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中药Ⅱ行业深度报告:中成药集采综述:从地方扩面到全国,价格降幅符合预期
下载次数:
2845 次
发布机构: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7-03
页数:
24页
行业核心观点:
自2021年12月湖北联盟中成药集采以来,中成药经历了湖北19省联盟,广东6省联盟,北京市,山东省,全国30省共五次带量采购。
投资要点:
湖北19省联盟: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通过现场竞争,有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率达62%,根据19省联盟年度需求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
广东6省联盟:174家企业361个品种拟中选/备选,其中124家企业249个品种拟中选,56家企业112个品种拟备选。唯一一家外企,银杏叶片厂家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最终未中选。非独家A组、非独家B组、独家1组、独家2组、独家3组平均降幅分别为55.30%、84.20%、18%、19.40%、24.50%。
北京市:带量联动拟中选44个药品品种,215个品规,带量谈判拟中选15个药品品规,26个品规。215个拟中选结果中,银杏叶产品组拟中选药品最多,共拟中选46个药品,占带量联动总拟中选药品的21.3%。此前,北京市医保局已于系统内发布产品限价,本次拟中选价格和限价相比浮动较小,236个产品拟中选价格均与限价一致,拟中选的241个产品平均降幅为0.1%,降幅最大的是贵州信邦制药的脉血康胶囊,两个规格药品降幅都达到了6%,其次是山西太原药业的舒血宁注射液,降幅为5%。
山东省:共154家企业的336个产品参与申报,最终66家企业的137个产品中选。通过和申报挂网价对比,此次中选结果降幅大多在50%以下,降幅超过50%的仅占两成,其中有2个产品降幅超过80%。
全国30省: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拟中选,品种中选率达71.6%。以基准价格计算,此次68个拟中选产品平均降幅为49.36%。拟中选药品涵盖复方斑蝥、复方血栓通、冠心宁、华蟾素、接骨七厘、乐脉、脉管复康、脑安、藤黄健骨、香丹、心可舒、醒脑静、鸦胆子油、银杏达莫、振源等15个类别。拟中选产品中,香丹组共有12个企业拟中选,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组别,其次是藤黄健骨、心可舒,均有8家企业拟中选;复方斑蛰、乐脉、振源胶囊均有5个企业拟中选。银杏叶提取物组别没有企业中选。
风险因素:集采政策降价超预期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自2021年12月湖北联盟中成药集采以来,中成药经历了多次带量采购,价格降幅符合预期,但不同地区集采规则和结果存在差异。全国30省中成药集采的实施标志着中成药集采进入全国性阶段,对行业格局和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成药集采经历了从地方试点到全国范围的逐步推进,价格降幅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地方联盟集采阶段,降幅差异较大,例如湖北19省联盟平均降幅42.27%,广东6省联盟拟中选产品平均降幅高达64.28%,而北京市由于带量联动和带量谈判机制,降幅相对较小,仅为0.1%。山东省集采则更加注重价格规则的完善,降幅大多在50%以下。全国30省集采的平均降幅为49.36%,标志着中成药集采进入全国性阶段,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
中成药集采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成药行业的整合和优化,推动了行业规范化发展。集采政策也对企业创新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者恒强的趋势愈发明显。未来,中成药企业需要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才能在集采政策下获得持续发展。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五个不同地区的中成药集采案例,包括湖北19省联盟、广东6省联盟、北京市、山东省以及全国30省集采。报告对每个案例的集采规则、参与企业、中选结果以及价格降幅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不同地区集采规则的创新点进行了比较。
湖北19省联盟集采在分组策略、综合评分机制以及A/B竞争单元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有效解决了中成药独家品种多、质量评价体系缺失等难题。其科学的分组方法,将同方同名不同剂型、同方异名以及同方同名单一剂型的品种进行合并集采,提高了竞价效率。同时,引入医疗机构认可度指标,兼顾价格因素和临床认可度,避免了“劣币淘汰良币”现象。
广东6省联盟集采首次采用中选/备选机制,将带量采购标的拆分为两个部分,用价格换取采购量,体现了量价挂钩的思想。这种机制既能促进价格下降,又能保证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常用产品继续供应。
北京市中成药集采采用带量联动和带量谈判两种方式,根据市场竞争程度选择不同的策略。带量联动药品的价格联动全国各省级或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价格水平,而带量谈判药品则通过邀请议价、量价挂钩的方式确定价格。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价格降幅,保证了药品供应的稳定性。
山东省中成药集采在价格规则和供应保障机制方面进行了完善,更加注重引导合理降价,保障中选药品质量和供应。其创新点包括按照功能主治、成分相近的原则分组,实行综合评审,合理确定差比价规则,以及设定复活机制等。
全国30省中成药集采是中成药集采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标志着中成药集采进入全国性阶段。本次集采覆盖范围广,参与企业众多,对行业格局和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报告通过对五个不同地区中成药集采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中成药集采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地区集采规则的创新点和差异。报告指出,中成药集采政策的实施,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行业整合和优化,但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中成药企业需要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才能在集采政策下获得持续发展。 不同地区集采规则的差异也提示,未来中成药集采政策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以更好地平衡价格、质量和供应等多方面因素。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集采政策降价超预期的风险,需要企业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做好风险应对准备。
中药Ⅱ行业跟踪报告:2025H1:受政策和渠道影响中药板块业绩承压
医疗服务行业跟踪报告:2025H1:外包服务行业利润增速亮眼,板块迎估值修复
医药商业行业跟踪报告:2025H1:实体药店整体业绩承压,出清和降本增效效果初显
点评报告:营收增速亮眼,营销投入加大导致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