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惠誉博华2025年信用展望:基础化工
下载次数:
281 次
发布机构:
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12-17
页数:
7页
2025年,中国基础化工行业仍将存在较为明确的规模化产能释放,但整体产能扩张节奏将有所收敛。在各细分品类中,氟化工核心产品制冷剂处于政策性产能约束状态;硅化工与以涤纶为代表的化学纤维扩产谨慎;氯碱化工典型产品产能扩张幅度居于基础化工品中游位置;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品扩产比例展现多元化,但整体存在较为充足的扩产潜力。
惠誉博华对2025年基础化工行业的整体需求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我们看好由国内消费复苏拉动的细分化工领域需求,如新能源汽车与家用电器销售增长带动的制冷剂、MDI、DMC、工程塑料如PC、PA等细分产品的需求增量。但对地产后周期相关化工品如纯碱、PVC、钛白粉、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等胶粘剂原料以及受潜在贸易摩擦加剧影响较大的化学纤维产品、烟火等易燃品材料与工程塑料产品的增量需求持谨慎态度。
在供需失衡矛盾恐难以明显收敛、原料成本支撑减弱与库存积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惠誉博华预计2025年中国基础化工品价格整体走势中性略偏淡,但我们对部分细分产品价格仍持积极观点。基于前述因素,惠誉博华授予中国基础化工行业“低景气稳定”的信用展望,但也充分重视分化效应对不同细分化工领域信用质量的影响。
2025年,中国基础化工行业仍将存在较为明确的规模化产能释放,但供给扩张节奏料呈高位回落之势,不同细分领域产能扩张的差异化不容忽视
2021年,中国基础化工行业景气高涨,产品月度价格指数均值一举突破6,200点,系近十年最高,由此引发的盈利扩张催生新一轮扩产热潮。2022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18.8%、21.4%,高于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7个百分点、16.3个百分点。2023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延续13.4%的高增,而化学纤维制造业投资则下滑9.8%,尽管当年依然存在化纤产能的集中投放。2024年1~10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各录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11.2%、5.9%,继续领跑3.4%的全口径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高增效果不断积累、产能扩张高歌猛进导致行业产能利用率上行乏力。2021年以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趋势性下行,至2024年三季度末录得76.0%;化学纤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呈“V型”走势,且持续超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约5~10个百分点,这与其相对克制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相呼应。
惠誉博华认为,从全局角度考量,2025年中国基础化工行业的产能扩张余波未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其扩产节奏的重要先行指标。超越全口径增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特别是2024年前十个月仍维持双位数(累计)高增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该部门积蓄了充足的项目储备。随着(部分)储备项目陆续投产,2025年中国基础化工行业仍将存在较为明确的规模化产能释放。当然,我们也预期2025年中国基础化工行业整体产能扩张节奏较2024年将有所收敛。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趋势性回落显示化工企业在供需失衡困境下已主动削减资本开支。二是国务院于2024年3月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化工企业投资方向多聚焦于更新/升级现有产能而非新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新建产能增速将低于投资指标显示水平。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将促使2025年中国基础化工行业的供给扩张呈现高位回落之势。
与此同时,不同细分领域产能扩张节奏的差异化亦不容忽视。我们统计了部分基础化工品产能投放计划并研判其2025年扩产特征。在各细分品类中,氟化工的核心产品制冷剂处于政策性产能约束状态。2024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的通知》,将2025年度中国氢氯氟碳化物(HCFCs)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氢氟碳化物(HFCs)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以满足消耗臭氧层物质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履约要求,这将使制冷剂成为众多基础化工品中屈指可数的明确减量供给品类。
我们预计,2025年基础化工品中扩产谨慎的品类包括硅化工与以涤纶为代表的化学纤维。数据显示,2025年有机硅中间体扩产比例仅为2.9%。工业硅供需失衡严重,多晶硅价格已逼近甚至跌破部分头部企业的现金成本,新增投放寥寥无几;有机硅装置添置动力亦不足,叠加终端需求平淡,供给增量料将平缓。化学纤维方面,2025年粘胶短纤或无新增产能,涤纶长丝扩产比例约为4.3%。身处行业低谷导致涤纶长丝自2024年以来新增产能明显谨慎且设备开工率至12月初已居于近90%的高位区间,2025年进一步扩大供给空间受限。
氯碱化工典型产品纯碱、聚氯乙烯(PVC)2025年预期扩产比例分别为8.4%、14.6%,产能扩张幅度居于基础化工品中游位置。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品包罗万象,扩产比例亦展现多元化。监测品种中,醋酸、环氧丙烷(PO)、辛醇2025年有望录得超越20%的扩产比例,己内酰胺、乙二醇(MEG)扩产比例则居于10%~20%区间,对二甲苯(PX)、精对苯二甲酸(PTA)、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纯MDI)扩产比例或低于10%。整体而言,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行业2025年仍将展现出较为充足的扩产潜力。
惠誉博华2025年中国基础化工行业信用展望报告的核心观点是:行业整体景气度将维持低位稳定,但细分领域存在显著差异。 产能扩张将持续,但增速放缓;需求增长谨慎乐观,受宏观经济和贸易摩擦影响较大;价格走势中性偏淡,部分细分产品价格可能上涨;行业财务状况基本稳定,但偿债能力存在一定压力。
2021-2022年,中国基础化工行业经历了高景气周期,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产能扩张迅速。然而,202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显示企业已主动削减资本开支。2024年前十个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仍维持双位数高增,但这一趋势预计在2025年将有所改变。
不同细分领域产能扩张节奏差异显著。氟化工制冷剂受政策性产能约束,供给将减少;硅化工和化学纤维扩产谨慎;氯碱化工产能扩张幅度居中;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扩产潜力依然较大,但增速也趋于放缓。
惠誉博华对2025年基础化工行业整体需求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信心偏弱的挑战,GDP增速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位徘徊,房地产投资更是主要拖累项。出口数据相对亮眼,但面临全球经济减速和潜在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
尽管宏观经济面临挑战,但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例如降准降息、增加地方化债资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这些政策对扩大内需、刺激增长产生了积极反馈。惠誉博华看好由国内消费复苏拉动的细分化工领域需求,如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等重点扶持领域将带动制冷剂、MDI、DMC、PC、PA等产品的需求增长。
然而,外需挑战和潜在贸易摩擦对需求增长构成负面影响。全球经济减速、逆全球化浪潮、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升级等因素将导致基础化工产品出口需求下降。部分依赖出口的化工产品,例如化学纤维、烟火等易燃品以及部分塑料制品,将面临较大的外需回落风险。房地产市场低迷也对纯碱、PVC、钛白粉等与房地产后周期相关的化工产品需求造成掣肘。
惠誉博华预计2025年中国基础化工品价格整体走势中性略偏淡,但对部分细分产品价格仍持积极观点。产能扩张、需求增长谨慎乐观、原料成本支撑减弱、库存积压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价格低迷。然而,供给端具有确定性约束的细分化工产品,例如受政策性减量配额约束的氟化工制冷剂,以及受供给端限制的涤纶长丝,价格可能上涨。
2021年高景气周期推动基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导致2022-2023年企业债务大幅增加。2024年以来,债务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行业盈利能力也从2021年的高点回落,利润率面临边际下行风险。样本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所改善,但短期财务灵活性仍维持偏低水平。
惠誉博华对2025年中国基础化工行业信用展望为“低景气稳定”,但强调细分领域存在显著差异。产能扩张将持续,但增速放缓;需求增长谨慎乐观,受宏观经济和贸易摩擦影响较大;价格走势中性偏淡,部分细分产品价格可能上涨;行业财务状况基本稳定,但偿债能力存在一定压力。投资者应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贸易摩擦、以及不同细分领域的基本面差异,对企业进行个案分析,以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此外,技术优势和节能低碳要求将对企业信用质量产生长期影响,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环保合规性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化工行业信用梳理(2024)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