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血制品行业深度跟踪:年初至今批签发稳健增长,期待疫后常规需求持续回暖

血制品行业深度跟踪:年初至今批签发稳健增长,期待疫后常规需求持续回暖

研报

血制品行业深度跟踪:年初至今批签发稳健增长,期待疫后常规需求持续回暖

  白蛋白:行业稳健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经测算,国内白蛋白的理论总年需求量为1500-1800吨,而我国白蛋白2022年批签发量约为667吨左右,市场渗透率为37%-44%,预计在患者基数增长与经济水平提高的驱动下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从批签发的情况看,进口人血白蛋白长期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国产白蛋白批签发批次占比虽在疫情期间小幅提升,但2023年以来进口白蛋白批签发加速,占比提升至66%。鉴于血液制品原材料的特殊性,国内消费者更趋向于选择国产血液制品,目前进口产品是对国产产品产量不足的一种补充,预计随着国内采浆量与国产白蛋白产量与分离纯化技术的提升,国产白蛋白有望在长期逐步对进口白蛋白形成替代。   静丙:国内渗透率依然偏低,疫后市场增长或将提速。我国2022年静丙的批签发量约为30.3g/千人,人均用量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据测算,我国静丙总需求量在273吨左右,2022年估算市场渗透率仅为15.7%,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2年底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的背景下,静丙需求短期提振明显,2023年1月批签发达到阶段性高点,90%以上的企业在2023Q1实现了静丙批签发批次的同比正增长;长期来看,新冠疫情提高了医患对静丙的认知度,未来几年行业有望保持高景气。同时,在疫情期间欧美采浆量下滑导致海外非主流市场出现血制品供应短缺的情形下,部分厂商以静丙出海为契机开始布局国际化业务,企业长期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宽。   特免:品种分化明显,破免与狂免市场有望稳中有升。目前中国市场仅有乙肝、破伤风、狂犬病、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四种类型的产品上市,其中破免与狂免属于刚性需求,批签发批次较多。破免在现有的三种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中,较马破和TAT具有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不良反应低、用量低、保护时间长等优势,需求或将持续提升;狂免市场在我国养犬、养猫总量较大,狂犬病患病风险较高的背景下仍有望稳健增长;而乙免市场受乙肝预防与治疗手段不断完善等因素影响需求逐渐萎缩。2023年以来特免产品批签发略有波动,主要系特免产品批签发批次相对较小,且平均每批次批签发的量相对较大,月度批签发量波动较大属于正常现象,长期来看破免和狂免有望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凝血因子类:八因子与PCC为血友病治疗刚需,纤原近年来实现快速增长。人凝血因子Ⅷ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据测算,2022年我国甲型血友病患者使用人源性八因子的预防治疗满足率仅为25%,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八因子市场有望保持高景气。PCC和人凝血因子Ⅸ均可用于治疗乙型血友病,考虑到目前乙型血友病患者的治疗渗透率同样偏低,预计短期内PCC与人凝血因子Ⅸ的销售均有望持续增长,共同惠及更多血友病患者。纤原在产科出血、心脏外科手术以及创伤性大出血方面均较冷沉淀或血浆具有更大的临床止血优势,在经历了2017年开始的去库存周期之后,自2020年起批签发实现快速增长,未来随着临床应用的拓展,纤原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建议关注标的: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神州细胞。   风险提示:血液制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家政策变化的风险、产品安全性导致的潜在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785

  • 发布机构: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5-04

  • 页数:

    3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白蛋白:行业稳健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经测算,国内白蛋白的理论总年需求量为1500-1800吨,而我国白蛋白2022年批签发量约为667吨左右,市场渗透率为37%-44%,预计在患者基数增长与经济水平提高的驱动下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从批签发的情况看,进口人血白蛋白长期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国产白蛋白批签发批次占比虽在疫情期间小幅提升,但2023年以来进口白蛋白批签发加速,占比提升至66%。鉴于血液制品原材料的特殊性,国内消费者更趋向于选择国产血液制品,目前进口产品是对国产产品产量不足的一种补充,预计随着国内采浆量与国产白蛋白产量与分离纯化技术的提升,国产白蛋白有望在长期逐步对进口白蛋白形成替代。

  静丙:国内渗透率依然偏低,疫后市场增长或将提速。我国2022年静丙的批签发量约为30.3g/千人,人均用量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据测算,我国静丙总需求量在273吨左右,2022年估算市场渗透率仅为15.7%,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2年底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的背景下,静丙需求短期提振明显,2023年1月批签发达到阶段性高点,90%以上的企业在2023Q1实现了静丙批签发批次的同比正增长;长期来看,新冠疫情提高了医患对静丙的认知度,未来几年行业有望保持高景气。同时,在疫情期间欧美采浆量下滑导致海外非主流市场出现血制品供应短缺的情形下,部分厂商以静丙出海为契机开始布局国际化业务,企业长期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宽。

  特免:品种分化明显,破免与狂免市场有望稳中有升。目前中国市场仅有乙肝、破伤风、狂犬病、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四种类型的产品上市,其中破免与狂免属于刚性需求,批签发批次较多。破免在现有的三种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中,较马破和TAT具有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不良反应低、用量低、保护时间长等优势,需求或将持续提升;狂免市场在我国养犬、养猫总量较大,狂犬病患病风险较高的背景下仍有望稳健增长;而乙免市场受乙肝预防与治疗手段不断完善等因素影响需求逐渐萎缩。2023年以来特免产品批签发略有波动,主要系特免产品批签发批次相对较小,且平均每批次批签发的量相对较大,月度批签发量波动较大属于正常现象,长期来看破免和狂免有望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凝血因子类:八因子与PCC为血友病治疗刚需,纤原近年来实现快速增长。人凝血因子Ⅷ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据测算,2022年我国甲型血友病患者使用人源性八因子的预防治疗满足率仅为25%,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八因子市场有望保持高景气。PCC和人凝血因子Ⅸ均可用于治疗乙型血友病,考虑到目前乙型血友病患者的治疗渗透率同样偏低,预计短期内PCC与人凝血因子Ⅸ的销售均有望持续增长,共同惠及更多血友病患者。纤原在产科出血、心脏外科手术以及创伤性大出血方面均较冷沉淀或血浆具有更大的临床止血优势,在经历了2017年开始的去库存周期之后,自2020年起批签发实现快速增长,未来随着临床应用的拓展,纤原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建议关注标的: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神州细胞。

  风险提示:血液制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家政策变化的风险、产品安全性导致的潜在风险等。

好的,我已按照您的要求,对血制品行业深度跟踪报告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下是报告的 Markdown 版本:

血制品行业深度跟踪:年初至今批签发稳健增长,期待疫后常规需求持续回暖

中心思想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血制品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核心观点如下:

  • 白蛋白市场稳健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内白蛋白需求持续增长,但人均消耗量仍有提升空间。进口白蛋白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国内采浆量和技术提升,国产替代是长期趋势。
  • 静丙市场潜力巨大,疫后市场有望提速:国内静丙人均使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增量空间可观。新冠疫情提高了医患对静丙的认知度,静丙出口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 特免品种分化明显,破免与狂免市场稳中有升: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破免)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狂免)作为刚性需求,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 凝血因子类产品渗透率低,纤原近年来快速增长:人凝血因子Ⅷ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是血友病治疗的刚需,人纤维蛋白原(纤原)在临床上具有更大的止血优势,近年来批签发实现快速增长。

主要内容

1. 白蛋白:行业批签发稳健增长,进口产品增速较快

1.1 白蛋白临床应用多样,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白蛋白作为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在临床上具有多种应用,包括:

  • 血容量不足的紧急治疗
  • 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 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及腹水
  • 低白蛋白血症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心肺分流术、特殊类型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的辅助治疗

中国人血白蛋白需求持续增长,但人均消耗量较美国仍有一定提升空间。总需求量提升与经济水平提高有望促进我国白蛋白市场持续增长。

1.2 进口白蛋白占比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进口人血白蛋白长期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2023 年年初至今进口白蛋白已恢复较快增长。出于原料安全性等因素考虑,国产白蛋白替代进口白蛋白或为长期趋势。

2. 静丙:国内增量空间可观,疫后市场增长或将提速

2.1 静丙国内人均使用量较低,市场增量空间可观

国内正常人免疫球蛋白制品给药途径主要分为肌丙和静丙。静丙适应证多样,已成为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我国静丙人均用量仍较低,市场增量空间可观。

2.2 疫情期间静丙批签发高增,期待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多个诊疗方案和专家共识指出静丙可用于治疗新冠病情严重者。静丙的批签发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新冠疫情后国内静丙需求或将进一步提升。

2.3 以疫情为契机实现静丙出海,企业长期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宽

静丙为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中国的血浆管理政策相比于美国更加严格,产品性价比高。静丙出口从应急到长期战略供应,有望带动血制品公司业绩增长。

3. 特免:品种分化明显,狂免与破免批签发较多

3.1 破免与狂免作为刚性需求,市场有望稳中有升

目前中国共有四款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产品。我国犬猫总量较大,狂犬病Ⅲ级暴露后需将狂免与狂苗同时使用提供双重保险。破免较 TAT 和马破具有过敏率较低等优点,需求或将持续提升。

3.2 破免批签发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狂免受疫情影响短期承压

破免与狂免批签发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乙免需求逐渐萎缩。2023 年以来特免产品批签发略有波动。

4. 凝血因子类:国内渗透率偏低,近年来批签发快速增长

4.1 八因子与 PCC 为血友病治疗刚需,纤原近年来实现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凝血因子类产品共有 6 款血源性以及 3 款重组性产品获批。我国人凝血因子Ⅷ多年来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需求旺盛,人源与重组产品的陆续上市为血友病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我国甲型血友病患者治疗满足率较低,八因子市场有望保持高景气。国内人凝血因子Ⅸ较稀缺且价格高昂,PCC 仍是目前国内乙型血友病的首选治疗。纤原临床价值佳,头部企业推动市场快速扩容。

4.2 23Q1 八因子及 PCC 批签发小幅增长,纤原略有下滑

凝血因子中的三大主要品种近年来批签发均呈现增长态势。2023 年以来特免产品批签发略有波动。

5. 建议关注标的

本报告建议关注以下标的:

  • 天坛生物
  • 华兰生物
  • 博雅生物
  • 派林生物
  • 神州细胞

6. 风险提示

  • 血液制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 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
  • 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国家政策变化的风险
  • 产品安全性导致的潜在风险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血制品行业批签发数据的分析,揭示了行业稳健增长的态势,并指出了各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白蛋白、静丙、特免和凝血因子类产品均具有不同的市场驱动因素和增长潜力。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采浆规模优势、产品研发实力和国际化布局的企业,同时注意行业政策变化和产品安全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