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2023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否极泰来,关注医药板块结构性机会
下载次数:
2653 次
发布机构: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12-16
页数:
85页
核心观点
2010年至今,医药板块估值水平分别在2011年底和2018年底达到最低位,最低位为25倍左右,目前医药板块估值为25倍,再次处于近十年最低水平。从业绩角度来看,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医药板块业绩增速整体下降,预计2023年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业绩有望触底反弹。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大
政策底已现,情绪有望逐步修复
近几年市场对医药政策普遍过度悲观,行业估值也受到较大影响。进入2022年,针对中药领域,国家频出支持政策;针对器械领域,医保局明确创新器械暂不纳入集采,同时,江西省牵头的生化试剂集采降价幅度温和,好于市场预期;针对仿制药领域,国家集采和区域集采稳步推进,降价幅度维持平稳,市场预期充分;针对种植牙服务领域,医保局明确了价格管控政策,也远好于市场预期。整体来看,医药行业政策底已现,情绪有望逐步修复。
医药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重点看好四大赛道
医药板块处于“政策底+业绩底+估值底”,预计后续政策有望继续超预期,持续带动情绪修复,同时,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2023年医药行业经营向上趋势显著,业绩有望快速恢复,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我们重点看好中药、自主可控、医疗新基建和消费医疗四大赛道。
中药:政策利好加速跑,守正创新谋发展
近几年中药行业利好政策频频出台,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中药配方颗粒结束试点等,共同带动行业快速发展。从企业层面来看,近几年很多中药企业开启改革,经营活力提升,业绩迎来拐点。建议重点关注国企改革+提价、中药创新和中药配方颗粒等领域。
自主可控: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进口取代持续加速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逐步突破,拥有高技术壁垒的医疗器械领域迎来进口替代加速的新机遇,且空间较大,竞争格局好,拥有技术优势的先发企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医学影像、质谱仪、内窥镜和基因测序仪等领域。
医疗新基建:公共卫生资源紧缺,催生万亿大市场
2020年开始的疫情凸显我国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短板,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加大了在医疗领域的投入,我国医院建设进入高潮,新医院集中在2023年和2024年完工,带动近万亿市场。建议重点关注医疗净化领域和智慧药房领域。
消费医疗:科学防控保民生,美好生活正复苏
进入2022年,随着新冠病毒传播能力的增强,疫情防控的趋严对消费医疗的影响也随之凸显。目前,我国针对疫情防控的政策逐步调整,随着疫情后续的逐步消除,医疗消费领域有望迎来反弹,建议关注角膜塑形镜、脱敏治疗、肠外营养和维生素AD滴剂等领域。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药板块目前处于“政策底+业绩底+估值底”,2023年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报告重点看好中药、自主可控医疗器械、医疗新基建和消费医疗四大赛道,并对相关赛道的政策环境、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重点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指出,2022年医药板块指数回调幅度达30%,估值水平持续下降,最低降至23倍,目前回升至25倍,处于近十年最低水平。2022年医药板块业绩增速整体下降,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但报告认为,随着疫情逐步缓解,2023年医药行业经营向上趋势显著,业绩有望快速恢复。
报告认为,医药行业政策底已现,市场情绪有望逐步修复。具体体现在:中药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创新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肝功能生化试剂集采降价幅度温和;仿制药集采降价幅度维持平稳;种植牙价格管控政策远好于市场预期。
本节从估值、业绩和政策三个方面论证了医药板块投资机会。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政策底已现,情绪有望修复,最终得出医药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的结论。
本节是报告的核心部分,详细分析了四个重点领域的投资机会:
本小节分析了中药行业利好政策、市场需求(老龄化、慢病率提升)、供给侧改革(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以及国企改革和产品提价等因素,并重点关注国企改革+提价、中药创新和中药配方颗粒三个领域。 数据显示,中药材价格呈上升趋势,部分中成药价格也进行了上调。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龙头企业市占率较高。中药注册政策优化,助力创新中药加速发展,药企研发投入加大,成果逐渐转化。
本小节分析了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以及进口替代的加速趋势。报告指出,美国持续通过技术管制遏制中国发展,而我国也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自主技术创新。报告重点关注医学影像、质谱仪、内窥镜和基因测序仪四个领域,并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这些领域国产化率较低,但市场空间巨大,进口替代潜力巨大。
本小节分析了新冠疫情暴露出的我国公共卫生资源短板,以及国家加大医疗领域投入的政策背景。报告指出,“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加大了在医疗领域的投入,我国医院建设进入高潮,预计将带动近万亿市场。报告重点关注医疗净化领域和智慧药房领域,并通过数据分析了医疗需求持续增长,医疗供给资源仍短缺的现状。
本小节分析了疫情对消费医疗的影响,以及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消费医疗领域有望迎来反弹的预期。报告重点关注角膜塑形镜、脱敏治疗、肠外营养和维生素AD滴剂四个领域,并通过数据分析了这些领域的市场规模、渗透率以及竞争格局。
本节对达仁堂、佐力药业、华特达因、我武生物、卫信康、华康医疗、健麾信息、艾隆科技、普蕊斯和百诚医药十家公司进行了简要分析,分别从公司基本面、核心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
本节列出了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和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三个主要风险因素。
本报告基于对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重点公司的深入分析,认为医药板块目前处于底部区域,2023年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报告重点推荐了中药、自主可控医疗器械、医疗新基建和消费医疗四大赛道,并对相关赛道内的重点公司进行了投资建议。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报告中提到的风险因素。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出炉,继续看好创新药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有望出台,建议关注相关受益领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药品、耗材集采有望优化,建议关注集采出清板块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SCO会议召开,创新药迎来重要催化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