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第八批国家集采结果公示,降幅符合预期——医药行业点评报告

第八批国家集采结果公示,降幅符合预期——医药行业点评报告

研报

第八批国家集采结果公示,降幅符合预期——医药行业点评报告

  摘要: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上公布了拟中选结果,公示时间至4月1日,公示结束后将公布正式中选结果,预计今年7月开始执行。   国内药企中标数量较多,药品可及性增强。此次集采共有251家企业的366个产品参与投标,最终174家企业的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包括5家国际药企的5个产品,169家国内药企的247个产品,投标企业中选比例约70%。整体看,平均每个品种有6.5家企业中选,供应多元化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拟中选药品平均降幅符合市场预期。本次集采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前七次集采平均降幅约48%-59%),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此次集采每年可节省167亿元。   集采或加速原研替代。从中标结果看,多个品种成功实现了原研替代,如大品种注射用伏立康唑,2021年样本医院销售额达8亿元,原研辉瑞占据超过45%的市场份额,此次集采该品种共9家国内企业中标,原研落标。此外还有依诺肝素纳注射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非洛地平缓释片等原研占比较大但此次原研落标品种,显示国内企业有望借助集采实现替代放量。   投资策略:此次国内公司如科伦药业(8个品种)、华北制药(6个品种)、华海药业(3个品种)、正大天晴(3个品种)、普利制药(2个品种)、健友股份(2个品种)、博瑞医药(2个品种)等多个品种中标,建议关注相关品种的放量机会。中长期看,带量集采常态化推进,同时市场预期较为充分,建议关注研发管线丰富,创新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达预期风险;竞争激烈超预期风险;营销及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达预期风险;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国内外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疫情和地缘冲突不确定性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690

  • 发布机构: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03

  • 页数:

    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摘要: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上公布了拟中选结果,公示时间至4月1日,公示结束后将公布正式中选结果,预计今年7月开始执行。

  国内药企中标数量较多,药品可及性增强。此次集采共有251家企业的366个产品参与投标,最终174家企业的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包括5家国际药企的5个产品,169家国内药企的247个产品,投标企业中选比例约70%。整体看,平均每个品种有6.5家企业中选,供应多元化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拟中选药品平均降幅符合市场预期。本次集采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前七次集采平均降幅约48%-59%),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此次集采每年可节省167亿元。

  集采或加速原研替代。从中标结果看,多个品种成功实现了原研替代,如大品种注射用伏立康唑,2021年样本医院销售额达8亿元,原研辉瑞占据超过45%的市场份额,此次集采该品种共9家国内企业中标,原研落标。此外还有依诺肝素纳注射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非洛地平缓释片等原研占比较大但此次原研落标品种,显示国内企业有望借助集采实现替代放量。

  投资策略:此次国内公司如科伦药业(8个品种)、华北制药(6个品种)、华海药业(3个品种)、正大天晴(3个品种)、普利制药(2个品种)、健友股份(2个品种)、博瑞医药(2个品种)等多个品种中标,建议关注相关品种的放量机会。中长期看,带量集采常态化推进,同时市场预期较为充分,建议关注研发管线丰富,创新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达预期风险;竞争激烈超预期风险;营销及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达预期风险;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国内外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疫情和地缘冲突不确定性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结果公布,平均降幅56%,符合市场预期,并对医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国内药企中标数量显著增加,提升了药品可及性,同时加速了原研药的替代进程,部分原料药企业凭借制剂一体化优势获得领先地位。 未来,集采常态化趋势下,建议关注研发能力强、创新管线丰富的头部企业。

集采结果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第八批国家集采结果显示,国内药企在竞争中表现突出,中标数量大幅增加,这将显著增强国内药品的可及性,并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原研替代加速及制剂一体化优势凸显

集采结果表明,多个原研药物被国内企业替代,这加速了原研替代的进程,为国内药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同时,部分原料药企业凭借制剂一体化优势,在集采中获得领先地位,展现了其强大的竞争力。

主要内容

第八批国家集采结果概述

第八批国家集采于3月29日公布拟中选结果,公示期至4月1日。共有251家企业366个产品参与投标,最终174家企业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中标率约70%。其中,国内药企中标数量显著高于国际药企,平均每个品种有6.5家企业中选,供应多元化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集采降价幅度及成本节约

本次集采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与前七批集采平均降幅(48%-59%)基本持平,符合市场预期。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167亿元。

原研替代及国内企业机遇

集采结果显示,多个原研药物被国内企业替代,例如注射用伏立康唑、依诺肝素纳注射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非洛地平缓释片等。这表明国内企业有望借助集采实现替代放量,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

制剂一体化优势的体现

部分原料药企业凭借制剂一体化优势,在集采中多个品种以靠前顺位中标,例如健友股份、华海药业、博瑞医药等。这表明制剂一体化战略在集采环境下具有显著优势。

投资策略及风险提示

报告建议关注在本次集采中多个品种中标的国内大型药企,例如科伦药业、华北制药、华海药业、正大天晴、普利制药、健友股份、博瑞医药等,并关注其相关品种的放量机会。中长期来看,建议关注研发管线丰富、创新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 报告同时列出了政策执行不达预期、竞争激烈、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业绩不达预期等多种风险提示。

总结

第八批国家集采结果显示,国内药企在集采中表现强劲,药品可及性增强,原研替代加速,制剂一体化优势凸显。平均降幅符合市场预期,预计将带来显著的成本节约。 未来,集采常态化趋势下,医药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建议投资者关注研发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市场风险。 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