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月报:政策温和推进,看好医药二季度经营表现
下载次数:
1851 次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6-04
页数:
18页
北京DRG联动采购查漏补缺,降价要求相对温和。北京市医疗机构将组成DRG联动采购集团针对运动医学、神经介入、电生理三大类耗材进行带量采购,预计DRG采购将成为集采品种之外的有效补充。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积极性,本次北京DRG带量采购首年不因产品降价而降低病组支付标准,激励医疗机构谈判压缩成本。本次DRG采购根据不同品类设置了不同的中标降幅要求,整体中标降幅要求相对宽松。其中,入门降幅设置范围8%至55%,平均值31%;达标降幅设置范围12%至75%,平均值44%。根据以往集采经验,只要规则设置了类似“保底降幅”的规定,大部分企业报价都会紧贴保底降幅,因此带有“保底降幅”规则的集采一般而言降价比较温和。此外集采后价格与DRG联动,有利于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国产品牌快速扩大销售。
医院诊疗秩序预期继续恢复,低基数背景下23Q2医药行业增长有望提速。由于2022Q2疫情冲击诊疗秩序导致医药行业业绩基数较低,2023Q2医药行业增长有望明显提速。根据选取的A股样本公司,医药行业2022Q2业绩小幅下滑,主要是因为防疫措施影响;2022Q4和2023Q1医药行业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疫情过峰对诊疗秩序的冲击。在没有防疫措施后,疫情对诊疗秩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人们对疫情消息的脱敏程度。随着医院诊疗秩序的快速恢复,2023Q2医药行业单季度增速有望在低基数基础上明显提升。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偏低水平,中长期投资价值良好。截至2023年5月31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28.53倍,沪深300为11.69倍。医药股市盈率相对于沪深300溢价率当前值为144.06%,历史均值为171.17%,当前值较2005年以来的平均值低27.11个百分点,位于历史偏低水平。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中特估相关的国药系及华润系公司,推荐太极集团、天坛生物、昆药集团、华润三九、东阿阿胶等;2)政策受益及出海逻辑逐渐明确的创新药及创新器械,推荐迈瑞医疗、乐普医疗、恒瑞医药、科伦药业、复星医药等;3)AI赋能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推荐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美年健康等;4)非新冠疫苗疫后恢复,关注康泰生物、欧林生物等;5)医药商业中具有特色业务的公司,推荐上海医药、百洋医药;6)消费复苏带动医美需求释放,推荐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等。
风险提示:医疗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集采降价压力超预期的风险;关键环节产业链的地缘政治风险等。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行业报告内容,按照您指定的格式、语言、语气和角色生成的报告摘要。
本报告对医药行业近期的政策动态、市场数据和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北京市医保局发布 DRG 联动采购方案,针对运动医学、神经介入、电生理三大类耗材进行带量采购,并联动 DRG 付费。本次采购采取“带量+保底价”模式,整体中标降幅要求相对宽松,入门降幅平均值为 31%,达标降幅平均值为 44%。该政策旨在对集采进行有效补充,通过给医疗机构让利,提高其参与谈判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医保控费的目的。
由于 2022 年 Q2 疫情冲击导致医药行业业绩基数较低,预计 2023 年 Q2 医药行业增长有望明显提速。但同时需要关注疫情对诊疗秩序的潜在影响,以及人们对疫情消息的脱敏程度。
截至 2023 年 5 月 31 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 28.53 倍,相对于沪深 300 的溢价率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中长期投资价值良好。年初至今,医药板块表现略强于沪深 300。
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受疫情影响出现下滑,但长期来看,受益于医疗升级需求,医药行业增速仍有望快于 GDP 增速。
除了 2020 年疫情扰动,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整体呈上升趋势。2013 年 7 月至 2022 年 11 月,三级和二级公立医院的次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均有所提高。
2022 年 1-11 月医疗服务增速回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同比下降 3.2%,出院人数同比增长 1.5%,显示疫情对医疗服务量的影响。
2022 年医保收入同比增长 6.92%,医保支出同比增长 1.75%。2023 年 1-3 月,医保支出增速反超收入增速,主要是因为解除防疫措施后,疫情相关需求带动医保收支增长。
建议关注以下投资方向:
需要关注医疗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压力超预期以及关键环节产业链的地缘政治风险等。
本报告分析了医药行业近期的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认为 DRG 联动采购政策对行业影响温和,Q2 行业增长有望提速。同时,报告基于行业数据,对医药板块的估值、收入、诊疗费用、医疗服务量和医保收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中特估、创新药械、AI 赋能、非新冠疫苗、特色医药商业和消费复苏等多个投资主题,但同时也提示了相关风险。
20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收入重回正增长,Q4预计加速修复
20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Q3业绩略有承压,静待主业企稳修复
美年健康20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利润显著改善,AI与精细化运营促高质发展
奥浦迈20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培养基产品持续增长,CDMO承压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