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357)

  • 2020年中国锰矿石行业概览

    2020年中国锰矿石行业概览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对2020年中国锰矿石行业的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中国锰矿石行业市场规模及趋势 2015-2019年,中国锰矿石行业市场规模(按产量计)从300万吨下降至1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8.9%,主要原因是环保整顿导致部分中小型企业停产。然而,2018年起环保整顿初见成效,部分企业恢复生产,2019年产量小幅回升。预计未来五年,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整顿完成的推动下,市场规模将保持5%的增速增长,进入量价齐升阶段。 行业驱动因素与风险 行业运行良好主要受下游需求驱动,特别是建筑业和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中国锰矿石资源对外依赖度高(2018年达95.8%),且资源分布集中,供应链易受国际政治环境和全球锰矿石供应量波动影响,存在价格波动风险。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多个方面分析了2020年中国锰矿石行业,内容涵盖行业综述、驱动因素、风险分析、政策分析、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等。 行业定义、分类及产业链分析 报告首先定义了锰矿石,并将其分类为软锰矿、硬锰矿、水锰矿、黑锰矿、菱锰矿和硫锰矿六种类型。随后,详细分析了锰矿石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开采设备供应商(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商和矿山机械制造商)、中游的锰矿石采选商以及下游的钢铁冶炼企业。 上游企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议价能力强;中游企业受资源品位影响,需进行选矿处理;下游钢铁冶炼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除拥有自有锰矿资源的头部企业外,中小型企业议价能力较弱。 市场规模及驱动因素 报告提供了2015-2019年中国锰矿石行业市场规模数据,并预测了未来五年的增长趋势。 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下游建筑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钢材的旺盛需求,以及锰矿石供应紧张导致的价格高位运行。 风险分析及政策分析 报告指出,中国锰矿石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对外依赖度高和全球锰矿石供应波动。 同时,报告也分析了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的与锰矿石行业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针对环保和安全监管,旨在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 报告预测,未来中国锰矿石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扩大海外锰矿资源布局(例如,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寻求合作机会)和推动锰矿石智能化开采以降低成本。 竞争格局方面,市场竞争相对稳定,头部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并已实现一体化经营。 企业推荐 报告推荐了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锰矿石企业:大锰矿业、连城锰矿和天元锰业,并分别从公司简介、投资亮点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总结 本报告对2020年中国锰矿石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该行业在市场规模、驱动因素、风险、政策、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等方面的特点。 报告指出,尽管该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因环保整顿导致的产量下降,但未来五年有望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下游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实现复苏和增长。 然而,对外依赖度高和全球供应链波动仍然是该行业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 报告最后推荐了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了参考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数据和观点基于头豹研究院在报告发布日的判断,未来可能会有所调整。
    头豹研究院
    29页
    2020-08-19
  • 中报业绩增长翻倍,特检成为业务增长新引擎

    中报业绩增长翻倍,特检成为业务增长新引擎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中报业绩增长与驱动因素分析 迪安诊断2020年中报显示,公司业绩实现翻倍增长,主要得益于样本外送和合作共建模式在抵抗疫情中的积极作用,以及特检业务的快速发展。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核心业务板块的分析,预计公司未来三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 主要内容 ## 中报业绩综述 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73亿元,同比增长11.99%;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102.19%;扣非净利润4.70亿元,同比增长106.2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143.16%至2066万元。 ## 诊断服务板块 上半年诊断服务板块收入20.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51%;8家ICL实验室实现扭亏为盈。公司推出“新冠病毒感染整体化诊断解决方案”,旗下36家实验室均被指定为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指定机构,总计完成核酸检测800多万例。 ## 合作共建模式 公司以“合作共建模式”快速推进区域检验中心的下沉,共有合作共建客户约500家,其中约100家为核酸检测传染病筛查防控实验室。 ## 特检业务 特检成为业务增长新引擎,公司已运营10余家精准中心,累计5家实现盈利,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肿瘤相关业务占收入比重提升至50%。分子诊断、病理诊断、微量元素/质谱诊断等特检及重点学科占检验服务总收入约35%(不含新冠检测)。 ## 诊断产品板块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诊断产品板块总收入23.5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11%;其中,渠道业务随着门诊量的恢复,二季度同比增长4%。公司积极拓展PCR仪器业务,共开发100多家核酸检测传染病筛查防控合作共建项目,各类仪器合计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0%;顺应国产替代的大趋势,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和提高毛利率,目前代理国内外品牌近900多种。同时,公司加速自有产品市场化,实现优势互补、互促互融。 ## 盈利能力分析 受益于新冠检测的高毛利,净利率提升4.25pct至13.52%。诊断服务业务毛利率提升11.88pct至52.83%,综合毛利率提升4.04pct至36.97%。杭检子公司实现净利润4.33亿元,净利率提升12.52pct至19.53%。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2020-2022营业收入分别为102.93亿/124.25亿/149.25亿,同比增长分别为22%/21%/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2亿/7.15亿/8.72亿,分别增长134%/-12%/22%;EPS分别为1.31/1.15/1.41,按照2020年8月18日收盘价对应2020年32倍PE。维持“买入”评级。 # 总结 本报告对迪安诊断2020年中报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诊断服务和特检业务的快速发展。 公司通过样本外送、合作共建等模式有效应对疫情,并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同时,报告还对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8-19
  • 能源行业日报:中海油发半年报,资本支出维持较高水平

    能源行业日报:中海油发半年报,资本支出维持较高水平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中海油上半年业绩受油价下跌影响显著,但仍维持较高资本支出。 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降,中海油并未大幅削减资本支出,这反映了国家对能源安全的重视。 国内油服企业受影响或低于预期。 考虑到“两桶油”可能维持较高资本支出,以国内业务为主的油服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可能低于预期。 主要内容 1. 中海油半年报核心数据分析 业绩下滑: 中海油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净利润为103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02亿元。 成本控制: 公司采取措施降低桶油主要成本和桶油操作成本。 资本支出: 尽管营收和净利润下滑,但公司全年资本支出仍维持在750-850亿元的高位。 产量增长: 净产量实现6.1%的同比增长。 2.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能源安全战略: 国内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是中海油维持高资本支出的重要原因。 海外公司对比: 海外石油公司大幅下调未来2年资本支出,与国内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油服企业展望: 基于中海油的策略,预计“两桶油”也将维持较高资本支出,对油服公司的影响低于预期,尤其是国内业务为主的油服企业。 3. 其他行业要闻与公司动态 行业要闻: EIA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美国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量同比增长9%。 中核钛白亚洲钛业生产基地落地白银,第二阶段拟建设产能40万吨。 美国API原油库存下降,汽油库存增加。 公司动态: 蓝焰控股(000968.SZ)发布半年报,营收和净利润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双箭股份(002381.SZ)发布半年报,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中海油的半年报,指出受油价下跌影响,公司业绩下滑,但资本支出仍维持高位,这反映了国家对能源安全的重视。 报告认为,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两桶油”的资本支出有望维持较高水平,对油服行业的影响可能低于预期,尤其是以国内业务为主的油服企业。 此外,报告还简要介绍了行业要闻和部分公司的半年报情况。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0-08-19
  • 化工系列行业概览:2019年中国合成氨行业概览

    化工系列行业概览:2019年中国合成氨行业概览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合成氨行业在2014年至2018年经历了市场规模萎缩的阶段,年复合增长率为-5.3%。然而,未来五年,该行业有望恢复平稳发展。这种转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行业集中度提高、产能置换完成、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下游需求回暖。报告详细分析了行业发展历程、市场规模、产业链、驱动因素、制约因素、政策环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几家代表性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 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规模的波动与未来预期 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市场规模从2616.7亿元下降至2107.6亿元,主要原因是下游氮肥需求萎缩和产能过剩。然而,随着产能置换的完成、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需求回暖,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将恢复平稳增长。 合成氨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指出,农业对氮肥的刚性需求是合成氨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但高能耗和污染问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此外,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智能化生产是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主要内容 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综述 本节概述了中国合成氨行业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市场规模。报告详细阐述了合成氨行业自20世纪初起步,经历了探索发展、稳定发展、快速发展、高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五个阶段。 同时,报告提供了2014-2023年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并分析了市场规模波动的主要原因。 此外,还对合成氨产业链进行了剖析,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煤炭、天然气、焦炉气)和下游应用领域(农业用氨和工业用氨)。 上游分析中,详细比较了不同原料的成本结构和供应情况,下游分析则重点关注了氮肥和硝酸铵的市场需求和应用领域。 中国合成氨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本节分析了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农业对氮肥的刚性需求、产能过剩的逐步缓解以及非烟煤新型气化技术的应用。制约因素则集中在合成氨生产带来的污染问题(废气、废水)和高能耗问题。报告通过图表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可耕地面积变化、行业产能变化、行业盈利情况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中国合成氨行业政策分析 本节对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的与合成氨行业相关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包括行业准入条件、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守法导则、化肥行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以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这些政策旨在引导行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趋势 本节展望了中国合成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生产智能化和市场集中度提高、生产装置大型化两个方面。 智能化生产将通过过程控制系统(PCS)、生产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市场集中度提高和生产装置大型化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中国合成氨行业竞争格局 本节分析了中国合成氨行业的竞争格局,指出行业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大型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而部分中小型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报告还对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建峰工业集团等三家代表性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分别从公司概况、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合成氨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行业发展历程、市场规模、产业链、驱动因素、制约因素、政策环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报告指出,虽然中国合成氨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市场规模萎缩的阶段,但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和行业自身调整,未来五年有望恢复平稳发展。 农业对氮肥的刚性需求是行业发展的长期驱动力,而智能化生产、市场集中度提高以及生产装置大型化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同时,解决高能耗和污染问题仍然是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报告中对几家代表性企业的分析,也为读者提供了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更深入了解。
    头豹研究院
    36页
    2020-08-19
  • 股权激励出台提升员工积极性,高解锁条件体现发展信心

    股权激励出台提升员工积极性,高解锁条件体现发展信心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股权激励提升积极性 司太立推出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旨在提升核心人员的积极性,绑定员工利益,利好公司长远发展。 ## 高解锁条件彰显发展信心 股权激励计划的解锁条件较高,反映了公司对未来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的信心。 # 主要内容 ## 推出2020年股权激励,提升核心人员积极性 * **激励计划详情**:公司公布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171名授予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91.47万股,占公告日总股本的0.37%,其中首次授予73.18万股,预留18.29万股,授予价格为39.5元/股。 * **激励对象**:本次激励对象共171名,均为公司核心生产技术人员,其中公司副总经理、生产工作负责人李华军先生获授2.92万股。 * **激励效果**:本次激励计划将充分调动公司各类核心骨干人员的积极性,绑定员工利益,利好长远发展。 ## 解锁条件高要求,体现公司发展信心 * **业绩考核目标**:以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分别不低于40%、90%和190%,按最低达标条件计算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0%、35.71%和52.63%。 * **信心体现**:高解锁条件反映了公司优秀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 仙居厂区预计停产不超过3个月,整体影响有限 * **停产影响**:因爆炸事故影响仙居厂区仍处于停产状态,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3个月。 * **产能影响**:公司仙居厂区共有3车间和9车间两个碘海醇粗品生产车间,本次发生事故的是3车间,9车间仍能供应一定的碘海醇粗品产能。 * **其他因素**:海神厂区和仙居厂区相互独立,预计海神厂区不会受负面影响。考虑到公司现有库存和新建产能的陆续投产,预计2020年公司整体销售计划能基本达到,碘海醇和碘帕醇制剂推广销售工作不会被过多影响。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维持评级**:本次限制性股权激励将提升核心员工积极性,利好公司长期发展。短期爆炸事故影响整体可控,预计2020年业绩目标可基本完成。公司“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全产业链模式优势明显。我们暂不调整公司盈利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 **盈利预测调整**:维持 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8 亿、3.72 亿和 5.45亿元的预测,因股本调整,对应EPS分别调整为1.06元、1.52元和2.23元。 ## 风险提示 * 仙居厂区停产时间超预期 * 研发风险 * 制剂产品集采风险 # 总结 ## 激励计划与未来展望 司太立的股权激励计划旨在提升员工积极性,并设定了较高的业绩解锁条件,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尽管仙居厂区因事故停产,但预计影响有限,公司整体销售计划仍有望达成。 ## 投资评级与风险提示 平安证券维持司太立“推荐”评级,肯定了公司的全产业链模式优势。同时,报告也提示了仙居厂区停产时间超预期、研发风险以及制剂产品集采风险等潜在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8-19
  • 组织进化,技领未来,五年战略迪安再出发

    组织进化,技领未来,五年战略迪安再出发

    个股研报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3页
    2020-08-19
  • 业绩维持高速增长,重研发下产品全面推进

    业绩维持高速增长,重研发下产品全面推进

    个股研报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8-18
  • 溢多利:“替抗”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

    溢多利:“替抗”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替抗”业务迎来增长期:** 溢多利凭借提前布局和市场优势,有望在饲料禁抗政策下,推动“替抗”业务快速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 **医药原料药业务加速发展:** 新增产能的释放以及糖皮质激素原料药需求的增长,将加速医药原料药业务的发展,为公司贡献新的盈利增长点。 # 主要内容 ## 公司简介 * 溢多利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工程领域的公司,业务涵盖生物医药和生物农牧两大产业,产品线包括生物酶制剂、甾体激素原料药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 溢多利“替抗”业务有望迎来较快增长 * **政策驱动与市场潜力:** 饲料禁抗政策是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替抗产品市场空间巨大。 * **产品布局与市场优势:** 溢多利提前布局替抗产品,结合自身在农牧领域的营销渠道和品牌优势,替抗饲料添加剂解决方案已进入市场培育和试用阶段,预计下半年将迎来业绩增长。2020H1公司替抗饲料添加剂实现营收6396万元,同比增长45.03%。 ## 医药原料药业务新增产能释放在即,未来将加速发展 * **糖皮质激素需求增长:**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重症肺炎中具有应用价值,公司相关原料药产品业绩增长显著。 * **新增产能贡献盈利:** 公司新建的性激素原料药项目预计年内投产,有望贡献新的盈利增长点。 ## 生物酶制剂业务存在进口替代的机遇 * 公司非饲用酶制剂业务发展迅速,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已投产,其他新建项目也将逐步投产,有望逐步实现部分进口替代。 ##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 维持对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07、2.63和3.3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4、0.55和0.71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 * 下游需求释放不及预期;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溢多利在饲料禁抗政策下的发展机遇,认为其“替抗”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同时,医药原料药业务的新增产能和生物酶制剂业务的进口替代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但需关注下游需求、产能投放和商誉减值等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8-18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维生素成交有所回暖,农药、化肥平稳运行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维生素成交有所回暖,农药、化肥平稳运行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基础化工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但各子行业表现分化明显。维生素行业在库存消化后出现回暖迹象,多维订单回升;化肥行业受国内外需求提升支撑,尿素和磷肥价格稳步运行;煤化工行业则维持弱势,终端需求偏弱。基于宏观经济向好和行业竞争格局,报告建议关注需求刚性、竞争格局好的子行业,如维生素、甜味剂和部分农药;以及受益于国产化趋势的中间体行业和电子化学品行业。 维生素行业回暖,化肥行业稳步增长 维生素行业8月份以来,随着库存消化,下游用户开始补货,多维订单回暖。维生素A价格在400元/kg左右,但受部分厂家夏季停产检修影响,供应有所减少。维生素E价格小幅反弹至60-65元/kg,维生素D3市场询单活跃,花园生物报价500元/kg。化肥行业方面,尿素价格延续小幅上行态势,受印度招标和国内淡季商储项目影响,国内外需求增加,价格获得支撑。磷肥价格则稳步运行,国际价格触底回升,出口带动国内需求。 煤化工行业弱势运行,其他子行业表现各异 煤化工行业维持弱势,终端需求偏弱,甲醇、乙二醇、醋酸等产品价格窄幅波动。氨基酸行业方面,赖氨酸价格稳中上调,蛋氨酸和苏氨酸价格持稳。聚氨酯行业,苯胺和己二酸价格维稳,MDI价格区间震荡。农药行业进入淡季,价格平稳为主。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周市场回顾 本周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格均小幅上涨。石化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丁二烯、涤纶POY、涤纶FDY等上涨,双酚A、燃料油等下跌。化工产品价格方面,DMF、丙酮、ABS等上涨,液氯、软泡聚醚等下跌。部分化工产品价差涨跌幅度较大,纯碱-原盐&合成氨、MEG-乙烯价差增幅较大,丙烯酸-丙烯、电石法PVC-电石价差大幅缩小。石化板块跑赢指数,基础化工板块跑输指数。 二、国金大化工团队近期观点 本节详细分析了化肥、煤化工、维生素、氨基酸和聚氨酯等重点子行业的近期运行情况,并对未来走势进行了预测。 三、本周化工产品价格及产品价差涨跌幅前五变化情况 本节以图表形式展示了本周化工产品价格及产品价差涨跌幅前五名的变化情况,直观地反映了市场波动情况。 四、上市公司重点公告汇总 本节简要总结了本周重点上市公司的公告信息,例如玲珑轮胎、恒力石化、哈工智能和太化股份的半年度报告等。 五、本周行业重要信息汇总 本节报道了本周化工行业发生的重大事件,例如东方雨虹建设亚洲最大涂料生产研发基地、海湾化学双酚A项目开工等。 六、风险提示 本节指出了影响基础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疫情影响、原油价格波动和贸易政策变动等。 七、投资建议 基于对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报告建议关注以下投资机会:1. 需求刚性、竞争格局好的子行业,例如维生素、甜味剂和部分农药;2. 受益于国产化趋势的中间体行业和电子化学品行业。 总结 本报告对基础化工行业近期市场表现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维生素行业回暖、化肥行业稳步增长,而煤化工行业仍维持弱势。各子行业表现分化,投资机会也存在差异。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需求刚性强、竞争格局好的子行业以及受益于国产化趋势的行业,并密切关注疫情、原油价格和贸易政策等风险因素。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百川资讯等公开信息,并结合国金证券研究团队的专业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8-18
  • Q2业绩高速增长,13价肺炎疫苗实现放量

    Q2业绩高速增长,13价肺炎疫苗实现放量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疫苗放量:** 沃森生物Q2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13价肺炎疫苗的成功放量销售,显著推动了公司整体收入的增长。 * **研发管线与未来潜力:** 公司在研的二价及九价HPV疫苗、带状疱疹mRNA疫苗以及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均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新冠疫苗的国内领先进度,预示着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巨大潜力。 # 主要内容 ## 公司近一年市场表现 * 未提供具体分析,此处省略。 ## 事件描述 * 沃森生物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14.5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149.11万元,同比下降27.60%。 ## 事件点评 ### Q2业绩增长分析:疫苗销售驱动 * Q1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下滑,但Q2随着疫情控制,自主生产疫苗产品销售快速恢复,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2.24%和77.58%。 * 核心产品13价肺炎疫苗上半年批签发120.12万支,实现收入1.12亿元,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研发进展与市场前景:新冠疫苗潜力巨大 * 二价HPV疫苗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并申报生产,九价HPV疫苗正在开展Ⅰ期临床试验。 * 新冠mRNA疫苗已获临床试验批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未来上市后有望为公司带来可观利润。 ## 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61/0.98/1.32元,对应8月14日收盘价,PE分别为120.7/75.3/55.5倍,维持“增持”评级。 * **增长动力:** 13价肺炎疫苗将推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重磅研发产品进展顺利。 ## 存在风险 * 药品安全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达预期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以及新冠疫情持续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对沃森生物2020年半年度报告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公司Q2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13价肺炎疫苗的放量销售。同时,公司在研的HPV疫苗和新冠mRNA疫苗等产品线进展顺利,为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维持“增持”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药品安全、政策、研发、销售以及疫情等风险因素。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8-1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