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输液基石业务稳健增长,三发驱动创新升级

输液基石业务稳健增长,三发驱动创新升级

研报

输液基石业务稳健增长,三发驱动创新升级

  科伦药业(002422)   核心观点:   二十七年精益管理成就大输液龙头地位,三发驱动逐步开启创新增长新周期。科伦药业成立于1996年、并于2010年深交所上市,目前已经成为横跨大输液、原料药和中间体、仿制药以及创新药等医药制造以及医药创新领域的大型综合型药企。公司通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保持在输液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通过仿制药品类快速丰富、原料药和中间体降本增效,提高公司制药端全产业链优势,另外在创新药板块多年积累并逐步兑现,公司“大输液+合成生物学+创新药”三发驱动,实现创新升级开启成长新周期。   大输液集中度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持续贡献利润的基石业务。输液板块集采降价早于仿制药,降价风险基本出清。2022年公司输液板块收入占比约50%,毛利贡献超过60%,受益于医院诊疗快速恢复,公司大输液板块有望重回稳定增长轨道。公司加速推进输液产品结构优化,提升毛利率水平,包括产品规格升级及治疗型输液新产品的推广等,其中肠外营养产品多特、治疗型输液产品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集采中标影响已逐步消除,多臻、中长链产品以及其他治疗型输液产品进一步市场推广,我们预计2023-2025年大输液业务总体利润贡献CAGR将超过10%。   川宁生物主要产品价格维持高位,合成生物学降本增效提供业绩弹性。2022年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总收入占比约21%,毛利贡献约9%,但受限抗政策及环保压力的影响,抗生素中间体和原料药制造目前难以有新进入者,行业竞争格局良好。目前全球抗生素原料药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公司主要产品6-APA、青霉素G钾盐以及硫氰酸红霉素等价格将保持在较高位置,公司主营业务将保持收入增长及净利率提升。根据员工激励计划,公司将每年新增至少3个合成生物学产品正式生产并形成收入,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等合成生物学系列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将标志着公司从资源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变,从而实现公司效益的稳步提升。   科伦博泰:ADC管线即将迎来收获期。科伦博泰积累了超过十年的ADC研发探索经验,2022年获得默沙东118亿美金的合作项目,标志着头部跨国药企对科伦创新能力和ADC平台的认可。项目方面,SKB264(Trop2ADC)用于治疗3L+mTNBC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有望于2023年底提交NDA申请,并预计于2024H2获批上市。另外,SKB264多项联合治疗多瘤种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其中SKB264与KL-A167(抗PD-L1单抗)联合一线治疗TNBC患者的I期研究,ORR为86%,DCR为100%,我们看好联用临床推进以及后续数据读出。A167(PD-L1单抗)3LNPC的适应症已经提交NDA,有望于2023H2-2024H1获批,A167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PC的3临床已经完成患者入组。A166(HER2ADC)基于3L+HER2+mBC的关键II期数据,已经在今年5月递交NDA申请,A140提交NDA申请已获受理,A166和A140有望于2024H2-2025H1获批上市。未来公司有望凭借在ADC领域的经验技术积累持续扩张管线,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输液板块稳定增长,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量价齐升,科伦博泰对外授权超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3.44/27.86/32.38亿元,同比增长37.15%/18.89%/16.21%,EPS分别为1.59/1.89/2.19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为16/14/12倍,按分部估值,我们预计科伦药业2023年合理市值为538-604亿元,对应目标价为36.47-40.95元/股,因此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料药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标签:
  • 个股研报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583

  •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9-12

  • 页数:

    4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科伦药业(002422)

  核心观点:

  二十七年精益管理成就大输液龙头地位,三发驱动逐步开启创新增长新周期。科伦药业成立于1996年、并于2010年深交所上市,目前已经成为横跨大输液、原料药和中间体、仿制药以及创新药等医药制造以及医药创新领域的大型综合型药企。公司通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保持在输液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通过仿制药品类快速丰富、原料药和中间体降本增效,提高公司制药端全产业链优势,另外在创新药板块多年积累并逐步兑现,公司“大输液+合成生物学+创新药”三发驱动,实现创新升级开启成长新周期。

  大输液集中度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持续贡献利润的基石业务。输液板块集采降价早于仿制药,降价风险基本出清。2022年公司输液板块收入占比约50%,毛利贡献超过60%,受益于医院诊疗快速恢复,公司大输液板块有望重回稳定增长轨道。公司加速推进输液产品结构优化,提升毛利率水平,包括产品规格升级及治疗型输液新产品的推广等,其中肠外营养产品多特、治疗型输液产品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集采中标影响已逐步消除,多臻、中长链产品以及其他治疗型输液产品进一步市场推广,我们预计2023-2025年大输液业务总体利润贡献CAGR将超过10%。

  川宁生物主要产品价格维持高位,合成生物学降本增效提供业绩弹性。2022年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总收入占比约21%,毛利贡献约9%,但受限抗政策及环保压力的影响,抗生素中间体和原料药制造目前难以有新进入者,行业竞争格局良好。目前全球抗生素原料药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公司主要产品6-APA、青霉素G钾盐以及硫氰酸红霉素等价格将保持在较高位置,公司主营业务将保持收入增长及净利率提升。根据员工激励计划,公司将每年新增至少3个合成生物学产品正式生产并形成收入,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等合成生物学系列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将标志着公司从资源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变,从而实现公司效益的稳步提升。

  科伦博泰:ADC管线即将迎来收获期。科伦博泰积累了超过十年的ADC研发探索经验,2022年获得默沙东118亿美金的合作项目,标志着头部跨国药企对科伦创新能力和ADC平台的认可。项目方面,SKB264(Trop2ADC)用于治疗3L+mTNBC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有望于2023年底提交NDA申请,并预计于2024H2获批上市。另外,SKB264多项联合治疗多瘤种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其中SKB264与KL-A167(抗PD-L1单抗)联合一线治疗TNBC患者的I期研究,ORR为86%,DCR为100%,我们看好联用临床推进以及后续数据读出。A167(PD-L1单抗)3LNPC的适应症已经提交NDA,有望于2023H2-2024H1获批,A167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PC的3临床已经完成患者入组。A166(HER2ADC)基于3L+HER2+mBC的关键II期数据,已经在今年5月递交NDA申请,A140提交NDA申请已获受理,A166和A140有望于2024H2-2025H1获批上市。未来公司有望凭借在ADC领域的经验技术积累持续扩张管线,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输液板块稳定增长,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量价齐升,科伦博泰对外授权超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3.44/27.86/32.38亿元,同比增长37.15%/18.89%/16.21%,EPS分别为1.59/1.89/2.19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为16/14/12倍,按分部估值,我们预计科伦药业2023年合理市值为538-604亿元,对应目标价为36.47-40.95元/股,因此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料药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好的,我已按照您的要求,对科伦药业的深度报告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下是报告的 Markdown 版本:

科伦药业深度分析:输液基石稳健,三引擎驱动创新升级

中心思想

本报告深入分析科伦药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潜力,核心观点如下:

  • 大输液龙头地位稳固,集采风险出清: 科伦药业凭借精益管理,在大输液领域占据领先地位,集采降价影响逐步消除,结构优化带来新的增长点。
  • 合成生物学赋能,业绩弹性可期: 川宁生物主要产品价格维持高位,合成生物学降本增效,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业绩增长点。
  • 科伦博泰 ADC 管线进入收获期,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科伦博泰在 ADC 领域积累深厚,与默沙东的合作标志着其创新能力获得认可,多个 ADC 产品有望陆续上市。

主要内容

一、科伦药业:仿创结合,大输液龙头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 公司发展历程: 科伦药业以大输液起家,逐步拓展至原料药、仿制药和创新药领域,通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保持领先地位。
  • 股权结构与盈利能力: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营收和利润增速较快,销售毛利率稳定,净利率持续上升,销售费用率明显下降。
  • 业务结构: 输液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非输液板块发展良好,医药研发项目板块规模较小。

二、大输液领域:稳坐行业龙头,提供可持续性现金流

  • 市场格局: 大输液市场集中度提高,科伦药业稳坐龙头地位,市场份额约为 40%。
  • 需求修复与产品升级: 疫情影响逐渐消除,市场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恢复,产品包装升级有望使利润率提升。
  • 肠外营养产品: 上市品种持续丰富,肠外营养类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大。

三、川宁生物:抗生素中间体价格维持高位,合成生物学提供业绩弹性

  • 业绩企稳: 川宁生物业绩表现良好,产品结构较为均衡,利润率上升,逐渐进入降本增效阶段。
  • 市场需求: 下游需求持续扩容,主要产品量价齐升,抗生素药物在医药市场仍将长期占据重要地位。
  • 合成生物学: 打造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赋能传统板块,加大成本优势。

四、非输液药品:多领域并驾齐驱,新品种增长可观

  • 市场拓展: 公司通过持续市场拓展、提高市场覆盖率、调整产品结构、持续推广新获批品种,以积极应对国家及地方集采等多重外部因素的影响。
  • 产品管线: 公司男科领域、中枢神经领域、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科比安)等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可观。

五、科伦博泰:ADC 领域先行者,高起点国际化运营

  • 技术平台: 三大平台助力丰富管线,国际合作彰显研发能力,与默沙东达成多项合作。
  • ADC 产品: SKB264 潜力巨大,A166 已提交 NDA,有望成为国内首款治疗 HER2 阳性 BC 的国产 ADC。
  • 非 ADC 产品: KL-A167 具备 SKB 联用潜力,A140 有望成为中国首款西妥昔单抗生物类似物。

六、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收入预测: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整体营业收入有望实现 10% 以上复合增速。
  • 分部估值: 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大输液、仿制药、原料药和中间体、创新药板块分别进行估值。
  • 投资建议: 预计科伦药业 2023 年合理市值为 538-604 亿元,对应目标价为 36.47-40.95 元/股,维持“推荐”评级。

总结

科伦药业作为大输液龙头企业,正积极转型升级,通过合成生物学和创新药研发,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公司在输液领域的稳固地位、川宁生物的业绩弹性以及科伦博泰的创新潜力,共同构成了科伦药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维持“推荐”评级。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