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全国脊柱集采招标,中标率有望高于安徽集采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全国脊柱集采招标,中标率有望高于安徽集采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全国脊柱集采招标,中标率有望高于安徽集采

  本周观点   9月27日,全国脊柱类耗材类集采将在上海开标,本次骨科脊柱类耗材是继冠脉支架以及骨科人工关节之后,第三个纳入国家集采范围的高值医用耗材品种。   从高值医用耗材细分市场情况来看,2019年骨科植入耗材规模345亿元,血管介入耗材461亿元,神经外科耗材42亿元,眼科耗材90亿元,口腔科耗材85亿元,血液净化耗材82亿元,非血管介入耗材48亿元,电生理与起搏器85亿元,其他52亿元。国内高值医用耗材细分领域中的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类市场最高,分别占比为35.74%和26.74%。其中占血管介入市场规模68%的冠脉支架和占骨科耗材市场规模28.62%的关节类都已纳入全国集采,而占骨科耗材市场规模27.96%的创伤类则由省级集采负责。   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为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共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全国6426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120.84万套,共涉及169家申报企业。文件强调“采用适当方式,在保证公平竞争、保持竞争强度、去除虚高价格空间前提下,促进更多企业中选,增强预期稳定性”。方案给予了中小企业更多机会,相较之前的人工关节集采方案平衡性更强。从采购周期看,本次脊柱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3年,较去年的人工关节集采2年采购周期更长。   此前,安徽省已经开展过两次骨科脊柱类耗材的带量采购,其中2019年,带量采购的结果显示国产产品平均降价为55.9%,进口产品平均降价为40.5%,总体平均降价为53.4%,单个组最大降幅为95%。2021年,安徽再次针对骨科脊柱类植入耗材进行带量采购,最高降幅达82.88%,平均降幅达54.6%。   从2021年安徽脊柱类集采情况来看,1、A组别的平均降幅显著低于B组;2、A组中标率显著高于B组别;3、相关配件降幅显著低于其他组套。4、中标率较高的组套,降幅相对有限。   而后表可见,本次全国脊柱类集采的同有效企业数量下,中标企业数量显著高于2021年安徽脊柱类集采的中标数。因此,即使不考虑A组“复活”机制,若条件相同,此次全国集采的淘汰率应较低,即使相对安徽集采全国市场体量显然更大,但竞争激烈程度或略低于安徽脊柱类集采。   在不考虑弃标的情况下,此次脊柱类集采14类产品的A组中标率大体集中于71%-75%,平均中标率或高于73%。而B组的平均中标率或为65%。参照安徽集采的数据,淘汰率超过40%的情况不会出现,各产品类别平均降幅大于70%的概率也不大。我们预计此次全国脊柱类集采的平均降幅或在50%上下,极端大幅度降价很难出现,整体降幅有望略低于安徽集采。   重点推荐   医药指数近期处于低位盘整状态。指数上来看,我们认为下周短期调整仍会持续,但基于全球通胀或见顶,明年政策有望转向宽松的大背景。长期看,部分领域及相关个股仍值得布局!我们建议弱化个股,重视相关子板块的投资策略:   医疗消费——疫情影响边际减弱,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国家陆续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及相关配套防控措施,国内防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数量同比快速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CRO/CDMO——前期受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不断兑现,外加海外生物科技类企业并购潮不断来袭,以及资本寒冬的终结(建议密切关注Q3投融资的数据)终将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阶段。建议关注:药明康德(603259)、昭衍新药(603127)、凯莱英(002821)等。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775

  • 发布机构: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9-26

  • 页数:

    17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9月27日,全国脊柱类耗材类集采将在上海开标,本次骨科脊柱类耗材是继冠脉支架以及骨科人工关节之后,第三个纳入国家集采范围的高值医用耗材品种。

  从高值医用耗材细分市场情况来看,2019年骨科植入耗材规模345亿元,血管介入耗材461亿元,神经外科耗材42亿元,眼科耗材90亿元,口腔科耗材85亿元,血液净化耗材82亿元,非血管介入耗材48亿元,电生理与起搏器85亿元,其他52亿元。国内高值医用耗材细分领域中的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类市场最高,分别占比为35.74%和26.74%。其中占血管介入市场规模68%的冠脉支架和占骨科耗材市场规模28.62%的关节类都已纳入全国集采,而占骨科耗材市场规模27.96%的创伤类则由省级集采负责。

  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为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共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全国6426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120.84万套,共涉及169家申报企业。文件强调“采用适当方式,在保证公平竞争、保持竞争强度、去除虚高价格空间前提下,促进更多企业中选,增强预期稳定性”。方案给予了中小企业更多机会,相较之前的人工关节集采方案平衡性更强。从采购周期看,本次脊柱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3年,较去年的人工关节集采2年采购周期更长。

  此前,安徽省已经开展过两次骨科脊柱类耗材的带量采购,其中2019年,带量采购的结果显示国产产品平均降价为55.9%,进口产品平均降价为40.5%,总体平均降价为53.4%,单个组最大降幅为95%。2021年,安徽再次针对骨科脊柱类植入耗材进行带量采购,最高降幅达82.88%,平均降幅达54.6%。

  从2021年安徽脊柱类集采情况来看,1、A组别的平均降幅显著低于B组;2、A组中标率显著高于B组别;3、相关配件降幅显著低于其他组套。4、中标率较高的组套,降幅相对有限。

  而后表可见,本次全国脊柱类集采的同有效企业数量下,中标企业数量显著高于2021年安徽脊柱类集采的中标数。因此,即使不考虑A组“复活”机制,若条件相同,此次全国集采的淘汰率应较低,即使相对安徽集采全国市场体量显然更大,但竞争激烈程度或略低于安徽脊柱类集采。

  在不考虑弃标的情况下,此次脊柱类集采14类产品的A组中标率大体集中于71%-75%,平均中标率或高于73%。而B组的平均中标率或为65%。参照安徽集采的数据,淘汰率超过40%的情况不会出现,各产品类别平均降幅大于70%的概率也不大。我们预计此次全国脊柱类集采的平均降幅或在50%上下,极端大幅度降价很难出现,整体降幅有望略低于安徽集采。

  重点推荐

  医药指数近期处于低位盘整状态。指数上来看,我们认为下周短期调整仍会持续,但基于全球通胀或见顶,明年政策有望转向宽松的大背景。长期看,部分领域及相关个股仍值得布局!我们建议弱化个股,重视相关子板块的投资策略:

  医疗消费——疫情影响边际减弱,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国家陆续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及相关配套防控措施,国内防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数量同比快速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CRO/CDMO——前期受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不断兑现,外加海外生物科技类企业并购潮不断来袭,以及资本寒冬的终结(建议密切关注Q3投融资的数据)终将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阶段。建议关注:药明康德(603259)、昭衍新药(603127)、凯莱英(002821)等。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即将进行的全国脊柱类耗材集采,在参考安徽省此前两次集采经验的基础上,预计平均降幅会在50%左右,极端大幅降价的可能性较小,整体降幅有望略低于安徽集采。同时,报告推荐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值得关注的医药子板块及相关个股,并提示了潜在的投资风险。

全国脊柱类耗材集采降价幅度预测

报告基于安徽省两次骨科脊柱类耗材带量采购的经验数据,对即将进行的全国集采降价幅度进行了预测。安徽省集采显示,国产产品平均降价55.9%,进口产品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2021年安徽再次集采,最高降幅达82.88%,平均降幅达54.6%。通过对比分析发现,A组中标率显著高于B组,且降幅显著低于B组。 本次全国集采,在有效申报企业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中标企业数量显著高于安徽集采,即使不考虑“复活”机制,淘汰率也预计较低。报告预测,此次全国脊柱类集采的平均降幅或在50%上下,整体降幅有望略低于安徽集采,极端大幅降价的可能性较小。A组中标率预计在71%-75%之间,B组中标率预计在65%左右。

值得关注的医药子板块及个股

报告根据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推荐了三个值得关注的医药子板块:

  • 医疗消费: 受益于疫情影响边际减弱和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推荐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

  •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 医疗新基建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推荐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

  • CRO/CDMO: 前期受多因素扰动,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随着行业内优质公司业绩兑现、海外并购潮以及资本寒冬的终结,预计将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阶段。推荐关注:药明康德(603259)、昭衍新药(603127)、凯莱英(002821)。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中邮观点

本部分首先阐述了全国脊柱类耗材集采即将开标的背景,并详细分析了集采方案,包括产品类别、竞价单元、参与企业数量以及“复活”机制等。 然后,通过对安徽省此前两次集采数据的分析,预测了本次全国集采的平均降价幅度和中标率。最后,报告提出了重点推荐的医药子板块和个股,并对未来市场走势进行了简要展望。

医药生物行业概览

本部分概述了医药生物行业本周的表现,包括板块整体涨跌幅、二级子行业表现以及个股涨跌幅排名。同时,还总结了本周医药生物行业内发生的重要的公司动态和行业动态,例如:凯莱英终止境外收购、百济神州产品获EMA积极意见、多家公司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等。

医药生物行业市场表现

本部分详细分析了医药生物行业的表现,包括与沪深300指数的比较、各二级子行业的涨跌幅、个股涨跌幅前十名以及行业估值跟踪(涵盖医药行业整体、原料药、化学制剂、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中药等细分领域)。此外,还提供了沪深港通资金持仓情况汇总数据。

原材料价格及海外新冠药物分发汇总

本部分提供了主要医药原材料价格汇总以及美国新冠口服药周分发量汇总数据,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

风险提示

本部分列出了潜在的投资风险,包括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以及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等。

总结

本报告对即将进行的全国脊柱类耗材集采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基于安徽省集采经验预测了其降价幅度和中标率。同时,报告推荐了多个值得关注的医药子板块和个股,并提示了潜在的投资风险。报告数据翔实,分析专业,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投资需谨慎。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7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