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石油和基础化工:标准升级系列之一:替代市场空间巨大,可降解塑料大有可为
下载次数:
1279 次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0-06-30
页数:
2页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可降解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案,其市场空间巨大,并且政策驱动将加速其替代传统塑料的进程。报告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量将达到428万吨,市场规模将达855亿元。虽然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但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报告推荐关注金发科技、金丹科技、瑞丰高材、中粮科技、华峰氨纶、彤程新材和万华化学等公司。
报告指出,与塑料再生相比,可降解塑料更有效地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尤其针对包装和农膜等一次性、难回收的塑料制品。 59%的白色污染源于包装和农膜,而这些塑料制品不适合再生利用。可降解塑料,如PLA、PBAT和PHA,具有与传统塑料相近的性能,且可降解性好、安全性高,在欧美国家应用广泛。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塑料需求量达到3.59亿吨,包装塑料需求量达1.44亿吨,这预示着可降解塑料拥有巨大的替代市场空间。
报告分析了欧美国家可降解塑料市场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发展主要依赖政策驱动。“禁塑令”的实施比“限塑令”更有效地促进了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增长。2020年1月,中国首次颁布“禁塑令”,随后各省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这将有力地推动可降解塑料需求的快速增长。
报告详细比较了可降解塑料和再生塑料在可降解性、性能、回收情况、环保效益和价格等方面的差异。可降解塑料具有完全降解性,环保效益显著,但价格较高;再生塑料价格低廉,但可降解性差,且多次再生后性能下降严重。报告认为,可降解塑料更适合于一次性、难回收的包装和农膜领域,而再生塑料则更适用于使用时间长、易于回收的领域。
报告基于各省市禁塑政策的执行时间表和力度,以及借鉴欧美国家可降解塑料发展历程,预测了未来十年中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变化。预测显示,到2025年,中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将达到238万吨,市场规模将达477亿元;到2030年,需求量将达到428万吨,市场规模将达855亿元。 预测中考虑了包装、农膜、快递和外卖等多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增长。
报告分析了全球和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的竞争格局。全球市场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产品种类多样化;中国可降解塑料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但产能利用率低,且市场集中度也相对较低。报告统计了36家公司在建或拟建的可降解塑料项目,新增产能合计440.5万吨。报告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将是政策拉动的卖方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持续,市场规模巨大,足以容纳众多企业竞争。
报告推荐关注金发科技、金丹科技、瑞丰高材、中粮科技、华峰氨纶、彤程新材和万华化学等公司,并综合考虑了这些公司现有产能规模、业绩弹性、新建产能规模、业绩弹性以及新建产能投产时间等因素。 报告最后列出了可降解塑料技术迭代风险、替代进程不及预期、政策推动不及预期、原料价格上涨风险、垃圾分类普及和塑料再生技术突破风险以及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等风险提示。
本报告对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可降解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并预测了未来十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千亿元。报告强调政策驱动是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了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的竞争格局。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信息。 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信息,力求准确可靠,但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投资者应独立判断,谨慎投资。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航运减排大势所趋,绿色甲醇大有可为
合成生物学周报:常德创建国家级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先导区,金达威紧跟大健康与生物合成领域研究开发
上半年承压,2025Q3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产能转移业务短期承压,新业务拓展顺利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