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靶向蛋白降解:有望弥补抑制剂耐药和难成药靶点未满足需求
下载次数:
2805 次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10-17
页数:
48页
投资建议:
蛋白质降解剂有望弥补传统小分子不足。传统小分子抑制剂主要采用“占位驱动”的作用模式,导致其:1.难以靶向缺乏疏水口袋的蛋白质;2.无法破坏脚手架蛋白的功能;3.长期使用易发生耐药,相比之下,蛋白质降解剂采取独特的“事件驱动”模式,可直接诱导目标蛋白降解,之后降解剂可不断循环利用,而无需与某个目标蛋白保持长时间地结合。独特的作用机制使降解剂具备一系列优势,与抑制剂相比,降解剂理论上可作用的蛋白范围更广,并且由于机制不同降解剂有望成为临床上抑制剂耐药患者的可选治疗方案。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蛋白降解剂未来两大核心应用场景为现有小分子抑制剂耐药人群+靶向现有小分子抑制剂难靶向的靶点,同时在肿瘤治疗领域,蛋白降解剂也有望通过与其他药物联用进军1L治疗。
蛋白降解剂进度较快的技术路线为PROTAC(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和分子胶水,其中PROTAC更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具备通用性的药物研发技术平台,而分子胶水在药代动力学方面更有优势。已获FDA批准的沙利度胺(Thalomid)及其类似物来那度胺(Revlimid)等均属于分子胶水,与PROTAC相比,分子胶水分子量小,因此往往具备更好的生物利用度,但是从头设计分子胶水的难度较大,导致目前分子胶水药物的靶点集中在IKZF1/3(IKAROS家族锌指转录因子1/3)上。而PROTAC在构造上与ADC药物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包含靶向目标蛋白的配体、连接子和靶向E3酶的功能模块三个部分,理论上仅需替换不同的配体分子便能获得针对不同靶点的PROTAC,是一种高度模块化的技术平台。
下半年PROTAC药物迎来关键里程碑,受此催化,预计跨国药企对与国内拥有相关管线布局的企业达成相关合作的意愿或将加大。(1)蛋白降解领域近期将迎来重要催化剂:ARV-471是Arvinas研发的靶向ER(雌激素受体)的PROTAC,正开展针对2L ER+乳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这是全球首个涉及PROTAC药物的III期临床,PROTAC这一具备通用性的技术平台有望借此完成概念性验证,同时Kymera研发的全球首创靶向IRAK4的PROTAC正在开展治疗特应性皮炎和化脓性汗腺炎的II期临床,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读出II期顶线数据,若数据积极将有望进一步拓宽蛋白降解剂的适应症布局。(2)近年来,多家跨国MNC既往都曾通过收购、合作授权(BD)的方式引进蛋白降解相关药物,例如辉瑞以6.5亿美元首付款+股权投资3.5亿美元+最高1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自Arvinas引进ARV-471,赛诺菲以1.5亿美元的预付款+最高超过2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特许权使用费自Kymera引进KT-474,礼来以3500万美元+最高超过16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高个位数至低双位数的销售分成的对价与专注于蛋白质降解药物研发的企业Lycia达成相关合作。还有诸如诺华、BMS、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也都曾通过收购或合作授权(BD)的方式在蛋白降解剂领域进行布局。(3)多个国内企业已有相关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其中百济神州前瞻布局BTK PROTAC,目前正在开展针对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II期临床,其治疗经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位治疗线数为4)的ORR为57%,其中CLL/SLL亚组的ORR达到72%,且该药对于BTK抑制剂耐药的患者依然有效,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恒瑞医药同样在蛋白降解领域进行了布局,公司主要采取fast-follow的策略,整体布局与PROTAC龙头Arvinas类似,主要包括针对ER和AR的PROATC药物。海思科则选择差异化布局AR V7、EGFR等对于蛋白降解剂而言竞争格局相对温和的靶点。诺诚健华则通过布局靶向IKZF1/3的分子胶ICP-490进一步丰富公司在血液瘤领域的产品布局。
相关标的
建议关注拥有差异化产品布局的企业。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其他药物范式取得重大进步的风险,发生专利纠纷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靶向蛋白降解剂(如PROTAC和分子胶水)代表着药物研发领域的革命性突破,有望弥补传统小分子抑制剂的不足,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新选择。其独特的“事件驱动”机制使其能够靶向传统抑制剂难以靶向的蛋白,克服耐药性,并展现出与其他疗法联用的巨大潜力。 国内外药企正积极布局该领域,但技术仍面临挑战,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传统小分子抑制剂主要采用“占位驱动”模式,存在难以靶向缺乏疏水口袋的蛋白质、无法破坏脚手架蛋白功能以及易产生耐药性等局限。而蛋白降解剂采用“事件驱动”模式,诱导目标蛋白降解,剂量更低,可靶向“难成药”靶点,并有望克服耐药性。 这使得蛋白降解剂在现有小分子抑制剂耐药人群和传统抑制剂难以靶向的靶点(如KRAS、p53、Myc等)中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并在肿瘤治疗领域有望通过联合用药进入一线治疗。 市场对新型疗法的需求,特别是针对耐药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驱动了蛋白降解剂市场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多家跨国药企(辉瑞、赛诺菲、礼来、诺华、BMS、阿斯利康等)通过收购、合作授权等方式积极布局蛋白降解剂领域,体现了其对该技术平台的认可和市场前景的看好。 巨额的交易金额也反映了该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和高投资回报预期。 国内企业(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诺诚健华、海创药业等)也积极参与,部分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百济神州的BTK PROTAC在耐药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疗效,恒瑞医药采取fast-follow策略,海思科则选择差异化布局。 未来,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差异化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将成为关键竞争力。
报告详细分析了PROTAC和分子胶水两种主要的蛋白降解剂技术路线。PROTAC作为一种高度模块化的平台,理论上只需更换配体即可靶向不同蛋白,但分子量较大,可能影响生物利用度。分子胶水分子量小,生物利用度更好,但从头设计难度大,目前靶点集中在IKZF1/3。 两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未来可能存在技术融合或改进的空间。
报告重点介绍了几个关键的临床进展,例如Arvinas的ARV-471(靶向ER)进入III期临床,Kymera的KT-474(靶向IRAK4)开展治疗特应性皮炎和化脓性汗腺炎的II期临床,以及百济神州的BTK PROTAC的II期临床数据。这些里程碑事件将推动蛋白降解剂技术平台的概念验证,并进一步拓展其适应症布局。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蛋白降解剂研发中具有巨大潜力,可以用于预测三元复合物结构、优化连接子设计、加快先导化合物筛选等。 晶泰科技等公司已将AI技术应用于PROTAC研发,提高了研发效率。
报告详细分析了蛋白降解剂在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和自身免疫疾病(特应性皮炎、化脓性汗腺炎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临床数据显示,蛋白降解剂在治疗耐药患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展现出与其他疗法联用的潜力。 报告还分析了这些疾病领域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
报告对国内外主要的蛋白降解剂研发企业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其技术平台、研发管线、临床进展、商业合作等方面,并对各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风险进行了评估。
本报告系统地分析了靶向蛋白降解剂的市场现状、技术路线、临床进展、以及国内外企业的竞争格局。 蛋白降解剂的独特作用机制使其在治疗耐药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虽然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数据的积累,蛋白降解剂有望成为未来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并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差异化布局,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未来研究应关注E3连接酶配体的拓展、靶标范围的扩大、连接子设计的优化、以及递送方式的改进等方面。 同时,需密切关注临床试验结果和监管动态,及时调整研发策略。
业绩环比快速恢复,创新研发顺利推进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原油价格略有回落,美乙烷出口有所改善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关注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寻找中报行情机会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积极把握创新药调整机会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