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品牌中药行业深度报告:国药瑰宝,品牌为王

品牌中药行业深度报告:国药瑰宝,品牌为王

研报

品牌中药行业深度报告:国药瑰宝,品牌为王

  核心观点   复盘中药行业,传统驱动因素不在但品牌力量凸显   行业趋势上,顶层设计和政策鼓励下,中药市场仍会呈现稳步增长之势。但近年来在中药行业同样被政策加强监管,以及即将进入国采的背景下,中药行业洗牌已经不可逆。面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大变局,中药企业加速多元化转型已势在必行。转型方向中,其中转型大健康领域协同效应最好、见效最快。最为直接受益的是拥有极强品牌性的中药企业,通过品牌延伸构建大健康产业。   三大新变化确定品牌中药拐点   新政策:新冠疫情重塑中药认知,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成为主调。多项实际政策的落地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方向,暨传承与发扬。2021年下半年医保目录调整和中药颗粒政策落地体现出国家对中药的重视。沿着这条主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加具体、实质的政策出台促进中医药发展。   新渠道:电商直通C端,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医药电商在2020年疫情期间快速增长,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互联网直接打通消费者的场景下,从厂家、平台和消费者的角度,三方面叠加使品牌价值更加凸显。   新品类:传统的药品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研发周期长,监管严格,相对的无法跟上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需要。相较于传统的中药,日化、食品等日常用品无论是品种、包装还是规格上,创新周期都更短,更加符合当代消费者。   短期催化:独家品种赋予提价底气,多家股权激励进行时   不必过于担心中成药集采价格的降幅。一方面是中成药中大部分是独家品种,市场选择上更加灵活,零售市场的患者自费属性,其品牌力更能发挥优势,空间更加广阔。另一方面是中成药自身成本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而原材料的价格往往可以通过终端提价的方式向消费端进行传导。以片仔癀为例,从2003年片仔癀在A股上市以来,公司共公告提价17次。   从公司经营角度也可感受到公司对经营的信心增强。仅2021年,就有13家上市的中药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方案,其中还不不乏向华润系的央企。对未来的增速也基本上落在,说明公司在实际经营中确实已经看到了改善。预计未来在激励的加成下,中药公司的经营有望迎来拐点。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品牌中药在业绩上底部反转以及C端逻辑证实带来的估值修复   中药板块仍然是医药行业投资的重要一环,截止2021年12月,按照申万中药划分市值占整体医药板块的15%,包含71家上市公司。经历多年的调整,中药板块估值处于也相对底部,大部分中药企业最近3年都处于低谷阶段,估值长期低于生物医药整体PE,建议关注有品牌影响力的中药公司在业绩上底部的反转以及C端逻辑证实带来的估值修复。   相关标的:   中药老字号: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广誉远等;   高品牌附加值:华润三九、健民集团、九芝堂、羚锐制药等;   特色品牌:东阿阿胶、马应龙、仁和药业、济川药业、贵州三力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原材料供应波动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程度的不确定性
报告标签:
  • 中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371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1-12-21

  • 页数:

    3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复盘中药行业,传统驱动因素不在但品牌力量凸显

  行业趋势上,顶层设计和政策鼓励下,中药市场仍会呈现稳步增长之势。但近年来在中药行业同样被政策加强监管,以及即将进入国采的背景下,中药行业洗牌已经不可逆。面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大变局,中药企业加速多元化转型已势在必行。转型方向中,其中转型大健康领域协同效应最好、见效最快。最为直接受益的是拥有极强品牌性的中药企业,通过品牌延伸构建大健康产业。

  三大新变化确定品牌中药拐点

  新政策:新冠疫情重塑中药认知,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成为主调。多项实际政策的落地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方向,暨传承与发扬。2021年下半年医保目录调整和中药颗粒政策落地体现出国家对中药的重视。沿着这条主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加具体、实质的政策出台促进中医药发展。

  新渠道:电商直通C端,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医药电商在2020年疫情期间快速增长,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互联网直接打通消费者的场景下,从厂家、平台和消费者的角度,三方面叠加使品牌价值更加凸显。

  新品类:传统的药品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研发周期长,监管严格,相对的无法跟上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需要。相较于传统的中药,日化、食品等日常用品无论是品种、包装还是规格上,创新周期都更短,更加符合当代消费者。

  短期催化:独家品种赋予提价底气,多家股权激励进行时

  不必过于担心中成药集采价格的降幅。一方面是中成药中大部分是独家品种,市场选择上更加灵活,零售市场的患者自费属性,其品牌力更能发挥优势,空间更加广阔。另一方面是中成药自身成本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而原材料的价格往往可以通过终端提价的方式向消费端进行传导。以片仔癀为例,从2003年片仔癀在A股上市以来,公司共公告提价17次。

  从公司经营角度也可感受到公司对经营的信心增强。仅2021年,就有13家上市的中药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方案,其中还不不乏向华润系的央企。对未来的增速也基本上落在,说明公司在实际经营中确实已经看到了改善。预计未来在激励的加成下,中药公司的经营有望迎来拐点。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品牌中药在业绩上底部反转以及C端逻辑证实带来的估值修复

  中药板块仍然是医药行业投资的重要一环,截止2021年12月,按照申万中药划分市值占整体医药板块的15%,包含71家上市公司。经历多年的调整,中药板块估值处于也相对底部,大部分中药企业最近3年都处于低谷阶段,估值长期低于生物医药整体PE,建议关注有品牌影响力的中药公司在业绩上底部的反转以及C端逻辑证实带来的估值修复。

  相关标的:

  中药老字号: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广誉远等;

  高品牌附加值:华润三九、健民集团、九芝堂、羚锐制药等;

  特色品牌:东阿阿胶、马应龙、仁和药业、济川药业、贵州三力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原材料供应波动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程度的不确定性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传统中药行业驱动因素已逐渐消失,但品牌力量日益凸显。在政策鼓励、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以及行业洗牌加剧的背景下,品牌中药企业通过三大新变化(新政策、新渠道、新品类)迎来拐点,有望实现业绩底部反转和估值修复。报告建议关注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中药公司。

品牌中药行业拐点来临

传统中药行业依靠医保扩容、限抗令以及基药制度等政策红利实现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医保控费政策加强,行业增速放缓,估值持续走低。然而,新政策、新渠道和新品类的出现为品牌中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标志着行业拐点来临。

品牌中药的优势与投资建议

品牌中药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独家品种优势以及多元化经营战略,能够更好地应对行业挑战,并从新变化中获益。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底部反转以及C端逻辑证实带来的估值修复,重点关注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中药公司。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品牌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主要内容包括:

中药行业复盘:传统红利期已逝,品牌力量崛起

报告首先回顾了中药行业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指出2010-2014年为行业高光时刻,主要得益于医保扩容、限抗令以及基药制度等政策红利。然而,2015年以后,医保控费政策加强,行业增速放缓,业绩下滑,估值也持续走低,呈现“戴维斯双杀”的局面。 中药注射液等品种因疗效和安全存疑受到政策压制,医院端销售额下滑。 报告分析指出,传统驱动因素已难再现。

中药行业现状:规模增长,品牌中药突出重围

尽管面临挑战,中药市场规模仍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10428亿元人民币。 中药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主要方向包括大健康领域(保健品、日化)、临床循证方向(化药转型)以及高端生物药方向。 报告强调,大健康转型对中药企业而言协同效应最好,品牌优势能够为新产品赋能,降低认知门槛,提升消费意愿。 数据显示,中草药保健品市场规模未来五年CAGR为9%,市场潜力巨大。

品牌中药拐点:三大新变化支撑做大做强

报告指出,三大新变化支撑了品牌中药的崛起:

新政策:重塑中药认知,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成为主调

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以及《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和《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具体措施。新冠疫情也重塑了中药认知,提升了中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医保目录调整和中药配方颗粒政策的落地,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中药发展的支持。

新渠道:电商直通C端,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

医药电商快速发展,成为中药企业不可忽视的销售渠道。电商平台直接连接消费者,品牌价值更加凸显。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更关注品牌、厂家等信息,头部品牌优势明显。电商平台也更重视品牌商品的入驻,形成良性循环。

新品类:大健康产品拓展边界,品牌占据年轻人心智

传统中药研发周期长,难以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而日化、食品等大健康产品创新周期更短,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喜好。中药企业通过开发新品类,可以培养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争夺未来市场话语权。

短期催化:独家品种赋予提价底气,多家股权激励进行时

报告分析了中成药集采的影响,认为不必过度担忧价格降幅,因为大部分中成药为独家品种,且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可以通过终端提价传导成本。 此外,2021年有多家上市中药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方案,体现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投资建议:关注品牌中药的C端驱动逻辑

报告建议关注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中药公司,重点关注其业绩底部反转以及C端逻辑证实带来的估值修复。 中药板块仍然是医药行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估值处于相对底部。

相关标的及风险提示

报告列出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公司,并提示了政策不确定性、原材料供应波动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品牌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指出传统驱动因素已逐渐消失,但品牌力量日益凸显。新政策、新渠道和新品类的出现为品牌中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行业拐点已至。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中药公司,重点关注其业绩底部反转以及C端逻辑证实带来的估值修复,同时需关注相关风险。 报告通过数据和图表,对中药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