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疗器械行业专题:医疗新基建,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下载次数:
2095 次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10-17
页数:
28页
政策面:《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为医疗新基建建设指明方向。十四五规划指明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2010-2020年我国医疗服务扩容主要来自民营医院,公立医院扩张被压制。2020年COVID-19爆发,也充分暴露了我国医疗体系中的不足,医疗新基建即在此背景下进入新周期,特点上以公立医疗医疗改扩建为主,预计2022年底开始进入项目竣工高峰期。
资金面:融资渠道多元,医院建设、设备购置主要由央地两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2020年该部分资金规模约1.14万亿。地方政府医疗专项债和阶段性财政贴息贷款为辅,预计规模也合计也在3000亿元以上,另外还有联合社会资本的PPP项目等形式,均为医疗新基建提供充分资金。
人才:我国年轻的在职执业(助理)医师逐渐成为主力,每年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也在快速增长,每年高考医学专业的报考热情仍很高,为我国医疗系统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设备:优秀的国产医疗设备是实现医疗公平的核心。国产设备在众多领域突破进口垄断,终端医院的使用满意度提升,国产品牌价值突显,高性价比有利于逐渐实现进口替代,从而满足不同购买力的医疗卫生机构需求,惠及更广大患者,进而实现医疗公平。
投资建议:推荐标的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伟思医疗、麦澜德。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政策驱动与资金保障:** 医疗新基建在政策支持和多元融资渠道的推动下,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周期,旨在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和总量不足的问题。
* **人才与设备双轮驱动:** 年轻医护人员的崛起和国产医疗设备的进步,为医疗新基建提供了人才保障和设备支持,尤其国产设备在性价比和技术创新上具有显著优势,有望加速进口替代,实现医疗公平。
# 主要内容
## 政策:中国医疗新基建进入“新周期”
* **政策背景与目标:** “十四五”规划、《关于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医疗新基建的方向,旨在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分级诊疗体系,解决医疗服务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
* **新基建的起点与特点:** 医疗新基建始于COVID-19疫情,主要以公立医疗机构的改扩建为主,预计2022年底开始进入项目竣工高峰期。
## 资金:融资渠道多元,中国医疗新基建有序推进
* **主要资金来源:** 央地两级政府财政补助是主要资金来源,2020年该部分资金规模约1.14万亿,地方政府医疗专项债和阶段性财政贴息贷款为辅,预计规模也合计也在3000亿元以上。
* **PPP模式的探索:** PPP模式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为医疗新基建提供资金支持。
## 人才:年轻医生成为主力,医学专业报考积极
* **医护人员结构变化:** 年轻的在职执业(助理)医师逐渐成为主力,25-34岁年龄段的医护人员占比显著提升。
* **人才供给保障:** 每年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高考医学专业的报考热情高涨,为医疗系统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 设备:国产优秀医疗设备是实现医疗资源均衡的重要抓手
* **医疗设备市场规模:** 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达7721亿元,其中医疗设备达到4556亿元,占比约59%。
* **国产设备优势与替代空间:** 国产医疗设备在性价比、技术创新和服务响应速度上具有优势,终端医院的使用满意度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尤其在高端设备领域。
## 投资标的梳理
本报告推荐以下投资标的:
* **迈瑞医疗:** 国内常规业务恢复增长,高端市场加速突破,维持“买入”评级。
* **开立医疗:** 超声+内镜双龙头,营销改革进入收获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澳华内镜:** 专注内镜设备,国产龙头,厚积薄发,维持“买入”评级。
* **伟思医疗:** 磁刺激全面领先,进入运动康复和医美赛道,维持“买入”评级。
* **麦澜德:** 聚焦女性健康和美,提供多元产品及解决方案,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 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风险。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医疗新基建的政策背景、资金来源、人才保障和设备支持,强调了国产医疗设备在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和公平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报告推荐了相关投资标的,并提示了潜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航运减排大势所趋,绿色甲醇大有可为
合成生物学周报:常德创建国家级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先导区,金达威紧跟大健康与生物合成领域研究开发
上半年承压,2025Q3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产能转移业务短期承压,新业务拓展顺利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