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CXO行业2024Q3数据跟踪:CXO行业收入逐季回升,行业长期看好
下载次数:
439 次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11-25
页数:
22页
核心观点
宏观维度:地缘博弈落地,板块悲观预期修复在即。1)美联储今年内的两次降息,生物医药一级投融资环境或将向好,市场流动性预期恢复,创新药产业链将产生估值修复机会;2)头部CXO新冠商业化订单已消化完全,地缘博弈有待落地;3)板块估值回落至历史底部,个股估值仍呈现分化。
行业维度:全球医药研发投入稳健增长,CXO行业景气度仍有波动。预计2021-2028年全球医药研发仍将以2.6%的增速稳步增长;2022年起资本市场趋于冷静,1)海外:从一级市场看,2024Q3投融资总额为1483.7亿元(-7.3%),融资事件总数为614件(-19.3%)。2024年7-9月份,投融资总额分别为486.8亿元(-16.2%)、299.5亿元(-29.5%)、697.4亿元(+17.1%),融资事件总数分别为224件(-7.8%)、177件(-21%)、213件(+20.3%);2)国内:国内一级市场医疗健康投融资活动强度仍在波动。2024Q3投融资总额为76.7亿元(-74.4%),融资事件总数为97件(-65.8%)。2024年7-9月份,投融资总额分别为35.2亿元(-74.9%)、20.6亿元(-75.5%)、20.8亿元(-72.2%),融资事件总数分别为40件(-63%)、30件(-69.4%)、27件(-65.4%)。创新药研发景气度静待修复。2023年我国创新药新增IND数量1561个(+26.6%)、新增NDA数量257个(+61.6%),获批数量高速增长;2024H1我国创新药新增IND数量691个(-10.7%)、新增NDA数量113个(-4.2%),同比略有波动。
企业维度:CXO行业收入逐季回升,但利润整体仍有承压。CXO板块共选取20家公司,20家CXO代表企业Q1-Q3收入628亿元(-8%),在2023高基数下增速仍在放缓;归母净利润106.83亿元(-33.9%);扣非净利润总额为约99.8亿元(-32.1%)。2024Q1-3收入逐季回升,但利润整体仍有承压。分季度看,20家CXO企业24Q3收入为226.1亿元(同比下滑1.8%;环比提升7.6%);归母净利润35.9亿元(-28.8%);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1.6%。24Q3各项业绩指标略有修复,毛利率逐步回升,2024Q1、Q2及Q3毛利率分别为36.8%、38.8%和39.6%。
未来展望:1)短期维度:商业化订单持续消化,CDMO表观业绩承压;海外成熟CXO临床管线稳步推进,临床前需求仍有待修复;2)中期维度:多肽类药物商业化在即,GLP-1产业链乘风起航;国内企业小分子CDMO业务更为成熟,生物药CDMO仍在成长期;3)长期维度:AI技术在新药研发各阶段、多疾病领域广泛应用;CGT等新兴业务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订单获取+R端建设决定核心竞争力。
相关标的:产业链布局一体化平台型CXO企业,1)CRDMO/CTDMO一体化龙头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2)具备业绩弹性的临床CRO泰格医药、康龙化成等;3)估值性价比较高的多肽及小分子CDMO诺泰生物、凯莱英、圣诺生物、九洲药业、博腾股份等;4)经营持续稳健的仿制药CRO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5)有望迎来经营拐点的药石科技、皓元医药等。
风险提示:CXO行业产能转移不及预期;CXO企业订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创新药临床试验进展不及预期;创新药上市及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其他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CXO行业在2024年Q3呈现出收入逐季回升的积极态势,但利润端仍面临压力。宏观层面,地缘政治风险逐渐消退,美联储降息预期利好行业发展,板块悲观预期有望修复;行业层面,全球医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但一级市场投融资活动强度波动,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有待进一步恢复;企业层面,虽然CXO企业收入回升,但高基数效应和利润承压依然存在。长期来看,AI技术应用和CGT等新兴业务将为CXO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缓解,为生物医药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创造了更为友好的环境。头部CXO企业的新冠商业化订单已基本消化,市场流动性预期恢复,这将推动创新药产业链估值修复。然而,个股估值仍存在分化,部分公司估值已回落至历史底部,而另一些公司的估值则相对较高。
报告指出,美国针对部分生物技术供应商的国家安全审查相关法案最终落地,消除了此前悬而未决的地缘政治风险,这将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推动CXO板块估值提升。
全球医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预计2021-2028年将以2.6%的增速稳步增长,为CXO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市场需求。中国医药生物企业研发投入也保持高增长态势。
海外医药生物PEVC融资活动在2023年以来持续向好,但2024年Q3投融资总额和事件数均有所下降。国内一级市场医疗健康投融资活动强度波动较大,2024年Q3投融资总额和事件数大幅下降。
尽管2023年我国创新药新增IND和NDA数量大幅增长,但2024年上半年增速有所放缓,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有待进一步恢复。
报告选取20家CXO代表企业进行分析,2024年Q1-Q3收入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均超过30%。这主要是因为2023年高基数效应以及商业化大订单的消化。
2024年Q1-Q3,20家CXO企业的收入呈现逐季回升的趋势,但利润端仍面临压力。Q3收入同比下滑1.8%,环比增长7.6%;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均超过28%。毛利率则逐步回升。
部分CXO企业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增速较快,表明下游需求持续存在。然而,在手订单增速整体放缓,部分企业增速超过30%,但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龙头企业增速明显放缓。
短期内,CXO行业将继续消化商业化大订单,CDMO表观业绩承压。海外成熟CXO临床管线稳步推进,但临床前需求仍有待修复。
中期来看,多肽类药物商业化将带来新的增长机遇,GLP-1产业链将持续受益于终端销售额的快速增长。国内企业小分子CDMO业务相对成熟,而生物药CDMO仍处于成长期。
长期来看,AI技术将在新药研发各阶段广泛应用,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CGT等新兴业务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订单获取和研发能力建设将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最后给出了相关标的建议,并提示了CXO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产能转移不及预期、订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创新药临床试验进展不及预期、创新药上市及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以及其他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本报告对CXO行业2024年Q3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行业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迷后,正逐步回暖。虽然利润端仍面临压力,但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地缘政治风险的消退以及新兴技术的应用,都将为CXO行业长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投资者需关注行业景气度波动以及个股估值分化,谨慎投资。
医药行业周报:AI医疗利好消息频现,建议持续关注AI医疗+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临床审评有望加速,持续关注AI医疗+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关注AI医疗和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基座医疗大模型持续优化,关注AI医疗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