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生物医药Ⅱ行业专题:创新药23Q2催化剂密集,重点看好板块估值回升投资机会

生物医药Ⅱ行业专题:创新药23Q2催化剂密集,重点看好板块估值回升投资机会

研报

生物医药Ⅱ行业专题:创新药23Q2催化剂密集,重点看好板块估值回升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当前创新药行业整体处于低估状态,看好23Q2行业基本面和流动性双重向好带来的估值回升。我们认为行业估值回升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行业基本面(临床数据催化)方面,Q2有望迎来AACR、ASCO、EHA等多个重磅学术会议,国内创新药企业有望密集披露多个最新临床数据,催化板块行情向上;(2)行业基本面(产品放量)方面,疫情后创新药院内放量有望恢复强劲态势;(3)流动性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接近尾声,港股创新药流动性有望回归;(4)估值方面,经过2月份以来的调整,行业整体处于低估状态,看好Q2行业基本面和流动性双重向好带来的估值回升。   临床数据催化方面:国内创新药企业预计将在23Q2重磅学术会议披露多个最新临床数据,有望催化创新药行情向上。国内创新药企业预计将于2023年迎来临床数据披露、产品上市、产品NDA/BLA、关键临床推进等多个维度的多个催化剂和里程碑事件;按照行业传统,即将在23Q2举办的以ASCO为首的包括AACR、EHA在内的多个重磅学术会议均有望成为国内创新药企业披露最新临床数据的场所;参考既往相关学术会议前后创新药板块行情,密集的临床数据催化剂披露有望驱动当前创新药行业行情持续向上。   产品放量方面:多个商业化创新药正处于快速放量阶段,叠加22年疫情低基数,23年创新药院内放量有望恢复强劲。从港股创新药企业来看,22年28家港股创新药整体营收约282亿元,同比增长仅15%(21年为111%),预计增长放缓主要与疫情影响创新药院内放量有关。考虑到23年疫情影响基本消除,已上市商业化创新药有望重回高速增长趋势,同时新获批上市创新药(参考近几年平均获批数量,预计23年将有30款左右创新药获批上市)有望成为新的增量来源贡献收入。   流动性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接近尾声,港股创新药流动性有望回归。国内创新药企业大多选择港股上市,22年以来受美联储加息影响,港股流动性持续萎缩,港股创新药融资能力同步受到影响。目前美联储加息已经接近尾声,港股市场流动性有望回归,有望助力国内创新药行情向上。   估值方面:经过2月份以来的调整,行业整体处于低估状态,看好Q2行业基本面和流动性双重向好带来的估值回升。2023年2月以来,受美联储加息影响,国内创新药行情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在管线丰富程度、获批上市产品数量、产品销售额均有显著提升的当下,我们模型测算得当前创新药板块平均市值/产品峰值为2.4倍(通常认为3-4倍为合理估值),行业整体处于低估状态。从短期维度(23Q2临床数据和流动性双重向好)、全年维度(2023年全年创新药公司催化剂十分密集)、长期维度(人口老龄化导致需求增长,创新药出海逐渐兑现有望打开新的市场)来看当前估值均有提升空间。   建议关注:肿瘤领域建议关注A股恒瑞医药、泽璟制药、迈威生物、贝达药业,港股康方生物、康宁杰瑞、亚盛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非肿瘤领域建议关注港股开拓药业、腾盛博药、康诺亚。   风险提示:医保降价超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失败的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相关疾病领域创新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药国际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713

  • 发布机构: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09

  • 页数:

    3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当前创新药行业整体处于低估状态,看好23Q2行业基本面和流动性双重向好带来的估值回升。我们认为行业估值回升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行业基本面(临床数据催化)方面,Q2有望迎来AACR、ASCO、EHA等多个重磅学术会议,国内创新药企业有望密集披露多个最新临床数据,催化板块行情向上;(2)行业基本面(产品放量)方面,疫情后创新药院内放量有望恢复强劲态势;(3)流动性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接近尾声,港股创新药流动性有望回归;(4)估值方面,经过2月份以来的调整,行业整体处于低估状态,看好Q2行业基本面和流动性双重向好带来的估值回升。

  临床数据催化方面:国内创新药企业预计将在23Q2重磅学术会议披露多个最新临床数据,有望催化创新药行情向上。国内创新药企业预计将于2023年迎来临床数据披露、产品上市、产品NDA/BLA、关键临床推进等多个维度的多个催化剂和里程碑事件;按照行业传统,即将在23Q2举办的以ASCO为首的包括AACR、EHA在内的多个重磅学术会议均有望成为国内创新药企业披露最新临床数据的场所;参考既往相关学术会议前后创新药板块行情,密集的临床数据催化剂披露有望驱动当前创新药行业行情持续向上。

  产品放量方面:多个商业化创新药正处于快速放量阶段,叠加22年疫情低基数,23年创新药院内放量有望恢复强劲。从港股创新药企业来看,22年28家港股创新药整体营收约282亿元,同比增长仅15%(21年为111%),预计增长放缓主要与疫情影响创新药院内放量有关。考虑到23年疫情影响基本消除,已上市商业化创新药有望重回高速增长趋势,同时新获批上市创新药(参考近几年平均获批数量,预计23年将有30款左右创新药获批上市)有望成为新的增量来源贡献收入。

  流动性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接近尾声,港股创新药流动性有望回归。国内创新药企业大多选择港股上市,22年以来受美联储加息影响,港股流动性持续萎缩,港股创新药融资能力同步受到影响。目前美联储加息已经接近尾声,港股市场流动性有望回归,有望助力国内创新药行情向上。

  估值方面:经过2月份以来的调整,行业整体处于低估状态,看好Q2行业基本面和流动性双重向好带来的估值回升。2023年2月以来,受美联储加息影响,国内创新药行情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在管线丰富程度、获批上市产品数量、产品销售额均有显著提升的当下,我们模型测算得当前创新药板块平均市值/产品峰值为2.4倍(通常认为3-4倍为合理估值),行业整体处于低估状态。从短期维度(23Q2临床数据和流动性双重向好)、全年维度(2023年全年创新药公司催化剂十分密集)、长期维度(人口老龄化导致需求增长,创新药出海逐渐兑现有望打开新的市场)来看当前估值均有提升空间。

  建议关注:肿瘤领域建议关注A股恒瑞医药、泽璟制药、迈威生物、贝达药业,港股康方生物、康宁杰瑞、亚盛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非肿瘤领域建议关注港股开拓药业、腾盛博药、康诺亚。

  风险提示:医保降价超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失败的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相关疾病领域创新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药国际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第二季度(23Q2)创新药行业将迎来估值回升的重大机遇。这一乐观预期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驱动因素:

临床数据密集披露带来的催化作用

23Q2将举办多个国际重磅学术会议(AACR、ASCO、EHA等),国内创新药企业将集中披露大量临床数据,有望显著提振市场信心,催化板块行情向上。

疫情后产品放量加速

2022年,受疫情影响,创新药院内放量增长放缓。但随着疫情影响消退,2023年已上市创新药有望恢复强劲增长态势,同时新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也将带来新的增量。

港股流动性有望回暖

美联储加息预期接近尾声,港股市场流动性有望回升,这将有利于国内创新药企业(多数选择在港股上市)的融资和估值提升。

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位

经过2月份的市场调整,创新药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估状态,市值/产品峰值平均仅为2.4倍(合理估值通常为3-4倍),具备较大的估值提升空间。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23Q2创新药行业估值回升的驱动因素,并对部分重点创新药企业在2023年的里程碑事件进行了深入解读。

23Q2 创新药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报告首先概述了23Q2创新药行业投资机会,指出行业整体处于低估状态,并从临床数据催化、产品放量、流动性回暖以及估值低位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估值回升的驱动因素。 报告中提供了图表数据,直观地展现了港股创新药企业营收增长、研发投入以及行业指数的走势,支持了其分析结论。

重点创新药企业2023年里程碑事件梳理

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对20多家重点创新药企业的2023年里程碑事件进行了详细梳理,包括产品上市、NDA/BLA申请、临床数据披露以及关键临床试验推进等多个方面。 对于每家企业,报告都提供了其在研管线梳理表,清晰地展现了各药物的靶点、类型、开发进度以及对应的疾病领域。 此外,报告还单独列出了每家企业的2023年催化剂和里程碑事件,方便读者快速了解其发展重点。 这些企业涵盖了肿瘤和非肿瘤领域,例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君实生物、和黄医药、康诺亚、腾盛博药、云鼎新耀、歌礼制药、科济药业、荣昌生物、亚盛医药、德琪医药、嘉和生物、加科思、康宁杰瑞、和铂医药、基石药业、创胜集团、开拓药业以及乐普生物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23Q2创新药行业基本面、市场流动性以及估值水平的综合分析,认为该行业将迎来估值回升的良好机遇。 报告详细梳理了多个重点创新药企业的2023年里程碑事件,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医保降价、临床试验失败以及政策变化等,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做出独立的投资决策。 报告中提供的统计数据和图表分析,增强了报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行业分析和投资建议。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