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创新药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创新突破,出海拓疆

创新药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创新突破,出海拓疆

研报

创新药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创新突破,出海拓疆

  核心观点   三大因素共振,2025年为创新药至少3年行情的元年。其一创新药重磅BD有序落地,首付款屡创新高。MNC从外部购买分子,中国的占比从2017年的0%约提升至42%,美国成为中国BD出海的最活跃市场之一,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与辉瑞首付款高达12.5亿美金,再创创新药与MNC合作纪录。随在国内患者多临床成本低、康方生物AK112国内临床数据在海外可以复数、科创板等IPO及再融资重启等因素推动,BD数量将会持续爆发、其价格/价值有望向欧美看齐;其二2025年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生物扭亏、2026年更多公司盈利;其三国内创新药环境边际变好。另外为研究创新药行情处于哪个阶段,国内创新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再鼎医药、诺诚健华、和黄医药等8家PS(TTM)均值约9.7倍,同期美股VRTX、ARGX、BNTX、INSM、ASND、CORT等8家PS(TTM)均值约18倍,国内创新药估值仍被低估。   创新药产业空间巨大,市场规模迎来快速爆发之势。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院内销售+院外销售+BD首付款和里程碑)近5500亿人民币,2025-2027年依靠BD收入迎来爆发,我们预计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院内销售+院外销售+BD首付款和里程碑+销售分成)将突破20000亿人民币,CAGR=24.1%,相比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近264%。   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显著提升,原研FIC创新药取得突破。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4年底在Top20热门靶点上,中国在全球热门靶点中的贡献度最高,Top20靶点中有18个靶点的药品数量在全球占比超过50%。中国企业原研的FIC创新药2021年的数量首次超过欧洲,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I期临床占比58%,I/II期临床占比19%,超过90%的药物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   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爆发,BD数量与金额再创新高。2024年中国企业的license-out交易热度仍在持续,全年交易数量达94笔,同比增长6%;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总首付款达41亿美元,同比增长16%。数量与金额均再创新高。2025年Q1,license-out交易一共33笔,同比增加32%;从交易金额上看,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超过250%。随着中国创新药管线质量的持续提升,未来中国企业license-out数量与金额都将保持增长。   创新药公司整体营收稳步增长,Biotech企业逐步盈利。营收方面,A股创新药公司从2018年的30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28亿元,2025年Q1营收为166.8亿元,同比增速21.51%;港股创新药公司从2018年12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85.3亿元,2024年同比增速17.32%。两市公司营收均保持着稳定高速增长。两市创新药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样高速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102.4%,近七年首次盈利达到2.25亿元。这标志着整个创新药企业的高成长性,反映出行业整体从早期高投入的研发探索期向管线成熟收获期过渡。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艾迪药业、基石生物等预计2025年实现盈利。康方生物、君实生物、泽璟制药、再鼎医药、亚盛医药、云顶新耀等预计2026年实现盈利。   中国创新药闪耀ASCO会议,突破多个实体瘤治疗瓶颈。2025ASCO会议共有来自中国的73项口头报告,数量创下历史新高。184项ADC管线相关研究入选,其中89项来自中国,约占总体的48.4%。中国企业发布双抗研究约34项,占整体双抗研究的比例约49%。1)对于奥希/PBC耐药NSCLC患者,ADC是目前潜力较高的疗法:科伦博泰的SKB264、百利天恒(EGFR-HER3ADC)、新诺威/石药集团(EGFR ADC)等;2)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PD1/化疗耐药sqNSCLC,使用二代免疫获益明显,包括:康方生物(AK112)、三生制药(SSGJ707)和信达生物(PD1/IL2)等;3)小细胞肺癌DLL3靶点优势明显,泽璟制药(DLL3双表位TCE)、再鼎医药(DLL3ADC)数据优异。   前沿技术引领疗法更新,聚焦高技术附加。ADC领域未来有望开发双抗ADC、双毒素ADC以及全新机制payload,建议关注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石药集团等;双抗药物中下一代免疫疗法推出在即,建议关注三生制药、康方生物等;CD3介导的TCE领域,建议关注泽璟制药等;siRNA疗法正在逐渐扩大至心血管等慢病领域,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建议关注科济药业等;核素偶连药物RDC建议关注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等。   建议关注产品有海外销售预期及产品有强出海预期标的,推荐组合配置龙头及催化强的标的:A股推荐百济神州、百利天恒,新诺威,海思科、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泽璟制药、信立泰等;H股推荐百济神州、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科伦博泰、亚盛医药等。   风险提示:药品销售不及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业务相关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318

  • 发布机构: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6-05

  • 页数:

    9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三大因素共振,2025年为创新药至少3年行情的元年。其一创新药重磅BD有序落地,首付款屡创新高。MNC从外部购买分子,中国的占比从2017年的0%约提升至42%,美国成为中国BD出海的最活跃市场之一,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与辉瑞首付款高达12.5亿美金,再创创新药与MNC合作纪录。随在国内患者多临床成本低、康方生物AK112国内临床数据在海外可以复数、科创板等IPO及再融资重启等因素推动,BD数量将会持续爆发、其价格/价值有望向欧美看齐;其二2025年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生物扭亏、2026年更多公司盈利;其三国内创新药环境边际变好。另外为研究创新药行情处于哪个阶段,国内创新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再鼎医药、诺诚健华、和黄医药等8家PS(TTM)均值约9.7倍,同期美股VRTX、ARGX、BNTX、INSM、ASND、CORT等8家PS(TTM)均值约18倍,国内创新药估值仍被低估。

  创新药产业空间巨大,市场规模迎来快速爆发之势。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院内销售+院外销售+BD首付款和里程碑)近5500亿人民币,2025-2027年依靠BD收入迎来爆发,我们预计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院内销售+院外销售+BD首付款和里程碑+销售分成)将突破20000亿人民币,CAGR=24.1%,相比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近264%。

  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显著提升,原研FIC创新药取得突破。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4年底在Top20热门靶点上,中国在全球热门靶点中的贡献度最高,Top20靶点中有18个靶点的药品数量在全球占比超过50%。中国企业原研的FIC创新药2021年的数量首次超过欧洲,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I期临床占比58%,I/II期临床占比19%,超过90%的药物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

  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爆发,BD数量与金额再创新高。2024年中国企业的license-out交易热度仍在持续,全年交易数量达94笔,同比增长6%;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总首付款达41亿美元,同比增长16%。数量与金额均再创新高。2025年Q1,license-out交易一共33笔,同比增加32%;从交易金额上看,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超过250%。随着中国创新药管线质量的持续提升,未来中国企业license-out数量与金额都将保持增长。

  创新药公司整体营收稳步增长,Biotech企业逐步盈利。营收方面,A股创新药公司从2018年的30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28亿元,2025年Q1营收为166.8亿元,同比增速21.51%;港股创新药公司从2018年12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85.3亿元,2024年同比增速17.32%。两市公司营收均保持着稳定高速增长。两市创新药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样高速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102.4%,近七年首次盈利达到2.25亿元。这标志着整个创新药企业的高成长性,反映出行业整体从早期高投入的研发探索期向管线成熟收获期过渡。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艾迪药业、基石生物等预计2025年实现盈利。康方生物、君实生物、泽璟制药、再鼎医药、亚盛医药、云顶新耀等预计2026年实现盈利。

  中国创新药闪耀ASCO会议,突破多个实体瘤治疗瓶颈。2025ASCO会议共有来自中国的73项口头报告,数量创下历史新高。184项ADC管线相关研究入选,其中89项来自中国,约占总体的48.4%。中国企业发布双抗研究约34项,占整体双抗研究的比例约49%。1)对于奥希/PBC耐药NSCLC患者,ADC是目前潜力较高的疗法:科伦博泰的SKB264、百利天恒(EGFR-HER3ADC)、新诺威/石药集团(EGFR ADC)等;2)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PD1/化疗耐药sqNSCLC,使用二代免疫获益明显,包括:康方生物(AK112)、三生制药(SSGJ707)和信达生物(PD1/IL2)等;3)小细胞肺癌DLL3靶点优势明显,泽璟制药(DLL3双表位TCE)、再鼎医药(DLL3ADC)数据优异。

  前沿技术引领疗法更新,聚焦高技术附加。ADC领域未来有望开发双抗ADC、双毒素ADC以及全新机制payload,建议关注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石药集团等;双抗药物中下一代免疫疗法推出在即,建议关注三生制药、康方生物等;CD3介导的TCE领域,建议关注泽璟制药等;siRNA疗法正在逐渐扩大至心血管等慢病领域,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建议关注科济药业等;核素偶连药物RDC建议关注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等。

  建议关注产品有海外销售预期及产品有强出海预期标的,推荐组合配置龙头及催化强的标的:A股推荐百济神州、百利天恒,新诺威,海思科、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泽璟制药、信立泰等;H股推荐百济神州、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科伦博泰、亚盛医药等。

  风险提示:药品销售不及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业务相关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创新药行业正迎来至少三年的爆发期,2025年是其元年。这一爆发源于三大因素的共振:

  • 创新药重磅BD有序落地,首付款屡创新高: 中国创新药企业与跨国药企的合作日益频繁,交易金额和首付款持续攀升,体现了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的提升和国际认可度的增强。
  • 创新药公司逐步盈利: 随着创新药的商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业开始盈利或扭亏为盈,标志着行业整体从研发探索期向收获期过渡。
  • 国内创新药环境边际变好: 国家政策对创新药产业链的全链条支持,以及监管体系的完善,为创新药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报告还指出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巨大,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显著提升,原研FIC创新药取得突破;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爆发,BD数量与金额再创新高;中国创新药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表现亮眼。

主要内容

中国创新药市场空间展望及股价复盘

报告首先对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预计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CAGR=24.1%。 院内、院外市场以及BD交易都将贡献显著的收入增长。报告还对比了中美Biotech公司的估值,指出国内创新药估值仍被低估。 最后,报告对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的股价进行了复盘,分析了板块上涨形成“主升浪”的原因,并推荐了部分具有出海潜力和业绩强劲的标的。

研发实力显著增强,国产新药进入收获期

报告指出,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显著提升,覆盖靶点广度拓展,热门靶点集中度较高。中国企业原研FIC创新药数量已位居全球第二。新药NDA和上市数量逐年上升,国产比例增长显著。报告还列举了即将获批上市创新药产品较多的企业,并对这些企业进行了分析。

出海授权捷报频传,授权金额屡创新高

报告分析了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的现状,指出美国是中国海外授权的首选地,并列举了近年来中国药企license-out交易的案例,说明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快速增长,优质管线吸引全球目光。报告还分析了中国药企BD出海愈加重磅,单项目总金额再创新高的现象,以及中国创新药资产进入“DeepSeek”时代,BD爆发带动板块向上的趋势。

国产新药进入商业化,创新药企逐步盈利

报告分析了中国创新药公司整体营收稳步增长,Biotech企业逐步盈利的现状,并指出行业整体从早期高投入的研发探索期向管线成熟收获期过渡。报告还分析了创新药企业商业化能力的突破,以及即将扭亏的创新药公司。

创新药政策逐步回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

报告梳理了近年来创新药相关政策,并分析了2024年医保谈判规则,以及医保谈判结果。报告还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详细介绍了各地出台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并分析了美国药价和医保体系的现状以及IRA法案对药价的影响。

疾病治疗范式有望改写,创新药突破治疗瓶颈

报告分析了GLP-1未来新方向,小分子与增肌减脂值得关注的趋势,以及减脂不减肌成为减重新热点的现象。报告还分析了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等主要肿瘤疾病的治疗现状,以及创新药在这些疾病治疗中的突破。

前沿技术引领疗法更新,聚焦高技术附加

报告详细介绍了ADC、双特异性抗体、三特异性抗体、小核酸和RDC等前沿技术在创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全球研发现状和竞争格局,以及相关的授权与合作交易情况。

创新药主要标的

报告对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百利天恒、新诺威、信达生物、信立泰、海思科、亚盛医药等创新药公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其业绩、管线、催化剂以及投资评级等。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创新药行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创新药疗效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及审批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医保谈判价格不及预期风险、药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球业务相关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创新药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中国创新药行业正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中国创新药企业在研发实力、商业化能力和国际合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独立的判断。 报告中推荐的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9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