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供需两端利好,草甘膦周期属性弱化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供需两端利好,草甘膦周期属性弱化

研报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供需两端利好,草甘膦周期属性弱化

  行业观点   草甘膦属于灭生性除草剂,是全球除草剂消费占比最大的单品。中国是草甘膦生产大国,90%以上的草甘膦用于出口,贡献全球70%左右的供应量,主要出口国家为巴西、美国、阿根廷等转基因农作物生产大国。   供给端:产能利用率提升,库存去化,供给端目前仍处于紧俏状态;需求端:粮食价格上涨,种植面积增加,拉动草甘膦需求增长;我们判断,草甘膦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处于景气周期。供给方面,近年来草甘膦受到政策约束没有新增产能,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70%爬升至2021年85%。2020年8月,四川洪灾导致和邦生物和福华通达停产,两个厂家的洪水灾害合计影响国内草甘膦产能约为25万吨,占国内草甘膦总产能约34%,草甘膦社会库存量在2个月内由5万吨下降至1万吨。需求方面,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粮食价格一路上涨,农作物玉米和大豆的期货价在2022年4月29日已升至818和1717美分/蒲式耳,达到了历史的新高位。我们认为农作物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刺激农民播种意愿,推动种植面积的增加,进而提升农药用量,草甘膦作为常用农药在需求端将充分受益。当前草甘膦价格维持在6.3-6.5万元/吨,大部分生产厂家订单签到了22年6月份,库存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加速以及替代百草枯趋势带来远期新增需求。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与草甘膦销售额呈现正相关性,我国转基因作物前期推广缓慢,但过去2年共有两批主粮类转基因作物获得安全证书,在相关政策鼓励下,我们预计以上品种将加速商业化落地,对应的草甘膦新增需求为2.9-4.2万吨。此外,随着百草枯在全球范围内禁用,草甘膦作为灭生性除草剂之一,可置换一定比例的百草枯,带来潜在新增需求约17万吨。供给端方面,当前我国草甘膦产能约73.3万吨,当前生产企业约10家,其中前五家产能占比约74%,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新建草甘膦生产设备作为限制类项目,我们认为,未来供给端整体新增产能有限,叠加需求向好,草甘膦行业周期属性或将进一步弱化。   投资建议   中短期内,草甘膦供需偏紧,仍将处于景气周期。长期来看,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加速以及替代百草枯趋势带动草甘膦远期需求增长,草甘膦限制类项目,未来供给端新增产能有限,因此,我们认为草甘膦周期属性进一步弱化,整体盈利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在此背景下,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公司:和邦生物(草甘膦是IDA法工艺,产业链一体化配套,拥有5万吨草甘膦产能,20万吨双甘磷产能)、兴发集团(草甘膦是甘氨酸法工艺,产业链一体化配套,当前拥有18万吨草甘膦产能,内蒙基地5万吨技改项目预计22年3季度投产)、新安股份(草甘膦-有机硅循环配套,拥有8万吨草甘膦产能)、江山股份(拥有7万吨草甘膦产能)。   风险提示   转基因推广不及预期影响新增需求;供给端政策放松;安全环保检查影响厂家开工;汇率变动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323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5-09

  • 页数:

    2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行业观点

  草甘膦属于灭生性除草剂,是全球除草剂消费占比最大的单品。中国是草甘膦生产大国,90%以上的草甘膦用于出口,贡献全球70%左右的供应量,主要出口国家为巴西、美国、阿根廷等转基因农作物生产大国。

  供给端:产能利用率提升,库存去化,供给端目前仍处于紧俏状态;需求端:粮食价格上涨,种植面积增加,拉动草甘膦需求增长;我们判断,草甘膦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处于景气周期。供给方面,近年来草甘膦受到政策约束没有新增产能,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70%爬升至2021年85%。2020年8月,四川洪灾导致和邦生物和福华通达停产,两个厂家的洪水灾害合计影响国内草甘膦产能约为25万吨,占国内草甘膦总产能约34%,草甘膦社会库存量在2个月内由5万吨下降至1万吨。需求方面,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粮食价格一路上涨,农作物玉米和大豆的期货价在2022年4月29日已升至818和1717美分/蒲式耳,达到了历史的新高位。我们认为农作物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刺激农民播种意愿,推动种植面积的增加,进而提升农药用量,草甘膦作为常用农药在需求端将充分受益。当前草甘膦价格维持在6.3-6.5万元/吨,大部分生产厂家订单签到了22年6月份,库存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加速以及替代百草枯趋势带来远期新增需求。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与草甘膦销售额呈现正相关性,我国转基因作物前期推广缓慢,但过去2年共有两批主粮类转基因作物获得安全证书,在相关政策鼓励下,我们预计以上品种将加速商业化落地,对应的草甘膦新增需求为2.9-4.2万吨。此外,随着百草枯在全球范围内禁用,草甘膦作为灭生性除草剂之一,可置换一定比例的百草枯,带来潜在新增需求约17万吨。供给端方面,当前我国草甘膦产能约73.3万吨,当前生产企业约10家,其中前五家产能占比约74%,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新建草甘膦生产设备作为限制类项目,我们认为,未来供给端整体新增产能有限,叠加需求向好,草甘膦行业周期属性或将进一步弱化。

  投资建议

  中短期内,草甘膦供需偏紧,仍将处于景气周期。长期来看,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加速以及替代百草枯趋势带动草甘膦远期需求增长,草甘膦限制类项目,未来供给端新增产能有限,因此,我们认为草甘膦周期属性进一步弱化,整体盈利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在此背景下,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公司:和邦生物(草甘膦是IDA法工艺,产业链一体化配套,拥有5万吨草甘膦产能,20万吨双甘磷产能)、兴发集团(草甘膦是甘氨酸法工艺,产业链一体化配套,当前拥有18万吨草甘膦产能,内蒙基地5万吨技改项目预计22年3季度投产)、新安股份(草甘膦-有机硅循环配套,拥有8万吨草甘膦产能)、江山股份(拥有7万吨草甘膦产能)。

  风险提示

  转基因推广不及预期影响新增需求;供给端政策放松;安全环保检查影响厂家开工;汇率变动风险

好的,我已根据您的要求,对您提供的草甘膦市场数据报告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下是报告的 Markdown 版本:

中心思想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草甘膦市场的供需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核心观点如下:

  • 供需两端利好支撑草甘膦景气周期: 粮食价格上涨刺激种植面积增加,叠加转基因作物推广和百草枯替代效应,拉动草甘膦需求增长。同时,供给端受到政策约束,新增产能有限,供需偏紧将持续。
  • 周期属性弱化,盈利稳定性增强: 长期来看,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加速和百草枯禁用趋势将带动草甘膦远期需求增长,而供给端新增产能有限,草甘膦的周期属性将进一步弱化,整体盈利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将增强。

主要内容

一、本轮草甘膦大周期得益于供需两端催化,其中供给端是核心

  • 出口依赖与供给优化: 中国是草甘膦生产和出口大国,90%以上用于出口,贡献全球70%左右的供应量。近年来,政策收紧导致落后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提高,产能利用率提升。
  • 不可抗力事件频发: 2020年四川洪灾和2021年美国飓风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草甘膦企业停产,加剧了供给紧张,推动价格上涨。
  • 粮价上涨刺激需求: 全球粮食危机导致粮价上涨,刺激农民种植意愿,推动种植面积增加,从而拉动草甘膦需求。

二、预计未来草甘膦周期属性将进一步弱化

  • 转基因作物推广的边际拉动: 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将拉动草甘膦需求增长。假设玉米和大豆的转基因品种渗透率未来达到100%,国内新增草甘膦需求将达到2.9-4.2万吨。
  • 百草枯禁用带来的替代空间: 随着多国禁用百草枯,草甘膦作为灭生性除草剂,可替代一定比例的百草枯,带来潜在新增需求约17万吨。
  • 供给端政策收紧限制新增产能: 环保供给侧改革和安全整治下,国内草甘膦行业部分中小企业退出,行业格局向好。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也将新建草甘膦生产设备作为限制类项目。

三、草甘膦生产工艺分为甘氨酸法和IDA法

  • 甘氨酸法: 甘氨酸路线合成草甘膦是我国的传统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甘氨酸路线不仅工艺操作条件成熟,产品收率和质量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 IDA法: IDA 路线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已被国际生产企业广泛使用,其具体流程为:先制备亚胺基二乙酸(IDA),再用 IDA 生产双甘膦,最后双甘膦氧化获得草甘膦。该工艺具有流程短、收率高等优势。

四、草甘膦历史周期复盘

  • 报告回顾了草甘膦历史上的四轮周期,分析了价格波动的原因和行业格局的变化。

五、投资建议

  • 报告建议关注产业链一体化配套、具有成本优势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如和邦生物、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和江山股份。

总结

本报告全面分析了草甘膦市场的供需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在粮食价格上涨、转基因作物推广和百草枯替代效应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草甘膦需求将持续增长,而供给端受到政策约束,新增产能有限,供需偏紧将持续。长期来看,草甘膦的周期属性将进一步弱化,盈利稳定性增强,建议关注产业链一体化配套、具有成本优势的草甘膦生产企业。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