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合成生物学周报:北京发布百亿级合成生物计划,上海大力推进生物制造发展
下载次数:
2807 次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11-26
页数:
18页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62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4/11/18-2024/11/22)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0.49个百分点至1027.81。上证综指下跌1.91%,创业板指下跌3.03%,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1.42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2.54个百分点。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11月15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提到,聚力建设纤维、膜、生物制造3大创新高地,培育壮大复合材料、催化新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温超导、石墨烯5个产业集群,打造深度赋能的材料智能引擎,“3+5+1”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其中生物制造领域:大力推进生物制造,支持合成生物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等替代传统化工材料,布局5个以上新产品开发。支持传统石化基地布局CO2制备生物燃料、生物材料催化剂及原料、生物基尼龙等产业化项目,推进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在工业等领域应用。目标到2027年,3大创新高地和5个集群占新材料产值比重达到90%,开发应用3-4个新材料垂类人工智能模型。建成12家新材料中试基地,新增2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材料产值达到3500亿元,新材料占原材料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5%。(资料来源:synbio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公开征集生物制造领域重大科技需求建议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公开征集生物制造领域重大科技需求建议,聚焦生物制造领域的合成生物、基因工程、生物药械和生物材料等重点方向,征集产业技术攻关、创新产品研制及应用示范等方面的重大科研需求。(资料来源:synbio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北京拟到2026年形成1至2个百亿级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11月21日,北京已集聚80余家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创新企业,《北京市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北京合成生物制造的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示范应用引领力、区域辐射带动力将全面提升,北京创新策源、津冀承接支撑、辐射带动全国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预计培育百家以上优秀初创硬科技企业,初步形成1到2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资料来源:TK生物基材料,华安证券研究所)
迈邦生物与百利天恒达成全球深度战略合作,全力助力BL-B01D1药物商业化进程
11月18日,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迈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签约意义非凡,预示着双方将在生物医药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百利天恒全工艺平台研发实力持续迭代升级,实现稳固供应链、降本增效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标志着迈邦生物将全方位助力百利天恒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其核心产品BL-B01D1的开发与商业化进程,携手在生物医药创新之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资料来源:bioSeedin柏思荟,华安证券研究所)
陈学思院士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推荐的“高性能聚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进入技术发明奖候选名单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公示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总评候选者(通用领域)名单,共有3位个人和15个研究集体入选。陈学思院士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推荐的“高性能聚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进入技术发明奖候选名单。研究团队发明共轭配位和分子内多核协同催化技术,将丙交酯的收率从92%提升至98%,聚合反应催化活性提高了133倍;突破恒温场控制与稳态连续聚合技术,使丙交酯的旋光纯度从99.0%提高到99.7%,并实现了聚乳酸的快速连续聚合;攻克结晶引导与扩链接枝改性技术,将全立构结晶聚乳酸改性树脂的熔点提高到254℃,维卡软化温度提高到214℃,断裂伸长率提高到400%,开发出寿命可调的聚乳酸2/18
复合地膜。建成国内首条年产万吨级聚乳酸生产线和国内首条10吨/年的医用聚乳酸生产线,聚乳酸超高强度可吸收接骨螺钉和接骨板等8项产品获得国家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资料来源:TK生物基材料,华安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迅速,政策利好频出,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风险。
国家层面持续加大对生物经济的投入,北京和上海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红利。 这将推动合成生物学产业集群的形成,并促进相关企业快速发展。
本周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大盘,但个股表现分化明显,部分公司涨幅显著,部分公司跌幅较大,体现了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特点。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个股风险,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进行投资。
本周(2024/11/18-2024/11/22),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0.49%,跑赢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但个股表现分化严重,美盈森和亚香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4%和10%;祖名股份、东方盛虹、嘉必优、爱博医疗和山东赫达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3%、12%、9%、9%和9%。涨跌幅前列的公司分别来自化工、食品、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体现了行业内部的差异化发展态势。
报告跟踪了多家国内外合成生物学公司的业务进展和融资情况。国内方面,嘉澳环保生物航煤项目投料成功,源天生物300吨产线正式开车,利夫生物5.5亿15000吨生物基呋喃二甲酸(FDCA)项目公示,都体现了行业在产业化方面的积极进展。国外方面,Pangea推出两款突破性产品,东洋纺株式会社开发出环保型双向拉伸薄膜,也展现了国际市场上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 融资方面,领泰生物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Metsera公司获得2.15亿美元B轮融资,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合成生物学行业的持续关注。
报告总结了近期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进展,重点分析了南京大学黄小强/厦门大学王斌举团队在Nature杂志发表的关于光酶催化三组分反应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突破了传统光酶催化技术的局限,为绿色生物制造和化学领域的手性精准控制提供了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报告对Plantible Foods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该公司利用浮萍生产Rubi蛋白,并开发了多种应用场景,展现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 该公司近期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也体现了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认可。
本报告对合成生物学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表现、公司动态、科研进展以及投资风险等多个方面。 总体而言,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但市场竞争激烈,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 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行业动态,谨慎评估投资风险,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 未来,合成生物学技术将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航运减排大势所趋,绿色甲醇大有可为
合成生物学周报:常德创建国家级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先导区,金达威紧跟大健康与生物合成领域研究开发
上半年承压,2025Q3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产能转移业务短期承压,新业务拓展顺利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