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中药板块2021年报及22Q1季报总结:板块走向分化,一季度疫情扰动较大

中药板块2021年报及22Q1季报总结:板块走向分化,一季度疫情扰动较大

研报

中药板块2021年报及22Q1季报总结:板块走向分化,一季度疫情扰动较大

  中药板块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总结   核心观点:中药板块走向分化,一季度疫情扰动较大   短期疫情扰动,利润端持续好于收入端。2021年65家中药公司收入总额3190亿元(+8.6%)、归母净利润286亿元(+5.6%),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18.3%)。中药板块整体利润端持续向好,收入端增速超过30%的有8家,利润端超过30%增速的有32家,头部企业利润的增速好于收入端,我们预计主要系中药消费品的提价放量所致。2022Q1统计65家中药公司2021Q1收入849亿元(+0.9%)、归母净利润91亿元(+1.1%),扣非归母净利润99亿元(+7.4%)。收入端增速放缓主要系疫情各地散发,影响终端销售推广。利润端出现增速下滑,主要系一季度各地疫情影响。   行业分化加剧,看好品牌中药消费品和中药独家基药品种等。从2021年各个子板块来看,1)中药消费品:持续维持高速增长,2021年收入342亿元(+16.5%),归母净利润48亿元(+35.6%),扣非归母净利润45亿元(+38.9%)。2022Q1收入95亿元(+13.9%),归母净利润15亿元(+26.3%),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26.6%)。2)独家基药:院内端受到疫情影响较大,毛利大幅提升2021年收入1136亿元(+13.5%),归母净利润增速101亿元(+22.5%),扣非归母净利润87亿元(+17%)。2022Q1收入327亿元(+4.9%),归母净利润38亿元(+12.7%),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12.3%)。3)中药配方颗粒:2021年收入437亿元(+20%),归母净利润47亿元(+21%),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38.4%),2022Q1收入63亿元(+3.5%),归母净利润11亿元(+25.1%),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18.6%)。4)中药注射剂和普药:业绩承压明显,行业分化加剧。中药注射剂2021年收入289亿元(+1.7%),归母净利润14亿元(-54.5%);2022Q1收入61亿元(-10.7%),归母净利润7亿元(-17.8%)。   提价与直营渠道占比提升带来毛利改善。2021年以来伴随着CPI的上涨,上游中药材也迎来一波价格上涨的行情,根据康美中药网,名贵中药材天然牛黄、三七、天然麝香均有不同程度提价。原材料涨价带来行业业绩分化,中成药独家品种涨价带来毛利率提升,中药板块2021年毛利率达到46%,同比提升1pct。其他普药品种成本上涨,毛利率有所下降。前期提价品种比如同仁堂、太极集团将持续释放业绩。2022Q1太极集团工业实现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2.6%,毛利率65%,同比增长5.9pp,主要系公司进行品种结构调整,聚焦核心大品种,剔除低毛利品种导致。   国企混改释放红利,股权激励相继落地。中药行业国企混改以及股东层面的变动在近一年加速落地,云南白药、太极集团、广誉远、中新药业在国企混改后极大释放员工积极性,云南白药混改股权激励目标将提高员工积极性,国企混改红利在逐步释放。云南白药推出两期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需要达到2022年ROE考核分别不低于11%,分红比例不低于40%。太极集团国企混改有序推进,股权激励推进当中。随着混改推进,将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费用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风险提示:提价放量不及预期,控费不及区域,疫情影响风险。
报告标签:
  • 中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607

  •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5-09

  • 页数:

    2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中药板块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总结

  核心观点:中药板块走向分化,一季度疫情扰动较大

  短期疫情扰动,利润端持续好于收入端。2021年65家中药公司收入总额3190亿元(+8.6%)、归母净利润286亿元(+5.6%),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18.3%)。中药板块整体利润端持续向好,收入端增速超过30%的有8家,利润端超过30%增速的有32家,头部企业利润的增速好于收入端,我们预计主要系中药消费品的提价放量所致。2022Q1统计65家中药公司2021Q1收入849亿元(+0.9%)、归母净利润91亿元(+1.1%),扣非归母净利润99亿元(+7.4%)。收入端增速放缓主要系疫情各地散发,影响终端销售推广。利润端出现增速下滑,主要系一季度各地疫情影响。

  行业分化加剧,看好品牌中药消费品和中药独家基药品种等。从2021年各个子板块来看,1)中药消费品:持续维持高速增长,2021年收入342亿元(+16.5%),归母净利润48亿元(+35.6%),扣非归母净利润45亿元(+38.9%)。2022Q1收入95亿元(+13.9%),归母净利润15亿元(+26.3%),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26.6%)。2)独家基药:院内端受到疫情影响较大,毛利大幅提升2021年收入1136亿元(+13.5%),归母净利润增速101亿元(+22.5%),扣非归母净利润87亿元(+17%)。2022Q1收入327亿元(+4.9%),归母净利润38亿元(+12.7%),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12.3%)。3)中药配方颗粒:2021年收入437亿元(+20%),归母净利润47亿元(+21%),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38.4%),2022Q1收入63亿元(+3.5%),归母净利润11亿元(+25.1%),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18.6%)。4)中药注射剂和普药:业绩承压明显,行业分化加剧。中药注射剂2021年收入289亿元(+1.7%),归母净利润14亿元(-54.5%);2022Q1收入61亿元(-10.7%),归母净利润7亿元(-17.8%)。

  提价与直营渠道占比提升带来毛利改善。2021年以来伴随着CPI的上涨,上游中药材也迎来一波价格上涨的行情,根据康美中药网,名贵中药材天然牛黄、三七、天然麝香均有不同程度提价。原材料涨价带来行业业绩分化,中成药独家品种涨价带来毛利率提升,中药板块2021年毛利率达到46%,同比提升1pct。其他普药品种成本上涨,毛利率有所下降。前期提价品种比如同仁堂、太极集团将持续释放业绩。2022Q1太极集团工业实现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2.6%,毛利率65%,同比增长5.9pp,主要系公司进行品种结构调整,聚焦核心大品种,剔除低毛利品种导致。

  国企混改释放红利,股权激励相继落地。中药行业国企混改以及股东层面的变动在近一年加速落地,云南白药、太极集团、广誉远、中新药业在国企混改后极大释放员工积极性,云南白药混改股权激励目标将提高员工积极性,国企混改红利在逐步释放。云南白药推出两期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需要达到2022年ROE考核分别不低于11%,分红比例不低于40%。太极集团国企混改有序推进,股权激励推进当中。随着混改推进,将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费用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风险提示:提价放量不及预期,控费不及区域,疫情影响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西南证券对65家中药公司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的统计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中药板块业绩分化加剧

2021年,中药板块整体利润端表现优于收入端,但不同子板块业绩分化显著。中药消费品和中药独家基药品种表现亮眼,而中药注射剂和普药则业绩承压。2022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整体板块收入和利润增速均有所放缓。

品牌化和独家品种是未来发展重点

报告认为,品牌中药消费品和中药独家基药品种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提价策略、直营渠道占比提升以及国企混改带来的红利,将进一步改善中药企业的盈利能力。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中药板块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并对不同子板块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中药板块整体业绩表现

2021年,65家中药公司总收入达3190亿元(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5.6%),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18.3%)。利润端增速显著高于收入端,主要源于中药消费品的提价放量。2022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65家中药公司收入为849亿元(同比增长0.9%),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1.1%),扣非归母净利润99亿元(同比增长7.4%)。收入和利润增速均出现明显放缓。

中药子板块业绩表现分析

报告对中药消费品、独家基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注射剂和普药等五个子板块进行了分别分析,并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支持:

中药消费品

2021年,7家代表性中药消费品企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35.6%),扣非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38.9%)。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3.9%),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26.3%),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26.6%)。 毛利率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提价和直营渠道占比提升。报告分别分析了片仔癀、同仁堂、寿仙谷和健民集团的业绩表现,并指出其增长动力。

中药独家基药

2021年,16家代表性中药独家基药公司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2.5%),扣非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17%)。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12.7%),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2.3%)。院内端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核心产品提价带来毛利率提升。报告重点分析了太极集团和云南白药的业绩表现及战略调整。

中药配方颗粒

2021年,3家代表性中药配方颗粒公司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21%),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38.4%)。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5.1%),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18.6%)。国标替换和中药材价格上涨对该板块业绩造成一定影响。报告分析了中国中药、华润三九和红日药业的业绩表现。

中药创新药

2021年,3家中药创新药公司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7.3%),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3.4%),扣非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9.7%)。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40亿元(同比下降14.6%),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20.3%),扣非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18.9%)。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由于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2021年第一季度的高基数效应。报告分析了以岭药业和康缘药业的业绩表现及研发投入情况。

中药注射剂和普药

中药注射剂和普药板块业绩承压明显,行业分化加剧。2021年,中药注射剂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54.5%);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61亿元(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7亿元(同比下降17.8%)。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报告还分析了中药材价格上涨、提价策略、直营渠道占比提升、国企混改以及股权激励等因素对中药板块业绩的影响。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提价放量不及预期、控费不及预期以及疫情影响等。

总结

本报告对中药板块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板块业绩分化加剧的趋势,并指出品牌中药消费品和中药独家基药品种是未来发展重点。报告还分析了多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疫情对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的影响较为显著,但长期来看,提价策略、渠道变革以及国企混改等因素将推动中药板块的持续发展。 投资者需关注不同子板块的差异化发展,并谨慎评估相关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