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0)

    •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基金医药持仓比环比小幅提升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基金医药持仓比环比小幅提升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目前基金公司陆续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我们对基金持有医药行业的仓位及重仓股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基金医药持仓比继续维持低位。截至一季度末,基金医药生物行业(申万)持股数量为353家,环比减少126家;基金持股总市值为3075亿元,环比减少2566亿元。同时医药基金持仓继续维持低位,一季度末基金医药生物行业的持仓市值占比为9.78%,环比提升了0.16%。   基金持股数量及变动情况。今年一季度末,爱尔眼科(总计6.7亿股,下同)、恒瑞医药(6.6亿股)、药明康德(4.1亿股)、科伦药业(2.7亿股)及美年健康(2.6亿股)基金持股数量最多,同时美年健康(+1.3亿股)、科伦药业(+0.66亿股)、新诺威(+0.5亿股)、康弘药业(+0.26亿股)、康龙化成(+0.25亿股)获基金正向增持股份数量最多。上海莱士(-1.75亿股)、人福医药(-0.5亿股)、九典制药(-0.45亿股)、哈药股份(-0.42亿股)、华润三九(-0.4亿股)获基金反向减持股份数量最多。   投资策略:今年一季度,创新药、AI行情持续演绎,叠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医药行业指数小幅反弹,基金持仓也出现了一定回升。从基金持仓调整看,创新药部分个股受到了基金的明显关注,基金持股数量最多的5家公司中有4家与创新药相关。同时基金也成为了创新药重要的持仓对象,诺诚健华-U、百济神州-U的流通个股中超过30%被基金持有。   我们认为,虽然2025年一季度基金对行业的持仓比有小幅回升,但仍位于近10年来的底部,随着政策预期的回暖、消费信心的恢复、以及业绩的逐步兑现及恢复,行业有望走出底部,目前配置价值良好,未来基金对行业的持仓比有望逐步回升。建议关注受益于政策支持、景气度较高,基本面良好的细分子行业如创新药、中药等,及相关估值匹配度较高的个股。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低于预期;行业招投标进度低于预期;医疗反腐的持续影响;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5-07
    • 医药行业重大事件点评报告:国办发文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医药行业重大事件点评报告:国办发文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制品
        近日,国办发布了《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们点评如下:   国办再次高规格发文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十八大以来,中药的政策扶持力度明显加大。此次意见从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入手,对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发文规格和站位高,中央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意图明确,政策持续推进。   推进中药科技创新。意见提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出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强中药创新研发两项任务。2024年度国家药监局受理了中药新药申请40件,全年共批准12个中药新药上市。今年以来,已经有8个中药新药获准上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   优化产业结构,培优扶强龙头企业。意见提出促进中药产业链强链补链,培育壮大“链主”和“链长”企业。鼓励战略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培优扶强龙头企业。近年来,以华润、国药为代表龙头企业加大了并购重组的力度。此次意见出台,叠加国改及市值管理等需求,国资参与行业资源整合的意愿有望更为强烈。   打造知名中药品牌。以老字号为代表的中药企业品牌知名度有望持续提升,相关品牌能力强、资源禀赋较高、营销能力较为突出的中药老字号企业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中药行业持续受益于政策的鼓励和推动,建议关注相关中药创新、品牌中药及以国资为代表的中药龙头企业,个股建议关注华润三九、康缘药业、同仁堂、东阿阿胶、达仁堂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低于预期;行业招投标进度低于预期;医疗反腐的持续影响;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26
    • 医药行业重大事件点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优化集采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医药行业重大事件点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优化集采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化学制药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我们点评如下:   优化药品集采政策。25年报告明确了要“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相比24年提出的“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增加了对质量的评估,并表示要“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报告回应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未来药品集采的“唯低价中标规则”有望加入对产品质量的综合考量,行业竞争环境有望得到改善,利于成本和质量均优的企业胜出。   支持创新药发展。自24年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后,25年报告表示“要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此次对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健全呼应了此前流传的2份关于药品价格的征求意见文件。随着集采的持续深入推进和创新药行业十年来的蓬勃发展,目前药品定价已成为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点。此次报告再次明确支持了创新药的发展,并拟制定创新药目录,或意味着未来可能会对进入目录中的创新药进行政策上的单独管理。   投资建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回应了三医联动下我国医疗体系存在的热点问题。从表述上看,政策方面对集采仿制药和创新药的提法都较为积极,我们判断政策面有望温和向好,行业估值修复具备一定空间,建议关注具备产品成本和质量优势的仿制药龙头企业和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竞争格局良好的创新药头部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同时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区域均衡,也有望继续带动相关医疗装备的需求。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药明康德、科伦药业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低于预期;行业招投标进度低于预期;医疗反腐的持续影响;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10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行业估值位于底部,AI+医疗获关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行业估值位于底部,AI+医疗获关注

      化学制药
        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上周医药生物行业下跌2.13%,沪深300下跌0.7%,行业跑输指数约1.43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位。6个子行业全部以下跌报收,其中医疗服务板块跌幅较大,超过4%.生物制品板块跌幅也超过3%,中药和医疗器械跌幅略浅,分别下跌0.85%和1.38%。个股方面,受事件影响,AI主题相关个股较为活跃。   重点事件方面:近日,英伟达(NVIDIA)2024年GTC大会(GPUTechnologyConference)在美国圣何塞会议中心正式开幕。英伟达凭借其强大的GPU能力,已成为全球AI领域的重要力量。此次大会上与生命科学/医疗保健有关的会议共计90余场,首次超过了硬件、半导体、汽车等科技领域,居全行业第一,引发市场关注。实际上,医疗健康是人工智能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实现在药物研发、疾病辅助筛查与诊断、临床治疗辅助决策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诊疗效率。我们认为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相关应用领域政策的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商业化将逐步落地,可关注AI+药物研发及AI+医学影像等方面的进展。   投资策略方面:今年以来,医药行业表现相对平淡,主要受市场风格、海内外政策、事件扰动、一季报业绩相对平淡等影响,行业估值持续下行。在行业估值已具备一定的性价比下,建议关注1季度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及弹性个股,如创新药械、特色仿制药及中药等。我们维持年度策略的观点,继续建议关注迎来积极变化的创新主线、受益于政策大力支持的中药板块以及“医疗+消费“等领域的具备较高性价比的龙头标的。个股建议关注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科伦药业、达仁堂等。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超过市场预期;药品器械集采力度超预期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对板块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4-03-27
    • 医药行业事件点评报告:关注医疗装备领域设备更新

      医药行业事件点评报告:关注医疗装备领域设备更新

      医药商业
        内容提要:   3 月 13 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 年,工业、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 2023 年增长 25%以上。   医疗装备及信息化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值得关注。 方案指出,要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我们认为此次医疗装备更新改造叠加持续推进下的医疗新基建,医疗装备及医疗信息化领域迎来明显利好。以三级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设备和技术的改造升级有望带动超声、内窥镜、 CT、 MR、手术机器人等领域的中高端需求的提升,促进行业技术迭代加快和国产设备技术升级,同时智能化和信息化将是升级的一大方向。   政策保障中强化创新支撑。 部分高端医疗设备及上游供应链部分领域国产化率较低,存有“卡脖子”难题,技术升级迫切,政策保障中专门提及鼓励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有望进一步带动国产设备技术升级和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 据发改委初步估算,设备更新领域将是一个年规模 5 万亿以上的市场。目前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在 4000 亿元左右,设备更新相关政策的落地有望为该细分领域增长积极贡献增量,并带动技术和装备的升级迭代,建议关注以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为代表的相关领域龙头公司。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低于预期;行业招投标进度低于预期;医疗反腐的持续影响;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21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创新药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创新药

      医药商业
        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上周医药生物行业下跌2.24%,沪深300上涨0.2%,行业跑输指数约2.44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7位。6个子行业全部以下跌报收,其中医疗服务板块跌幅较大,超过5%.生物制品板块跌幅也超过3%,中药和医药商业跌幅略浅,分别下跌0.2%和0.7%。个股方面,热点较为分散,部分CRO公司下跌较多,仍是海外政策不确定性带动。   最新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要加快创新药等产业的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领域新增长引擎。今年以来,关于创新药顶层支持政策不断,同时创新药成功“出海”频出,行业有望进入良性提质增速阶段。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了“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另外还涉及人工智能、中药发展及集采制度完善等内容,建议重点关注。   投资策略方面:今年以来,医药行业表现相对平淡,主要受市场风格、海内外政策、事件扰动等影响,行业估值持续下行。目前进入3月中旬,在行业估值已具备一定的性价比下,建议关注1季度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及弹性个股,如创新药械、特色仿制药及中药等。我们维持年度策略的观点,继续建议关注迎来积极变化的创新主线、受益于政策大力支持的中药板块以及“医疗+消费“等领域的具备较高性价比的龙头标的。个股建议关注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科伦药业、达仁堂等。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超过市场预期;药品器械集采力度超预期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对板块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4-03-1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大型医院巡查方案公布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大型医院巡查方案公布

      生物制品
        上周医药生物行业下跌2.43%,沪深300下跌0.13%,行业跑输指数约2.3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位。6个子行业全部以下跌报收,其中化学制药板块跌幅较大,超过3%,医疗器械和医药商业跌幅略浅,不到2%。医疗服务、中药和生物制品板块下跌超过2%。个股层面,万泰生物周上涨23%,诺泰生物、奕瑞科技涨幅也居前,中科美菱、荣昌生物等个股跌幅居前。   目前医药生物板块整体TTM估值约为37倍,相比上周有所下跌,相对全部A股的估值溢价率为128%。虽行业估值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为安全的估值区间,大幅向下的压力不大。子行业中,生物制品行业TTM(剔除负值)估值最高,约65倍。化药和医疗服务板块估值其次,分别为39倍和38倍。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估值分别为30和19倍。   上周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包括巡查范围、巡查重点、组织实施、巡查要求四部分内容。其中巡查范围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巡查重点聚焦公立医院党建、行业作风建设、运行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对大型医院进行巡查为卫健委的常规监管内容,此前卫健委也发布过2010年、2015-2017年度、2019-2022年度的工作方案,中长期看,有利于行业健康合规化发展。   投资策略方面:虽短期医药板块受整体市场行情影响有所调整,但我们认为行业在政策端、业绩端、估值水平、持仓水平等方面均迎来了积极因素和变化,我们维持年度策略的观点,继续建议关注迎来积极变化的创新主线、受益于政策大力支持的中药板块以及“医疗+消费“等领域的具备较高性价比的龙头标的。个股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智飞生物、爱博医疗、达仁堂等。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超过市场预期;药品器械集采力度超预期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对板块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12-27
    •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新版医保目录发布,继续支持创新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新版医保目录发布,继续支持创新

      医药商业
        摘要:   近日,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印发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即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相比2022年版,本次目录共新增126种药品,其中肿瘤用药21种,新冠、抗感染用药17种,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5种,其他领域用药59种。同时,目录调出了1种即将撤市的药品。本次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将增至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同时新版目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对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给予政策倾斜。医保目录调整建立了覆盖申报、评审、测算、谈判等全流程的创新药支持机制。此次调整,25个创新药参加谈判,谈成23个,成功率高达92%,与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高7.4个百分点,价格平均降幅低4.4个百分点。   谈判和续约规则体现支持创新药的发展。2023年7月2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按照今年调整后的续约规则,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品种可以原价续约,31个品种因销售额超出预期等原因需要降价,平均降幅仅为6.7%;同时这100个续约药品中有18个增加了新的适应症,仅1个触发了降价机制,其他的都没有触发降价机制,即原价增加适应症。   投资建议:新版医保目录即将落地,建议关注创新药品进入目录后的放量。此次目录外谈判进入医保的新药如恒瑞医药的磷酸瑞格列汀片、亿帆医药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恩华药业的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信立泰的恩那度司他片等,降价幅度基本符合预期,有望2024年快速放量。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达预期风险;集采风险;竞争激烈超预期风险;营销及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达预期风险;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国内外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疫情和地缘冲突不确定性风险等。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2-22
    •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年度策略报告:稳步前行,关注确定性趋势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年度策略报告:稳步前行,关注确定性趋势

      医药商业
        2023年,虽医药行业整体小幅下跌,但进入4季度,行业指数在下探至疫情以来后的低点后实现小幅反弹,虽后期再次下探,但再次快速反弹,未延续前三季度单边下跌态势,整体显示医药行业在经历长达2年半的调整后,底部基本确定。我们认为,前期影响行业表现的多因素,如价格政策、业绩、估值、持仓等均迎来明显改善,建议关注2024年医药行业的市场表现机会。   创新药产业链。集采、医保、审评等多政策倒逼仿制药行业转型,目前集采对业绩的压制已大幅削弱。多年艰难转型下,目前创新品种商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叠加近期国际化捷报频传,我们建议关注创新药行业的景气度拐点。   中药。政策支持力度高,医保及集采政策相对温和,我国中药行业仍走在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提升的道路之上。我们建议关注以产品力为导向的中药创新以及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品牌中药的再次崛起。   医疗+消费。我们认为在整体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趋势下,医药消费由于其特有的相对需求刚性属性,行业增长较为确定,建议逢低关注部分成长性确定、竞争格局良好的细分领域,如二类疫苗、血制品、近视防控类药品及器械、家用医疗器械等。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仿创药龙头,集采影响趋弱,创新成果值得期待)、智飞生物(疫苗龙头,业绩稳健确定性较强)、达仁堂(中药老字号,国改推动下的品牌、渠道等重构)、爱博医疗(稀缺眼科器械平台型企业,业务潜力大)、科伦药业(大输液龙头,创新研发顺利推进)。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药品器械集采力度超预期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12-06
    •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基金医药持仓比环比有所提升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基金医药持仓比环比有所提升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目前基金公司陆续发布了2023年三季报,我们对基金持有医药行业的仓位及重仓股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基金医药持仓比环比有所提升。截至三季度末,基金医药生物行业(申万)持股数量为361家,环比减少107家;基金持股总市值为3956亿元,环比减少2685亿元。同时医药基金持仓环比有所上升,三季度末基金医药生物行业的持仓市值占比为12.6%,环比提升了0.6%。整体看,今年以来,基金医药板块持仓比稳步抬升中,目前基本处于2015年以来中位数附近水平,与近年来的高点仍有较大差距。   基金持股数量及变动情况。今年三季度末,爱尔眼科(总计11.1亿股,下同)、恒瑞医药(7.96亿股)、美年健康(5.9亿股)、药明康德(5.7亿股)及智飞生物(2.7亿股)基金持股数量最多,同时康龙化成(+1.5亿股)、药明康德(+1.2亿股)、赛诺医疗(+0.53亿股)、智飞生物(+0.31亿股)、九州药业(+0.3亿股)获基金正向增持股份数量最多。康恩贝(-1.02亿股)、仙琚制药(-1亿股)、红日药业(-0.76亿股)、新里程(-0.69亿股)、华东医药(-0.55亿股)获基金反向减持股份数量最多   投资策略:目前虽基金持仓比环比有所回升,但仍位于多年来的中位数附近水平。进入四季度,前期业绩高基数影响将进入尾声,在诊疗复苏、政策预期稳定的背景下,医药行业业绩有望重回稳增长区间。此外经过近2年调整,行业估值目前仍具备一定性价比,建议继续关注行业的配置价值及相关景气度确定的细分领域龙头,如创新药械、消费医疗、医疗服务等。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超过市场预期;药品器械集采力度超预期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对板块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风险;国内外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