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合成生物学周报:生物基聚酰胺汽车内饰织物材料成功研发,国内逐步发展生物基乙二醇技术

合成生物学周报:生物基聚酰胺汽车内饰织物材料成功研发,国内逐步发展生物基乙二醇技术

研报

合成生物学周报:生物基聚酰胺汽车内饰织物材料成功研发,国内逐步发展生物基乙二醇技术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2/12/10-2022/12/16)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0.26个百分点至1031.51点。上证综指下跌1.22%,创业板指下跌1.938%,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1.48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2.2个百分点。   绿色低碳融入未来汽车,环保高性能生物基聚酰胺内饰材料研制成功   近日,汽车内饰材料的领军企业旷达科技官方发布,其设计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了绿色可持续、环保高性能的生物基聚酰胺内饰织物材料,这是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又一成功实践。生物基聚酰胺材料获得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和布局,不仅体现在其材料的低碳可持续性,也得益于其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及性能保持率。汽车内饰织物属于功能性、技术性织品,生物基聚酰胺材料优异的耐磨、阻燃、耐老化、耐紫外、抗静电、功能性抗菌等特性,能够同时满足汽车内饰对于纤维材料特殊的舒适性及功能性的要求。   工信部、药监局开展生物医用材料揭榜挂帅工作,聚焦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重点方向   2022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两部门关于组织开展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一批)工作的通知。生物医用材料是生产诊断、治疗、修复和替代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所需医疗器械不可或缺的新材料。其中,用于人工血管、覆膜支架、人工关节、椎间融合器、可吸收缝合线、球囊导管、血液透析器、体外膜肺氧合机等医疗器械产品的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聚L-丙交酯-己内酯(PLCL)、医用聚醚醚酮(PEEK)、医用聚乳酸衍生物(PLA/PLGA)、医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DO)、超细聚乙烯纤维屏蔽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非邻苯类增塑剂、医用植入硅橡胶、聚甲醛(POM)、医用聚砜(PSU)、医用聚醚砜(PES)、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环烯烃聚合物(COP/COC)、尼龙及其弹性体、聚乙醇酸(PGA)、聚4-甲基-1-戊烯(PMP)等。   智峪生科揽下生物计算领域“奥运会”冠军,中国生物科技力量站上台前   第15届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15,2022年)正式宣布,智峪生科旗下AICHEMY-RNA2团队在RNA结构预测项目上斩获总排名第一名的成绩。另据了解,智峪生科另一只参赛团队AICHEMY-LIG也在蛋白质-小分子复合体预测项目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两只团队均参加了CASP15研讨会并做主题报告。智峪生科在两大热门项目中的优异表现,也昭示着在生物科技领域,中国技术已然站上台前,也为后续国内探索AI生物计算与合成生物学边界谋得了先发位置。   长鸿高科:投资建设“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   12月14日,长鸿高科公告,长鸿生物拟与贺州市人民政府签订《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书》,并将采取设立子公司广西长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方式投资建设新项目“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即100万吨/年高端改性碳酸钙、120万吨/年功能母粒一体化项目、10万吨/年可降解制品及农用地膜,相应配套的仓库、电力、办公等设施。本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项目资金将分两期进行分批投入。   Helaina选择用合成生物学生产母乳免疫蛋白   随着技术的进步,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来生产人造肉,替代蛋白和替代脂肪已经成为许多初创公司的目标。鉴于日趋激烈的竞争,开辟新赛道或许是避免内卷的方法。位于纽约的Helaina想要用合成生物学来开发母乳中的免疫等效蛋白(免疫糖蛋白)。不同于biomilq和TurtleTree等利用细胞农业来重建人类母乳中的蛋白质,Helaina采用了精密发酵技术,通过对微生物酵母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它已经能够重建以前只能在母乳中获得的免疫糖蛋白。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39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2-19

  • 页数:

    2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2/12/10-2022/12/16)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0.26个百分点至1031.51点。上证综指下跌1.22%,创业板指下跌1.938%,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1.48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2.2个百分点。

  绿色低碳融入未来汽车,环保高性能生物基聚酰胺内饰材料研制成功

  近日,汽车内饰材料的领军企业旷达科技官方发布,其设计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了绿色可持续、环保高性能的生物基聚酰胺内饰织物材料,这是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又一成功实践。生物基聚酰胺材料获得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和布局,不仅体现在其材料的低碳可持续性,也得益于其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及性能保持率。汽车内饰织物属于功能性、技术性织品,生物基聚酰胺材料优异的耐磨、阻燃、耐老化、耐紫外、抗静电、功能性抗菌等特性,能够同时满足汽车内饰对于纤维材料特殊的舒适性及功能性的要求。

  工信部、药监局开展生物医用材料揭榜挂帅工作,聚焦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重点方向

  2022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两部门关于组织开展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一批)工作的通知。生物医用材料是生产诊断、治疗、修复和替代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所需医疗器械不可或缺的新材料。其中,用于人工血管、覆膜支架、人工关节、椎间融合器、可吸收缝合线、球囊导管、血液透析器、体外膜肺氧合机等医疗器械产品的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聚L-丙交酯-己内酯(PLCL)、医用聚醚醚酮(PEEK)、医用聚乳酸衍生物(PLA/PLGA)、医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DO)、超细聚乙烯纤维屏蔽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非邻苯类增塑剂、医用植入硅橡胶、聚甲醛(POM)、医用聚砜(PSU)、医用聚醚砜(PES)、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环烯烃聚合物(COP/COC)、尼龙及其弹性体、聚乙醇酸(PGA)、聚4-甲基-1-戊烯(PMP)等。

  智峪生科揽下生物计算领域“奥运会”冠军,中国生物科技力量站上台前

  第15届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15,2022年)正式宣布,智峪生科旗下AICHEMY-RNA2团队在RNA结构预测项目上斩获总排名第一名的成绩。另据了解,智峪生科另一只参赛团队AICHEMY-LIG也在蛋白质-小分子复合体预测项目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两只团队均参加了CASP15研讨会并做主题报告。智峪生科在两大热门项目中的优异表现,也昭示着在生物科技领域,中国技术已然站上台前,也为后续国内探索AI生物计算与合成生物学边界谋得了先发位置。

  长鸿高科:投资建设“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

  12月14日,长鸿高科公告,长鸿生物拟与贺州市人民政府签订《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书》,并将采取设立子公司广西长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方式投资建设新项目“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即100万吨/年高端改性碳酸钙、120万吨/年功能母粒一体化项目、10万吨/年可降解制品及农用地膜,相应配套的仓库、电力、办公等设施。本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项目资金将分两期进行分批投入。

  Helaina选择用合成生物学生产母乳免疫蛋白

  随着技术的进步,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来生产人造肉,替代蛋白和替代脂肪已经成为许多初创公司的目标。鉴于日趋激烈的竞争,开辟新赛道或许是避免内卷的方法。位于纽约的Helaina想要用合成生物学来开发母乳中的免疫等效蛋白(免疫糖蛋白)。不同于biomilq和TurtleTree等利用细胞农业来重建人类母乳中的蛋白质,Helaina采用了精密发酵技术,通过对微生物酵母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它已经能够重建以前只能在母乳中获得的免疫糖蛋白。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合成生物学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为解决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为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生物经济列为万亿赛道。

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

虽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合成生物学行业也面临着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等风险。此外,碳排放趋严带来的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以及经济大幅下滑风险也值得关注。

主要内容

合成生物学二级市场表现分析

本周(2022年12月10日至16日),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0.26%至1031.51点,跑赢上证综指1.48个百分点和创业板指2.2个百分点。行业内16家公司上涨,34家公司下跌。涨幅前五的公司主要来自化工和医药行业,跌幅前五的公司也主要集中在化工和生物医药行业。 报告详细分析了涨跌幅前十公司的具体情况,包括公司名称、所属行业、市值、股价涨跌幅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深入解读。

合成生物学公司业务进展及融资情况

报告跟踪了国内外多家合成生物学公司的业务进展和融资情况。国内公司方面,凯赛生物的太原年产90万吨聚酰胺项目进展顺利;长鸿高科投资建设“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丰原生物的功能聚乳酸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嘉华股份持续探索大豆蛋白的应用领域。国外公司方面,Pulmuone为美国多所大学提供植物基食品;Futerro计划在法国建设新的聚乳酸工厂;SPAC公司Belong与植物基食品公司签署合并意向书;巴斯夫与StePac合作,将高性能再生聚酰胺6用于食品包装;Helaina选择用合成生物学生产母乳免疫蛋白;日本帝人开发出新型聚乳酸,可控及更快的降解速率。 报告还对2022年至今国内外合成生物学公司的融资情况进行了统计,列举了多家公司及其融资规模、投资机构等信息,并对融资趋势进行了分析。

生物基乙二醇市场分析

报告对乙二醇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乙二醇的生产方法、市场供需情况、产能集中度、进出口情况以及行业政策等方面。报告指出,生物基乙二醇的推广应用,是应对石油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原大化秸秆糖制乙二醇中试装置的成功运行,标志着国内生物基乙二醇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报告还对未来生物基乙二醇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行业科研动态

报告总结了近期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进展,包括几篇相关论文的核心内容,涉及聚亚胺气凝胶、丁二酸的制备以及植物基蛋白质对老年人肌肉健康的影响等方面。

总结

本报告对合成生物学行业的市场动态、公司业务进展、融资情况以及生物基乙二醇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指出,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报告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行业政策、技术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谨慎投资。 报告中提供的统计数据和分析结论,为投资者了解合成生物学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合成生物学行业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