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有机硅行业:产能周期近尾声,景气有望迎改善
下载次数:
2455 次
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2-04
页数:
20页
有机硅是指含有Si-C(硅-碳)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有机硅单体合成反应机理复杂、副反应多,除主产物二甲单体外还产生众多利用价值低且难消化处理的副产物,因此单体合成中二甲选择性的提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供给端,我国有机硅本轮扩产周期临近尾声,未来新增产能有限。目前全球约70%的DMC产能集中在我国,海外有机硅产能处于成本和产业链竞争弱势地位,2015年以来产能由135万吨缩减至2023年的106万吨。2020-2024年我国有机硅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当前我国有机硅行业CR7约达80%。2024年我国有机硅单体行业新增释放113万吨产能,25年及以后新增产能少,本轮供给扩张临近尾声。
需求端,有机硅终端应用领域广泛。有机硅产品具备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好、使用寿命长等多项优异性能,被称作“工业味精”。DMC下游产品可以分为硅橡胶、硅树脂、硅油和硅烷偶联剂,其中硅橡胶为最大下游领域;而终端应用领域广泛。2022年全球聚硅氧烷消费量约为276万吨,我国占比约49%。近年来,我国的有机硅产品需求较为旺盛,需求量保持快速增长,我国聚硅氧烷表观消费量由2008年的3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50万吨,CAGR为10%;过去几年的需求量主要来自光伏、新能源等领域,未来仍看好在新能源及电子电力领域的需求增长。
成本端,有机硅行业处盈亏平衡线,阶段性底部特征显著。有机硅行业的主要生产成本为原材料成本和能源成本,其中最主要的原材料为金属硅,生产耗用的主要能源为电力和蒸汽。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提升将增加有机硅行业的成本,而成本的增加可以通过产品提价部分传导至下游。当前有机硅行业位于生产盈亏平衡线,阶段性底部特征显著。从价差上看,DMC产品价差自22年下半年开始迅速收窄。2023-2024年在行业较大新增产能投放的压力下,且原材料价格下降带来成本端支撑走弱的影响,DMC产品价差进一步缩窄且维持低位运行,截至24年底价差已回落至2009年以来5%历史分位,自备及外采原材料的生产企业经营均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
建议关注:合盛硅业、东岳硅材、新安股份、鲁西化工、三友化工。风险提示:本报告弹性测算以上市公司实际发生数为准、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安全环保风险、海外经济下行引发的景气持续下行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有机硅行业产能扩张周期接近尾声,供给端增量有限;需求端,新能源和电子电力领域持续增长,为行业景气度改善提供支撑;成本端,行业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阶段性底部特征显著。因此,维持对有机硅行业的评级为中性。
目前,全球约70%的二甲基环硅氧烷(DMC)产能集中在中国,海外产能因成本和产业链竞争劣势而持续缩减。2020-2024年,中国有机硅行业产能扩张迅速,但2024年新增产能达113万吨后,未来新增产能将大幅减少,本轮供给扩张周期即将结束。 中国有机硅行业CR7约达80%,行业集中度较高。
有机硅下游应用广泛,主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四大类,其中硅橡胶占比最大(2022年达66%)。近年来,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车、风电)领域对有机硅的需求增长强劲,成为推动行业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2024年,中国聚硅氧烷表观消费量达182万吨,同比增长20.9%。未来,新能源和电子电力领域的需求增长仍将持续。
有机硅是一种含有Si-C键的化合物,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好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器、新能源等领域。有机硅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料(金属硅、氯甲烷)、中游产品(DMC为核心中间体)和下游终端产品(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三个环节。DMC单体合成反应复杂,副反应多,提高二甲选择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全球有机硅产能增量主要来自中国,海外产能呈缩减趋势。2023年,中国聚硅氧烷产能全球占比达71%。2020-2024年,中国有机硅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但2024年后新增产能有限,本轮扩产周期接近尾声。
有机硅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其中硅橡胶占比最大。2022年全球聚硅氧烷消费量约为276万吨,中国占比约49%。近年来,中国有机硅产品需求旺盛,2008年至2023年,聚硅氧烷表观消费量由36万吨增长至150万吨,CAGR为10%。2024年表观消费量为182万吨,同比增长20.9%。新能源领域是近年来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自2014年起成为有机硅净出口国。2024年,中国聚硅氧烷出口量达54.6万吨,同比增长34%,主要出口目的地为韩国、印度和美国等。出口增量主要由韩国、美国以及新兴市场国家贡献。
2024年,有机硅库存水平维持稳定,行业供需双增。
有机硅行业主要成本为原材料(金属硅)和能源成本。行业目前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阶段性底部特征显著。DMC产品价差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迅速收窄,截至2024年底已回落至2009年以来5%的历史分位。自备原材料的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有机硅价格受供需关系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20-2021年,价格大幅上涨,2022年下半年开始回落。未来,新能源和电子电力领域需求增长将支撑行业景气度改善。
报告对部分上市公司(合盛硅业、东岳硅材、新安股份、鲁西化工、三友化工)进行了弹性测算,假设DMC价格上涨1000元/吨,计算了其增厚净利润和单位市值变化。
报告列出了有机硅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安全环保风险以及海外经济下行风险等。
本报告对有机硅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行业产能扩张周期接近尾声,供给端增量有限,但新能源和电子电力领域的需求增长将支撑行业景气度改善。成本端,行业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阶段性底部特征显著。 报告维持对有机硅行业的评级为中性,并提示了行业面临的风险。 报告还对部分上市公司进行了弹性测算,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2025H1业绩稳健增长,代理销售佩玛贝特片
2025H1利润增长迅速,创新药研发成果迭出
2025H1特瑞普利单抗销售稳健增长,PD-1/VEGF双抗进入II期临床
基础化工行业:七部门联合部署石化化工行业2025-2026年稳增长工作,双氧水、氢氟酸价格上涨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