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2024年中期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报告:产业政策落地,基本面筑底
下载次数:
2231 次
发布机构: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6-26
页数:
22页
行业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当前医药板块正处于逐步筑底的过程中。从板块行情来看,医药板块指数连续4年下跌,已经调整充分,且板块估值也已到历史低位区间;从政策角度来看,短期负面政策逐渐出清,鼓励性政策逐步落地,行业压制因素缓解;从基本面来看,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疫情的大起大落之后,各板块的业绩也逐步回归常态增长,医药业务的稳健和可持续特征明显。行业基本面稳健配合估值的吸引力,我们看好医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要点:
行业回顾:2024上半年年(2024/1/1-2024/06/16)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5.54%,跑输沪深300指数20.12个百分点。从工业数据来看,医药制造业收入端仍小幅下滑,但是利润端已经逐步企稳。从估值来看,医药各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区间。
产业政策逐步落地,研发进展持续推进。2024年,多个城市出台了支持创新产业链的地方政策,真正意义上将支持创新落到实处。随着医药反腐、带量采购等政策的稳定,短期负面影响已充分消化,长期医药行业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期。从今年获批的一类新药数量来看,国产新药占比超八成,国产创新已逐步成为国内新药市场的主力。
化学制药:集采后业绩稳定,板块估值稳健。在经历了九批次带量采购之后,仿制药市场逐步稳定。集采后的统一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降低营销费用,提升利润率。化学制药板块2024Q1在营收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考虑到板块的估值相对稳健,我们看好后集采时代的仿制药企业低估值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医疗器械:把握细分增量市场机会。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市场对已经纳入集采的产品反应较小,未来主要看点在细分增量市场,通过产品创新满足新的需求。体外诊断板块在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爆发式业绩增长后需要回归常规IVD业务。医疗设备板块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随着各地采购政策落地,医疗设备景气度有望回升。
医疗服务:CXO板块等待新一轮周期。CXO行业近两年的调整一方面是行业已经过了初期的高增长时期;另一方面,全球创新药在加息环境下估值压缩,向上游传导至研发外包行业。以创新周期的角度来看,企业业绩释放消化估值,同时周期底部的悲观预期也完全反应在估值之中,行业周期底部特征明显,板块整体行情只需等待新一轮的创新药周期来临。
中药:政策呵护、业绩稳健、估值合理。近年来针对中药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发布,政府对中药产业一直保持着鼓励创新发展的积极态度。中药板块整体业绩增速稳健,且从内部来看,也不乏公司产品有突破或者营销改革成功带来的业绩爆发个股。从估值来看,当前板块整体估值处于适中位置。如果考虑到未来中药产业的发展加速,估值有望进入扩张期。我们更看好中药产业中的品牌OTC公司,这类公司具备消费属性,适合长期价值投资;同时公司产品主要在院外零售市场,不受集采限制,自主定价空间大。
风险因素:集采政策力度超预期、创新药创新器械研发失败。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药板块正处于筑底阶段,长期投资价值显著。这一结论基于以下几点:
医药板块指数连续四年下跌,估值已降至历史低位,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短期负面政策逐渐出清,鼓励性政策逐步落地,行业压制因素正在缓解。
经历疫情波动后,各板块业绩逐步回归常态增长,医药业务的稳健和可持续特征明显。
本报告对医药生物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行业回顾、产业政策、细分领域分析以及投资建议等方面。
2024年上半年,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5.54%,跑输沪深300指数20.12个百分点。虽然医药制造业收入端仍小幅下滑,但利润端已逐步企稳,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2024年,多个城市出台支持创新药产业链的政策,医药反腐、带量采购政策趋于稳定,国产新药研发持续推进,常规诊疗业务稳步增长。
集采常态化后,化学制药板块2024Q1营收小幅增长,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估值相对稳健。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增长,国产化机会增多。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未来增长点在于细分增量市场和产品创新。体外诊断板块需消化疫情影响,医疗设备板块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
CXO板块业绩增速下台阶,估值压缩,处于周期底部,需等待新一轮创新药周期。
中药板块受益于多项政策支持,业绩稳健,估值合理,尤其看好品牌OTC公司。
报告建议关注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以及中药OTC板块的投资机会,并提示了集采政策力度超预期和创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
本报告基于对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上半年数据的分析,认为该板块正处于筑底阶段,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行业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基本面稳健复苏,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这一判断。 报告对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中药四个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行业分析和投资参考。 然而,投资者仍需谨慎,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风险。
中药Ⅱ行业跟踪报告:2025H1:受政策和渠道影响中药板块业绩承压
医疗服务行业跟踪报告:2025H1:外包服务行业利润增速亮眼,板块迎估值修复
医药商业行业跟踪报告:2025H1:实体药店整体业绩承压,出清和降本增效效果初显
点评报告:营收增速亮眼,营销投入加大导致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