现大幅增涨态势。2024年泰国出口美国乘用车轮胎4200余万条,占美国进口总量的25%左右;越南出口美国乘用车轮胎1550余万条,占美国进口总量的9%左右。卡客车轮胎方面,2024年泰国出口美国卡客车轮胎1600余万条,占美国进口总量的27%左右;越南出口美国卡客车轮胎880余万条,占美国进口总量的15%左右。考虑到美国本土产能供应弹性有限且新增产能周期长,若东南亚地区被普征关税那么企业大部分也可通过终端涨价实现传导。东南亚仍为国内轮胎企业出海首选,头部胎企开启第二轮出海实现全球化布局。美国自2014年开始陆续对我国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非公路轮胎发起双反调查,国内轮胎企业通过出海建厂应对政策变化,距离较近且橡胶产能丰富的东南亚成为了首选。随着泰国、越南等地新建轮胎产能逐渐落地,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量也开始快速增长,2020年美国双反政策覆盖面也扩大到了泰国和越南等地,尽管今年4月开始美国关税的阴影也笼罩了东南亚地区,但是考虑到原料配套和成本优势东南亚依然是轮胎企业出海的首站。在新一轮出海浪潮下,已经完成东南亚基地布局的头部胎企开始放眼全球,出海布局也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点,例如:中策橡胶和赛轮轮胎都选择了布局印尼和墨西哥这两个地区;玲珑轮胎的塞尔维亚基地也在持续爬坡放量;森麒麟的摩洛哥基地也进入爬坡阶段,欧洲工厂也在持续推进中。随着头部胎企第二轮出海布局快速推进,完善全球化布局的同时也将迎来新一轮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全球各地未来贸易政策的变化有不确定性,实现海外多基地布局的企业经营更具稳定性,并且随着未来海外基地产能顺利放量后将推动公司实现业绩增长和市占率提升。建议关注:①赛轮轮胎:作为国内龙头胎企拥有越南、柬埔寨、印尼和墨西哥四大海外基地,全球化布局持续完善的同时推进品牌建设;②森麒麟:拥有泰国和摩洛哥两大海外基地,同时继续推进欧洲工厂项目;③玲珑轮胎:作为国内龙头胎企配套业务持续领先,拥有泰国和塞尔维亚两大海外基地;④通用股份:实现了泰国和柬埔寨双基地布局,随着海外产能放量业绩步入高速增长期。   风险提示   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摩擦、海运费大幅波动、汇率大幅波动、国内企业海外建厂导致竞争加剧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7-04
  • 中药行业深度报告:“链主”企业带动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中药行业深度报告:“链主”企业带动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中药
      报告摘要   中药市场快速增长,新品兑现蓄满成长动能。在政策指引下,中药行业供给端、支付端、需求端利好措施不断,涵盖中药注册、审评审批、   质量控制、医保支付、中医药文化弘扬等方面,全方位促进中药行业的繁荣与发展。我国是世界上中药材资源最丰富、产量最大的国家之   一,市场需求量持续稳定上升。2022年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达2085亿元,同比增长8.8%,预计2024年将达2357亿元。中游产成品市场规模约8000亿元,中成药占主要地位,中药饮片规模增速更快。   根据药融云数据库,2016-2023年,我国中药申请临床试验与获批临床试验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对中医药基层渗透率提出要求,正值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医药基层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云南为中药材主要供应地。云南是全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2023年云南中药材综合产值达1650亿元。全国药用生物资源12000余种,云南省占比51%;全国常规种植中药材品种中,48%的品种在云南省种植;全国大宗药材品种,云南省占比25%;“十大云药”占据全国主要份额。   全方位发力,云南中药材产业正值高质量发展。(1)打造“云药追溯”平台。将种植、加工、存储、销售全过程闭环溯源,通过编码技   术实现了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2)研发平台建设赋能中药材发展。云南省是第一批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省,且拥有许多中药   材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加持下,成果逐步落地,如云南白药集团研发的白药气雾剂、白药牙膏、白药胶囊等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功驯化野生独蒜兰,实现每年1500万株种苗的生产能力,2023年云南独蒜兰产值达到4亿元;民族药研制品种数位居全国各省份之首。(3)云南省各州市持续出台政策鼓励中药材产业发展。(4)高质量发展成果陆续兑现。全国50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内,70%以上使用云南中药材;产业链建设有望带动“云药出海”。产品认证逐步完善,有机产品、绿色食品、驰名商标等认证快速推进。企业品牌建设效果显著,形成了“白药”、“昆药”等龙头企业品牌;培育打造了“腾药牌”、“一心堂”、“万绿”、“维和”、“赛灵”等知名企业品牌;做精做优了“傣药”、“彝药”、“藏药”等民族药品牌。   相关“链主”企业——云南白药:四大业务板块稳健发展,战略布局创新中药和核药;昆药集团:聚焦银发健康领域,创新成果持续兑现   风险提示:集采带来中药材售价降低的风险,中药材供需波动的风险,中药材种植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7-04
  • 医药生物深度报告:RDC引领核药行业快速崛起,开启诊疗一体化时代

    医药生物深度报告:RDC引领核药行业快速崛起,开启诊疗一体化时代

    生物制品
      RDC关注度持续提升,国内核药行业方兴未艾   核药作为现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治疗领域具备独特的诊疗一体化优势。近年来随着RDC药物的兴起以及Pluvicto亮眼的销售表现,核药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2024年全球共计有25项RDC的BD交易,辐联科技与SK Biopharmaceuticals的合作开创了中国核药公司的首次对外授权记录。据precedenceresearch,2023年全球核医学市场规模106.5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314.4亿美元,其中治疗用核药预计实现更高增速,将占据核药领域主导地位。   我国核医学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诊疗频次、人均拥有核医学仪器数量和药物使用量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产品以传统仿制核药为主,市场规模不足百亿。2021年,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医用同位素发展规划,旨在推动医用同位素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根据沙利文研究,我国核药市场规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预计超20%,2030年将增长至260亿。   行业具备高壁垒和强监管,全产业链布局者优势显著   我国上游核素原料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反应堆数量少、产量低,多数核素自主产能有限,但随着国内技术突破和产能投放,主要同位素的自主供应能力有望逐步增强。核药的放射性属性使其监管的复杂与严格程度远高于普通药品,具备较高进入壁垒。中游生产和流通企业中,中国同辐和东诚药业具备显著先发优势,核药房布局领先,产品管线丰富。RDC药物的兴起也吸引远大医药、云南白药、恒瑞医药、科伦博泰等企业积极入局。目前国内尚未有RDC产品获批,有4款处于审评阶段,其中Pluvicto有望于今明年上市,诺华在中国的首个放射配体疗法生产基地也在同步建设中。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我国内核药行业有望实现蓬勃发展,全产业链布局企业将率先获益,创新药领域也将涌现更多国产优质产品。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产品上市及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页
    2025-07-04
  •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立足云南地域优势,加速省外扩张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立足云南地域优势,加速省外扩张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中国药店的市场总体规模在2023年达到了9,233亿元,2019-2023年CAGR达到了7.7%。零售药店数量也在近十年持续提升,总量在2023年达到了66.7万家,店均服务人数在2023年为约2,114人,数量持续下降。相比较而言,美国药店店均服务人数为6,250,日本调剂药局店均服务人数2,299人。   云南整体零售药店市场呈现龙头主导、区域不均衡的特点。集中度来看,相对较高,连锁化率为57.16%,但与四川和上海等地区仍旧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医药连锁本土企业优势显著,一心堂、健之佳依托本地资源深度渗透,未来有望随着县域并购整合、处方外流红利、医保门店扩容持续推升行业集中度。从省内头部连锁药店省外拓展情况来看,2020-2024年实现持续省外拓展,其中一心堂省内门店占比由2020年的59.46%下滑至2024年的48.49%,下滑10.97%,省外在四川和河南占比出现明显提升;健之佳的省内门店占比则从2020年的82.86%下滑至2024年的59.17%,共下滑23.69%,省外拓展加速,尤其在河北省、辽宁省和重庆市实现快速布局和拓展。   个账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政策利好叠加处方流转中心落地将加速处方外流。零售药店渠道的重要性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推动医药分开政策的影响不断提升,而处方流转平台的上线以及门诊统筹政策的落地能够进一步拉动药店内的处方药品销售。门诊统筹:药店纳入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是实现分级诊疗保障的重要一环,可以减少对院内诊疗资源的占据,方便的患者的同时也减少了相应的检查和门诊费用支出,且对于顾客在药店内的消费力影响较为有限。处方流转平台加速落地:各省处方流转平台已基本建成,距离规模化的运转和使用仍需解决医生配合度和院内外药品目录一致性的问题,但我们看到这两年来各地政府显著加强了处方外流的推进力度。预计2025-2027年药房承接的处方外流规模增量能达到245/383/531亿元,总体规模增量超千亿元。   看好具备专业能力,多元经营,全渠道布局的连锁龙头。我们认为,在专业化服务,多元化经营以及全渠道布局方面能够形成优势的连锁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差异化竞争,并且更快找到新的增长曲线。专业药房能给药店带来更多高价值的客群,在实现更高客单价的同时提升用户粘性。非药品类的拓展能够降低药店对医保资金的依赖,拓宽收入来源,并且改善毛利率。线上渠道尤其是O2O使药店能够缓解来自医药电商的竞争,顺应年轻客群的消费习惯。   风险提示:门诊统筹政策落地速度和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处方流转平台落地和使用情况不及预期,连锁企业门店扩张速度和新店经营情况不及预期,行业内竞争加剧,医保政策变化等风险。
    太平洋证券
    26页
    2025-07-04
  • 医药日报:礼来替尔泊肽新适应症在华获批,用于治疗OSA

    医药日报:礼来替尔泊肽新适应症在华获批,用于治疗OSA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7月3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35%,跑赢沪深300指数0.73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3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其他生物制品(+4.24%)、体外诊断(+1.17%)、血液制品(+0.82%)表现居前,医疗设备(-0.79%)、医院(+0.05%)、线下药店(+0.17%)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广生堂(+20.00%)、神州细胞(+19.99%)、上海谊众(+10.82%);跌幅榜前3位为华强科技(-4.17%)、南卫股份(-2.94%)、阳光诺和(-2.88%)。   行业要闻:   近日,礼来宣布,公司产品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成为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处方药。替尔泊肽是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GIP和GLP-1双受体激动剂药物,此次获批主要基于SURMOUNT-OSA临床3期试验的结果。数据显示,对于未使用PAP治疗的成人患者中,替尔泊肽在减少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效果是安慰剂的5倍,即替尔泊肽可使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减少27次,而安慰剂仅减少5次。   公司要闻:   迪哲医药(688192):公司发布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舒沃替尼片的新药上市申请(NDA)正式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FDA批准的试剂盒检测确认,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xon20ins)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人患者。   普洛药业(000739):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浙江巨泰药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头孢克肟胶囊《药品注册证书》,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   诺泰生物(688076):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3.3亿元,同比增长32.06%-45.27%,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0-3.3亿元,同比增长30.78%-43.86%。   三诺生物(300298):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欧盟公告机构TüVRheinland德国莱茵的通知,公司自主研发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新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此次获批表明该产品具备欧盟市场的最新准入资格,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海外市场拓展能力。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7-04
  • 医药行业月报(2025年5期):医保支持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医药行业月报(2025年5期):医保支持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化学制药
      行情回顾:1)2025年6月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上涨3.8%,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8.1%,跑赢市场4.3个百分点,6月涨幅行业第二。截止6月30日医药行业市值占比5.3%,持续上升。子板块中CXO和制药上涨较多,分别为12%和11%,唯一微跌的子板块是医疗服务(-5%)。在资金流向方面,港股南向资金净买入从去年年底开始逐月放大,继5月缩小后,6月的港股通南向净买入有所回升至803亿,有待后续观察。2)6月沪深300指数上涨2.5%,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上涨0.7%,跑输市场1.8个百分点。13个医药子行业(申万)中,涨幅较高的是医疗研发外包(6.6%)、医疗耗材(4.0%)和医院(2.3%),下跌的子行业为医疗设备(-2.3%)、线下药店(-2.1%)和中药(-1.9%)。   本月行业观点:6月30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7月1日医保局就发布了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申报指南等落地细则。我们认为,此次政策发布和细化将对中国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特别以下几点将切实打消医疗机构的顾虑,放开创新药在医疗机构的使用,而不是走院外DTP药房。1)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2)“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的范围”、“不得以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等为由影响创新药配备使用。医保目录内谈判药品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可不受“一品两规”限制”。3)对合理使用医保目录内创新药的病例,不适合按病种标准支付的,支持医疗机构自主申报特例单议。4)相关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创新药应用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经审核评议程序后支付。   风险提示:市场回顾数据不代表未来市场走势;行业政策、公司基本面变动等因素可能会造成股价变动。
    民银证券有限公司
    0页
    2025-07-04
  • 全球健康日评估

    全球健康日评估

    化学制药
      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的任务是提高人们对全球健康问题的认识,并动员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行动支持。在这项工作中的一项策略是纪念全球健康日和周(简称“日”、“周”),这些活动作为强调重点健康问题的宣传活动。世界卫生组织领导并支持这些活动,其中一些是由世界卫生大会或联合国机构授权的,而另一些则是由非国家行为者发起的。总共,世界卫生组织承认有108项此类纪念活动,尽管只有11个日和两周是由世界卫生大会正式授权的,并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关注   聚焦   评估既服务于问责和学习目的,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成员国、执行委员会以及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全球卫生运动的人员。具体目标是为评估世界卫生组织策划和管理“这些日子”的流程、评估其对2019年至2024年可见变化的贡献,以及为协调、衡量和学习方面的可持续改进确定关键经验和建议。   方法   该评估采用非实验性和基于理论的方法。采用混合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包括文献综述和活动评估仪表板、资源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120名参与者)、在线调查(111份回复)以及两个“日”和一周的案例研究——世界献血者日和世界无烟日——以及世界免疫周(WiW)。
    世界卫生组织
    0页
    2025-07-04
  • STC007达成授权合作,重视创新管线资产价值

    STC007达成授权合作,重视创新管线资产价值

    个股研报
      阳光诺和(688621)   事件概述   7月2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与上海乐旷惠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期就共同开发STC007(镇痛适应症)达成合作并签署相应的《技术开发(合作)合同》,里程碑付款累计总金额2亿元(含税)。项目处于临床三期阶段,估值10亿元,授权20%权益,首付款1亿元,待达到研发节点后支付1亿元里程碑款。   事件点评   STC007临床二期有效性与安全性表现良好,市场潜力较大   STC007为外周kappa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能有效阻断和抑制痛感信号的传递,从而产生镇痛的作用。拟用于腹部手术后的中、重度疼痛治疗。根据临床二期数据,与安慰剂组相比,能够有效改善腹部术后疼痛中度至重度受试者的术后0-24小时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评分,减少挽救治疗药物使用量,镇痛效果与阳性对照药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相当。STC007注射液总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于阳性对照药和安慰剂,常见的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在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中处于较低水平。若项目研发成功并顺利获批,将有望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创新管线储备丰富,重视创新管线价值   公司现已储备丰富的创新研发管线,其中一类创新药中,STC007镇痛适应症已处于临床三期阶段,尿毒症瘙痒的适应症也已进入临床二期阶段;STC008治疗晚期实体瘤相关的肿瘤恶液质已进入临床一期阶段;与艺妙神州合作研发的ZM001治疗中重度SLE已处于临床一期。此外还有多项改良型新药进展较快,目前已有3款口服缓释制剂临床,另有4款计划25年提交IND。   收购整合朗研生命,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购买朗研生命100%股权,将充分发挥公司创新药研发优势,并结合朗研生命在高端化学药、原料药等领域的丰富生产经验,以优化产品管线孵化流程,从而加速项目的推进。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签署《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将增厚业绩,我们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13.06/15.87/18.41亿元(前次预测为12.90/15.13/17.81亿元),同比+21.1%/21.5%/16.0%;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36/3.07/3.45亿元(前次预测为2.13/2.56/3.04亿元),同比+32.8%/30.3%/12.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订单交付不及预期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7-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