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聚焦院内刚需高成长,积极关注院外及出海市场

医疗器械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聚焦院内刚需高成长,积极关注院外及出海市场

券商报告

医疗器械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聚焦院内刚需高成长,积极关注院外及出海市场

  宏观背景   (1)对内:财政政策扩张,地方政府化债,财政资金边际宽松,TO G业务迎来喘息。从宏观三驾马车看,政策也会更加重视国内投资和消费,加强内循环,相对利好医疗设备和消费医疗。   (2)对外:大国政治博弈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上台后中美贸易关税政策风险加大。全球产业链的重塑也在持续变化中,中国企业积极出海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行业基本面   (1)行业基调:医药行业仍然充满前景,诊疗量呈现高速增长,医保基金支出仍保持高个位数增速增长,集采、反腐及DRG政策对细分行业的影响逐渐出清。行业竞争程度也随着国内集中度提升、企业寻求出海有所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回升并保持。   (2)增长范式:   存量产品集采影响出清(价稳、量增)+新产品逐渐放量。   国内稳增长(10%左右)+海外中高速增长(20-30%)。   量增来源:(1)进口替代实现超行业增速增长。(2)创造蓝海市场,利用差异化单品或渠道优势实现量增。   流动性   (1)市场:0924政策后资本市场转向,成交量稳定在1万亿元以上,流动性不可与过去一年同日而语。   (2)行业:医药主动基金、医药被动ETF基金、全基逐渐形成三分局面。   (3)公司:积极通过回购、分红、并购等方式提升投资吸引力。   投资建议:聚焦院内高成长,关注院外市场和出海新锐   院内:医保支出整体稳定,结构上受集采、DRG政策影响不同,精选刚需高成长领域。2018年医保局成立后,支付端对医疗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集采、DRG支付等政策显著影响上市公司3-5年维度的盈利水平。展望未来,医保支出围绕“以收定支,略有结余”原则,总量上仍会保持稳定增长,但结构上诊疗量增速>医保支出增速>耗材收入增速的现状可   能还会持续。因此院内仍建议选择成长性高、商业模式优、产品易差异化、有进口替代空间的细分领域,包括血管介入、   眼科耗材、化学发光等。   设备:院内设备招采有望好转,带动头部厂家业绩反转;院外家用市场强者恒强,集中度和市占率持续提升。(1)2024年院内设备受资金紧张、设备更新政策节奏慢、行业反腐持续等原因,招采量下滑。2025年预计三大影响因素都会有所缓解,设备更新政策细节更明确,行业内各主体对反腐新常态越来越适应,采购需求也会恢复;(2)院外家用市场,相   对更偏消费属性,行业集中度提升虽缓慢但趋势确定性强,提升幅度更多考验不同厂家的供应链管理、渠道及销售、品   牌影响力等综合能力。   出海:出海成为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战略,产业链趋势正在形成中。根据医械汇统计,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5826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0.74%,中国占24.56%,欧盟占20.61%。海外市场空间广阔,随着中国企业产品竞争力增强,中国企业有望凭借着创新和成本优势获得一席之地。上市公司海外收入从2018年的283.9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69.46亿元,五年复合增速约为18.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的产业趋势正在形成中。   重组:医疗器械的投融资活动也是企业保持生机的重要手段。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以及《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上市公司在聚焦主业的大前提下可以灵活运用包括并购重组、分红、股权激励、回购在内的六个市值管理工具。并购重组被放在了工具箱的首要位置,可关注现金充足、有重组能力且业务有必要性的潜在标的。   推荐及关注标的:   院内   (1)血管介入:推荐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关注赛诺医疗。   (2)眼科耗材:推荐爱博医疗。   (3)IVD:化学发光领域推荐新产业、亚辉龙、安图生物,呼吸道诊断领域推荐圣湘生物、英诺特。   设备   (1)院内设备:推荐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新华医疗,关注伟思医疗、麦澜德、山外山。   (2)家用器械:推荐可孚医疗、三诺生物,关注鱼跃医疗。   出海   (1)ODM供应链类:产能基本已经实现出海,关税政策风险小,重点推荐标的美好医疗、海泰新光、怡和嘉业,关注   维力医疗。   (2)自主院内品牌:IVD类由于设备海外装机加速,带动试剂收入提速,如新产业、艾德生物、普门科技。设备领域则重点推荐产品竞争强的迈瑞医疗、联影医疗。   (3)家用线上品牌:新冠疫情期间,抗原检测畅销海外,为国内公司打下了渠道和品牌基础,呼吸道三联检成为继新冠抗原检测后的另一个重磅产品,建议关注九安医疗、东方生物。   并购主题   建议跟随市场热点,寻找账上现金多,主业增长稳定的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1)医疗反腐行动持续进展,部分设备招投标延期,进而影响设备类公司经营业绩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出口订单波动风险。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810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12-25

  • 页数:

    6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宏观背景

  (1)对内:财政政策扩张,地方政府化债,财政资金边际宽松,TO G业务迎来喘息。从宏观三驾马车看,政策也会更加重视国内投资和消费,加强内循环,相对利好医疗设备和消费医疗。

  (2)对外:大国政治博弈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上台后中美贸易关税政策风险加大。全球产业链的重塑也在持续变化中,中国企业积极出海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行业基本面

  (1)行业基调:医药行业仍然充满前景,诊疗量呈现高速增长,医保基金支出仍保持高个位数增速增长,集采、反腐及DRG政策对细分行业的影响逐渐出清。行业竞争程度也随着国内集中度提升、企业寻求出海有所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回升并保持。

  (2)增长范式:

  存量产品集采影响出清(价稳、量增)+新产品逐渐放量。

  国内稳增长(10%左右)+海外中高速增长(20-30%)。

  量增来源:(1)进口替代实现超行业增速增长。(2)创造蓝海市场,利用差异化单品或渠道优势实现量增。

  流动性

  (1)市场:0924政策后资本市场转向,成交量稳定在1万亿元以上,流动性不可与过去一年同日而语。

  (2)行业:医药主动基金、医药被动ETF基金、全基逐渐形成三分局面。

  (3)公司:积极通过回购、分红、并购等方式提升投资吸引力。

  投资建议:聚焦院内高成长,关注院外市场和出海新锐

  院内:医保支出整体稳定,结构上受集采、DRG政策影响不同,精选刚需高成长领域。2018年医保局成立后,支付端对医疗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集采、DRG支付等政策显著影响上市公司3-5年维度的盈利水平。展望未来,医保支出围绕“以收定支,略有结余”原则,总量上仍会保持稳定增长,但结构上诊疗量增速>医保支出增速>耗材收入增速的现状可

  能还会持续。因此院内仍建议选择成长性高、商业模式优、产品易差异化、有进口替代空间的细分领域,包括血管介入、

  眼科耗材、化学发光等。

  设备:院内设备招采有望好转,带动头部厂家业绩反转;院外家用市场强者恒强,集中度和市占率持续提升。(1)2024年院内设备受资金紧张、设备更新政策节奏慢、行业反腐持续等原因,招采量下滑。2025年预计三大影响因素都会有所缓解,设备更新政策细节更明确,行业内各主体对反腐新常态越来越适应,采购需求也会恢复;(2)院外家用市场,相

  对更偏消费属性,行业集中度提升虽缓慢但趋势确定性强,提升幅度更多考验不同厂家的供应链管理、渠道及销售、品

  牌影响力等综合能力。

  出海:出海成为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战略,产业链趋势正在形成中。根据医械汇统计,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5826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0.74%,中国占24.56%,欧盟占20.61%。海外市场空间广阔,随着中国企业产品竞争力增强,中国企业有望凭借着创新和成本优势获得一席之地。上市公司海外收入从2018年的283.9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69.46亿元,五年复合增速约为18.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的产业趋势正在形成中。

  重组:医疗器械的投融资活动也是企业保持生机的重要手段。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以及《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上市公司在聚焦主业的大前提下可以灵活运用包括并购重组、分红、股权激励、回购在内的六个市值管理工具。并购重组被放在了工具箱的首要位置,可关注现金充足、有重组能力且业务有必要性的潜在标的。

  推荐及关注标的:

  院内

  (1)血管介入:推荐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关注赛诺医疗。

  (2)眼科耗材:推荐爱博医疗。

  (3)IVD:化学发光领域推荐新产业、亚辉龙、安图生物,呼吸道诊断领域推荐圣湘生物、英诺特。

  设备

  (1)院内设备:推荐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新华医疗,关注伟思医疗、麦澜德、山外山。

  (2)家用器械:推荐可孚医疗、三诺生物,关注鱼跃医疗。

  出海

  (1)ODM供应链类:产能基本已经实现出海,关税政策风险小,重点推荐标的美好医疗、海泰新光、怡和嘉业,关注

  维力医疗。

  (2)自主院内品牌:IVD类由于设备海外装机加速,带动试剂收入提速,如新产业、艾德生物、普门科技。设备领域则重点推荐产品竞争强的迈瑞医疗、联影医疗。

  (3)家用线上品牌:新冠疫情期间,抗原检测畅销海外,为国内公司打下了渠道和品牌基础,呼吸道三联检成为继新冠抗原检测后的另一个重磅产品,建议关注九安医疗、东方生物。

  并购主题

  建议跟随市场热点,寻找账上现金多,主业增长稳定的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1)医疗反腐行动持续进展,部分设备招投标延期,进而影响设备类公司经营业绩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出口订单波动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6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