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深度报告:色谱填料主业把握两大机遇,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

公司深度报告:色谱填料主业把握两大机遇,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

券商报告

公司深度报告:色谱填料主业把握两大机遇,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

  纳微科技(688690)   本期内容提要:   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龙头,业绩边际显著改善。   纳微科技成立于2007年,公司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2023年以来,受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影响,公司业绩陷入增长压力。2024Q4以来公司业绩边际改善显著,20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71.47%,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38.05%;2025Q1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2.39%;实现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72.98%。2023年以来公司净利率水平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和赛谱仪器商誉减值的影响,以上因素对于公司利润端扰动较大,我们认为,随着股权激励到期和子公司经营改善,公司未来净利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把握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色谱填料主业加速成长。   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是生物医药分离纯化的关键耗材,一般而言,用于小分子纯化称为色谱填料,用于大分子纯化称为层析介质。参考赛分科技招股说明书,从全球市场来看,预计2023年全球色谱介质市场规模69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到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9.26%;从国内市场来看,预计2023年中国色谱介质市场规模为112亿元,预计2026年达到20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1.92%。纳微科技是国内较早布局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发出国内厂商中品类最全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可以为小分子和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公司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主业目前处于关键发展窗口期,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具体来看:   1)进口替代机遇: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行业长期被外资垄断,无论是小分子色谱填料还是大分子层析介质,国产化率都相对较低。近年来伴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国产龙头企业快速崛起,在国际地缘政治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自主可控有望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的潜在重要战略。我们认为,公司下游客户恒瑞医药商业化项目的工艺成功变更,为进口替代建立经验模板,公司有望承接更多项目变更,成为国产替代进口的主力军。   2)商业化放量机遇: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的用量与项目阶段相关,从临床一期到临床二期到临床三期到商业化呈现逐级放大趋势,和商业化变更相比,从临床早期培育的管线客户粘性更强,从小试研发到放大生产,全面配合客户完成工艺验证及生产应用,一路陪伴客户成长。我们认为,近年来公司客户数量不断积累,临床阶段不断后移,目前储备大量临床中后期项目,悉心培育的管线陆续进入回报期,未来存在显著的商业化放量机遇。   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开成长天花板。   色谱填料及层析介质主业以外,纳微科技通过“自建+并购”双轮驱动,以福立仪器、纳谱分析、赛谱仪器、纳微生命科技等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布局色谱仪器、色谱耗材、蛋白纯化系统、体外诊断耗材等产业链上下游方向。我们认为,纳微科技的底色是高端材料公司,依托底层技术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展现出极强的业务延展性,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   1)福立仪器:福立仪器是国产色谱仪器领军企业,在气相色谱领域,福立仪器已经初具规模,打造“未来系列”气相色谱仪;在液相色谱领域,公司发布L75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在高端液相色谱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2)纳谱分析:纳谱分析是由纳微科技设立的子公司,专注于打造高品质实验室用色谱耗材,公司采用纳微科技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单分散硅胶/聚合物微球填料,实现从微球原料、填料制备、色谱柱装填全过程国产化。   3)赛谱仪器:赛谱仪器致力于开发用于蛋白、抗体、疫苗、核酸、诊断原料等大分子生物制品领域的精密纯化设备,产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为国产蛋白纯化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01亿元、12.44亿元、15.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2.21亿元、2.85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35元、0.55元、0.71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62.22倍、39.89倍、30.86倍(截至2025年6月5日)。我们认为,纳微科技作为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行业国产龙头企业,主营业务面临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市场机遇,同时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开成长天花板,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进口替代不及预期的风险;商业化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收购公司商誉减值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报告标签:
  • 个股研报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286

  • 发布机构: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6-06

  • 页数:

    3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纳微科技(688690)

  本期内容提要:

  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龙头,业绩边际显著改善。

  纳微科技成立于2007年,公司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2023年以来,受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影响,公司业绩陷入增长压力。2024Q4以来公司业绩边际改善显著,20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71.47%,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38.05%;2025Q1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2.39%;实现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72.98%。2023年以来公司净利率水平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和赛谱仪器商誉减值的影响,以上因素对于公司利润端扰动较大,我们认为,随着股权激励到期和子公司经营改善,公司未来净利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把握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色谱填料主业加速成长。

  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是生物医药分离纯化的关键耗材,一般而言,用于小分子纯化称为色谱填料,用于大分子纯化称为层析介质。参考赛分科技招股说明书,从全球市场来看,预计2023年全球色谱介质市场规模69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到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9.26%;从国内市场来看,预计2023年中国色谱介质市场规模为112亿元,预计2026年达到20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1.92%。纳微科技是国内较早布局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发出国内厂商中品类最全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可以为小分子和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公司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主业目前处于关键发展窗口期,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具体来看:

  1)进口替代机遇: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行业长期被外资垄断,无论是小分子色谱填料还是大分子层析介质,国产化率都相对较低。近年来伴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国产龙头企业快速崛起,在国际地缘政治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自主可控有望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的潜在重要战略。我们认为,公司下游客户恒瑞医药商业化项目的工艺成功变更,为进口替代建立经验模板,公司有望承接更多项目变更,成为国产替代进口的主力军。

  2)商业化放量机遇: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的用量与项目阶段相关,从临床一期到临床二期到临床三期到商业化呈现逐级放大趋势,和商业化变更相比,从临床早期培育的管线客户粘性更强,从小试研发到放大生产,全面配合客户完成工艺验证及生产应用,一路陪伴客户成长。我们认为,近年来公司客户数量不断积累,临床阶段不断后移,目前储备大量临床中后期项目,悉心培育的管线陆续进入回报期,未来存在显著的商业化放量机遇。

  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开成长天花板。

  色谱填料及层析介质主业以外,纳微科技通过“自建+并购”双轮驱动,以福立仪器、纳谱分析、赛谱仪器、纳微生命科技等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布局色谱仪器、色谱耗材、蛋白纯化系统、体外诊断耗材等产业链上下游方向。我们认为,纳微科技的底色是高端材料公司,依托底层技术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展现出极强的业务延展性,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

  1)福立仪器:福立仪器是国产色谱仪器领军企业,在气相色谱领域,福立仪器已经初具规模,打造“未来系列”气相色谱仪;在液相色谱领域,公司发布L75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在高端液相色谱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2)纳谱分析:纳谱分析是由纳微科技设立的子公司,专注于打造高品质实验室用色谱耗材,公司采用纳微科技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单分散硅胶/聚合物微球填料,实现从微球原料、填料制备、色谱柱装填全过程国产化。

  3)赛谱仪器:赛谱仪器致力于开发用于蛋白、抗体、疫苗、核酸、诊断原料等大分子生物制品领域的精密纯化设备,产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为国产蛋白纯化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01亿元、12.44亿元、15.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2.21亿元、2.85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35元、0.55元、0.71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62.22倍、39.89倍、30.86倍(截至2025年6月5日)。我们认为,纳微科技作为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行业国产龙头企业,主营业务面临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市场机遇,同时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开成长天花板,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进口替代不及预期的风险;商业化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收购公司商誉减值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