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合成生物学周报:国内拟限制合成生物学技术出口,生物法苯乙烯蓄势待发
下载次数:
2017 次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2-06
页数:
26页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3/01/28-2023/02/03)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降2.69个百分点至1196.26点。上证综指下跌0.04%,创业板指下跌0.226%,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输上证综指2.65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2.46个百分点。
国家标准《塑料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第1部分:通则》将于2023年2月1日正式实施
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国家标准《塑料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第1部分:通则》将于2023年2月1日正式实施。资料显示,生物基塑料指的是全部或部分为生物质来源材料的塑料,目前全球塑料产量维持3.6亿吨以上,环保诉求下的政策导向不断推动传统塑料材料向可降解塑料转化,可降解塑料应用空间广阔,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是新的发展方向。据了解,该标准适用于含生物基或石油基成分的塑料制品、塑料材料和高分子树脂,提供适用于生物基制品(不包括食品、饲料和能源)的具体生命周期评价要求和指南。该标准的出台为生物基塑料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的评价提供了标准技术依据的基础,将助推塑料行业碳中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引导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启动院内生物医学工程中心,聚焦合成生物学等尖端技术
2023年1月25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其下属的美国国家生物医学影像与生物工程研究所(NIBIB)已经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加速中心(BETA中心),这是一项新的院内项目,旨在解决一系列医学最紧迫的问题。该中心将采用明确的工程方法来加速尖端技术的开发、验证和传播,重点领域将包括有生物医学成像、生物传感、工程/合成生物学、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人工智能、建模、计算和信息学。
桐树基因与联川基因宣布联手开拓肺癌NGS检测市场
桐树基因始终秉承“创新·为肿瘤患者创造价值”的使命,集肿瘤分子诊断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依托“多平台布局”策略,以NGS微量建库技术为核心壁垒的基因检测服务、以肿瘤基因组学标本库为基础的大数据转化研究中心构筑了竞争优势,造福国内300万肿瘤患者。桐树基因副总裁钟亮琪表示:“桐树基因和联川基因都是注重技术创新的公司,深耕检测领域,拥有着同样为社会谋福祉的愿景,因此也相信未来的合作当中能够更加顺利。本次的强强联合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基因检测标准化。”
万华发布100%生物基TPU
万华化学基于生物基一体化平台进行深入研究,推出一款100%生物基原料制造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产品。该款产品使用由玉米秸秆制得的生物基戊二甲基二异氰酸酯(PDI),添加剂如米糠蜡也均来自非食物链玉米、篦麻等可再生资源,凭借资源节约、原料可再生等优势可最大程度上减少终端消费品的碳排放。同时,其还以优异的高强度、高韧性、耐油、抗黄变等性能,不断为鞋服、薄膜、消费电子、食品接触等领域的绿色转型赋能。
东丽开发新技术,将从报废汽车安全气囊中回收PA66
日本材料巨头东丽集团宣布开发出了一种技术,可以从废弃的硅涂层安全气囊中回收尼龙66,提供与原始尼龙66注塑等级相同的流动性和机械性能。东丽计划在2023年4月或之后开始全面的样品工作,并最终寻求在海外工厂采购回收原材料,以建立全球供应体系。该公司还将探索将回收的尼龙66产品商业化,这些产品由报废车辆的安全气囊回收而成。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市场竞争、技术风险和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则构成潜在的风险。报告通过对二级市场表现、公司业务进展、行业融资、研发方向和科研动态的分析,对合成生物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苯乙烯行业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生物法制苯乙烯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和市场前景。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国家政策层面也积极支持生物经济发展,例如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为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然而,合成生物学行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技术风险、知识产权争端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挑战。
报告重点分析了苯乙烯行业,指出生物法制苯乙烯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可以减少碳排放,符合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虽然目前全球苯乙烯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但市场需求依然旺盛,生物法苯乙烯的出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国内苯乙烯行业已从进口依赖转向出口,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本周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2.69%,跑输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个股表现分化,部分公司涨幅显著,部分公司跌幅较大。涨幅较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和生物医药领域,而跌幅较大的公司则主要来自医药和生物医药领域。报告详细分析了涨跌幅前十公司的具体情况,并对部分公司(如凯赛生物、万华化学、平煤神马、川宁生物、桐树基因等)的业务进展进行了跟踪报道,涵盖了产品研发、产能扩张、市场合作等方面。此外,报告还对国外合成生物学公司的业务动态进行了简要介绍,例如陶氏化学、revalyu等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
2022年至今,国内外合成生物学领域融资活跃,众多企业完成了多轮融资,微构工场、Asimov等公司获得巨额融资,显示出投资者对该行业的信心。报告对部分融资事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融资规模、投资机构以及公司发展方向。在研发方向方面,报告总结了国内外公司在生物基材料、生物制药、基因编辑等领域的研发进展,例如凯赛生物开发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万华化学推出100%生物基TPU,阿科玛推出生物循环材料等。
报告梳理了近期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进展,包括酶工程、噬菌体研究、抗生素耐药性、植物三萜生物合成等方面,并对部分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解读。此外,报告对Asimov公司进行了重点研究,详细介绍了其基因线路设计平台、重点布局领域以及商业模式,并分析了其融资情况和发展前景。
报告对苯乙烯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产业链、市场供需、价格走势、企业竞争格局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数据显示,全球和国内苯乙烯产能产量持续增长,但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国内苯乙烯价格在2022年下半年有所下降,但2023年初有所回升。国内苯乙烯行业集中度较高,CR10接近50%。国内苯乙烯消费需求旺盛,下游应用广泛。报告特别强调了生物法苯乙烯的环保优势和市场前景,并分析了相关企业的战略布局。
本报告对合成生物学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动态、公司动态、融资情况、研发方向、科研进展以及苯乙烯行业等多个方面。报告指出,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生物法苯乙烯等新技术的出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将是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理性评估风险,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STC007达成授权合作,重视创新管线资产价值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乙烷禁运风波趋缓,从“全面停运”到“可运输、暂不卸货”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中东地缘冲突再起,原油、甲醇、SAF等价格上涨
合成生物学周报:自贡签约重点项目布局生物基材料,易生新材料突破PLA纤维难题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